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影视人类学年会会议综述

2017-02-13 11:10
内蒙古艺术学院学报 2017年4期
关键词:民族志人类学影视

卢 芳 芳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北京 100081)

2017年10月20-21日,“流动的空间:第二届跨界民族与周边国家关系论坛暨2017中国民族学学会影视人类学分会年会”在复旦大学召开。

2017中国民族学学会影视人类学年会3个分会场囊括三大专题:专题一由文化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主办,以“国家档案下的文化志:影视方法与空间拓展”为主题,包括了跨学科模式下的文化记录和“中国节日影像志”“中国史诗百部工程”子课题项目实施经验分享与思考与国家项目背景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整体性记录两大议题;专题二由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中心主办,以“跨界、跨媒体、跨学科:媒介实践与都市影像”为主题;专题三由中国民族学学会影视人类学分会主办,以“跨境和海外影像民族志:实践与方法”为主题。

专题一:国家档案下的文化志:影视方法与空间拓展

10月20日上午,复旦大学卿云宾馆三号报告厅召开的“国家档案下的文化志:影视方法与空间拓展”主题会议,第一单元“跨学科模式下的文化记录”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影视人类学研究室庞涛主任主持。学者们就“跨学科模式下的文化记录”“中国节日影像志”“中国史诗百部工程”子课题项目实施经验分享与思考等内容展开讨论,对“国家项目背景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整体性记录”展开充分研讨。

李松主任从中心作为文化记录的机构,回顾了在70年代文革真正结束开始、国家社会科学加强研究时开始做文化记录,记录的成果构成基本的文化记忆与国家记忆。80年代影像对于国家的文化记录还是奢侈的事、是豪华工具,在国家做整体记录工程时,如没有在传播当下能产生效益的领域,是不应该有资格被使用在文化记录上。由此谈到记录和表达的权利在信息化时代发生的深刻变化,提出关于“文化权利”的思考。他指出:国家的档案也应该是最不浪费,成本最低而且又最高效。也希望老百姓能自己记录、自我表达,未来的自我表达是什么,并不知道。他认为:“最终的自我表达要比我们这些在座的表达要强悍。”对于作为国家档案下的文化志,时下有何种前瞻思考,充满期待。

就该问题,专家们展开研讨。中山大学教授邓启耀认为:国家档案从文化垃圾成为文化遗产,从国家层面对自己传统文化的更新、文化自信的问题通过这样具体的实践,是相当重要的问题;并提出国家和学者的认知是统一的,关于前瞻性的是民间的自我表达,文化遗产变成社会共享的过程中,开放的平台建设相当重要。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罗红光提到在文化传承保护中利用新媒体、人工智能,传播中的互相影响、互相成长、互惠互动,对不同文化学科的共同合作提出要求。梁小燕老师提出广西10个生态博物馆实践中的“文化代理”、已失去原有民间动机。李松主任举例说到“到了贵州最边远的地方,都会出来几个老人,聊个三句半就开始跟你说文化多样性的道理”,提出“最核心的就是:一个文化要在社会上生机勃勃,一定是一个社会最底层的实践和表达”,认为就影像志和史诗而言,“真实就是最高标准,生活记录真实就是最高标准”。

罗红光认为:拍摄的原数据一定是没有经过任何加工的,置于数据库里面,只至于然后为了研究,为了展演,为了交换,进行的二次加工、截取,也应该开放的给留出空间,以便进行文化展示。郝跃骏提到拍摄中原生素材保护的重要性,提出利用民间影像的力量加入到国家影像志,通过民间征集、建立起国家档案、建立与老百姓交流的平台。

云南社会科学院研究员郭净以“四种影像民族志的区分和沟通”为题,全面梳理了80余年来中国的影像民族志五种形态的形成过程。这五种影像民族志分别是:国家影像志、学术影像志,电视影像志、村民影像志,并指出“这样五个非常复杂的,又相互交织的丰富的影像的传承,中国现在已经形成了一个非常丰富的影像传统。”他提到公益影像的村民影像是强悍的民族力量的表现,从理论上可以从观察民族志到分享民族志的一个变化。包括白玛山地文化研究中心、云南藏族的卡瓦格博文化社、乡村之眼、年宝玉则生态环境保护协会、广西博物馆1+10的模式、吴文光在北京草场地的民间记忆等等。邓启耀在点评中提到:其实在不同的背景下,西方的学术伦理的角度讨论“分享人类学”,中国从民族团结的角度考虑这个问题,其实都在不同层面上都做了这样的尝试。

