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娜莉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北京 100192
“互联网+”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探究
舍娜莉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北京 100192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深刻地影响着大学生的生活、学习、成长和价值观念。如何在信息交流更便捷、资源共享更便利的“互联网+”时代,加强互联网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影响的研究,做好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帮助其树立其正确的价值观,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一个新挑战。结合理论与实践,从多方面多角度对“互联网+”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进行探究。
“互联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
高校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在分配教育资源中一定要将思想政治教育放在重要位置。伴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高校教育的载体已经发生变化,新媒体已经成为高校教育的一个重要载体,与传统载体相比,新的载体有覆盖广、传播快、资源共享更强、交流更加便利等优点,运用新媒体来进行教育管理已经成为高校办学治学的主流方式。但是新媒体在有其优点的同时也有着不可忽视的隐患,在日常生活中新媒体以其简单高效快捷的特点成为大学生社交学习的主要渠道,但其网络世界的虚拟性、资源共享所带来的各种思想与信息的良莠不齐、社交方式的多种多样、外界诱惑更加复杂多变、网络监管困难冲冲等内在与外在的多方面因素造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新时期困难与便利共存的局面,如何利用好便利、处理好困难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一个必须重视的问题。
进入21世纪以来,网络技术更加飞速发展,随着新媒体更新换代的时间越来越快,新兴的通信工具已经替代传统的电视报纸等传统纸媒成为大众日常社交的主流方式,新媒体的崛起标志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当代大学生多数为“90后”,他们随计算机网络共同成长,是互联网时代的见证者,网络已经成为他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他们的生活、学习、成长和价值观念的形成有着深刻影响。在学习方面全球共享的信息与资源更加开阔他们的眼界,使他们的学习更加高效便捷;更加简单透明的社交方式也使他们的朋友圈更大更广;发达的互联网技术,社会物质资源的丰富,更加刺激他们的消费观念。互联网时代从方方面面影响着大学生的价值观的形成,他们更具有创新精神,不畏惧权威,敢于发声,个人意识更加强烈。我们应当注意到凡事的两面性,互联网发展固然有好的一面,但也不应忽视在“互联网+”时代所面临的挑战,“互联网+”时代信息爆炸的传播速度,多元化的价值观念的冲突,处于这种大环境下当代大学生更加迷茫,各种社会现象层出不穷。“富二代”“官二代”“网瘾少年”“屌丝”等负面偏执的词汇充斥在当代大学生日常交流中,在自我意识觉醒的同时,各种仇富、炫富、沉迷网络、仇视社会等偏执观念也开始出现。大学生是社会层次中最具潜力最具创新力的群体,是一个国家能实现国富民强的根基,是未来社会发展的中流砥柱,如不塑造正确的价值观和进行正确的思想政治教育,会严重阻碍国家发展民族复兴。少年强则国强,我们应该也必须重视在“互联网+”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问题。
大学生群体是走在时代前沿的群体。据不完全统,计全国高等院校大学生人均每天上网时间不低于1小时,这意味着互联网作为有史以来信息最广资源最丰富的学习交流载体对大学生的学习生活有着不可替代的影响。互联网高效的运作速度,范围广泛的共享资源,便捷的社交渠道,远在北京的公司员工可以与在纽约的同事对接工作;班加罗尔的科研人员可以与远在莫斯科的专家探讨问题;大学寝室里一样可以听到知名学者的讲座,伴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新媒体的崛起让世界“无国界”。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多以文字叙述说服教育为主,对学生而言这种枯燥的教学方法会让人产生倦怠甚至抵触的情绪,影响学习心情,产生消极影响,教学成果并不明显。但是伴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在这种大环境下学生可以突破传统纸媒的限制走出课堂接收更多更好的信息,学习方面更加自主,教职人员也可以以互联网为载体利用自己的图文编辑能力丰富教学资源,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以图片、文字、视频等多种形式更加直观、具体的在更大范围内更快速有效的传播推广先进的思想政治文化内容,突破传统教育对于时间与地点的局限,使思想政治教育的辐射力更强,拓宽教育渠道;同时在互联网大环境下,人与人之间的社交透明度更高,相互之间的接触更加直接,在互联网的虚拟世界中学生对于教职人员的距离感更小,相互沟通更有效率,高校的教职人通过各种社交平台与软件可以更加贴近学生的课余生活掌握学生的心理动态,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时能对症下药,有的放矢,及时的解决处理学生思想政治方面的疑点难点。“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更加有利于高校教职人员打造更强有力的思想政治教育平台。
