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生共编,提升导学案的实效性

2017-02-14 12:16宗位勇
关键词:差异性学情导学案

宗位勇

摘要:学案导学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直接给学生灌输知识的弊端,能够有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提高探究能力。学案导学教学模式能否实现一个高效的课堂关键在于导学案的设计,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浅谈了几点有效编制高中数学导学案的教学策略,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关键词:高中数学;导学案;学情;差异性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21-038-2建构主义理论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生完成意义构建的帮助者与引导者,教师应当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学案导向这一教学模式正好契合了这一理论观点,教师应用学案导向开展教学活动时,可以通过师生共编导学案,从而提升导学案教学的实效性,实现一个高效的数学课堂。

一、说疑惑,把握学情

教师想要实现对学生的有效引导,首先应当把握学生的学情,了解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情况,从而有针对性地对其进行引导和讲解。因此教师在编写导学案时,要善于观察和询问学生的学习情况,引导学生说出自己存在的疑惑,根据学生存在的问题,设计导学案的教学目标、内容与训练等。

比如,我在对《指数函数》这一节的内容进行教学前,我给同学们布置了自学的作业。同学们需要在课下对课本上这一节的内容提前预习,自学相关知识,并进行课本例题的练习。此外,每个人还需要根据自己的预习情况,在一张纸上写上至少一个自己疑惑、不理解的问题,然后由课代表统计将大家的问题收上来。我通过阅览同学们写的内容,可以大致了解同学们的自学情况,哪里是大部分同学都很疑惑的地方,哪里部分同学还存在认知困难,然后根据学情编制导学案。例如,我发现大部分同学对于指数函数在a>1和0

在上述教学活动中,我通过依据学情设计导学案,使同学们在教学环节中对自己所迷惑的问题得到了重点、有针对性的解答,提高了同学们的学习效率,高效地完成了教学目标。

二、有层次,体现差异

分层教学是一种革新的教育思想,能够有效解决班内学生两极分化和后进生转化等问题,使全体学生在学业上有所得,获得进步。因此,教师在编写导学案时,要注重层次性,体现差异性,因材施教,充分发挥学生们的特长与个性。

比如我在编写《古典概型》这一节教学内容的导学案时,考虑到每个同学的基础不同,对新知识的接受速度也不同,因此我将导学案中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等分为三个层次。首先我将全体同学分成了三个层次,分别是高、中、低。然后我根据班内每个层次对应学生的学习情况划分导学案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由易到难分别是:1.掌握基本事件的特点。2.掌握古典概型的定义和特点,学会判断一个试验是否为古典概型。3.学会应用古典概型解决简单事件的概率问题。4.学会将较难的实际问题转化为古典概型并解决。在教学过程中,同学们也是根据教学目标从易到难的顺序展开探究与讨论等活动,并在我的指导下高效地获取知识。这种具有层次性的教学内容有利于一些基础差、理解速度慢的同学能够跟上节奏,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完成一个个的教学目标,不断提高自身的水平。

在上述教学活动中,我通过编写具有层次性和递进性的导学案,使同学们在学习中获得扎实的基础,然后通过一步步的深入思考与探究,深化理解与认知,班内的每个学生都有所收获,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三、谋环节,契合节点

导学案主要由学习目标、知识准备、学习内容、学习小结与达标检测组成,教学环节中的学习活动也是按照导学案的内容设计依次完成。为了充分的体现学生的自主性,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导学案的内容自行安排教学环节的步骤,通过契合学生的节点,从而实现更有效率的学习。

比如,我在对《等差数列》这一节的内容进行教学前,我与同学们就新课的教学环节设计展开了交流,我问同学们:“大家是觉得先复习一些之前的知识再讲课好还是直接进入正题好呢?是直接学习等差数列的概念然后对相关习题进行应用好还是由典型例题引入等差数列的概念以得到直观的理解与体会好?学习完内容后先进行总结在展开习题训练比较好还是练习完习题后再进行总结好?”在我提问后,同学们都纷纷开始讨论并且提出了自己的感受,提出了自己认为更能得到高效学习的教学步骤。最后在大家的讨论与协商下,决定出了最终的教学环节如下:首先对上节课《数列》的相关知识进行回顾、梳理与总结,然后导入等差数列的概念,引导同学们应用归纳法与累加法对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进行推导,在掌握好等差数列的概念、特点及其公式后,同学们需要对相关例题进行探究与练习,接下来通过对多种习题进行思考与总结,归纳出等差数列应用的几类题型及求解技巧,最终对这节课的全部内容进行归纳总结,形成一个系统的网络体系。

在上述教学活动中,我通过吸取同学们的建议和感受,得出了一个适合学生的导学案,使同学们在教学活动中得到充分的思考与探究,调动思维高效率的获取新的知识,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四、找素材,拓展视野

同学们仅仅学习课本上的相关知识与习题是远远不够的,他们还需要一个能力拓展与提升的过程。教师可以搜集一些素材来拓展同学们的视野,来强化同学们对知识的理解与应用。

比如我在对《正弦定理》这一节的教学内容编写导学案时,搜集了许多有价值的素材加入了教学环节中的习题训练部分,以强化同学们对所学知识的应用。我会引导同学们对历年高考试卷中考察正弦定理的习题进行练习。例如,在2011年全国卷中,有一道题是:在△ABC中,∠B=60°,AC=3,求AB+2BC的最大值。这道题是考查了三角函数与正弦定理的相关知识点,我首先让同学们自主讨论与探究这道题的解题方法,最终得到了正确答案。首先应用正弦定理BC/sinA=AB/sinC=AC/sinB,求得AB=2sinC,BC=2sinA。已知∠A+∠C=120°,接下来可以构造三角函数,AB+2BC=2sinC+4sinA,进一步整理可以得到AB+2BC=4sinC+23cosC=27sin(C+φ),其中tanφ=3/2,因此当C+φ取90度时,AB+2BC有最大值为27。此外我还向同学们介绍了正弦定理在生活中的应用,比如在测量学上可以应用正弦定理求距离、高度与角度,使得人们在一些客观因素较难开展测量工作时,通过巧妙的转化,应用数学知识得出所需的数据。同学们通过对一些实际的测量问题进行求解,进一步深化了思维,巩固与扎实了所学知识。

在上述教学活动中,我通过在设计导学案时准备充足的教学素材,引导同学们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的结合起来,提升了他们的数学思维和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让同学们练习高考试卷的问题,提前让他们适应高考问题的难易程度,拓展了自身能力与水平,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综上所述,教师在编写导学案时,可以引导学生共同参与导学案的编写与设计,通过把握学情、体现差异、契合节点、拓展视野等要点的落实,编制完成一个科学、合理、高效的导学案,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促进同学们自主、高效地获取知识,提高数学素养。

[参考文献]

[1]王艳艳.浅谈导学案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12(04).

[2]韩艳艳.基于导学案的学生分层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高中数学教学模式——以《演绎推理》为例[J].中国校外教育,2013(S1).

[3]郭艳华.学案导学——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学周刊,2014(24).

猜你喜欢
差异性学情导学案
习作教学,依“规定”还是据“学情”?
基于学情调研的鲁迅单元教学研究
立足学情以点带面
学情分析有效服务教学的实践探究
因材施教理论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初中英语差异教学可行性探究
撑一支竹篙 向更深处漫溯
浅谈如何提高导学案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实效性
构建优质高中数学课堂,实现活力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