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课堂需要“活动”一番

2017-02-15 15:55:15
名师在线 2017年10期
关键词:分式分母探究

黄 辉

(江苏省南通市西藏民族中学,江苏南通 226011)

初中数学课堂需要“活动”一番

黄 辉

(江苏省南通市西藏民族中学,江苏南通 226011)

新课程改革以来,教师的角色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已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促进者以及合作者。数学课堂也不再是教师个人的天下,而是学生学习发展的主战场,作为教师需要唤起其内在的学习动力。而活动教学就是一很好的方式,能够有效促进学生参与教学。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活动教学

引 言

数学对于很多学生来说是很枯燥无趣的,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的积极性不高,如果教师仍是一味地讲授灌输,学生只会更加厌烦数学。由此,教师必须改变创新,从学生的学情出发。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适时地组织学生开展一些活动,让学生可以有更多的机会体验学习,最大限度地实现学生高效率的课堂学习。

一、开展游戏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游戏与数学内容的巧妙整合,能够将数学课堂化枯燥为有趣,很好地激起学生的学习主动意识。教学中,教师可以依据具体教学内容,将其融于学生感兴趣的游戏活动中,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体验到快乐,实现魅力数学课堂。

在教学“平面直角坐标系”时,教师在引导学生对平面直角坐标系的知识内容有所认识后,并没有直接为学生摆出大量的练习题,而是为学生设计了一项游戏活动。首先,教师在班级内,确定了横坐标轴以及纵坐标轴,将教室中的第五排作为横坐标轴,并且以南边为正方向。从左向右数第三列作为纵坐标轴,以东边为正方向,随后,教师又确定好单位长度。

师:同学们,现在我们一起来做一个小游戏,我会说出几个坐标,你们快速找到并指出我所说的那个位置,并喊出在该位置的同学的名字。

教师说完游戏规则后,学生的学习兴趣被瞬间激起,也都迫不及待地进入游戏活动中。这时,教师说出一个坐标(2,3),学生也立即反应,并纷纷指向这一位置,并激动地喊出在这一位置上同学的名字。就这样,学生和教师一起做游戏,并在游戏的过程中对平面直角坐标系的知识内容有了很好的理解和巩固。之后,教师让学生自己说出一个坐标,并在教室中找到相应的坐标位置。

游戏活动的巧妙开展,很好地激起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这种教学方法,促使学生有效参与,也很好地活跃了课堂学习氛围。

二、组织探究活动,培养学生探究意识

课堂是学生的天下,教师应该尝试着将课堂交还给学生,而不是一味地为学生包办,阻碍学生的思路。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适时地组织学生开展探究活动,让学生可以有机会自主探究,进而对知识有更深入的体会,实现素质教育的实施。

在教学“平行四边形”时,教师在引导学生探究学习平行四边形的一系列性质时,大胆地将课堂交给学生,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学生在教师任务的驱动下,开始了探究思考。通过观察图形,学生大胆猜想。首先学生根据平行四边形的定义,得出了一个性质,就是其对边是互相平行的。之后,很多学生依据自己小学学过的平行四边形的经验,得到其对边的长度是相等的。但这时学生又想到,用直尺测量的方式存在着很大的误差,需要用以前学过的一些数学理论来验证自己的猜想。随后,学生开始根据自己的思路展开了探究。这时,有学生想到,证明两条线段相等,学过三角形全等的知识。于是,学生连接了其中的一组对角,这样就画出了一条对角线,并构成了两个三角形。然后,学生开始验证这两个三角形是全等的关系。学生利用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发现这两个三角形是全等的,最后得出对边相等的结论。在探究完边的关系后,学生又开始研究角的性质。就这样,学生在这一活动情境中,自主探究,无形中锻炼了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探究活动的有效开展,成功地凸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推进了学生体验学习。这种教学方法,不仅很好地锻炼了学生的探究能力,还很好地活跃了学生的数学思维,促进学生有效参与。

