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代萍
(重庆科创职业学院,重庆 402160)
中国古代文学与茶文化的完美融合
李代萍
(重庆科创职业学院,重庆 402160)
早在三国两晋时期,就有很多文人墨士以茶入诗。文学史上第一篇以茶为题材的诗词是杜育的《荈赋》,于良子先生在《谈艺》中评价它有四个第一:第一次写植茶规模,第一次记述秋茶的采摘,第一次写到陶瓷宜茶,第一次描述茶汤的特点。总之,这首诗词开了将茶本体作为审美对象来描写的先河,对后世茶文学的创作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后来茶诗词随着茶文化的发展不断出现。
唐宋诗词;茶文化;茶文学
唐宋时朝,茶叶经济的不断发展使中国茶文化迎来了茶诗词的空前繁荣。茶文化是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是中华民族智慧与文化的结晶,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审美价值、社会价值和经济开发价值。这些价值是对茶文化价值的最有力体现,也是对茶文化的高度认可。唐宋时期是中国古代社会经济发展的全盛时期,贞观之治,开元盛世都发生在这个时期,该时期也是文人雅士描写茶文化最多的,他们在茶里找到了人格升华精神的需求,在他们笔下茶文化与诗文化完美契合,写下了茶文学史上伟大的篇章。文人雅士们办茶会,茶宴,将饮茶与吟诗完美地结合,吟诗的内容丰富,涉及许多方面如茶道茶艺、茶性茶德、茶情茶谊、茶俗茶礼、茶事史诗等。宋代文人几乎都写过和茶有关的诗词,并且描述记载茶的诗词数量也很多,在诗词中可以感受茶在历史时期的重要性,了解那个时代的茶文化,从中也可学习到深刻的道理并加以利用。随着文人墨士们饮茶文化的形成,茶逐渐变成了具有品格和内涵的代表,茶与诗的关系也更加紧密,是除了诗酒之外的另外一种艺术形态。茶的特质、特性、特点也逐渐进一步渗透到诗中,对诗体、诗材、意境等许多方面都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使诗词呈现出与唐代之前不同的风貌。由此可见,唐宋茶诗词已成为我国古代茶文学创作史上的里程碑,以诗化的美谱写出灿烂的茶文化篇章。
中国被誉为茶的故乡,是世界上最早发现茶树、利用茶树和栽培茶树的国家。茶最初被用于野生采集活动。所谓的野生采集活动就是对不同种类的茶进行采摘、筛选,最后可以用作治病的药材,也有人利用这个方法来谋生,采摘的茶卖给药店,传说中认为“神农乃玲珑玉体,能见其肺肝五脏”,理由是,“若非玲珑玉体,尝药一日遇七十二毒,何以解之?”又有说“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虽然是传说,却能体现出我国古代人们在生活实践中,发现了茶的某些治病的药用价值。随着人们对茶认识和实践的加深,茶由药转变为平常的饮品,于是“茶”便应运而生了。小到日常生活为了解渴,大到礼尚往来,都离不开茶的存在,茶逐渐走进人们的生活,与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息息相关。随着茶事的发展和商业活动的日益频繁,开始出现“茶”这个字。
中国到底是从什么时候开始饮茶的,有很多种说法,但是可以确定的是,茶是在汉魏两晋南北朝时期第一次以文化面貌出现的。质量上乘、用正确的方法冲泡、水质清澈透明、泡茶的器具精美等等是饮茶的基本条件。但要使饮茶从物质享受上升到精神和艺术的享受,品茶与周围环境间的关系就变得非常重要。清山秀水,小桥亭榭,琴棋书画,幽居雅室,是非常理想的品茶环境。品茶环境所包括的方面有很多,通常由园林、建筑物、摆设等几方面组成。而设在车船码头、大道两旁,田间工地的茶水供应点,除了要求清洁卫生之外,并没有多大讲究。至于家庭饮茶,环境虽然是有的,只不过选择起来不是很容易,但是在有限的空间内,通过一定的努力,同样可以营造出一个适宜的品茶环境。
唐代茶文化的兴起与佛教的兴起是密不可分的,许多历史资料都记载了与佛教相关的茶文化,在提到佛教的过程中往往都伴随着茶,唐宋文人对茶文化的雅化起了很重要的作用,在人们的印象中,诗人不仅是饮酒作对,对于茶,也是他们作诗作对时经常用到的东西,在诗词当中有很多关于茶和茶文化的内容,需要人们进一步发掘。在诗人眼里茶本身就是高雅的艺术品,把他们写到诗词当中,让人们广为传颂,就是对茶文化的雅化,通过诗词,让人们越来越了解茶的文化。
3.1 有我有茶
