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学生点亮生命

2017-02-14 12:07周道明
关键词:谈话观察

周道明

摘要:每个学生都是一本书,只有读懂他们,才能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才能点亮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一本书有多种读法,不同的人也有着不同的读法,笔者借鉴相关的教育理论尝试运用了观察、谈话、问卷与心语和成长记录袋等方法来浏览、解读、探究和品味学生这本书。

关键词:观察;谈话;问卷与心语;成长记录袋

中图分类号:G635.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21-018-2教育的育人功能几乎与教育相伴而生,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其重要性、迫切性愈发明显。在班级授课制的学校教育中,班主任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促进班集体的全面发展成了班主任工作的中心任务。

高中生由于心理发展和性格形成受到遗传因素、家庭环境和成长经历等诸多方面的影响,从而表现出极大的个体差异性。苏霍姆林斯基曾在《给教师的100条建议》中开宗明义地写道:“请记住:没有也不可能有抽象的学生。”因此,班主任应善于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从每个学生的自身特点出发,并从多个角度对学生进行全面了解,以便因材施教。

尽管班主任工作千头万绪,然而笔者认为阅读学生尤为重要。因为要教育好学生,必须先了解学生,并不断地注意研究学生,真正地读懂他们。只有做到了这一点,班主任对学生的教育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有鉴于此,笔者在多年的班主任工作中始终坚持了阅读学生的四步法。

一、观察——浏览学生这本书

虽然这是一项需要耐心、坚持且繁琐的工作,但能给班主任了解学生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班主任只有深入到学生的学习、劳动、课外活动和课余生活中去,才能全面而真实地观察到学生的各种表现。笔者通常采用两个层面的观察方式,其一是上课层面的,主要有:1.课堂观察——观察学生的学习态度、情绪变化、合作意识、表达能力等;2.课间观察——利用课间处理班级琐事的间隙间接地了解学生的各种行为表现,并时常避开学生的注意观察学生在其它课堂上的表现;3.课外观察——主要是一些室外课学生的兴趣、参与度和集体意识。其二是自然层面的,主要有:1.个体观察——观察学生的仪表、言谈、举止等;2.同伴观察——观察学生喜欢同哪一类同学交往,同时留意其与异性同学的交往;3.情境观察——透过特定的情境,如班级辩论会、演讲比赛、学校各部门举办的活动等对学生进行观察。通过上述观察,笔者对学生这本书便有了初步的了解。

二、谈话——解读学生这本书

雅斯贝尔斯曾经说过:“教育的本质是心灵的教育,是一颗树动摇一颗树,一朵云推动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一个灵魂。”可见,班主任和学生的谈话有多么的重要。笔者在日常工作中尤其注重谈话的作用,并注意以下原则:1.真诚性原则:了解情况,做好准备,耐心倾听;2.差异性原则:了解学生的心理,具体情况具体对待。例如笔者在和后进生谈话时首先让学生说出自己的内心想法,然后试图找准他们的最近发展区,再尝试运用期望效应;3.关爱性原则:有明确的目的,注意关爱和引导。对于成绩差的学生以鼓励为主,对于家庭情况特殊的学生除了生活和学习上的帮助,还给以思想上的正确引导;4.适时性原则:把握好时机和场合,体现对学生的尊重。这主要是指在处理偶发事件的个别谈话中,适时、适地、适当的尊重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5.平等性原则:注意谈话的技巧,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学会接纳。生命具有超越性,现代教育应给予应然的人文关怀;生命具有主体间性,教育成了一种“交往”,生命的发展具有非连续性,教育应该把影响个体生命发展的偶发性因素变成有利的因素,促进生命的发展,因为“真正的教育是学生的自我教育。”

除此以外,笔者还时常采用间接的谈话方式与学生沟通,如班级日志沟通——在班级日志上加上一些适当的点评,由值日班干进行传达;间接沟通——对某个不在场的学生适时提出表扬,这样的表扬通过同学的转述有时胜似当面表扬,而且在场的学生也受到了鼓舞和鞭策;批语沟通——主要是通过学生的作业进行的沟通,对完成质量高的予以点赞,对取得明显进步的给予鼓励,对做得差的、态度不端正的则提出希望和建议等。

三、问卷与心语——探究学生这本书

有时在制定班级制度、商讨班级活动和了解学生学习方面的问题时,笔者则采用问卷的形式进行抉择。问卷的设置有两种:一种是分层问卷,分别在优等生、中等生和后进生中进行;另一种是分类问卷,分别在男生和女生以及班干和非班干之间进行。事实证明,这样的设置不仅全面具体而且收效明显。一方面,它能代表不同层次、不同类型同学的心声,有利于制度的执行、活动的开展和问题的解决;另一方面,它能较为准确地反映出学生的心理特征、性格类型和学习需求,从而为笔者探究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寻求到了第一手资料。

