磷酸肌酸钠联合大剂量维生素C治疗轮状病毒肠炎合并心肌损害效果

2017-02-23 10:13黄雪萍陈靖
中外医学研究 2017年2期
关键词:维生素C

黄雪萍 陈靖

【摘要】 目的:探讨分析磷酸肌酸钠联合大剂量维生素C治疗轮状病毒肠炎合并心肌损害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2月-2016年1月笔者所在医院治疗的130例轮状病毒肠炎合并心肌损害患儿,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5例,给予磷酸肌酸钠联合大剂量维生素C治疗;对照组65例,应用维生素C治疗。治疗后,比较两组疗效,观察治疗前后的心肌酶谱指标和心肌钙蛋白I的变化。结果:治疗组的临床总有效率、心电图总有效率分别为90.77%、93.85%,治疗后的CK为(153.26±75.08)U/L,CK-MB为(25.73±12.82)U/L,LDH为(59.13±11.18)U/L,cTnI为(0.13±0.04)ng/L,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磷酸肌酸钠联合大剂量维生素C治疗轮状病毒肠炎合并心肌损害的临床效果显著,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关键词】 磷酸肌酸钠; 维生素C; 轮状病毒肠炎; 心肌损害

doi:10.14033/j.cnki.cfmr.2017.2.024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7)02-0047-03

轮状病毒肠炎,又可称之为秋季腹泻,是一种高发于0.5~2岁婴幼儿的腹泻病,主要症状为腹泻蛋花汤样或黄色稀水样便、呕吐、发热等,易并发酸中毒、水电解质紊乱、脱水等。轮状病毒(RV)不仅可引起上述症状,还可累及循环、神经、呼吸等系统或脏器,导致功能受损,其中常见的为心肌损害,在轮状病毒肠炎患儿中的发生率高达60%,严重危害患儿生命[1]。本研究将65例轮状病毒肠炎合并心肌损害患儿采用磷酸肌酸钠联合大剂量维生素C治疗,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1年2月-2016年1月笔者所在医院治疗的130例轮状病毒肠炎合并心肌损害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5例,男35例,女30例;年龄6~36個月,平均(12.93±1.68)个月;病程2~10 d,平均(4.06±1.52)d。对照组65例,男38例,女27例;年龄9~30个月,平均(13.15±0.79)岁;病程4~12 d,平均(5.27±0.91)d。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两组均应用常规疗法:营养心肌、吸氧、卧床休息;静脉注射20 mg ATP、100 U辅酶A、100~250 mg/(kg·d)的1,6二磷酸果糖,口服12.5 mg辅酶Q10;注射抗病毒药物利巴韦林,15 mg/(kg·d) ,参考症状选择性应用维持水电解质平衡、抗心律失常等药物。另外,治疗组静滴大剂量维生素C(湖北同济奔达鄂北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42021067),200 mg/kg,

1次/d;静滴磷酸肌酸钠(哈尔滨莱博通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4352),1 g/次,1次/d。对照组仅应用维生素C,用法用量同治疗组。治疗2周后,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和心电图疗效,观察治疗前后的心肌酶谱的变化(包括肌酸激酶(CK)、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及心肌钙蛋白I(cTnI)的变化。

1.3 疗效评价

临床疗效:症状基本消失,心电图、心肌酶谱、肌钙蛋白水平均正常为显效;症状明显好转或期前收缩减少幅度超过50%,心电图偶发期前收缩或基本正常,肌钙蛋白和心肌酶谱均下降为有效;症状无好转,心电图异常,心肌酶谱和肌钙蛋白水平增加为无效。总有效=显效+有效。

心电图疗效:当心律失常或ST-T改变较前减少幅度超过90%或消失时为显效;当减少幅度超过50%时为有效;当减少幅度不足50%时为无效。总有效=显效+有效。

1.4 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相关数据用SPSS 17.0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组、对照组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90.77%、76.92%,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4.6003,P<0.05),见表1。

2.2 两组心电图疗效比较

治疗组、对照组的心电图总有效率分别为93.85%、81.54%,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4.5614,P<0.05),见表2。

2.3 两组治疗前后的心肌酶谱比较

治疗后,两组的心肌酶谱均明显下降(P<0.05),但治疗组治疗后的CK、CK-MB、LDH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4 两组治疗前后的cTnI变化比较

治疗后,两组的cTnI均明显下降(P<0.05),但治疗组治疗后的cTnI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3 讨论

