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麦草—蘑菇—有机肥”循环生产模式

2017-02-07 17:36上海市农业委员会
中国农民合作社 2017年3期
关键词:秸杆稻麦双孢

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典型案例一

“稻麦草—蘑菇—有机肥”循环生产模式

为贯彻落实《全国农业可持续发展规划(2015—2030年)》和《关于推进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试点的方案》,加大成熟适用的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模式在农民合作社主体领域的推广应用,自2017年第3期至2017年第12期,本刊将连续刊登与农民合作社相关的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典型案例,与读者分享有关模式经验。

上海联中食用菌专业合作社位于上海市金山现代农业园区廊下镇朱平公路2688号,合作社成立于2010年,注册资金1788万元,主要从事双孢蘑菇工厂化生产。合作社基地占地110亩,制种车间1座;现代化菇房32间。年消耗农作物秸秆约1.1万吨,主要用于制作双孢蘑菇培养料,栽培双孢蘑菇后的菌渣还可作为加工有机肥的优质原材料,是目前上海地区规模较大、设施较好的双孢蘑菇生产基地。合作社利用农业废弃物资源的“稻麦草—蘑菇—有机肥”的农业循环生产模式,改善了生态环境,优化了农业产业结构,有利于实现循环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模式背景

农业废弃物资源的合理利用是关系到区域生态环境与农业经济良性循环发展的重要方面。上海市农业生产过程中每年约产生稻麦秸秆120万吨,牛粪、鸡粪等畜禽粪100万吨。稻麦秸秆尚有50%左右未能被有效利用,由于缺乏稻麦秸秆在田间的快速催腐技术及燃油成本较高等原因,造成稻麦秸秆粉碎还田的成本提升。稻麦秸秆及畜禽粪等农业废弃物资源的基质化、资源化利用是实现农业废弃物生态高效循环利用的重要途径之一。

上海联中食用菌专业合作社双孢蘑菇工厂化生产是高效利用秸秆、畜禽粪等农业废弃物资源的有效方式,可有效解决当地废弃农作物秸秆焚烧和畜禽粪便排放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通过将稻麦秸秆、畜禽粪便等原材料经过混合堆制,形成适于双孢蘑菇生长的培养料,进行双孢蘑菇的生产,将农业废弃物中的营养成分转化为可供人们食用的营养丰富的双孢蘑菇,而栽培双孢蘑菇后的菌渣还可作为加工有机肥的优质原材料。

模式流程

双孢蘑菇现代化种植以秸杆、鸡粪农业废弃物为原材料。每年在农忙收割季节,合作社以每吨300元的价格组织农民收割秸杆,通过专业打捆机把秸杆打成包运至蘑菇生产基地,有效解决当地农作物秸秆焚烧问题又增加农民收入。在生产基地通过全封闭式发酵自身产生的热量来完成灭菌消毒。通过“农业生产(秸秆+畜禽粪便)→培养料→双孢蘑菇→有机肥→农业生产”这样一个循环过程,实现了循环农业生产。合作社建有10条隧道发酵房,可统一标准,统一技术,集中生产,2015年合作社共收购秸杆1.13万吨(约2万亩田产出的秸杆),利用畜粪8000吨,年可产优质蘑菇培养料2万多吨(一部分供自己生产,一部分供应周边菇农),进而提高双孢蘑菇的产量和质量。蘑菇生产结束后的下脚料又能直接还田作为有机肥投入到农业生产中。

推广情况

合作社在自身不断发展增加周边农户就业的同时,积极帮助同行共同发展,以农民增收致富为出发点和落脚点,长期不懈地扶持和帮助当地农户。目前合作社与上海明云食用菌专业合作社、上海金碑果蔬种植专业合作社、上海金继食用菌专业合作社等多家种植基地建立合作关系,帮其设计菇房,输出培养料、菌种、覆土等生产资料以及安排技术人员驻点指导生产。菇农采购生产的培养料后可直接覆土出菇,不但能够减轻种植过程中堆肥的劳动强度,还能保证培养料的质量,制定统一生产标准,生产质量安全的双孢蘑菇,并保证提供销售渠道,带领周边农户一起致富。

(上海市农业委员会供稿)

猜你喜欢
秸杆稻麦双孢
立足生产,服务农户
——记上海志磊食用菌种植专业合作社
农民生存策略的选择逻辑——基于稻麦村庄农户样本的政治经济学考察
稻麦病虫害防治技术分析
海南农户秸秆资源化利用行为影响因素研究
——以琼海文敬村为例①
新鲜双孢蘑菇采收和自动化分级方法研究*
不同栽培原料对双孢蘑菇子实体品质的影响
双孢蘑菇水提物抗氧化活性研究
黑龙江省早熟区玉米平作种植技术
“贷”动秸杆走四方
赴湖北农业考察及苏北沿海地区农业结构调整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