三、开展讨论活动,促进学生合作学习

学生之间是存在着一定差异的,也正是由于差异的存在,才出现各式各样的解题方法。教学中,教师可以巧妙地利用学生的这一点,组织学生开展讨论活动,让学生可以自由交流,在互相交流探讨的情况下,互相学习,共同帮助,促使学生合作学习。

在教学“分式的性质”时,教师向学生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认为分式都有怎样的性质呢?”教师并没有急于将答案公布给学生,而是借此机会组织学生开展讨论活动,引导学生自由探讨。这时,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开始了交流探讨。

生1:我认为我们可以类比分数的知识内容来研究分式。分数与分式比较,分式唯一不同的就是分母上有字母,所以我认为分数与分式的一些性质应该是相通的。生2:我非常同意你的观点,而且我知道其中一个性质就是分母不能够为“0”。在我们小学学习分数时,我们就知道那个分号实际上可以写成“÷”,而除数不能够为“0”,所以在分式中分母一定不为“0”。生3:在分数中有一个性质,就是分子分母同时乘以或除以一个不为0的数,分数的值不变,我认为分式同样具备这样的性质。为了验证我的猜想,我尝试着让一个分式的分子、分母同时乘以2,发现分式值没有变化。生4:如果分子、分母同时乘以一个整式,结果又会是怎样的呢?……

教学中,教师通过组织学生开展小组讨论活动,让学生能够很好地交流互动。这种教学方式,不仅很好地活跃了数学课堂氛围,还极大地促进了学生互相学习,共同发展。

四、开展反思活动,促进学生高效发展

反思是学生学习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步,更是学生进步提高的重要手段之一。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为学生提供反思的机会,让学生从反思的过程中增强自信,并发现不足,给予弥补。教学中,教师可以适时地组织学生开展反思活动,以促使学生高效率发展。

在教学“二次函数”时,教师在引导学生对二次函数的知识内容有了简单的认识后,并没有急于让学生大量地练习巩固,而是为学生提供了充足的时间,引导学生开展反思活动,让学生静下心来,反思一下自己在本节课的学习情况。这时,有一学生开始了反思。

生:经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对二次函数的知识内容有了初步的认识,理解了二次函数的概念意义,并在学习的过程中体验到用函数思想描述研究变量变化的规律。但我对于一些实际问题,很难从中分析出函数关系式,对于确定函数表达式的问题我还不太熟练,我认为是欠缺练习,在课下我应该更多地做一些相关的这种练习,在练习的过程中更好地锻炼自我。在整个数学课堂的学习中,我的收获不小,也基本上掌握了老师所要求的内容,但我需要更多的练习来巩固。对于数学学习我是充满自信的。

反思活动的有效开展,激活了学生的数学思维,让学生在反思的过程中增强了自信,并从中直接了解到自己的不足,寻找到准确的弥补方法。很好地凸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推进了学生高效率的课堂学习。

结 语

总之,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不能只有教师简单地讲解,一味地灌输,还需要适时地“活动”一番。在今后的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注重从学生的兴趣爱好,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入手,创设多样化教学活动,促使学生体验学习,让学生在活动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的快乐,感受数学的魅力所在。

[1]高辉.论新课程理念下中学教学应做到的几点转变[J].学周刊,2012(20).

[2]王红芳.新课程理念下中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探析[J].教学与管理,2009(27).

[3]陈冬.培养数学自主探究能力的教学策略[J].上海中学数学,2014(06).

黄辉,1975年出生,男,江苏启东人。本科学历,主要从事初中数学教育教学,中学一级教师。

猜你喜欢
分式分母探究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去括号与去分母”能力起航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中等数学(2021年11期)2021-02-12 05:11:46
“去括号与去分母”检测题
“去括号与去分母”检测题
如何认识分式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快乐语文(2018年13期)2018-06-11 01:18:16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中等数学(2018年11期)2018-02-16 07:47:42
1.3 分式
拆分在分式题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