轮状病毒肠炎的发病机制为肠道被轮状病毒入侵后,病毒于小肠绒毛膜上大量增殖,致使小肠绒毛膜上皮细胞受损,绒毛肿胀、变短,肠黏膜细胞坏死并脱落,故患儿对电解质、糖及水分的吸收能力和面积开始下降,出现水样腹泻[2]。轮状病毒还可损害多个组织、器官,其中最常见的并发症为心肌损害。轮状病毒肠炎合并心肌损害可能是因心肌直接被病毒所侵而致心肌细胞受损,还可能是免疫病理变化间接损伤心肌细胞[3]。具体的发病机制可能为:(1)轮状病毒通过受损的胃肠道黏膜进入血液而导致病毒血症,心肌受到病毒的直接侵犯或继发免疫损伤[4];(2)肠炎患儿因脱水而减少了循环血量,血压下降,冠脉流量减少,心肌缺血、缺氧而受损[5];(3)氧自由基过多而损伤心肌细胞[6]。轮状病毒肠炎合并心肌损害的常规治疗方法为维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补液、低乳糖饮食、应用微生态制剂和黏膜保护剂等,除此之外还应给予营养心肌治疗[7]。

本研究探讨分析了磷酸肌酸钠联合大剂量维生素C治疗轮状病毒肠炎合并心肌损害的临床效果。大剂量维生素C可抑制脂质过氧化,促进能量代谢,增加心肌细胞中的线粒体功能,改善预后[8]。磷酸肌酸不仅是能量缓冲剂,还是一种能量载体,可提供外源性的ATP而为机体提供能量;当心肌缺氧、缺血时,有氧代谢紊乱,细胞不断消耗内源ATP,大分子ATP无法迅速穿过细胞膜来提供能量,而磷酸肌酸可经细胞膜进入细胞并转化成ATP以保障心肌代謝,从而增加生物膜稳定性,保护线粒体,消除炎症,减少氧自由基数量,阻碍细胞凋亡,保护受损心肌[9]。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组的临床总有效率、心电图总有效率分别为90.77%、93.85%,治疗后的CK为(153.26±75.08)U/L,CK-MB为(25.73±12.82)U/L,LDH为(59.13±11.18)U/L,cTnI为(0.13±0.04)ng/L,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磷酸肌酸钠联合大剂量维生素C可有效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合并心肌损害,可明显改善心电图和降低心肌酶谱,并可降低cTnI水平,可于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贝为武,韦蓉,陈静.1,6-二磷酸果糖对轮状病毒肠炎伴心肌损害患儿疗效分析[J].中华全科医学,2012,10(10):1565-1566.

[2]郦银芳,张莉.左卡尼汀佐治小儿轮状病毒肠炎合并心肌损害的疗效观察[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4,18(16):147-149.

[3]岑小玲,李晓,刘全.1,6-二磷酸果糖治疗轮状病毒肠炎伴心肌损害的疗效观察[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6,26(4):28-30.

[4]潘德锋.磷酸肌酸钠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并心肌损害疗效观察[J].中国当代医药,2011,18(24):69-71.

[5]龚玲.轮状病毒性肠炎并发病毒性心肌炎28例临床分析[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6,26(5):117-119.

[6]徐康,朱海蛟,谷国华,等.左卡尼汀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合并心肌损害临床观察[J].药物流行病学杂志,2013,22(6):285-287.

[7]利丹,黄晓利.注射用磷酸肌酸钠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合并心肌损害疗效观察[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11,14(6):832-834.

[8]王栋,高华,王策.喜炎平联合维生素C治疗轮状病毒性肠炎合并心肌损害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3,7(9):113-114.

[9]李武勇.磷酸肌酸钠联合大剂量维生素C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J].广东医学,2011,32(15):2047-2049.

(收稿日期:2016-09-27)

猜你喜欢
维生素C
北美海棠组织培养中褐变影响因子分析
硫酸亚铁口服液配合维生素C治疗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效果观察
氧化苦参碱联合维生素C抑制胃癌细胞增殖的研究进展
大樱桃汁维生素C热降解动力学研究
环磷腺苷联合维生素C对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患者的疗效及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不同酸提取对维生素C测定结果的影响
川芎嗪联合维生素C治疗小儿心肌炎的疗效评价
补充维生素C对剧烈运动后人体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及ROS/NF—κB信号通路在其中的作用
大剂量维生素C治疗过敏性紫癜的疗效观察
前列地尔联合维生素C预防PCI术后造影剂肾病的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