西南民族大学杨正文教授以“跨文化记录中影像的真实性与语言翻译的准确性”为题,分享了参与中国节日志、节日影像志和史诗的参与经历。他提出:第一,作为国家档案我们能够保全比较完整的文化元素,这个可能在前期当中的要求,这要求是分档位的。第二点,类似这种记录当中,因为涉及到前期和后期,标准与个性,资料与成果,或者语言数据记录传播,直到呈现的是审美的东西以后,有个人有创作在里面,或曰零碎的文化呈现,有一些碎片讲述出来的文化呈现,他提出:相对的整体性,这个可能忽略了整体性,缺少了整体性,就是基本的要素不能掉。刘湘晨认为:在影片的整个参与过程,人类学家本身他的立场也是涵盖在记录当中,从前期记录到剪辑过程,叙述过程贯穿始终。

中国传媒大学王宁彤老师提出关于影视人类学影片“完整性”的问题,专家们就完整性问题给予不同层面的回答。罗红光认为:例如拍摄节日。整个村落所发生的重要的一些公共的活动,哪一个家庭的人不可能把所有的公共活动都完成,所以这个时候要把至少这个村落,他这个节日有哪些的环节。庞涛认为:完整性涉及的第一点就是真实完整的,完整性强调不同的学科背景对完整性的理解。邓启耀认为:对同样事情这个现象的一个描述,今天描述和以后过几年描述是不一样的,整个人不可能同时踏进同一条河流。李德君认为:“真实性和完整性都是一个相对概念,人类学家拍摄时没有权利改变东西,但是必须要有选择,关键选择不要违反人类学的一些基本的原理,人类学家可能要尽量的沉下去。”

在专题一的第二单元“节日与史诗”部分,刘湘晨教授分享了在三部影像节日志拍摄中的实践,强调中国节日影像志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在具体拍摄的镜头里面把这些文化判断融合在里面,则需要长期的观察。

郝跃骏老师提出问题:如何除了用影像来表达民族特有的情感,影像的美化之外,如何用影像做更深层次、更学术化的的表达?如何能仅仅用视觉传递这个信息。就该问题,现场专家展开热议。蔡华老师指出:“民族志电影本身就是一个艺术品,他有一个极大的艺术的维度,画面的美、构图的美。人类学的民族志的描写,是基本上杜绝形容词和副词,尤其是副词强调一句民族志纪录片除了真实反映真实发生的事情之外,他本身有那些剧情。”

王海飞教授以“影像记录与文化同谋:民族传统节日的断裂、复兴与建构为题”,阐释了影像记录与文化同谋的关系,他以裕固族的祭颚博节影像节日志拍摄实践,讲述了断裂、复兴、建构的文化制造过程。从传统节日的节日形态、节日流程、包括节日的目标的模糊化,以及摄影机进入到现场之后的一些后续的调整,展示出文化变迁的过程当中,每一种力量的结合都会产生非常细致的一些具体的变化。就该话题张小军提出:我们文化的深层的结构没有变,表面有很多形式在变。

来自云南大学的张海老师以“节日的日常与身份的叠加”为题,结合节日拍摄实践分享节日志创作思考。蔡华提出:“人类学家到田野之后,你要跟你所相处得对象,换句话说你的观察对象,不厌其烦地告诉他们别管摄像机,我来干什么,不厌其烦地说,一万遍地去说,说到哪一天,所有人都明白了,你要真实地记录他们的生活,而且你在这个期间,你的摄影机加进来肯定就不会有影响了。”他强调:科学研究的前提条件是准确的真实的把握研究对象,即韦伯所说的学术中立。“于民族志电影的问题,是必须要记住一个基本原则,叫做‘忘我’,就是你不要想着你要放进去。”对话嘉宾张小军、孙曾田依次给予逐个点评。

