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红英
摘要:目的 探究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治疗效果。方法 在我院选出2015年2月~2016年2月收治的产后出血患者48例进行本次研究。应用抽签的方式,将患者分为两个小组,一组为观察组,一组为对照组,每个小组有44例患者。对照组采用宫腔纱条填充的方式进行治疗,而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再采用欣母沛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术中出血量、产褥病发率、手术时间以及术后血红蛋白下降概率。结果 对照组的总有效率明显低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观察组92.83%,对照组81.25%),观察组的产褥病发率以及术后血红蛋白下降概率均优于对照组,并且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和手术时间较少,两组患者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采用欣母沛联合宫腔纱条填充进行治疗,能够有效提高治疗的总有效率,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及应用。
关键词:宫缩乏力;产后出血;欣母沛;宫腔纱条填充;治疗
产后出血属于妇产科中较为常见的并发症,该并发症主要是指产妇在生产后的24 h之内出现阴道出血的现象,并且出血的量>500 ml[1-2]。产后出血此类并发症极易导致产妇出现暂时性或间歇性休克甚至会使患者死亡。在临床中,该并发症是导致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3-4]。近年来,我国产妇发生产后出血的概率逐渐提升,目前位居世界之最。如果产后出血患者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极易导致病情恶化,在一定程度上威胁到产妇的生命安全[5]。因此,我院对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治疗效果展开研究,并且取得了较为良好的研究结果,详细报告内容见下文。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在我院选出2015年2月~2016年2月收治的产后出血患者48例进行本次研究。应用抽签的方式,将患者分为两个小组,一组为观察组,一组为对照组,每个小组有44例患者。其中对照组的年龄范围在23~32岁,其平均年龄为(27.54±1.38)岁;孕周37~41 w,平均孕周为(39.02±1.95)w;初产妇有35例,经产妇有9例。观察组的年龄22~33岁,其平均年龄为(28.31±1.43)岁;孕周38~40 w,平均孕周为(39.46±1.87)w;初产妇有33例,经产妇有11例。通过比较所有产妇的年龄、孕周等一般资料可知,患者的数据差异比较小,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均为两组患者做子宫按摩以及静脉注射催产素等常规的缩宫手段进行治疗,治疗的效果并不明显。因此,对照组采用宫腔纱条填充的方式进行治疗,而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再采用欣母沛进行治疗。在手术开始前需要准备好填充宫腔的医用纱条、欣母沛以及效果较强的缩宫素,并且准备好适合产妇血型的血袋在需要时为其输血。婴儿顺利出生后护理人员为产妇做子宫按摩,为其注射剂量为20IU的催产素等。
1.2.1对照组 采用医用纱条填充患者宫腔。填充宫腔的纱条有4层,长200 cm,宽8 cm。纱条在进行填充前需要做好消毒工作,消毒后将其浸泡在甲硝唑溶液中(0.5%),随后将纱条吸收的溶液挤干,做备用。护理人员为医生固定患者的子宫,防止其出血量增大,随后用纱条将宫腔填满。在填满宫腔后观察3 min,查看患者腔内不再发生活动性出血后为其缝合切口,在缝合切口时,需注意避开纱条。随后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为其注射缩宫素以及抗感染药物。除此之外,做好留置尿管,让患者的阴道保持洁净。手术24 h之后取出纱条,取出的动作需轻柔缓慢,避免患者宫腔二次出血,查看纱条的完整性以及是否出现异味等,随后持续观察患者宫腔的出血情况。
1.2.2观察组 观察组的纱条填充方式与对照组相同,在填充纱条后为患者注射欣母沛(250 mg/L)。随后留心观察患者的宫腔出血情况。
1.3疗效判定标准 治疗结束后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术中出血量、产褥病发率、手术时间以及术后血红蛋白下降概率。显效:患者的生命体征恢复正常,不再出现出血的现象;有效:患者的生命体征恢复正常,偶尔出现出血现象;无效:患者病症并未消失,并且出血量增加。(显效+有效)/总例数×100%=治疗总有效率。
1.4统计学方法 我院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对本次研究得出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用(x±s)表示计量资料,用t来检验,用χ2检验计数资料,如果P<0.05,表示差异比较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对比治疗总有效率 观察组总有效率相对较高(观察组92.83%,对照组81.25%),P<0.05,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2对比术中出血量、产褥病发率、手术时间以及术后血红蛋白下降概率 观察组的产褥病发率以及术后血红蛋白下降概率均优于对照组,并且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和手术时间较少,两组患者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产妇出现产后出血的因素主要为宫缩乏力,而宫缩乏力患者通常会在生产2 h之后出现阴道出血的现象。宫缩乏力在临床中被分为两个大类:继发性宫缩乏力以及原发性宫缩乏力。原发性宫缩乏力表现为产妇在生产前期就已出现子宫收缩力不强的现象,继发性宫缩乏力表现为产妇的生产的过程中才出现子宫收缩力不强的现象。一般情况下,医生会采用缩宫素、子宫按摩以及相应的缝合术为患者止血。治疗产后出血的缝合术通常有背带缝合术、8字缝合术以及压迫缝合术等。我院通过采用本次研究发现,欣母沛联合宫腔纱条填充为患者进行治疗,可有效减少患者发生并发症的概率,并且能够让患者产后正常行经[6]。
由此可知,观察组总有效率相对较高(观察组92.83%,对照组81.25%),观察组的产褥病发率以及术后血红蛋白下降概率均优于对照组,并且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和手术时间较少,两组患者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綜上所述,对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采用欣母沛联合宫腔纱条填充进行治疗,能够有效提高治疗的总有效率,减少产褥病发概率,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及应用。
参考文献:
[1]范双霞.三联法治疗难治性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疗效观察[J].基层医学论坛,2016,20(03):316-317.
[2]沈叶.对74例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病人进行的临床治疗体会探讨[J].当代医药论丛,2015,13(04):264-265.
[3]高珍连.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护理体会[J].大家健康,2015,9(12):199-200.
[4]黄英.欣母沛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疗效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2014,30(36):88-89.
[5]姜红.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治疗研究进展[J].首都食品与医药,2016,(06):18-19.
[6]宋丽新.探讨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6(10):101-102.
编辑/翟辰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