有我有茶就是茶与我并存,人与茶进行灵魂的沟通,达到心灵的完美契合,如在品尝的过程当中体会全身心的放松,体会品茶的乐趣,从而形成了品尝的习惯,在品茶中不断地提升自我,在感官的世界里尽情享受高雅的境界,最重要的是因为茶变得越来越优秀的自我,人格和品位都能得到提升,这就是有我有茶的境界。许多唐诗宋词当中有对茶的境界的描写,李白苏轼等诗人都留下了很多关于茶文化的经典诗篇,可以从中体会到茶的各个境界,其中很多描述有我有茶境界的,这个境界追求人与茶的共同存在,但是不论什么境界,都透露了神秘的文化色彩和文化气息。人们会在饮茶的时候回顾过去,思考未来,感悟人生。
3.2 茶我同一
茶我同一是有我有茶的升华,与其说有我有茶是感官和茶的契合,不如说茶我同一是真正的感官冲击,可以看作是茶与我的高度契合,是心与心的沟通,不只是人能体会到茶品,也是茶对人品的考验,也就是说人可以品茶,茶同样可以品人,但是不是所有人能达到茶我同一境界的,这需要对茶文化高度了解,品味茶诗词所描写的意境,感受身临其境的感觉,如白居易的琴茶:
兀兀寄形群动内,陶陶任性一生间。
自抛官后春多醉,不读书来老更闲。
琴里知闻唯渌水,茶中故旧是蒙山。
穷通行止长相伴,谁道吾今无往还。
描写的就是茶我同一的境界。
3.3 无我无茶
无我无茶是品茶的最高境界,这要求人们能做到忘我的境界,真正做到只有茶没有我,茶是真正的主流,这种境界明确突出了茶的重要性,那么,能达到这一境界的人又是少之又少。同样,也有诗词描述这一意境,但是遗憾的是鲜有人能体会的到,一是现代人士习惯适应了快节奏的城市生活,很少有人能停下脚步回头看看自己走过的路,在茶境中很好地释放自己,二是古代的文人墨士多数不得志,他们更愿意沉醉于山水之乐之中,体会茶的高雅。正如刘得仁《夏夜会同人》所言:
沈沈清暑乡,星头俨虚空。
(2)某大学内部控制制度执行效果。对实现高校内部控制目标发挥的积极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体现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效果。本文调查了学生对内部制度起到的作用以及其效果的评价。作用的效果分为非常大、大、一般、不大、没有关系五个选项,分别赋予的权重分值为 5,4,3,2,1。
岸啧栖禽下,烹茶玉漏中。
形骸忘已久,偃仰趣无穷。
日汲泉来樕,微开密筱风。
庄子的“物无非彼,物无非是。无物不然,无物不可”,以及清末大学者王国维在论无我时说过的:“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都是对无我无茶的境界的一种比较准确的描述。
3.4 审美文化
西江水清江石老,石上生茶如凤爪。
穷腊不寒春气早,双井芽生先百草。
白毛囊以红碧纱,十斤茶养一两芽。
长安富贵五侯家,一啜犹须三日夸。
宝云日铸非不精,争新弃旧世人情。
岂知君子有常德,至宝不随明变易。
君不见建溪龙凤,不改旧时香味色。
吾年向老世味薄,所好未衰惟饮茶。
这首词就很好地记载了茶与审美文化的关系,因为时代的不同,还可以通过诗词来感受诗词那个时代的文化气息。所以说,文化是通过各个方面来体现的,茶这项高雅的艺术活动自然而然地也就成为了文化的代表。
中国是茶的故乡,茶文化是中华五千年历史的瑰宝,如今茶文化更是风靡全世界。这不仅是因为喝茶对人体有很多好处,更因为品茶本身就是一种极优雅的艺术享受。现如今,茶文化的研究越来越深入,人们对茶的了解也在逐渐增多,茶已成为了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成为人们生活的必需品。
唐诗宋词的共同魅力与美学意义是能带给人类穿越时空的生命美感和永恒的人文关怀,当代人在品茶修身、以茶怡情的过程中,只有秉承古为今用、与时俱进的指导思想,才能更深刻更广泛地体验和理解生命的意义,建立起对人生、自然和社会的真正和谐心态,真正能体会到茶文化的气息,并被它独特的文化气息所感染,从中得到提升自身的事物,在自我反省与自我提升的道路上不断前进,最终攀上胜利的最高峰。
[1]朱海燕,王秀萍,刘仲华等.唐宋茶诗词中的三种品茶意境[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87-89.
[2]朱世英,王镇恒,詹罗九.中国茶文化大辞典[M].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2.
[3]孙培华.唐宋茶诗词与审美文化研究[J].时代文学月刊,2014(7): 194-194.
[4]李莫森.咏茶诗词曲赋鉴赏[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006:21-224.
[5]冯文开.北宋茶诗三重境界浅析[J].农业考古,2004(2):261-264.
[6]于良子.茶书诗画之一瓯香乳听《调琴》与佛家茶话说《苦笋》[J].茶博览,2014(10):80-81.
李代萍(1975-),女,四川内江人,本科,讲师,研究方向:古典文学,现代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