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干预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分析

2017-02-23 10:13钱培娣邓倩戴正银
中外医学研究 2017年2期
关键词:腰围糖化依从性

钱培娣 邓倩 戴正银

【摘要】 目的:探讨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实施护理干预的效果及体会。方法:对46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在住院期间及出院后门诊随访时给予护理干预,进行个性化综合护理,要求其合理膳食、適当运动、坚持服药、定期监测血糖等,9个月后将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腰围、体质指数等指标及治疗依从性与干预前比较。结果:干预后患者依从性较干预前明显改善(P<0.05);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腰围、体质指数等指标明显降低(P<0.05)。结论:通过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改善其健康相关行为,提高治疗依从性,明显降低患者血糖水平。

【关键词】 护理干预; 2型糖尿病; 效果

doi:10.14033/j.cnki.cfmr.2017.2.036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7)02-0070-02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及生活方式的改变,糖尿病已成为继肿瘤、心血管疾病之后的第三大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1] 。积极的预防和护理可提高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降低患者血糖水平,有效地控制代谢异常,提高生活质量的同时延缓并发症的发生。笔者所在科2014年3月-2015年8月收治了46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给予积极治疗和个性化综合护理,出院后门诊定期随访,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2型糖尿病患者共46例,均符合2型糖尿病诊断标准,其中男24例,女22例,年龄58~76岁,病程2~23年。

1.2 方法

1.2.1 新入院患者 由接诊护士登记患者及家属对糖尿病知识的了解程度,床位医生和责任护士给予相关的健康宣教,并将血糖、体重、腰围、体质指数、糖化血红蛋白、用药依从性、饮食、运动等情况记入档案。

1.2.2 心理护理 有关糖尿病的一项调查显示,30%的患者存在心理障碍,如忧郁、焦虑等[2]。针对患者不同的心理状态,护理人员多和患者交流,认真聆听,耐心回答其各方面的疑问,以取得患者信任,告知患者糖尿病不能治愈,但配合治疗和护理干预,一样可以正常生活,促进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干预措施的实施。

1.2.3 健康教育指导 给患者和家属讲解2型糖尿病的病因、危害程度、并发症,使患者主动参与治疗和护理,积极接受糖尿病健康教育课堂的健康教育。在药物指导中告知患者药物的作用、用药时间、剂量及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指导患者自我监测不良反应的发生。教会患者血糖监测的方法。指导患者按时、按量、按规定服药,病情有变化及时就医,不得随意自行停药。只有当空腹血糖小于3.9 mmol/L或出现低血糖时,在医生指导下减少药物剂量或停药[3]。对容易忘记服药的患者,建议将药物放在家中最醒目的位置,并粘贴醒目标识,防止漏服,同时要求家人提醒患者按时坚持服药,协助患者做好血糖、体重、腰围的监测记录。

1.2.4 饮食及运动指导 给患者讲述饮食控制的重要性和方法,针对患者的生活习惯,制定个性化饮食方案和食谱,逐步控制饮食。针对患者身体情况和兴趣爱好,制定个性化运动方案,给予运动指导,如合理安排运动时间,多进行有氧运动等。

1.2.5 出院指导 患者做好相关出院指导,并将病区电话告知患者及家属,患者有困难时拨打科室电话,随时免费咨询。要求每个月门诊随访,至9个月,了解患者血糖值、糖化血红蛋白、腰围、体质指数,以及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等,并将其记入档案。

1.3 评价指标

护理干预9个月后的血糖值、糖化血红蛋白、腰围、体质指数、对治疗的依从性。

1.4 统计学处理

所得数据用SPSS 14.0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干预后患者依从性较干预前明显改善(P<0.05),见表1;干预后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腰围、体质指数等指标明显降低(P<0.05),见表2。

3 讨论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2型糖尿病的患病率正逐年增加。糖尿病不仅对患者身体各器官功能造成严重的影响,也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一定的负担。有研究表明,帮助糖尿病患者建立有效的自我管理行为是当前糖尿病行为干预的最佳模式之一[4]。相关自我管理现状研究表明,目前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水平处于较低水平,有效的饮食管理能改善患者的血糖控制,而个性化综合护理干预有利于提高患者饮食依从性[5-8]。笔者所在科对糖尿病患者开展膳食健康教育,所采用具体的合理膳食的方法,包括要求患者严格限制各种甜食,限定总热量,适当摄入蛋白质及脂肪,多吃蔬菜,定时定量进餐,根据患者的生活习惯,制订相应的食谱。要求患者戒烟戒酒。运动方式宣教的内容包括指导患者适当进行散步、快走、做广播操、游泳等有氧运动,并长期坚持,但要避免运动量过大,避免饥饿时锻炼身体,锻炼前适当饮水,运动时间以饭后1 h后进行为宜,每次30~40 min,每周不少于3~4次。坚持定期测量血糖,注意降低体重、腰围等,同时对老年糖尿病患者均建立个人健康档案,作为随访、记录血糖和饮食运动等情况的基础。表2结果显示护理干预后糖尿病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体质指数、腰围、糖化血红蛋白等均有显著的降低。通过耐心的宣传教育,患者对糖尿病的预防控制措施认知度均有了显著改善,充分认识到吸烟对糖尿病的影响,健康膳食和适当运动的优点,对糖尿病的常见并发症及服药后的不良反应了解程度也有了提高,说明护理干预针对老年糖尿病患者的知晓率和健康行为已产生较大的影响。应教会患者及家属正确使用血糖仪,让患者或家属定时测量血糖,并将工作重点放在按时准确服用药物及宣传教育上,反复多次提醒患者及其家属按时、按量、按规定服药,定期随访。

综上所述,采取个性化综合护理干预能有效的改变糖尿病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对患者的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体质指数、腰围等指标有良好的改善作用;提高了患者对糖尿病的认知度,改善其健康相关行为;医护人员能积极有效地对糖尿病患者进行健康管理,提高了工作效率,有利于提高糖尿病患者的控制率和治疗率,从而提高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水平。

参考文献

[1]徐灵莉,邓本敏,唐玲,等.护理风险管理在糖尿病合并恶性肿瘤化疗患者中的应用[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13,35(4):351-354.

[2]唐小飞,赵锡丽.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低血糖的原因及护理对策[J].重庆医科大学学报,2012,37(9):838-840.

[3]徐灵莉,蒋娟,兰花,等.个性化综合饮食护理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效果研究[J].重庆医学,2015,44(13):1784-1787.

[4] Washington,Gail Letzkus,Ming Fang Wang.Self-care practices,health beliefs,and attitudes of older diabetic Chinese Americans[J].J Health Hum Serv Adm,2009,32(3):305-323.

[5]徐灵莉,高丽,刘晓玲,等.483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重庆医学,2013,42(29):3631-3633.

[6]蒋娟,徐灵莉,高丽,等.糖尿病病人自护行为的现状调查与分析[J].护理研究,2014,28(1):282-285.

[7]嵇加佳,刘林,楼青青,等.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及血糖控制现状的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14,24(5):617-620.

[8]于平平,肖湘成,王琳云,等.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及血糖控制的相关性研究[J].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13,38(4):425-431.

(收稿日期:2016-09-19)

猜你喜欢
腰围糖化依从性
应用PDCA循环法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对医院感染的影响
药学服务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用药依从性
自我管理教育提高门诊治疗过敏性鼻炎治疗依从性的分析
随访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出院后依从性影响
糖尿病患者为何要做糖化血红蛋白测定?
选腰围 试戴半小时
天天测血糖仍需测“糖化”
佩戴腰围要注意什么
腰围佩戴有讲究
常吃煎蛋有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