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的良好习惯在诗意中养成
——孔子诗教观与儿童良好行为习惯的大融合

2017-02-16 04:44朱小培
名师在线 2017年13期
关键词:家校行为习惯习惯

朱小培

(江苏省如皋市如城实验小学,江苏南京 226500)

引 言

《小学生德育纲要》明确指出,教师要培养学生“遵守社会公德的意识和文明行为习惯,良好的意志、品格和活泼开朗的性格”。《小学生守则》更是从好学、明理、礼仪等方面将学生的良好行为具体化,使之可操作,可对照。我国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也说:“习惯养得好,终身受其益;习惯养不好,终身受其累。”

可见,孔子诗教观与现代教育理论是有交集的,都有“培养品德情操”的一面,孔子诗教观对现代教育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如何将孔子诗教观融入到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中呢?笔者有以下几点认识。

一、思齐又内省

孔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内省也。”简单讲就是见贤思齐,意思是见到有德行的人就向他看齐,见到没有德行的人就反省自身的缺点,这里强调榜样对孩子的重要性。俗话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言行时时刻刻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父母言而有信,孩子做事也会诚信。比如父母答应孩子买故事书,父母言而有信,付诸实施,孩子会将这一信息内化形成自己的行为准则,此后会在孩子对人对事的处理上反映出来。不轻诺,必守诺,不轻易答应事情,答应了的就努力、尽全力也要做到,这是做人的准则。

会内省,意味着已经掌握了一定学习的技能,主观意识增强,知道自己应该朝着什么方向努力。一个优秀的班主任或者教师,都应该提醒孩子学会内省。内省,简单讲就是反思,反思学习中的得与失,反思遇事行为是否合情合理。反思的形式有多样,教师可以利用晨会课开展“我的进步”的个人反思讨论,可以在班会课进行“个人才艺展示”,可以借助绘画“说说我的理想”,可以在学生离校前让孩子谈谈“一天中我的表现”,中肯的评价,实事求是的态度,不浮夸,不炫耀,孩子就是在一天天的反思中不断进步、不断获得发展。

二、知错而能改

没有孩子不犯错误,犯了错误不可怕,怕的是屡教不改。当今许多孩子的父母都外出打工,留守儿童越来越多,长辈们对孩子有的很严格,有的就很溺爱。有的孩子仗着长辈的宠爱在家为所欲为,在校不守纪律,不遵守规章制度,导致屡屡犯规。如何将孔子的“不迁怒不贰过”落实于学生的行为中呢?

1.家校配合,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

家庭是学校重要的合作伙伴。教师要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与支持,班主任有责任帮助家长提高其对孩子的教育能力。每天学生上学、放学的交接,教师可以用简短的三言两语反映孩子在校情况,小学生自尊心逐渐增强,因此当着孩子的面,教师的建议要婉转,对于孩子的点滴进步,教师要做个有心人,具备一双慧眼,有一颗慧心,及时抓住孩子的学习或生活中的好人好事,大力表扬。假如孩子原来犯了错,教师可以夸奖:“你儿子现在××方面改好了,非常棒,加油!”当着家长的面表扬孩子,起到放大优点、固化优点的作用。

家校配合,除了与家长言语交流,现在技术发达,可以通过短信、微信、手机、电话等方式与家长加强互动与交流,还可以利用家校委员会、家校半日活动、家校联谊会、家长会等等方式对家长进行必要的教育知识、教育理念的培训,让家长以发展的眼光看孩子,该严格时严格,让孩子“不迁怒不贰过”,同样的错误不犯第二次。

2.走进学生心理素质的教育

有些孩子由于父母离异,缺少关爱,敏感,遇事容易走极端,或是独生子女被娇惯得不成样子,对这些孩子的教育更要抱着一颗爱心、耐心,用真诚换孩子的真心,打开孩子的心扉,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言语不能粗暴,要用孩子能接受的方式进行教育,多交心,多交流,做让学生信任的教师。

“人之初,性本善”,学生的要好心天生存在,用赞赏的目光去肯定孩子正确的行为,不仅要告诉孩子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还必须告诉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做、如何才能做得更好。

三、做人且做君子

1. 培养良好卫生习惯

一个人如果连自身卫生都搞不好,是君子吗?显然不是。学生年纪小,可塑性强,即使有的孩子由于在农村长大,或是留守儿童,必要的卫生习惯,比如勤洗澡、勤剪指甲、放学便后要洗手、早晚刷牙等等还是能够做到的。良好的卫生习惯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前提,也是孩子未来事业成功必不可少的条件之一。

有了良好的个人卫生,孩子会有意识地保持周围环境的卫生。比如教室外的废纸会主动捡起来扔进垃圾桶;比如不在桌上墙上涂鸦,看见别人破坏环境的行为会主动上前提醒或制止,更是做君子的第一步。由其扩展到良好的生活习惯不仅反映一个人的精神风貌,更是一个人良好素养的外在表现。

2.注重文明礼仪教育

中国礼仪传统源远流长。文明礼貌是一个人内心修养的外在表现,它反映一个人是否尊重别人、关心别人,是一个人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从懂事起,父母、老师就教导孩子要做一个懂礼貌的人,从入学第一天开始,教师就要求学生熟练使用礼貌用语,“您好”“请”“谢谢”“对不起”“请原谅”等;在品德课上,教师会系统地教育孩子要举止文明,站有站相、坐有坐姿,养成不打人、骂人,不说脏话怪话、不争抢玩具、放学自觉排队等等好习惯。在家里,父母要提醒孩子如何礼貌称呼他人,认真倾听长辈的问话,不乱插嘴。到别人家里做客,守礼,不乱翻,得到主家认可才能看别人家的书、玩别人家的玩具。这也是做君子的重要体现。

3.养成良好学习习惯

学生主要的任务还是学习,学习知识、学习生活、学会做人。良好的学习习惯是要通过意志努力,经过多次练习而形成的自觉行动。许多实践已经证明,学习成绩优异的孩子都有一套自己的学习习惯,知道什么时间需要完成什么作业,合理安排作息时间,讲求学习效率,今日事今日为,不拖拉,不依赖,更不抄袭。良好的学习习惯还包括正确的书写姿势,有的家长主动买字帖让孩子空闲练习;有的家长发现孩子有驼背的毛病,想方设法帮孩子纠正,买背背佳有之,时刻提醒者有之。良好的学习习惯还包括上课认真听讲,积极回答问题,具有探究精神,学习中不畏困难,努力寻求解答方法,等等。“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正是君子的外在学习行为。

结 语

孔子的诗教观对于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作为教者,要努力将两者实现大融合,借助社会、家庭、学校等多方面力量,从思想上重视、措施上得力、要求上严格,努力促进学生言行一致、诚实守信,拥有良好的行为习惯,为社会培养谦谦君子。

[1] 李健胜.《论语》与现代中国[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12.

[2] 金宝.早期诗教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10.

猜你喜欢
家校行为习惯习惯
良好的行为习惯要从幼儿抓起
Home-school Cooperation Makes Our Party Branch Activity Colorful 家校共建为党庆生
上课好习惯
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的重要性
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探讨
体育课中留守儿童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
互动+沟通——基于信息技术的家校沟通新模式
当你不喜欢,你就不习惯
你总要习惯一个人
好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