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逸凡 李丹 马明珠 刘琼 贲定严 戴国斌 常小荣
(1湖南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湖南长沙410208;2中南大学商学院,湖南长沙430074)
微课在针灸学经脉循行教学中的应用与实践※
邹逸凡1李丹1马明珠1刘琼1贲定严1戴国斌2*常小荣*
(1湖南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湖南长沙410208;2中南大学商学院,湖南长沙430074)
微课是微型视频课程的简称,作为一种新型的现代化教学手段,其具有简短化、视频化与网络化等特点,以其简短、主题鲜明、针对性强的特征挑战着传统的针灸学教学模式。微课的应用可以有效地缓解针灸学专业时间紧而课程多、内容广泛而知识点零散、抽象等问题,对于针灸学教学的课前预习、课堂授课、课后复习以及远期学习均具有重要作用。现阶段微课尚不能完全替代课堂教学,但可以成为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让学生学习由被动转为主动,有效提高教学质量。本文以针灸学中教学难点“经脉循行”为例,探讨了如何开展“微课”资源建设及教学实践。
微课;针灸学;经脉循行;教学改革
21世纪,信息与科技大爆炸的时代。现今网络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正在深刻影响并改变着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随着无线网络的全面覆盖,现今人们越来越依赖手机,手机中微博、微信、微电影等微浪潮无不宣告着“微时代”已经来临。而今大学生们的阅读、学习及生活习惯等也逐渐被“微时代化”。也正是这样的一个背景下,微课(Microlecture)应运而生。与慕课(MOOC,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作为资源建设里的大规模在线课程不同,微课短小精悍、主题鲜明,具有针对性,很好的契合了现今学习者的微需求。
1.1 微课的发展与定义“微课”的核心是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开展教学活动,作为一种新型的教育形式应用于医学教学,满足了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丰富了获取知识的途径,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1]。微课程的雏形最早见于60 s课程[2]和1min演讲[3]。现今热议的微课程是美国圣胡安学院高级教学设计师戴维·彭罗斯(David Penrose)于2008年提出的[4],强调将教学内容和目标紧密结合,以产生一种“更加聚焦式的学习体验”,以在线学习或移动学习为目的,基于某个简要明确的主题或关键概念为教学内容,通过声频或视频音像录制的60 s课程。
1.2 微课的特点微课典型特点是简短化,主要指微课在时间上和内容上的简单化。现有微课一般时间控制在10 min以内。讲授的内容多是零散小知识点而非通篇大论。如此,方便学者应用空余时间学习,且因内容的短小精悍也更利于知识点的理解、记忆。
而微课另一典型特点是视频化,微课以视频为主要载体,没有视频就没有微课。视频展示法本身即为大班授课的一种十分有效的现代教学方法,而微课的视频化使其魅力十足。视频化适应于知识点的抽象化,使静态的数据化为动态的影像,抽象的概念化为具体的画面,微观世界生动地呈现。为原本枯燥乏味的教学,因视频演示而充分调动人的视觉、听觉乃至心灵感觉,从而实现教学效果的最大化。
网络化是微课重要的现代化特征。微课不一定是网络的,但网络的微课更具魅力。网络化使微课可随时、随地、重复的学习。尤其是现在大学生基本上每人一部智能手机,无线网络基本覆盖整个大学校园,为微课传播学习提供条件支持,微课借助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更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和微型碎片化移动学习,化零为整。学生可根据自己的需求自主选择微主题,通过线上和线下的混合学习,快速掌握所学知识,巩固强化所学内容,从而增强学习效果,大大提高学习兴趣及效率。
1.3 微课的制作微课视频的制作方式微课视频是微课教学的核心。视频制作对于微课的质量是至关重要的。已有研究者归纳出以下四种微课视频的制作方式:一是视频拍摄式,采用专业摄像机、DV或者手机等工具;二是屏幕内录式,常用的软件有Camtasia studio、Screencast、屏幕录像专家等;三是由软件合成类微课,如由PPT、Flash等软件录制或编辑合成;四是由运用以上二种或多种方式混合制作成的微课视频[5]。
经脉循行因其内容的量大,且原文为古文不利于学生理解记忆,而经脉数量多、每条经脉循行分支多,无意增大了学生的学习难度。通过调查发现有些老师在教学中仍然沿袭原始的教学方法,即理论性学习多,教学模式老化,基本上是照本宣科式的教学;教学的方法手段未有任何改革,因此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操作实训不到位,一堂课程理论教学的时间占据约70%甚至更多,仅留下少量的时间供学生自己操作,没有落到实处;教学方法死板,没有将经脉循行记忆趣味化,学生学习没兴趣;最后缺少互动式教学,学生虽然有参与,但学生的表现欲、热情未调动起来等方面的问题[6]。
