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爱”渗透的群文阅读教学

2017-02-14 18:27齐育辉
小学语文教学·园地 2017年11期
关键词:群文笔者文本

齐育辉

“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所崇尚的美德。在群文阅读教学中进行爱的渗透,不仅能“润物细无声”般渗透爱的文化,还能将课内外资源进行整合,从而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培养阅读的能力。在面对教材中以“爱”为主题的资源时,教师要如何利用才能使之发挥应有的作用呢?在中高年级的阅读教学中,我进行了如下探索。

一、多阅读,多整合,在阅读中学习阅读

“群文阅读”课堂,将多篇以“爱”为主题的课文聚集起来,既规避了因阅读内容分散而不够深化主题的问题,又能让学生在阅读中学会阅读。因此教师需通过主题或课内外整合,将精选好的“爱”文本有目的地进行组合,并按一定的结构、顺序进行排列,让学生在反复、多层次阅读中发展自己的观点,使阅读达到最佳的效果。

如人教版五年级上册中有七篇关于“父母之爱”的课文,笔者先将课文罗列出来,让学生自由整合。按内容分:学生将《慈母情深》《学会看病》《斗笠》《剥豆》《“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整合为“母爱”一组;将《地震中的父与子》《“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鞋匠的儿子》整合为“父爱”一组。按形式分:学生将《地震中的父与子》《慈母情深》《斗笠》《鞋匠的儿子》《剥豆》归为慈爱;将《“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学会看病》归为严爱……接着根据学生的阅读体验,在整合阅读中笔者让学生感受不同爱的方式:母亲偏慈爱,甚至宠爱;父亲多含蓄,言少却深藏爱意。有时表现形式不同,但出发点都一样——爱。之后结合父母的情况去用心体验,使学生学会理解和尊重父母之爱。在思考中,学生慢慢学会了阅读,还感知了父母的一片苦心。最后,笔者把同为“父母之爱”的书推荐到课堂:胡适的《我的母亲》、冰心的《荷叶母亲》、郭明义的《父爱如春》等,让学生互相换着看,交换中他们分享阅读感受,比较书中爱的不同表现形式,口中谈论的都是满满的爱……

重组信息的阅读方式使学生与多个文本进行碰撞交融,以此开展的“爱”阅读通过整合的形式存在于学生大脑之中,进行了有效的渗透,又能让学生从全局把握同主题文章的阅读方法——反复阅读,把握特性,快速重组。

二、多质疑,多比较,在阅读中发现阅读

传统的单篇阅读教学方式固定,学生已摸清了教师的意图,等着教师的提问、启发,质疑能力得不到发展。群文阅读,可引导学生将多篇同主题文本视作一个整体,让学生比较此类文章的相同与不同点,在质疑中提出有迁移性、碰撞性的问题,通过再阅读,将几篇文章串联一起,使学生发现自己的阅读潜能与兴趣。

如在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有关动物母爱的《母鸡》和《麻雀》都讲述了“妈妈”对“孩子”的庇护,学生虽对这两种动物的母性有认知,但所有动物都是这样的吗?可见单读这两篇是不够的,还需结合课外文章来加深学生的体会。笔者结合了多个感人的故事:《马哈鱼》中大马哈鱼为了哺育小马哈鱼把自己的身体给它们作食物,直到尸沉大海;《老牛》里面的老母牛为了给小牛讨水喝被鞭打,以死抗争……当故事出示以后,学生有的默不作声了,有的轻声讨论起来,有的回想起父母关爱自己的事。在学生将这些文本视为一个整体后,笔者引导学生进行比较:

第一次比较:学生大致肯定动物都具有母性的本能,无论是哺乳动物、鱼类还是鸟类。

第二次比较:学生发现这些故事有个相同点——动物妈妈都是用生命来保护自己的孩子,可歌可泣。这时质疑就来了——为什么文章都是用“以死相拼”的方式来歌颂动物的母爱呢?难道它们平时相处就不能体现母爱吗?

