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毅
摘要:随着新课程的推行,如何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适应新课改的理念,突出学生在课堂中主体性地位,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知识储备和探究能力,成为数学教师关注的重点。关注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践行新课改的教学观念,是每一位数学教师共同追求的目标。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高中数学;课堂教学
数学是高中教育的基础学科,是高中物理、化学、技术等课程的基础,是培养学生数学逻辑思维、科学探究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重要课程。在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大趋势下,教育改革势在必行,教育改革倡导全面推行素质教育,新课程改革的教学理念是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要求教师在进行教学实践中以学生的学习需求为基础,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让学生获得知识与能力的双重提升。《高中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高中数学课程应为学生提供选择和发展的空间,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对未来人生规划的思考。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不应只限于接受、记忆、模仿和练习,高中数学课程还应倡导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阅读自学等学习方式。
高中数学是学校教育的基础课程,教师必须强化数学基础知识教学,为学生以后接受更高层次的数学教育打下坚实的基础。虽然新课程改革为教师的教学活动指明了方向,但在数学教学实践中却出现两极分化的现象:一方面,教师依然固守着过去的教学理念和课堂模式,在数学课堂上进行强制性灌输教学,使得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知识,导致数学课堂死气沉沉,学生的学习缺乏积极性,对数学学习采取消极逃避的方式,不利于学生数学综合素质的提高;另一方面,教师接受新课程改革的教学理念,在课堂上有意识地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但由于缺乏改革实践经验,导致数学课堂改革只能浮于表面形式,并且出现课堂混乱、教学进度拖沓等问题,不利于高中数学课堂的有效进行。
在这种情况下,教师要端正自己的态度,认真研读新课程改革标准,结合现实的教材情况和学生的实际学习水平,提前制定好教学计划,使数学课堂能够有条不紊地进行下去。同时,教师还需要在教学实践中及时发现问题、总结经验,在不断的尝试中寻找最合适的教学模式,真正切实有效地贯彻新课程改革。
一、注重情感教学
高中数学一直是许多学生学习的薄弱环节,学生对数学学习充满畏惧心理,不愿意上数学课,不愿意做数学练习,导致最终对数学学习失去兴趣和信心。究其原因,除了数学本身内容的难度外,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教师的数学课堂教学枯燥乏味,不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针对这一问题,教师要及时转变教学观念,重视情感教学的作用,关注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的态度、情感及情绪,从学生的心理出发,不仅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理解掌握数学学科基础知识,更能让学生在学科教学中体会到数学的魅力。
首先,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与学生建立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拉近教师与学生的距离,使教师能够真正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制定符合学生学习水平的教学计划,并且能够及时对学生的学习困难给予帮助与指导。同时,和谐的师生关系还能够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相对轻松的环境中进行学习,消除学生对数学的焦虑情绪,鼓励学生在数学课堂上积极与教师进行互动,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积极性。其次,教师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要适当运用鼓励策略,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获得成就感与满足感,为学生的后续学习提供充分的动力支持。
二、明确教学目标
传统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教师基本采用照本宣科的教学模式,按照教材知识编排顺序进行数学授课,这样虽然能让学生快速熟悉知识内容,但教学模式过于简单机械化,难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不利于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提高。针对这种情况,教师要从新课改的理念出发,在课堂中明确数学教学目标,以此来指导教师的教学活动。高中数学课程标准为学生的学习提出了总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实践中要以新课改为依据,从教学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制定符合学生情况的教学目标。
传统的教学目标由于过于宽泛、抽象,无法在教学实践中发挥作用,因此,新课改的背景下的教师在制定高中数学教学目标时,要注意具体性与可行性,使其真正起到指导教师教学实践的作用。新课程改革将教学目标分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三个方面,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时可以以此为参考,对学生在数学课堂上需要掌握的知识内容、方法和逻辑思维做出明确规定,让学生能够以教学目标为导向,进行有效学习。
三、实行分层次教学
数学学科由于本身具有逻辑性和抽象性的特点,要求学生具备较高的理性逻辑思维,这对于高中学生来说具有相当大的难度。高中数学难学正是因为内容抽象,学生又不善于运用逻辑思维进行思考,导致数学教学与学习严重脱轨,课堂教学效率不高。针对这种情况,新课程改革提出要转变学生被动接受的教学模式,结合学生的实际数学水平,分层次进行教学,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提供多种选择,让学生在不同层次的教学内容中获得知识与能力的提升。
首先,高中数学虽然是承接初中数学知识,但其内在结构与逻辑对于学生来说依然是非常陌生的,这就要求教师在进行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时,要考虑到学生这一学习特点,遵循科学的教学规律,循序渐进,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先进行简单的概念与原理教学,让学生对教学内容先有整体的认识,然后再进行教学方法的讲授,让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实行分层次教学,不仅能够为学生奠定良好的数学知识基础,更能让学生在相对简单的教学内容中获得学习的满足感,树立学生的数学学习自信心,为教师以后进行更高难度的数学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
其次,由于高中学生的数学学习水平参差不齐,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可以因人而异,分层次、分水平进行内容讲授。针对数学基础较差的学生,教师可以选择相对简单容易的内容,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习题练习,使学生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方法;针对数学水平较高的学生,教师可以进行较高难度的内容教学,让学生在夯实数学基础知识的同时,获得逻辑思维和数学研究能力上的提高。
总之,在课程改革的背景下,高中数学教师要不断转变观念,尊重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创新数学课堂教学模式,以实际行动提高高中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