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德英
(山东省禹城市实验中学,山东禹城 251200)
导课无定法 妙在巧导中
——浅谈初中生物新课导入
李德英
(山东省禹城市实验中学,山东禹城 251200)
初中生物新课导入的方式很多,具体用哪种方式省时有效,要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生的实际需要和课型的需要而定。本文主要就初中生物教学导入方式问题,谈了自己教学中的一些体会,提出以下六种导课方式:复习旧知,引入新知;开门见山,点明主题;创设情景,激发兴趣;提出问题,激发思考;利用实验,事半功倍;联系生活,注重体验。导课的目的不在于新颖,而在于如何巧妙地架设学生从旧知通向新知的桥梁,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切实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
初中生物;新课导入;方式
明代文学家谢榛在《四溟诗话》中谈及文章的开头时说:“起句当如爆竹,骤响易彻。”董政枢在《春觉斋论文》也说:“好的开头,有如春色初展,鲜花含露,叫人钟情。”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写文章如此,教学亦然。因此,老师们总希望自己的课有一个漂亮的开头,一下子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起对教学内容的强烈渴望。但实际上,很多导课设计只是走走过场,流于形式,收效甚微。建构主义认为,教学过程不是简单的知识传递和技能的训练过程,它是师生、学生、教材、环境等各种教学因素的互相作用,产生新的意义的过程。那么,如何做到建构新的生物教学过程,而成功地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态度、情感投入呢?
从复习旧知识,导入新知识,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明确教学的目标,这是生物教学中最常用的新课导入方式。这种导入方式承上启下,通过新知识与学生已有旧知识的联系,让学生从已有的旧知识自然地过渡到新知识的学习中去,易于学生旧知识的巩固,给学生学习新知识打好基础,并自然过渡到新知识的学习。
如教学《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时,通过复习植物的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引导学生提出“植物教学光合作用的能量来源于哪里”,从而引出本节课的课题,导入新课,为学习新知识作铺垫,为学生学习拨动心灵,激发兴趣。
新课导入有时可以“短平快”。教师的开场白,力求语言准确、简练,直截了当,点明主题。一进入课堂就告诉学生要学习的内容是什么,这种方法可使学生首先明确学习内容的范围、重点和难点,而这种方式适合于学习习惯较好的班级,一般用于新课内容较多、较复杂、前后知识联系较少的内容的教学。例如,教学《细胞的结构和功能》时,老师可以开门见山地说:今天我们共同学习第二章的第二节——《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因此,创设情景,激发兴趣,也是生物教学常用的一种导入方式。这种导入方式可以增强学生对不熟悉或抽象的事物的感性认识,为学习新课做铺垫,降低新课的难度。
比如,在教学《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时,我对学生这样说:家里栽种的花草树木、农作物要经常浇水,而据科学家统计:一株玉米在生长旺盛时,一天要吸收几千克水,比人一天喝的水还要多!那么,植物为什么一天需要这么多水呢?由此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导入新课。这样的教学设计,从心理学上来看,可以在学生的大脑皮层中建立一个优势的兴奋中心,学生的求知欲特别高,为整堂课的教学奠定良好基础。虽然教学情境的创设,在教学中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但应该注意创设的情境要紧扣教学目标,不能生硬随意创设,创设情境也不能过多过滥。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指出:“教学过程是一种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持续不断的活动。”思维永远是从问题开始的。因此,在教学伊始,教师可以编拟一些符合学生认知水平、形式多样、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回忆、联想或渗透本课的学习目标、探究的问题。一个好的问题,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促进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探求知识。
例如:在讲授《生物进化的原因》时,我出示“恐龙灭绝”“各种鸡的形成”和“生物进化树”三组图片,提出“在漫长的生物进化过程中,为什么有些生物种类会绝灭”“新的生物种类又是怎样产生的”“推动生物不断进化得出原因是什么呢”通过这三个问题的提出,给学生以思维的冲击和震动,要求学生思考问题,让他们就自己已有的知识在脑海中形成初步的解释,从而激起学生的学习欲望。
对于有实验操作内容的课节学习时,我坚持让学生自己动手模拟,进行实验操作,在具体的实验过程中开展学习。通过实验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愿望,使学生获得课题意识,明确学习目的,动员必要的已有经验和认识,进入探究与学习的状态,从而使课堂气氛活跃,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教学《人体与外界的气体交换》时,先进行实验“向澄清的石灰水吹气”,结果是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学生一定觉得很奇怪,这时老师可以告诉学生这是因为人体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学生必然产生“二氧化碳是从哪儿来的”的疑问,从而导入新课学习。利用实验导入的核心是造成学生认知的矛盾冲突,引导学生产生学习新知识的兴趣,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得到发展。
从学生的生活入手,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找出学生生活与新课内容的结合点,为新知识的学习做好心理准备,这也是常用的一种新课导入的方式。例如,在教学《消化和吸收》时,我就对同学们说:“同学们平时有没有注意过,患有慢性肠胃炎的人,大多比较瘦,这是为什么?有的人吃饭并不比别人多身体却很胖,这又是怎么回事呢?这些问题往往与消化和吸收有关。今天,我们来学习《消化和吸收》这一节,就能解决这些疑惑。”通过利用学生熟悉的“胖瘦”这一生活情景,启发学生思考,从而引出“消化和吸收”这一课题。该导入方式,要深挖掘生活中的生物学科因素,引导学生走近他们真实的生活,站在学生未来发展的角度审视生物学科知识,准确、巧妙地使用和利用一些生活中的鲜活例子,激发兴趣,激活课堂。
导课无定法,妙在巧导中。一个成功的导课设计,能迅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的思维活动呈现出一种积极的状态,使学生投入到寻求探索的课堂活动中去,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角色欲望”,建立师生情感交流的桥梁,使师生共同沐浴在和谐愉悦的氛围之中。在实际教学中,虽然导入新课的方法多种多样,没有固定的模式可以遵循,但是一定要以省时高效为原则,要以为学生提供一种学习的契机,找准一个最直接的、最有效的学习的起点为目标。生物新课课堂导入一定要在以下四个方面下功夫:是否让学生注意力集中,是否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是否引起学生思考、活跃思维,是否让学生明白学习目的。巧妙的课堂导入使课堂教学变得引人入胜,使学生主体作用在兴趣中强化,学习效果就能在兴趣中显现,学习能力也能在兴趣中形成,使提高生物课堂教学质量和提高学生科学素质有了坚实的基础。
[1] 苏强,新课导入环节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J].教育与教学研究,2009,(09):122-125.
李德英,1968年生,女,山东人,现任山东省禹城市实验中学教师,中小学一级教师,曾获德州市优质课二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