在第三单元“国家项目背景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整体性记录”中,云南大学教授张跃以“论民族村落活态文化的表达路径”,为题做了发言,以“在场”和“不在场”讨论民族村落活态文化的表达路径。华中师大孙正国教授的“隐者镜头:从民俗个体的口头深录到民俗仪式的影像真实”发言,提出隐者镜头我们还是要通过寻找这种潜在的民俗个体的深谈或者对话或者挖掘,当挖掘出来以后,潜在的民俗意义或者仪式得以体现,这才体现作为民俗学科的一个贡献。主要方法是采取了民俗群像的记录,其实有些矛盾,这个民俗群像是指在整体性的意义上去寻找仪式的完整性。

云南大学徐菡副教授以“民族志电影制作中的影像与文字深描”,结合傣族泼水节影像制作分享影视及人类学学科理论层面的思考,尝试如何把人类学和影像更好的结合在一起。

在点评中,郝跃骏提出:“外在情感上不要太多的白描,”认为这应作为国家节日志或者民族志的一个基本规范。李松主任提到:“在做节日志的时候我们有那么多的话题可以讨论,一个摄影师学习了人类学去做田野,还是一个人类学家学会了所有的拍摄的镜头语言去下田野了,哪个路会近一点?”对该问题,蔡华老师回应为:“如果一个人是从影视的角度,逐渐地开始学习人类知识,我们可以说他永远不会成为人类学家,一个人类学家意味着什么,两个条件非常简单,做了一本民族志完整的全面的深入的一年以上的田野记录,所以说民族志是人类学家的成年礼,这是第一个条件。第二个条件通晓人类学领域里面的所有理论,没有这两个条件不是人类学家。人类学到田野做了大量的工作是眼睛看不到的,这才使得深度访谈和观察之间的互动关系那么重要,深度访谈在田野间工作占到的比例,以我自己的经验,大家都公认占到90%的比例”。

在讨论与总结环节中,与会学者们开展细致交流,阮云星、李松、郝跃骏就“影像”与文字深描、影品中访谈所占的合适比例等问题展开充分研讨。通过三个单元的研讨,从跨学科记录到节日史诗、非遗记录,实现了与会学者们与“中国节日影像志”制作者的充分互动、经验分享与思考,对“国家文化档案下的文化志”在影视方法与空间拓展方面,进一步深化了理论与实践层面的双重意义。

专题二:跨界、跨媒体、跨学科:媒介实践与都市影像

10月20日10:30,复旦大学文科楼1028会议室会场开始“专题二:跨界、跨媒体、跨学科:媒介实践与都市影像”专题研讨,上午专题由复旦大学教授陆晔主持。浙江大学教授庄孔韶以“一部纪录片的跨学科关联——《金翼山谷的冬至》的学术要点”来探讨视觉语言多样性,作品既是独立的电影,更是关于金翼之家的诸多学术作品系列之一(含专著、论文、摄影作品、电影、绘画、诗文等)。拍摄进一步尝试了多学科学者跨行沟通,扩展到电影(含新媒体技术)理论家和戏剧理论家的合作,团队尝试了诸如faceTime和类似“网红”的新媒体视角,形成和纪录片进程平行的新媒体创新表达。新媒体手法实现了跨时空全息与立体互动。

中国人民大学富晓星副教授以“作为行动者的摄影机:影视人类学的另一种尝试”为题,以影片《生活的咖啡线》为例阐释自己倡导的人类学的认识论, 通过反转的场景,套层的结构,请拍摄对象被拍摄的场景通过镜头来自我陌生化,通过镜头知道原来我是这样。然后以此促进拍摄对象的思考,影片过程当中进行角色自身的建设。摄影机这样的行动者展现出来以后会让隐性的知识陌生化得以浮现。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博士生黄显以“从游客凝视到社区参与:影像实践与汕头老市区”为题,谈论真实与虚拟的结合已经成为旅游体验当中非常常见的现象,旅游体验也从单纯的观看变成了体验,参与和行动。从凝视和记录、展示和发声、体验与参与,这三个阶段也是跟摄影从一种照相到网络上的展示以及到手机这种社交媒体的发布相关联的过程。

