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教学中优化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策略分析

2017-02-15 18:31:37
名师在线 2017年1期
关键词:抽象性宜兴市高中物理

李 侃

(江苏省宜兴市张渚高级中学,江苏宜兴 214231)

高中物理教学中优化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策略分析

李 侃

(江苏省宜兴市张渚高级中学,江苏宜兴 214231)

高中阶段的物理教学要把提升学生的抽象性思维能力当作核心,打破原有的教学模式,使极为抽象的物理内容与知识能够更为具体,进而提升学生的抽象性思维能力。

高中物理;抽象思维能力;优化

引 言

高中物理是实践性很强的一门学科,知识及理论抽象生硬,理解较为困难,很多学生在学习物理期间都会有很多问题,如没有全方位地理解知识,对知识点的记忆不深刻,会给学生在学习期间造成阻碍,致使其出现逃避、厌学等不良情绪,且这样的不良情绪长时间后会让学生更加抵触去学习物理。要想提升教学成效,改变教学困境,就要求教师大力培养学生的抽象性思维能力,使学生运用准确的学习方式进行学习,指导其解决在学习物理时遇到的问题。笔者针对高中阶段物理教学,浅议对学生抽象性思维能力进行培养的对策。

一、提升学生概括及抽象分析的能力及水平

抽象分析及概括的水平、能力是理解、研究问题的基础。抽象即把某个事物本身及非本身的特点、内容进行合理的区别,从而留住本身的特点及内容。概括即把事物的共有特点及普遍内容相结合并进行研究,以发现事物的共同点,这也是研究总结事物的合理过程。在高中阶段进行物理教学时,抽象性思维得以培养的最显著的一个特点就是把抽象同概括进行结合,且让思维持续拓展及发散,最终产生既定的概念及内容。

抽象分析及概括的必要性有很多方面:若某个理论缺少抽象因素的支撑及思维的限定,该事物就无法产生相应的概念,更无法促使物理内容及知识的深层次进步;分析及概括正确地体现出了人们思维的深层次、广泛性,使得人们的创新意识及思维都得到了发展。也只有借助分析及概括,才可以促使逻辑性思维得以启发,增强人们思维中的敏锐性;对所有学科中的知识进行推理都要以抽象性思维的分析及概括为前提,从而能够找到有关规律来解决物理问题。高中阶段的物理教学也如此。例如,在对万有引力定律进行讲解期间,教师可以将这一定律同平时的生活进行结合,从而对生活中如“人为什么可以站在地面上”“物体为什么会向下落”等问题开展研究。这也是将万有引力定律运用于具体的问题中的情况。

二、构建合理的抽象架构,提升学生进行总结的能力

高中阶段的物理包含了实验学习、理论概念、数学知识、物理规律及实践运用等。所有这些因素的指导,能够使学生构建出合理的物理架构,从而提升学生的逻辑性思维能力。物理架构的构建要从如下几方面进行:

其一,在对物理知识进行学习期间,要把握相关的逻辑性关系,这一过程是从提出并研究问题直到最后问题的解决,从而能够科学开展逻辑及分析性的教学。提出问题能使学生找到思考问题的方向,促使其自行开展研究及分析。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只可进行基本的指导与提醒,构建一个自主且积极的学习环境,使学生极大地体会到自主学习的优点,且在教师的指导下解决问题。如在学习电磁感应现象时,教师可以借用指南针、吸铁石等物体让学生感受到磁场的存在,同时还要对其中所涉及的有关问题进行研究与解析。

其二,构建整体性的知识架构。依据知识的逻辑性可以知道,知识架构的产生一定要在相关规律的范围中,且运用探究的方法使其逐步发生变化,教师的合理指导,使学生的抽象性及逻辑性思维能力均能获得稳步提升。

三、把握培养抽象性思维的方式,重视学生探索的能力

把握培养抽象性思维的方式,是解决高中阶段物理教学中出现问题的有效途径。在物理领域内,培养抽象性思维的方式有以下几种:理论总结、知识分析及合理推理,进而更好地提升教师的教学成效,同时增强学生探索的能力。教师要借助指导的方法使学生学习物理知识及规律,再经过研究、对比、总结及概括等方法,梳理各因素间的联系及差别。抽象性的思维方式有知识体现、对比、区分、模块构成等方面。

