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去挖掘 用情去传递
——浅谈在小学数学“你知道吗”教学中的做法

2017-02-25 12:01安徽省滁州市凤阳县实验小学石永清
数学大世界 2017年21期
关键词:教材内容实验

安徽省滁州市凤阳县实验小学 石永清

用心去挖掘 用情去传递
——浅谈在小学数学“你知道吗”教学中的做法

安徽省滁州市凤阳县实验小学 石永清

苏教版义务教育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中新增设的“你知道吗”是数学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数量多,内容丰富,具有典型性和高度的概括性:有介绍数学知识方面的;有介绍社会和生活常识、自然知识等方面的;有数学史话或专门介绍某个领域、某种方面的发展过程的;有跨学科介绍最新研究成果的;有反映祖国建设成就的……。呈现方式生动活泼、图文并茂,都与教学内容紧密结合,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拓展知识面、提高学习能力、培养爱国主义思想情感的好材料。充分挖掘其中的教育教学资源,合理选择教学方法,灵活处理这部分内容与教材的关系,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发展非常有益。

一、将“你知道吗”的教学内容与教学过程紧密结合,丰富课堂教学的内涵

在“你知道吗”的内容中,作为常识性的介绍比比皆是。最大程度地发挥其效能,确保介绍内容与新授课紧密联系,将其渗透到教学内容之中,是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解决该问题的一大亮点。

通过长期的教学实践摸索,笔者找到了一些有针对性的好方法。例如,在教学“认识比”的内容时,针对“你知道吗”安排的介绍“黄金比”的内容,介绍了比、比值和黄金比值等内容。在教学比的概念时又往往难以找到非常好的引人入胜的情境设计,于是笔者设计了这样的开场白:同学们,学校有一个花园,根据大家的要求计划在花园边建造一座观景亭。提供三种设计方案(出示设计简图:第一种高挑而瘦小,第二种矮小而粗壮,第三种宽度与高度的比值是0.618)让同学们帮助论证一下,看看你们的眼光是否与设计师一致。先由同学展开讨论,说明对各种设计方案的感受,最后进行投票表决,接着出示设计师的意见,肯定第三种方案入选。这时教师就可以设置悬念:为什么设计师和绝大多数同学都选择第三种方案呢?教师总结:看来生活中人们对某个事物的直接判断与数学知识有内在的联系,学好了“认识比”就知道为什么选择第三种方案,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也就能运用它来更好地解决实际问题。在教学结束后进行首尾呼应,解释黄金比值0.618的实际意义,再来仔细研读“你知道吗”,让学生联系生活加深理解。

二、教师组织学生认真阅读并作适当补充说明,注重呈现方式的灵活性和多样性

在组织学生开展数学阅读时,既要注重知识性,又要注重趣味性。在呈现方式上注意灵活多样,图文并茂。以数学故事、数学童话和数学游戏来说明“你知道吗”中所涉及的问题,给学生留有思考的余地,启发学生课后去思考、探究,以此来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阅读的时间安排可以是课堂上,指导文本阅读,或将教师、学生收集的有关的阅读材料以汇报交流的形式进行交流;也可以作为课余作业,让学有余力的学生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探讨数学文化的丰富内涵,进行重点准备,在教师的指导下利用班级的黑板报组织交流活动。这样的教育形式学生兴趣高,学习效率有保障,也是我们在教学中的常用方式之一。例如在教学“时、分、秒的认识”时,笔者向学生介绍了阅读材料:时间的学问。利用图文的形式让学生了解古代原始人用“日”、“夜”计时到利用测太阳的影子来确定时间,再到后来用滴水和漏沙的方法来计算时间,最后到用钟表来计算时间,并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了各式各样的钟表图片,最后还布置了思考题:你会想办法做一个太阳钟或滴水钟吗 ?你会想象未来社会最新式的计时方法吗?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对钟表的历史有了比较深刻的了解,并且激发了学生思考、探究的兴趣。

三、重视“你知道吗”教育教学功能的开发

1.在课堂中适时引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在课堂教学中,在适当的时候引入有关的内容,往往能获得意想不到的效果。例如在教学“垂直”时,为了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垂直”表象,就可适时引入教材第46页的“你知道吗”,结合这两个典型的生活实例,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来解释生活现象,这样既可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又可使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和学习数学的价值,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2.在课外辅导阅读,提高学习能力

教材中的一些“你知道吗”,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多种形式的学习活动。例如,“你知道吗”介绍“二进制计数法”和“纳米”的有关知识,可以要求学生在课后上网和查阅有关书籍,进一步了解有关的数学知识与信息,进行必要的拓展和延伸。向家长了解“十六进制”等内容,并把获得的知识及感想制作成卡片收集起来,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展示和交流,也可以组织学生开展数学小日记的撰写和评比活动。在这样的一个收集资料的活动过程中,既有效拓展了学生的知识,又把数学学习从课内引向课外,为学生形成多样化的学习方式提供了帮助,同时也为学生提高学习能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注重发挥“你知道吗”的德育教育功能

在小学数学教材中,大部分思想教育内容的要求并不明显,这就需要教师认真钻研教材,充分发掘教材中潜在的德育因素。教材中的一些“你知道吗”恰好蕴含着德育教育功能。如四年级下册教材第82页的“你知道吗”中关于陈景润的故事等,可指导学生课后去阅读,也可要求写一些短小的读后感并进行交流,这样既可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又可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自尊心和自信心,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不畏艰难、刻苦钻研的精神,可以说是一举多得。

四、“你知道吗”也可以让学生做一做

数学阅读材料“你知道吗”中的内容有些不仅可以让学生去读一读,也可以让学生去做一做。如在教学“用分数表示可能性”的过程中,课前就布置实践性作业:用一枚硬币进行实验,在统计表中记录你试验的次数、正面朝上的次数和反面朝上的次数,写出你的推论。在课堂上进行交流时,学生最多的做到80次,最少的只有20次。然后我让学生查看教材中“你知道吗”介绍的五位著名学者是如何实验的,他们各实验了多少次。看到这些数据,你又想到了什么?虽然数学家们实验了很多次,但与理论数据还是有一定的差距,不过从同学们的实验和数学家们的实验可以看出:实验的次数越多,实验数据就越来越接近理论数据,同时也使学生为数学家们的科学、严谨、求真的态度而感动。

又如,在教学“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时,教材在“你知道吗”中分别介绍了三角形的稳定性和平行四边形的易变性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在教学中也可适时引入,教师提供每组各一个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的实物模型配件,由学生组装,并让其亲历“变”与“不变”的过程,理解图形的特性,这样可以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我们要充分利用好教材中的“你知道吗”,让它成为学生乐于知道、争着知道、都能知道的一个亮点,这样的数学教学才更有深意!

猜你喜欢
教材内容实验
记一次有趣的实验
内容回顾温故知新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做个怪怪长实验
主要内容
NO与NO2相互转化实验的改进
实践十号上的19项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