在评议中,张小军强调“互助体”的场面,提出很多主体在,机器也是主体之一,观众也是主体之一,拍摄者和拍摄对象也是主体,互为主体。机器作为行动者。不要把机器的延伸把它器物化。而是要把它看成我们行动者赋予它的意义。阮云星老师认为: 从照相机作为“行动者”到“能动者”,后面还有进一步的理论问题在里面,比如说现代范示支撑的主题是人文主义的范示。反思这种范示人类是这么绝对的吗?其实和人类文化有非常密切的关联。

专题二下午会场主持人为邓启耀教授。来自信阳师范学院李文英老师首先发言,阐述“试论新媒体与影视人类学的发展”,她提出对新媒体以及影视人类学的发展要有辩证的认识。包括:一个是未来的意识、第二个是理性精神,从理性精神上就是人类学的精神、第三是公共的意识。华东师范法学范长风副教授“都市里的文化镜像”,结合自身影像实践提出:第一,通过视频可以拉近双方的距离。第二,提升社区环保组织的凝聚力。昆明理工大学的硕士生罗雨讲述“影像圈景颇族目瑙纵歌节日影像的创作与传播”,从研究背景、三个影像圈分别是什么,以及为什么这样设计做了汇报。

四川大学的朱晶进老师交流的题目是藏区民族学纪录片的演进、传承与价值,主要内容是民族学纪录片在中国的纪录片史中扮演者非常重要的角色,近年来由本族导演主创的藏区民族学纪录片,由各自不同的角度或展现或思考或表达了新一代藏人对现状的思考。这个研究分三个部分。一个是回顾演进路径,第二是看怎么传承的,第三是意义所在。

新疆师范大学刘贝贝老师以“地缘视域中的节日影像志《祖鲁节》”,以巴音布鲁克蒙古族为个案,探讨地缘这一具有碾压决定性的强大原由,以及镜头所呈现的寓言式思考。曲阜师范大学传媒学院副教授赵鑫论文题目为“纪实影像中的乡土中国——中国文化人类学纪录片的乡土特色”,结合费老的乡土中国、熟人社会在文化人类学记录片的呈现,做了分享,希望能用影视的手段记录传统文化。天津艺术研究所副研究员郝天时发言题目是“中国人类学纪录影片批评理论发展史探析”。

讨论环节中,与会学者们开展细致交流,庄孔韶、陆晔、刘湘晨老师做了点评,邓启耀提出:邓启耀:人类学的表述,是有温度的表述,不光是数据的堆砌。罗红光提出:“我们原来自以为是的常识在田野里面不断的被颠覆,所以在田野里面是学他者文化的过程,不是社会学家进去居高临下、那种话语单向的过程。

专题三:跨境和海外影像民族志:实践与方法

10月21日,影视人类学年会会议专题三的主题为“跨境和海外影像民族志:实践与方法”。跨境影像民族志方法与实践单元,由复旦大学纳日碧力戈教授主持。

云南大学张海老师以“冲突、困境与宗教信仰——缅甸科钦难民离散影像记录”为题,分享了在冲突困境中缅边境克钦难民的一个记录,关注点涵盖难民生存空间,地理空间、文化空间、情感空间,提出是否能够帮助到当地人的困惑,带出社会担当的问题。中国传媒大学王宁彤老师通过 “流动的记忆——老挝一个跨境庙村的离散、变迁与文化认同”的报告,结合《花山》《魂归何处》的拍摄实践,提到“个体性”与“完整性”的问题, 通过影片当中的个体在仪式当中和节日中的活动,来呈现节日的深层结构,如世俗的体系问题,权利结构问题、经济问题、亲属问题、族群记忆问题等等,并分享了拍摄中的“平视和互视”关系。云南大学寸炫老师以“家庭 国家 记忆——缅甸和顺华侨口述历史研究”为题,分享了缅甸和顺华侨口述史的经历,从文化认同、人物细节、重复讲述、国家历史背后的平民史观等角度做了分享。