“互联网+”时代广泛的信息资源共享也意味着信息资源的多种多样,其中不可避免会出现消极的、有社会危害性的,来自多方面的负面消息与资源。同时,“互联网+”时代新媒体的崛起让人们在互联网上更加方便的就可以获得海量的资源,大学生作为使用网络最频繁的群体,每天都会面临大量信息的冲击。在传统的纸媒时代,各种信息资源是经过政府的净化与筛选,而在“互联网+”时代政府对于信息资源的筛选把控的力量有所下降,这就导致难免有负面有害的资源与信息进入大学生的视线内;与此同时,在“互联网+”时代,得益于新媒体的崛起,大学生也不再是单一的单纯的被动接收信息的一方,在互联网这个以虚拟属性为主的平台,身份的限制与道德的束缚显得十分有限,大学生一样可以输出自己的价值观,发泄自己内心的情绪。国内外一些不法分子的反动言论,青涩冲动的大学生的叛逆想法,低俗无知的垃圾信息,偏执极端的思想理论等等多种多样的负面因素充斥着大学生的视线。如何在这种信息爆炸的时代,作为高校的教职人员如何持续有力的输出正确的思想政治理论是一大挑战。
有效的教育源于对教育者的认同。在“互联网+”时代,信息的广泛共享,学习方式的多种多样导致高校教职人员的“权威”受到挑战,学生与教职人员的关系从绝对逐渐转为相对。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我们的一些教职人员,自身水平有限而又故步自封,与时代脱节,一味地以教职人员的身份照本宣科的宣扬政治正确思想正确,长此以往必然会失去自身的作为教职人员的“权威”,失去学生的认同使思想政治教育走进“死胡同”。作为教职人员,要做到与时俱进,必须与时代同步,与学生共同进步,拒绝故步自封,要扭转观念,接受新鲜事物,消除与学生的代沟,在教学中与学生产生共鸣;注意在教学中与学生平等对话,应该抛弃僵化固化的思维模式,正视“互联网+”时代新媒体崛起的事实,与学生拉近距离平等对话,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当有分歧出现的时候应该师生共同交流探讨直到消除分歧。打铁还需自身硬,在“互联网+”时代保持自身的进步性与时代同步,努力提升自我素养,改变固有观念,是每一个高校员工应有的素质与觉悟。保证教师队伍的先进性与纯洁性是在“互联网+”时代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另一大挑战。
“互联网+”时代,网络持续高速发展,信息更迭快速,网络上的各种元素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重大而多变。所以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注重实效性,实效性简而言之体现在两方面:一是从实际出发学以致用不脱离实际,在大学生接受教育以后融入日常生活中;二是效力,要做到真正的理解认同“互联网+”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理念,从内心去认同而不是流于形式。是教职人员通过自己的努力对被教育者产生作用取得效果;是受教育者自己从内在精神角度的升华与转变;是在大学生在走进社会以前为其树立好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与世界观。“互联网+”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阵地就是各大高校,要切实有效的做好“互联网+”时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要从高校抓起。
高等院校是“互联网+”时代大学生思想教育的前沿阵地,要想使“互联网+”时代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实效性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一定要目标明确条理清晰。
高校的教职人员本身要具有正确坚定的政治立场,要有足够的道德修养,倡导正确高尚的社会风气,树立良好的道德榜样,引领文明的网络行为。当前社会,有很多高校的教职人员,或是唱高调说空话,照本宣科,流于形式,没有正确认识到互联网加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提倡形式主义,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条化,我们不能讲书本上的东西原封不动的拿给学生来讲,要与时俱进,贴近学生的内心,真诚沟通,求同存异,与学生取得共鸣。还有一部分高校教职人员,为博眼球,出风头,刻意迎合学生的猎奇心理,公然的宣讲传播负面的不健康的思想政治理念,以达到自己出名获利的目的,这种行为是不道德的,是违背作为一名教职人员基本的职业素养的,是应该受到唾弃和惩罚的行为。“互联网+”时代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一定要坚持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
“互联网+”时代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有的放矢,要有事实依据,杜绝假大空,坚持对互联网+时代各种网络状况和社会主流的思想政治发展情况不断调查总结,将理论与事实结合,以格物致知的精神做到对症下药,使教职人员的教育更具有效率,要学会与学生沟通,不当传声筒,要实时了解学生的心理活动,注重与学生的交流,增加师生间的互动,高校教职人员也应该学会了解使用互联网,利用新媒体与学生实现零距离接触,做到教有所成,学有所得。
“互联网+”时代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问题要从客观出发不能主观,不能以个人的好恶的主观臆断教导学生,要尊重事实,正视社会的发展规律,合乎时代特点,弘扬主流文化观点,很多高校教职人员在授课和教育学生的过程中加入了过多的个人情感色彩。更多地向学生灌输自己的独有的价值观与思想政治理念,这种情况是不可取不负责任的,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都有其特殊的经历与阅历,己所不欲而施于人是一种可耻的行为,高校教职人员在教导学生的过程中应以主流的思想政治理念为依据,结合当下客观事实,传播正确的、有利于社会发展长治久安的思想政治理念,而不是传一家之言。
