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世娟
摘要:基础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小学低年级教育应该培养学生对学习和生活中常见的文字符号和简单标记的兴趣,在教学中运用绘画教学、阅读图书等方式,培养学生对阅读、书写的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和书写能力。调查显示,由于网络和电视等新兴媒体的出现,以及碎片化阅读的发展,很少有家长能够进行传统意义上的阅读,对低年级学生的阅读也无法起到榜样作用。本文就低年级学生阅读习惯的养成进行探讨。
关键词:低年级教育 学生阅读 习惯培养
中图分类号:G4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6)11-0186-01
小学一、二年级是人一生发展的关键阶段,也是形成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阶段,因此广大教育工作者都应关注这一时段的教育工作。在低年级教育工作中,应该通过恰当、多元化的方式培养学生对阅读的兴趣,提高阅读和书写的能力,并为学生创建良好的阅读和书写环境。教师还要和家长共同努力,共同培养低年级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现笔者就如何促进低年级学生阅读习惯的养成阐述自己的观点,供大家参考。
一、低年级学生阅读习惯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第一,低年级学生的阅读环境不好。由于传统教育观念的思想以及学校硬件条件的限制,学生早期的阅读存在随大流的现象,阅读仅仅是浅尝辄止。教师只是将几本图书放在教室的书架上,让学生在课间或者早晨的接待时间阅读,觉得简单的翻看就是阅读。没有为学生创设良好的阅读环境,阅读环境不够舒适和安静,无法满足学生的阅读需求。第二,缺乏规范的阅读指导。现在很多学校领导和教师都认识到了阅读的重要性,投入了适量的资金和人力为学生创建良好的阅读环境和条件,如建设图书馆或者放置书架等。在日常教学中教师也为学生留出了自由阅读的时间,鼓励学生进行集体阅读和集体探讨等。但是一些教师对于图书的选择较为随意,不关注低年级孩子的需求和兴趣,也无法很好地把握图书的关键信息和细节,学生的阅读不够深入。第三,由于低年级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仍处于发展阶段,并且受到家庭环境、社会观念和学校条件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学生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缺乏阅读经验导致阅读效率低下,阅读完后无法完整、独立的表述出故事梗概和思想等情况,并且很多低年级学生都不知道如何独立阅读,只能在教师的组织和引导下才能开展阅读,阅读没有目的并且主动性不强。
二、培养低年级学生阅读习惯的策略
(一)创建良好的阅读环境
由于低年级孩子的年龄小,注意力不易集中,因此良好的阅读环境是非常重要的。阅读环境首先要保证安静,光照条件良好,能够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在学校光照充足的地方设置阅读专区,铺上泡沫地板并放置一些毛绒玩具,让阅读环境充满趣味和休闲的氛围,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随意选择图书阅读。教师要根据低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选择合适的图书,这些图书一般都是内容直观、具体、有大量插图的。图书数量充足,每个学生都有书可读并且定期引进新的图书。教师是学生的榜样,教师的行为也会对学生起到重要的指导和示范作用,因此教师要对阅读保持热情的态度,并用恰当的方法激发学生轻松和愉悦的情绪,让学生进入快乐、自然的阅读状态。在阅读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提问题、演唱歌曲、猜谜语等方式,激发低年级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定制规范的阅读规则
科学规范的阅读规则能够有效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对于图书的摆放,低年级学生刚刚接触图书,他们会以为图书也是一种玩具,在放置图书的时候非常随意。要解决这个问题,可以将图书编号或者制作图书和书架相照应的标签,例如低年级学生都认识的圆形、三角形、长方形等,这样学生在阅读完图书后基本能够自己将图书摆放在正确的位置。对于图书的更换,一些孩子不认真阅读,在较短的时间内更换好几本图书阅读,教师可以作出规定:每次阅读活动中,只能阅读一本或者两本图书。随着学生阅读兴趣的逐渐增加,会逐渐适应这种要求,阅读也会更加深入和全面。
(三)通过游戏提高低年级学生阅读认知水平
大部分学生对游戏都很感兴趣,游戏也是学生活动的主要形式之一,因此可以通过游戏开展阅读习惯培养工作。依据学生的兴趣和阅读经验,在游戏过程中给予恰当的指导,保护学生的情绪,促进学生全面和个性的发展。教师也可以设计游戏来了解更多与图书有关的知识,或者通过游戏学习阅读技能。
综上所述,低年级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是一个长期性工作,教师必须精心组织和引导,让学生掌握优秀的阅读方法和阅读技巧,让学生在阅读中感受乐趣。
参考文献:
[1]许晓蓉.促进学生阅读习惯养成的策略[J].基础教育研究,2010,06:15.
[2]区翠英.学生阅读习惯的养成对学生成长的影响[J].速读,2016,01:82.
[3]李玮婧.如何促进学生阅读习惯养成的策略探析[J].作文成功之路,2015,06:106.
责任编辑:孙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