李德君的发言题目是:《为什么拍摄<龙潭佤乡>》,他分享了跨国拍摄佤邦的经历,很重要的体会有:“第一不要先入为主,感觉在里面接触到的都是非常详和的气氛,不是凶险的,不要带着外界的眼光,要自己去看是什么东西。第二点感受是民间传统文化的顽强生产力,民间文化像这个复杂情况一样,一个是全民皆兵天天打仗,但是民间文化依然在顽强的生产。”

中国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庞涛发言题目为:影像志方法进入日常生活的路径,兼谈喜马拉雅山地与都柳江流域影像民族项目,强调文化并置是人类学常用的比较方法,以实际拍摄实践讲述它是通过画面的组接、通过生活场景的组接实现叙事,是影像在进行文化描写的时候独有的一些优势。日常讲述虽然不太呈现这种并置,但是也是发现问题的路径,认为影像志运用到日常生活,是语境中的日常生活是看待文化的一个角度,所以希望从日常生活中介入到传统的民族志的领域。

在点评环节,罗红光、富晓星老师做了细致点评。罗红光老师提出,人类学用自己的方法观察的时候,因为你的方法、客观性已经在变,所以客观性是人造的。富晓星老师就不同的发言者,提出离散影像很可能是危机影像的一个结果,以及影像的互惠和回馈、结构化的乡愁和碎片化的主体等内容。纳日碧力戈老师点评:田野这样的词,不是静悄悄的,要关注当地老百姓的关键词,当地老百姓如何分类。

在庞涛主持的“海外影像民族志方法与实践单元”中,浙江大学阮云星教授就“影视人类学研究与非洲书写探新:晚近日本学界动态与启示”,梳理了关于日本影视人类学晚近的动态。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所影视人类学室雷亮中做了题为“海外中国形象的影像建构:非洲中资企业影像志之实践”,结合2015年拍摄实践应用型影片案例,讲述从中国人的角度如何从影视人类学角度介入做民族影片,完成海外中国形象的影像建构。郭净、李德君、王宁彤就人类学与海外中国形象建构展开讨论,提出需要更多国际人类学的田野,在民族关系、国际关系等方面,人类学尚有很大空间可以拓展。

华中师范大学孙正国教授论述了“中美民俗影像记录田野工作坊的可能性”,通过工作坊的拍摄实践,对美国的节日、中国的节日、日本的节日这文化的影像记录,来思考当代文化变迁的意义,回应全球化过程当中汉文化流动的问题。中国社会科学院的杜世伟老师报告题目为:《环北极圈地区驯鹿文化的碎片化与整体性—基于中国、蒙古国、俄联邦跨境民族的驯鹿文化考察》。结合2016年的国际合作项目的拍摄实践中国同俄罗斯的驯鹿群体的调研项目。淮阴师范柳邦坤教授以“一带一路背景下人类纪录片民族文化传播的创新策略”为题,以黑龙江的鄂伦春族为例讨论推介、传播鄂伦春民族文化。郭净、纳日碧力戈、李德君老师做了点评,王宁彤、孙正国、哈布尔、卢芳芳等参与讨论。

在“专题三跨境和海外影像民族志”会议的讨论与总结环节,由纳日碧力戈老师做了会议总结:首先,从时空交融到流动的面孔,人类学研究感情也有一段历史,国家也好老百姓也好,都希望美美与共,万象共生,学问同情感捆绑在一起。第二,研究跨界民族与影视人类学是不谋而合、互相关联,都是一个过渡带的研究、研究模糊性,这是研究中国亚洲复杂性的一个重点,也是解开中国亚洲之迷的一把钥匙。第三,做真学问,不能脱离物感物觉。

猜你喜欢
民族志人类学影视
VR人类学影像:“在场”的实现与叙事的新变
走向理解的音乐民族志
文学转化影视,你需要了解这几件事
关于戏曲民族志的思考
民族志、边地志与生活志——尹向东小说创作论
伊莎白及其中国人类学、社会学考察
民族志与非正式文化的命运——再读《学做工》
人类学:在行走中发现
中国影视如何更好“走出去”
影视风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