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玉香
走得进去,是将课文学懂,出得来,是将课文中的词语句子理解了,作者的表达方式学会了并能够合理应用了。学生能够学会学习、读懂语言,能写出自己的感受和思绪,就是能走得进课文,又能从课文中出得来。
教学《大地的话》一课时,我用了批注、朗读、仿写的方法引导学生充分理解了课文中的词语、句子的意思,感悟了作者的写作意图,提升了学生的认识,真正使学生做到了从课文中走得进去、出得来。
批注的方法是提高学生思维、表达等诸方面能力的一种有效学习方式。作批注如果运用得好,可以促使学生认真思考、自主学习,快速提高语文综合能力。
在教学这课时,我放手让学生在感动自己的地方作批注,并写写受感动的原因。学习前,我让学生先明白什么叫“批注阅读”,如何作批注,批注的意义和作用是什么。先用符号标出补白、质疑、感动等词句,再写理解和感受,最后给时间让他们去自由读。
《大地的话》这节课学生做的批注有:
“怀里”写出了大地的慈爱、无私。
对“落脚的大树,清清的湖水”,有学生写道:这就是鸟儿的天堂,鸟儿自由飞翔,欢呼歌唱,跟同伴嬉戏,是多么和谐的大自然的生存图啊!
“驱赶”“踏碎”等词语写出了大地的愤怒、憎恨,其实这几个词语就是在谴责人们对大自然的破坏,是作者在呼吁人们起来保护大自然。
从“一床绿被”我看出由于有了大地的滋养,小草得到了保护,来年大地将是一片翠绿,这也是小草对大地的馈赠。
学生们的批注不仅有对词语的理解、对课文的理解,也有对生命的感悟。
朗读是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基本技能之一,学生通过朗读产生想象和联想,从课文有效的信息中发现意境美,体会语言的魅力,形成语文能力。
本诗的第四小节,我采用范读和学生朗读相结合的方法,收效甚好。起初我范读,读时表情严肃,用低缓而沉重的声音,进行饱含深情的朗读,表达了大地对自然万物的博爱之情。我的声音深沉、苍劲,课堂沉浸在悲怆的氛围中。
读完学生这样说:“‘即使’一词,使我体会到,大地没有因为小草的渺小而轻视它。”后来我又指名让学生自己诵读、体味之后,全班学生纷纷举手。一名学生说:“从‘不论谁把你驱赶,把你踏碎或烧成灰’我听出了大地的气愤、憎恨,还有呼吁。”另一个学生说:“我从‘但你的根和籽粒,总藏在我的体内’感觉到大地将小草抱在怀里、慢慢地安慰它,告诉它不要灰心、失望。等来年,温暖的春风一吹,小草你就会长出嫩嫩的绿芽,将大自然装扮得更加美丽。”这种理解是学生个性化的见解,也是用情读文产生的感悟。
这样的朗读,学生的思维通道完全被打开了。
模仿是儿童的天性,儿童受知识、经验、情感等因素的局限,又以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所以模仿是他们的一种心理需要,也是儿童学习语言的基本途径之一。仿写,是提高学生习作能力的一个有效之法。课堂教学时,我主要引导学生从诗的结构和内容进行仿写。形式就是“假如你是……”,仿写的主题是大地对自然万物的容纳、宽厚、博爱等。学生仿写的《大地的话》有:
假如你是一只小狗,任你在我胸前奔跑,这里有宽阔的草地,任你玩耍,这里有冬暖夏凉的山洞,任你居住。
假如你是青蛙,任你在我身上觅食,这里有许多害虫,任你侵吞,这里有潮湿舒适的泥土,任你奔跑,这里永远是你的家园。
以学生为主体,采用多种方法组织学生的学习过程,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和问题情境,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把他们的思维引向深入,就是真正走得进去出得来。在教学活动中,使学生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阅读中,读出内容,写出思想,读出感情,写出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