“互联网+”时代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具有系统性,只有具有清晰的一目了然的逻辑,才能有利于“互联网+”时代思想政治理念的传播,如果没有系统的思想教育逻辑,天马行空的讲只能使思想政治的教育走进“死胡同”,学习是需要系统性的,没有逻辑的学习事倍功半,只有拥有系统性的学习流程,教职人员在传播正确的思想政治理念的时候被教育者才能一目了然清晰高效的理解接受高校教职人员的思想政治理念。
“互联网+”时代的思想政治教育一定要立足时代背景进行,如果抛开这个时代大前提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无异于空中楼阁水中望月一般。我们现在有一些高校的教职员工因为多种原因,在教学治学中脱离于时代背景,拒绝联系时代背景来传播思想政治文化,这种现象是可怕的,“互联网+”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的核心就在于他迎合当前的“互联网+”时代,让学生能在这个时代健康自由的生活发展,如果不联系时代背景那这些教育就是纸上谈兵,不但不会起到应有的引导作用还会起到负面的作用,对未来大学生步入社会、融入社会起到消极的影响。打铁还需自身硬,高校教职人员一定要注意提升自身的思想文化素养,为更好地在“互联网+”时代下传播正确的思想政治文化理念添砖加瓦,这是每一位高校教职人员的职责所在。
“互联网+”时代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并非空穴来风的杜撰,是有所依据的,“互联网+”时代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以我国上下五千的传统文化为根基,结合时代特色,在总结我国传统文化精华的基础上,扬弃总结,做到与时代契合,符合当下时代背景下大众的日常生活准则,但其核心精神与核心价值观是不能被曲解、被偷换概念的,要想实现民族复兴必须以传统文化为根基,以时代为背景,统一思想政治理念,从而形成统一的价值观,以统一的价值观形成强有力的凝聚力来进行国家建设,从而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只有坚持以上几点原则,“互联网+”时代大学生思想教育才会具有实效性,才会真正做到学有所用。
[1]蒋海军.网络时代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路径探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5(15):86-87.
[2]陈朋亲.“互联网+高校官方微博”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5(8):172-174.
[3]欧阳明月.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方法[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5(10):21-22.
[4]郭彦懿.“互联网+”时代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施途径[J].北京教育,2015(5):42-44.
[5]黄艳.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研究[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34-46.
On the Actual Effect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Undergraduate in the "Internet +"
She Nali
Beij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formation,Academy of Marxism,Beijing,100192,China
"Internet +" era has become,it profoundly affects the life of college students,learning,growth and values.How to exchange information more convenient,how to sharing resource more convenient at "Internet +" era,how to strengthen the Internet on the impact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how to do a good job of contemporary college student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how to help them establish their correct values,is the new challenge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Based on the theory and practice,this paper explores the effectivenes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Internet +" era students from various perspectives.
"Internet +";undergraduat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effectiveness
舍娜莉,硕士,副教授。
2017年北京信息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改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