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2017-02-14 18:27曾秀芬
小学语文教学·园地 2017年11期
关键词:习作想象班级

曾秀芬

想象是特殊形式的思维活动,借助它,可以做到“思接千载”“视通万里”。因此,习作离不开想象,习作必须以想象为基础。那么在习作教学中应该怎样利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来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呢?

一、利用信息技术,扫除思维障碍,培养想象能力

想象和思维两者联系非常紧密,想象往往是由思维调节的。因此,不扫除学生思维上的障碍,要解决想象力贫乏的问题是不可能的。如许多学生写《我的妈妈》,所选用的材料几乎都是千人一面,文章也千篇一律,没有丝毫新意。要克服这种模式化思维,就必须重视培养学生的发散求异思维能力。

为了避免这种选材老套的毛病,笔者在教学中,在网上搜集了很多有关妈妈和孩子之间发生事情的图片。比如教孩子学骑自行车,孩子学会后露出欣慰的微笑;妈妈生日,在KTV一展歌喉的风采;周末,妈妈疯狂购物的样子……搜集好图片,在图片旁配上简单的文字,制作成PPT。上课时,笔者让学生看PPT后,联系生活实际,谈自己眼中的妈妈有哪些特点。这样,学生思维打开了,一个个立体的有个性的妈妈就浮现在学生的脑海中,想象能力由此得到了培养。

二、利用信息技术,鼓励畅所欲言,培养想象能力

在网络里,在不违法的前提下,学生可以自由发表言论,表达自己的想法。这对有些比较腼腆的学生,一些怕讲错活遭人嘲笑的学生,一些怕被熟人知道自己想法的学生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表达平台。因此,教师可创设博客、班级论坛、班级社区,制订好规章制度,学生自行取名加入,在这些平台上发表文章,交流对事对物的看法。

笔者为学生提供了这样的平台,让学生在有规可依的前提下畅所欲言。有时,一件事会引发一系列的评论,而某个学生的评论有时又会衍生出另一组另一个话题的讨论,真是精彩纷呈。比如,有一次班上有个腼腆的女孩听到班主任嗓子嘶哑,就悄悄送了瓶秋梨膏,并留了张纸条,写道:“老师,快点好,我爱你!”班主任很感动,在班级表扬了这位学生。当晚,班级论坛上很多学生赞扬了这位女生,并表达了人的确要有感恩之心这一观点。可有个学生却说了一句这样的话:“搞贿赂,博好感,切!”一句话激起千层浪,学生就“什么叫贿赂”和“什么叫感恩”进行了一场大辩论。这样的畅所欲言,是在既有事实的基础上发表言论,学生需要再现生活场景,调动脑中储备的词汇句子,进行语言的重组。这一做法,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三、利用信息技术,鼓励质疑,培养想象能力

教师在习作教学过程中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因为“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如果教师把什么问题都提了,那么学生还有什么问题可提呢?学生不会发现问题,则其自我获取知识的能力、探究能力、创造能力就得不到训练和发展。

因此,当学生在电脑上将习作写完后,教师可以采用以下方法加以引导:(1)引导学生对自己的作文做否定性假设。即假如不是这样写情况又将如何,还可鼓励学生以同样的题目写出不同内容的文章。(2)网上成文后,让学生把文章上传到班级社区,让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都要发表见解。这样,帮助学生发展创造性思维,鼓励学生畅所欲言,不仅有利于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想象创新能力。

四、利用信息技术,整合资源,培养想象能力

教材精选了许多具有丰富表现力和感染力的题材让学生进行习作训练。但传统的课堂教学无法把这些生活场景再现,对于年龄尚小的学生来说,他们的脑海还不能完全呈现这些生活场景,这对学生的习作会产生一定的抑制作用。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整合资源,把这些生活场景在课堂重现,把生活中的人、事、景、物变成可以看到、听到、甚至是闻到、触到的客观世界的种种事物,以唤起学生的记忆,拓展他们的思维,从而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注:本文为广东省教育科研“十二五”规划2014年度立项课题“应用信息技术提高小学作文教学效益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习作想象班级
班级“四小怪”
快乐的想象
班级英雄
如何构建和谐班级
细观察 多想象 善表达
这些并不是想象,有些人正在为拥抱付费
那时我们如何想象未来
习作展示
班级被扣分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