西华师范大学数学与信息学院 周忠武
另眼看微课
西华师范大学数学与信息学院 周忠武
“微课”作为当今课堂教学改革的流行语,已成为数学教学的时髦。不可否认,微课在数学教学实践中能弥补传统课堂教学的部分劣势,然而在具体使用中,许多教师缺乏理性的思考。本文对此就微课在数学课程实施中提出了几点疑问,并展开论述供大家反思,最后根据疑问给出几点微课使用的建议。
微课;数学教学;反思
微课程全称“微型视频课程”,以教学视频为主要呈现方式,围绕学科知识点的例题习题、疑难问题、实验操作等进行的教学过程,及相关资料支持之有机结合体。从微课的定义中可以看出,微课是老师线上教学、学生线下学习的教学过程。
1.微课的优势体现在教学视频的时间短小精干,微课视频一般不超过10分钟。从社会文化的角度上讲,人们更愿意接受开门见山,直奔主题的东西。从心理学角度讲,10分钟左右的时间交流,符合人们的视觉驻留规律。
2.微课的使用便捷,微课具有很强的移动互联网特征,相比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微课便于携带和传播,可随时随地观看,不受时间、地点、内容的局限,突破了传统课堂定时、定点、定量的限制。
1.微课教学是否有利于启发学生
许多微课制作都是教师凭借自己以往的教学经验和课堂情境预设对某一具体数学知识点或者教学环节展开的系统阐述。值得注意的是,这个过程没有学生参与,也没有了课堂生成,教师也难以根据学生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反映出的不同心理活动采取针对性的教学指导。因此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只能采用讲授式教学,其教学方法单一。在设计问题和情境的过程中,由于没有学生的参与,教师只能凭借以往的教学经验,臆想学生在此问题情境下的学习活动心理,寻找学生可能会出现的问题进行自问自答,从而完成“师生交流”环节。所谓教师的主导地位,也只不过是自己给自己寻找方向。而在屏幕的另一端,大多数学生又陷入了被动接受知识的情境,丧失了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教师说什么就是什么,教师说怎么做就怎么做,学生缺乏独立思考的条件和空间,难以参与到教师所设计的教学环境中。这样的课程对学生学习心理的启发到底有多大值得商榷。
2.微课学习是否能学到系统完善的数学知识
我们都知道微课的制作是在课程知识体系中选取某个单一的知识点展开的教学,然而笔者认为长期的单一使用这样的课程进行数学教学,对学生把握数学知识的逻辑性和完备性存在巨大隐患。我们都知道,数学相比其他学科的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具有严谨的逻辑性,然而微课的制作恰好是把数学的知识体系进行不断的拆分,然后对拆分后的某一个小知识点展开的系统教学,如果长期采用这种“各自为战”的教学手段和课程方案,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整体把握将会失去方向,难以形成系统完备的知识体系。不可否认,这对学生解决数学实际问题的横向迁移和创造性思维是具有消极作用的。
3.微课的使用对培养学生思维训练有多大帮助
微课的制作是老师在备课时根据以往教学经验对课堂的预设,而非学生在课堂学习的实际情境中生成的问题,所以学生在私下使用微课时处于被动接受状态,缺乏独立思考,就算心中对数学知识有所疑惑,也不能在当场提出并得到解惑。如果学生跟不上教师的节奏,也就没有了学生的思维活动参与教学活动中。教师在视频中产生数学知识和数学思想的过程并不是学生产生知识和思想的过程,而是教师代替学生完成了这一过程。没有学生的思维参与,就不会产生新旧知识和思想间的联系与碰撞,那么也就谈不上对学生的数学思维的训练。至于学生是否在此过程中建立起新知识与旧知识之间实质性的和非人为性的联系,答案值得商榷。正如华东师范大学的钟启泉老师所指出的“没有思维的碰撞,教育就无法完成”。
1.微课制作者要慎重
首先,微课最好是由教师自身针对自己的学生制作的视频,而不是从网上或者其他教学资源上全盘照搬。只有教师自己才熟悉自己学生的学习情况,能在此基础上设计出属于学生的独一无二的微课程。其次,微课最好由经验丰富的老师制作或指导,微课课堂对数学老师的情境预设的要求特别高,而优秀教师能凭借自己丰富的经验尽可能地预判到更多学生在类似的情境下可能会出现的心理活动和思维偏差,所设计的课堂情境预设能满足较多学生的需要。
2.微课适用于数困生、缺课学生、课余自学学生
数学课堂上教师教学时间有限,对知识的深入程度可能不够,有些数学学习跟不上节奏的以及缺课的学生,只有通过课余时间自己补起来。这时我们就可以发挥微课短小精干的优点。学生可以反复观看当堂课的有关的微课视频,自学其中的内容,充分发挥微课方便、可移动的特点,随时随地学习。
3.微课适用于学生课后复习
在课程教学的最后的总结复习环节中,老师的总结往往言简意赅,甚至因为时间仓促而无法系统总结。这时,学生就可以利用微课时间短、内容大、直奔主题的特点提升课堂复习效率,这样不仅有利于加深课时学习的内容的记忆,更有利于将所学内容纳入已有的认知结构和数学知识体系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快速发展,知识爆炸迫使我们对微时代的向往,利用现代的信息化手段可以制作出丰富多彩的教学方式,但是我们也要学会辩证地看待事物,要看到它的不足和局限,并把它与我们传统的教学模式融合。这样才能取长补短,发挥教学的最佳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