如教师在教授电阻定律时,可先提出“电阻就是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的大小”这一知识点,接着就应依据这一点来进行实验的研究型教学,依据单独变量这个物理的原则,对其进行研究、总结、概括等方面的探索。有了教师的合理指导,学生就可自行找出问题且解决问题。

四、认真对客观原因进行研究,活用物理的规律

因果联系是教学时极为常见的一种联系,同时还是培养抽象性思维能力时一种很关键的理论性条件。高中阶段对物理进行教学时产生的因果联系很好地同物理学科的独特性进行了结合,使其具备相应的学科性,从而可以同具体的理论进行结合。同时,因果联系是促使实验及相关概念持续进步的重点,也是其内部获得的关键动力。

其一,要将物理问题中因果的联系区别开。对与电磁有关的物理现象来说,教师应让学生明白磁场内的变量会在回路中形成感应性电流,同时回路中的感应性电流也可以形成电流的磁场,从而得知磁场内的变量为因,感应性电流为果,这也是电流的磁场形成的主因;其二,因果呼应;其三,教师还要构建出物体间的因果关联。找到物体同因果间的关联性,并构建各个不同物体间的关联性,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抽象性思维能力。

五、把教学同实践进行融合,全面渗透抽象性思维

高中阶段的物理知识同实际的生活间有极大的关联性,同时物理在生活中的运用也有极强的可操作性,教师将物理知识同生活进行结合,不但能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同时也可以增强学生对物理知识的把握程度及记忆程度。因此,教师应于教学同实践内获得渗透抽象性思维的教学方法,把物理知识同生活的各方面相融合,给学生学习较为抽象的物理内容奠定相应的基础,降低学生在对物理进行学习时的困难度。

如在学习“同动量守恒”这一部分的知识有关的内容时,教师可以先提出问题:球C是静止的,球D通过某种速度冲击过来。假如平面是光滑的,那么球C同球D通过相同的速度进行运动,这二者的功能总量是多少?在解决这一问题时,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借助台球来辅助解题,通过台球能更为形象地凸显出球体的运动规律,同时还可以通过计算来证明台球的运动方向的准确性。

另外,教师还应培养学生借助物理内容来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的能力,拓宽其抽象性思维。如在学习“功与功率”时,可借助搬家工人搬运家具这一实例来体现出功同功率间的关联性,通过结合这些生活中的具体例子,学生能够精准地掌握运用物理知识的范围及广度,还能更好地将生活常识同物理知识相融合,将极为抽象的知识进行具化。

结 语

高中物理这一学科知识较为抽象,因此对学生的学习有更高的要求,这当中就包含了提升学生抽象性思维的能力。在高中阶段进行教学期间,培养学生养成用抽象性思维去思考问题的习惯是很有必要的。如果教师想确保物理教学可以正常进行,就一定要提升学生在学习物理时的能力,对其面对的物理问题开展合理指导,从而培养学生的抽象性思维,使物理教育获得长远发展。

[1] 乔金芳.高中物理教学中培养类比思维的策略研究[J].学周刊,2016(28):50-51.

[2] 郝伟.浅谈高中物理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J].学周刊,2014(32):106.

李侃,1984年生,男,江苏宜兴人,现任宜兴市张渚高级中学高二物理学科备课组组长,曾获宜兴市教育局嘉奖,所带班级被评为2015年度宜兴市先进学生集体,并获得2015年度宜兴市“五四红旗团总支部”称号,中学一级教师。

猜你喜欢
抽象性宜兴市高中物理
“执法+审计+专家”宜兴市探索审计式安全检查新模式
点赞宜兴市森林消防大队
学好高中物理必须做好的四件事
宜兴市中正化工有限公司
塑料助剂(2019年3期)2019-07-24 08:51:22
高中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研究
高中物理实验
西方美术中的女性人体艺术
艺海(2016年11期)2017-02-21 15:20:38
民主的悖论
翻转课堂模式下《线性代数》的教学改革初探
考试周刊(2016年97期)2016-12-26 15:46:40
羌族刺绣中的图案研究
戏剧之家(2016年20期)2016-11-09 10:2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