第三次比较:学生发现其实我们也一样,都只关注了“大爱”,但父母平时的点滴付出也很多,我们忽略了身边平凡的爱。

这样的连锁反应,在不断比较中愈演愈烈,学生表现出久违的热情,不断地阅读、探索和发现。课堂中也许提出的问题多过答案,但学生都主动把自己的观点拿出来分享,有讨论,有争论,使课堂充满了乐趣。

三、多了解,多尝试,在阅读中使用阅读

哪些阅读方法能更好地提高群文阅读的功效呢?教师可以选择默读、速读、浏览、跳读,特别是可以选择一些有思考的阅读方式——归类读、对比读、反向读、享受读、研究读等。对此有关“爱”的文本词句,往往更容易读出精彩。

在教学《学会看病》一文时,笔者引导学生重点朗读母亲一系列的矛盾心理:“从他出门的那一分钟起,我就开始后悔。”“时间艰涩地流动,像沙漏坠入我忐忑不安的心房。”“但我的心还是疼痛地收缩成一团。”这让学生从矛盾、纠结中感受母亲看似“冷漠”的做法,实则是为了尽一位做母亲的职责——磨炼孩子独立生活的能力。之后将《地震中的父与子》《剥豆》《慈母情深》《“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等一系列文本一起出示,笔者先让学生自行选择浏览、扫读、略读、跳读等方式快速画出文中细致刻画之处。接下来学生再运用归类性阅读将细节描写快速分为外貌、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他们边归类,边做上记号予以区分。最后笔者引导学生运用比较式阅读、批判式阅读和研究式阅读说说什么情况下哪种细节描写更能让人印象深刻,你喜欢用哪种,为什么。学生各抒己见,尝试运用其他阅读方法找到证据,说明观点。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既对细节描写有了深刻的印象,将“爱”的表现形式记录在脑海中,又不断地收获了各种阅读方法,一举多得。

阅读方式多样,因此可在执教前让学生了解浏览、扫读、跳读、归类性阅读、比较式阅读、休闲式阅读、探究式阅读等各种阅读方式,让学生自主尝试,有目的地运用。

四、多挖掘,多实践,在阅读中找到阅读

文本源于生活,教师要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寻找“文本”。此时的“爱”只停留在文字层面已无法满足学生的情感体验,教师可引导学生多挖掘身边的“文本”,如有关“爱”的新闻报道、真人真事等,让学生真真切切地感受到“爱”就在身边。

在“爱”为主题的群文教学后,笔者随即选择一个契合点让学生进行实践:“平时你看到母亲的艰辛了吗?”学生都低着头,若有所思的样子,让笔者心中泛起阵阵暖意,接下来笔者让学生回忆母亲的工作环境,教室安静了下来……那是漫长的等待,是感激、惭愧各种矛盾的交织。最后笔者又布置特殊的作业——回家再仔细看看父母的脸庞、双手……把看到的、感受到的转化为文字永远保存下来。学生的小练笔,字写得端端正正,一笔一画,“皱纹”“疲惫”“弯着”……一个个词跃然纸上,这正是对学生感恩之心的唤起。在体验中,学生自然感悟到父母工作的艰辛,明白美好生活来之不易,从内心唤起了对父母的感激、崇敬和报答之情。

挖掘课外文本,如《三字经》《弟子规》《道德经》《论语》《孝经》……群文阅读之后需趁热打铁,鼓励学生从力所能及的事开始:出门说一声、进门打招呼、分别说再见、感激说谢谢、犯错说抱歉……把这些当成特殊的作业,每完成一样打一个勾。

阅读文本,无论是课内的、课外的,一本的、多本的,无论是出于何种教学目的,最终都要回归到生活。“爱”教育的群文来源于生活,同样应在生活中挖掘,去实践,才能让效果不期而至,才能让群文阅读放射它的光芒。

将有关“爱”为题材的文本整合后进行群文阅读,是传承“尊老爱幼”这一传统美德的有效方式,更重要的是可以为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提供机会和可能。长期渗透必将在学生心中如蚕吐丝、蜂酿蜜般沉淀出对“爱”的感悟,对阅读的热爱。

猜你喜欢
群文笔者文本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老师,别走……
谈以生为本的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初中群文阅读的文本选择及组织
作为“文本链”的元电影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换位思考,教育更精彩
老师,你为什么不表扬我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