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邑县车站镇人民政府 程世魁
夏玉米直播高效高产栽培技术
夏邑县车站镇人民政府 程世魁
选择适应当地气候、土壤条件发芽率高、抗逆性强、耐密植品种。可以选择郑单958、浚单20、金海5号、德利农988等品种
(一)播前准备(筛选、拌种)
种子纯度≥96%,发芽率≥90%,净度≥99%。
种衣剂包衣:5.4%吡·戊玉米种衣剂,或戊唑醇+锐胜(噻虫嗪)拌种,控苗期灰飞虱、蚜虫、粗缩病、丝黑穗病等。
(二)播种技术
1.播种时间一般在6月5—15日,保证在6月20日前播种结束。
2.播种量。单粒播的种子按照说明播种,普通散种子一般2~3 kg/667 m2,根据品种酌情增减。
3.播种深度为3~5 cm。
4.种肥同播。播种时施缓控释肥1次,便于实现 N、P、K 的平衡施用,利于壮苗早发,以肥带水,有效抵御雨季来临前的干旱。
5.套种与夏直播的对比。套种玉米在麦收前5月中下旬进行,容易造成出苗不齐,大苗欺小苗的现象,也会给小麦收获带来不便。而直播玉米是在麦收后6月10日左右用机械播种,出苗率高而且整齐。套种玉米易得粗缩病。5月中下旬(25日以后)是灰飞虱的盛发期,套种的玉米在小麦收割前出苗,易被灰飞虱传毒感染。抢茬直播玉米是预防粗缩病简便易行而又非常有效的措施。
6.肥料的选用。一般玉米全生育期需要施 N 10~15 kg、 P2O53~5 kg、 K2O 5~8 kg。另外,每667 m2增施1 kg左右硫酸锌。播种时玉米播种机械一般开沟施肥在前,开沟深度要一致,一般为6~8 cm,肥、种隔离。另外,每667 m2用复合肥10~15 kg。种肥一般选用颗粒状复合肥或复混肥。追肥可分2次,于拔节后10 d、大喇叭口期追施10~20 kg尿素或高氮、高钾 (如30-0-10)的复合肥25 kg。
7.施肥方式。一是抽雄前追肥1次;二是拔节期追肥1次,穗期追肥1次;三是播种时施缓控释肥1次。
8.宽窄行种植。大行距为80~ 90 cm,小行距为30~40 cm。
(一)间苗、定苗
3叶期进行间苗,5~6叶进行定苗,去除弱苗、小苗、病苗。
(二)杂草防治
小麦收获后,杂草重见天日,再加上浇完蒙头水后,墒情适宜,杂草会迅速萌发。
播种后墒情好用 40%乙·阿合剂200~250 mL/667 m2或33%二甲戊乐灵(施田补)乳油100 mL+ 72%都尔乳油75 mL+50 L水 封闭式喷雾。
墒情差时,玉米3~5叶,杂草2~5叶期 喷施4%玉农乐(烟嘧磺隆)悬浮剂100 mL/667 m2。
(一)重施大喇叭口期肥
大喇叭口期追施15 kg尿素或玉米追施专用复合肥,以促穗大、粒多。施肥后及时灌水,提高肥效。最好在上午10时以前或下午4时以后,光照弱,蒸发少。
(二)化学调控
根据品种及长势进行化学调控。在拔节期-小喇叭口期,对植株生长过旺的地块合理喷施安全高效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如健壮素、多效唑等),以防倒伏。
(一)适当补施花粒肥
在雌穗开花期前后,根据玉米生长状况,追施10 kg尿素,以提高光合能力,增加粒质量。
(二)辅助授粉
雄花盛开后,在晴天上午的9—11时,可以将雄穗轻轻往下拽,接触一下花丝即可。也可用一种简单方法:盛花期可以两人拉1根长绳,从玉米田两侧走1遍,使雄穗的花药落下,辅助授粉。
玉米生长期降雨与生长需水同步,除苗期外,各生育期田间持水量降到60%以下均应浇水。重点是大喇叭口期至抽雄期的旱灾,注意7—8月的天气变化。
(一)粗缩病的防治
1.调整播期。晚春玉米应推迟至6月上旬播种;玉米套种应在小麦收割前5~6 d播种,不可过早。
2.选择品种。结合本地条件选用抗性较好的金海5号、农大108、郑单958等品种。
3.种子包衣。使用内吸性杀虫剂拌种或包衣,玉米种用吡虫啉或噻虫嗪包衣。
4.喷药防治。玉米出苗后,及时进行喷药防治可选用先正达的阿立卡或者吡虫啉进行防治,每隔5~7 d用药1次,连续用药3~4次。
(二)玉米螟
1.撒施辛硫磷颗粒剂防治。在玉米心叶初见排孔、幼龄幼虫群集心叶而未蛀入茎秆之前,每667 m2用1.5%的辛硫磷颗粒剂,撒到玉米心叶内。
2.滴灌。在虫卵孵化盛期,取溴氰菊酯类农药对水1500倍液,或50%辛硫磷乳剂500倍液喷灌,每667 m2用药6 kg。
(三)二点委夜蛾
1.低龄幼虫防治。一是麦收灭茬后播种。二是种子包衣或拌种。三是玉米播后苗前全田地表(包括麦秸)上喷杀虫剂,如用4.5%高效氯氰菊酯或48%毒死蜱乳油1000倍液地面喷雾,每667 m2用药液喷4桶(每桶15 kg)。四是性诱剂、杀虫灯诱杀成虫。五是在播种沟内撒施毒土,用50%辛硫磷乳油200 g/667 m2,稀释10~20倍液,喷洒在20 kg的干细土上,拌匀后,均匀撒在播种沟内。
2.高龄幼虫防治。一是采用毒土、毒饵、颗粒剂围棵保苗;二是有机磷类药剂围棵喷灌保苗;三是随水浇灌有机磷农药;四是毒饵诱杀。
玉米成熟的标志是基部黑色层形成,籽粒乳线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