然而,仅仅靠上述方式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显然是不够的。于是笔者另辟蹊径:让学生以类似随笔的形式将自己一段时间的苦恼或想说的话写下来,可以每两周上交一次,也可不定时上交。起初,学生要么将信将疑,要么彻底排斥,全班只有五名学生向笔者“交”出了心里话。但由于笔者坚持不懈、认真地对待学生的坦诚,并且能信守替他们保密的诺言,越来越多的学生开始喜欢上了这种交流方式,他们非常愿意敞开心扉,一吐为快。然而,就在笔者得意于自己的这一做法时,发现班上的一位男生从来没有上交过。恰逢该生在月考中成绩严重下滑,笔者电话联系了其家长了解该生在家的学习情况,这才知道该生曾患有抑郁症。感觉到事情的严重,笔者立即约请家长来学校面谈,详细地了解到了该生的性格特征、患病的具体情况和原来的学习状况。接下来,笔者开始有意无意地寻找机会接近他,在确信不被排斥的情况下,笔者决定与他进行面对面的交流。起初,对成绩避而不谈,只聊一些他感兴趣的话题,进而开始关心他的日常生活并对他的个人素质加以肯定。一段时间过后,他的情绪明显有了好转。突然有一天,笔者收到了他长达数页的“心语”,言语中流露出他内心的苦闷和无奈。一番思索过后,笔者慎重地将回复塞进了他的书包。经过几番轮回,他欣然接受了笔者对其家访的要求。在其家中,他能直面自己的过去和现状,感觉没有了过去的烦躁,而且对未来的学习充满了信心和期待。于是笔者乘势而上,联系了有关教师共同对他进行心理疏导和学习上的帮助。由于我们的共同努力,不仅他的病症得到了有效的缓解,而且学习成绩有了明显的提高。毋庸置疑,是“心语”拉近了笔者与该生之间的距离,为彼此间的信任架起了桥梁。

四、成长记录袋——品味学生这本书

长期以来,笔者养成了为班里每位学生建立成长记录袋的习惯(其中大部分内容让学生填写,并且部分内容根据需要每学期让学生重新填写一至两次),以便更加详细而全面地品味他们。具体内容包括:1.个人特长——兴趣、爱好、特长、品质、性格等;2.学习经历——初中阶段基础如何,是否转过学、受过何种奖励,有无处分,学习中成功的体验,学习中的困惑以及学习反思等;3.家庭情况——家庭成员及父母的职业,在家里最听谁的话,与父母的沟通情况,父母对自己的态度,有无家长陪读(是否单亲家庭或留守学生),每月的零花钱及其用途;4.生活习惯——正常的作息时间如何,有无癖好和不良嗜好;5.集体观念——是否关心集体,与哪些同学关系融洽;6.学科态度——对各门学科的看法、态度,学习风格与方法,如何看待自己的学习成绩;7.课余生活——学习之外喜欢看哪些书刊,能否理智地使用手机和网络;8.自律意识——能否自觉遵守纪律,在公共场合有无不文明习惯;9.心中偶像——心目中最崇敬的人,最尊敬的教师,最喜欢的教学方法,最理想的大学;10.其它评价——任课教师对学生的评价,笔者的学期操行评语以及与家长的沟通记录等。

诚然,班主任阅读学生的方式还有很多。然而,不可置否的是,有了以上的工作作为铺垫,班主任便能真正读懂每一位学生,走进每一位学生的内心世界,用心地去品味每一位学生,再加上集体教育的融合,一定能够打造出一个积极向上、充满活力、班风纯正、学风浓厚的班集体。

多年的班主任实践告诉我:只有热爱班主任工作,才会想方设法地了解和研究学生;只有读懂了学生,才能对他们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进而激发起一个个鲜活的生命。正如叶澜教授所说的那样,“教育具有鲜明的生命性,在一定意义上,教育是直面人的生命、通过人的生命、为了人的生命质量的提高而进行的社会活动,是以人为本的社会中最体现生命关怀的一种事业。”也只有采取了正确的教育方法,才能点亮学生的生命,达到教育的最终目的,班主任工作的价值和职业幸福感才能得以体现。

猜你喜欢
谈话观察
防止“一谈了之”,《干部监督室谈话工作规程》出炉
思维绘画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三个习惯破坏谈话
立足生活,挖掘习作的丰富素材
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策略研究
提升学生数学审题能力的研究与探索
教你如何发起谈话
审计谈话要增强“四性”
(1)阅读理解两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