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泽鹏
摘 要:数学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一题多解与一题多变”在培养高中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特别是发散思维能力方面得到许多专家和教师的肯定。阐述了“一题多解与一题多变”在培养数学思维能力方面的重要性及应用方法。
关键词:高中数学;数学思维;能力培养
在高中数学课标中,要求数学教师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并把它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培养思维能力,既能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又能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能提高教学效益。“一题多解与一题多变”是培养高中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特别是发散思维能力的好方法。数学教师在讲解数学例题时,不仅要讲解题方法,最重要的是教给学生如何正确理解题意,抓住解题的关键,如何开拓解题思路,也就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一、“一题多解与一题多变”的教学价值
1.“一题多解”的教学价值
“一题多解”就是从多个视角去分析思考数学问题,用多种方法途径去解答数学问题。这种方法可以拓宽解题思路,增强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培养学生学会运用多种方式多种方法解题和灵活多变的思考方式,而灵活的思维方式正是创新能力的基础。教师在教学中,要运用“一题多解”的方式进行教学,就要培养学生在解答数学问题时善于从多角度观察感知和思考问题,运用多种方法推导验证问题,多方面寻找运用关联条件,不但要考虑条件本身,还要考虑条件之间的联系,用多种方式进行表述,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灵活性。
2.“一题多变”的教学价值
“一题多变”是指在数学解题练习中,将原来数学题目中的一些已知条件进行变换,或者把要求解答的问题与题目一个或者几个条件变换后,再去求解问题的结果;也可能是给出问题的部分条件,让学生去补充另外一些条件;也可能是对数学问题的拓展,增加问题的难度或背景来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采用“多变”的方式进行教学,主要是对数学例题或习题进行多种变换,让学生从不同方面、不同情形、不同层次下对该数学问题进行重新求解或认识。它是教学反思的一种方式,它要求学习者从出题人的视角去看问题,并对原来的数学问题有一个深刻的理解,才能做到“多变”。“多变”解题能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归纳类比、概括抽象、运算能力、空间想象、构建与反思等多种数学思维能力。
二、“一题多解与一题多变”在培养数学思维能力上的应用
1.培养开放性思维方式
数学教学离不开数学解题,搞“题海战术”仅能得到“一对一”的解题方法和思路,不是科学的解题方法。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少而精”,对数学问题的研究和解答要学会举一反三,要培养学生运用开放性思维的方式来解答数学问题。运用“一题多解与一题多变”教学,能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例如,运用“一题多解”来推导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an=a1+(n-1)d。
方法一:a2=a1+d,a3=a2+d=a1+2d,a4=a3+d=a1+3d…an=a1+(n-1)d。
方法二:根据定义可得,an-an-1=d,an-1-an-2=d,an-2-an-3=d…a2-a1=d,把上面的等式两边累加,得到式子an-a1=(n-1)d,变形即得到通项公式。以上方式在推导公式中,可以让学生学到不同的方法和思路,有利于拓展学生的数学思维。
2.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
对于数学题,运用“一题多解与一题多变”方式进行解答,从不同视角思考能得到不同解决方法,能拓展思维能力和提高分析解决数学问题的应变能力。例如,已知a,b≥0且a+b=1,求a2+b2的取值范围。此题解答方法很多,可以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从而提高分析数学问题的能力。
方法一:(函数方法)因为a+b=1,得b=1-a,则a2+b2=a2+(1- a)2=2a2-2a+1=2(a-1/2)2+1/2,因为a∈[0,1],根据二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可知:当a=1/2时,a2+b2的最小值是1/2;当a=0或1/2时,a2+b2最大值为1。
方法二:(三角换元法)根据题目给出的条件a,b≥0,a+b=1,则假设a=cos2φ,b=sin2φ,其中φ∈[0,π/2],则a2+b2=cos4φ+sin4φ=(cos2φ+sin2φ)2-2cos2φsin2φ=1-1/2(2sinφcosφ)2=1-1/2sin22φ=1-1/2(1-cos4φ)/2=3/4+1/4cos4φ,分析:
当cos4φ=-1时,a2+b2得最小值1/2;当cos4φ=1时,a2+b2得最大值1。
此外,此题还可用对称换元、基本不等式、数形结合方法等方法进行求解。
总之,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是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运用“一题多解与一题多变”是培养数学思维的好方法,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应多加运用,以提高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李向臣.一题多解与一题多变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