经脉循行是针灸学的基础,其掌握程度直接影响着之后的实际操作,也直接影响着之后上临床的治疗选穴配穴疗效。但因其知识点描述多为文言文,如果古文功底不好,或者解剖学的不那么好的话,对于知识点的理解就比较费劲,记忆起来就事倍功半,对于基础薄弱的同学就更加难了。而微课的应用正好解决了这一难题:首先,声音和图片的结合,同学们一边听音频解析经脉循行,一边自己对照图片具体定位操作,将理解与记忆巧妙的结合,将抽象的知识点形象具体化,很大程度解决了针灸学经脉循行教学理论的枯燥乏味及冗长难记;其次,因传统教学课堂模式一堂课时间较长,而本类课程又多以单纯的理论教学为主,使得教学成效低下,而微课将“整化零”,将冗长的知识点打散,方便学生分散记忆;再次,微课不像传统课堂必须准时准点在规定时间地点学习,而微课则不然,它是移动的网络的,一部手机零散的几分钟空闲时间就可以学习一个知识点,可针对个人不熟悉的知识点重复学习,这也是传统教学模式所不能比拟的方便,而且很多的微课在教学中通常会有小练习题,可以当场检验自己的学习成效,方便又实用。为课堂有限的授课时间提高了学生学习效率,也为传统教学模式注入新鲜血液,提高了学生们的积极性。
4.1 选题选题是微课制作过程中的核心问题,它决定着学生们学习的主要内容。经脉循行其分支多而原文记忆又极其重要,可根据循行的顺序做出原文的选题、以及邻近经脉之间对比的选题、以及同一部位经过不同经脉最终走向又不同的选题等等,决定不同的课程,继而设计不同的方案,且内容中可以学习几分钟后就之前所讲述的知识点中出一两道题目,或是整个课程结束的最后出一些题目,这样当场检验提高理解记忆的效率。但是每节课设计的时间最好不要太久,涉及的知识点也宜精不宜多,控制在10 min左右,最多不要超过20 min。因为对于课后的网络学习,视频时间一旦过长,学生一是会产生疲乏感,注意力不能集中,效率低,二是会失去下次主动学习的激情。每节课的视频容量最好不要太大,控制在20 M左右,太大的视频,学生使用手机流量观看的可能性降低,那么“随时随地”学习这个设想的实施率也会降低。
讲解经脉的循行可打破传统的按照经脉顺序讲解方式,可采取纵横记忆,例如取名:原来眼睛上的竟有这么多经脉经过?可以将胸部或者腹部平行运行的经脉放在一个视频中讲解,因为处于同一平面上,所以联合起来记忆,学生会觉得关联性比较大,并且不容易忘记;又如可将经脉治疗有功效相同的放在一起讲授,并以此衍生这些经脉循行的同异点,并且还可以联系一些临床的特殊病例,这样将原本枯燥乏味的知识点生动化,学生们一定会有兴趣来学习。
4.2 制作对于不同类型的微课,采用的方式不同。常采用的方式为PPT演示文稿和视频拍摄。
4.2.1 录屏软件制作PPT演示文稿也即将要讲授的内容制作成PPT文稿,然后再转换成相应的视频,制作成微课。我们只需在电脑上安装录屏的软件(如:Camtasia Studio)就可以完成一个微课的设计与制作,简单方便。
具体过程如下:第一步,针对讲授的内容进行设计,搜集所需教学材料和媒体素材,将收集的材料制作PPT课件底稿;第二步,在计算机中安装录屏软件(如Camtasia Studio、Snagit或Cyberlink You Cam);第三步,在电脑屏幕上同时打开视频录像软件和教学PPT(Word、画图工具软件或手写板输入软件等),授课者做好课前准备,带好耳麦,调整好话筒的位置和音量,并调整好PPT界面和录屏界面的位置后,单击“录制桌面”按钮,开始录制,执教者一边演示一边讲解,可以配合标记工具、鼠标移动或其他多媒体软件或素材。第四步,录制完成后对教学视频进行必要的编辑和美化最终完成一个微课的制作。
4.2.2 视频拍摄录制视频拍摄微课就是通过拍摄的视频素材,如老师在课堂讲授一个难点,通过简单的剪辑就可以高度还原课堂情况,学生可清楚的看到经脉循行的位置,声图并茂,这样就可以形成一个微课视频。
具体如下:第一步,针对微课讲授内容,进行详细的备课,设计成完整的教案;第二步,利用黑板、多媒体PPT播放等工具讲授课程,经脉循行操作可选择人体模型或者真人搭档,利用便携式录像机(或手机)将整个过程拍摄下来;第三步,对视频进行剪辑,必要时进行美化以完成微课的制作。
传统教学法是学生在固定的时间和教学环境内,通过讲授、示教、练习等方法进行教授学习的,尽管具有直观、操作性强等优点,但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对资源浪费较大。微课的灵活便利延伸了教学时间,拓展了教学空间,使教学的实现更简单易行且节约资源[7]。但微课是对个别知识点的讲授,缺乏系统性和连贯性,不利于系统掌握知识[8]。对于一些简单、独立的核心概念而言,微课比较适合,而针对复杂的教学内容则可以将微课与传统教学方法相结合,灵活运用。作为教师,应该理性地看待微课这一新兴事物,积极地探寻微课和传统教学模式之间的结合点,取其之长,补传统教学之短,促进二者的快速融合,让其更好的为今后的教学服务,为教学模式更好的发展做贡献。
[1]邢艳,杨波,刘光久,等.微课教学在实地解剖学教学中的初步探索[J].现代医药卫生,2014(15):2379-2381.
[2]LRAMcgrew.A 60-second course in organic chemistry[J].Journalof Chemical Education,1993,70(7):543.
[3]A CRobinson.Monitor:Kee TPThe oneminute lecture.Eduction in Chemistry.July 1995,100-101[J].Biochemistry and Molecular Biology Education,1996,24(1):76-76.
[4]张静然.微课程之综述[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2(11):19-21.
[5]胡铁生,周晓清.高校微课建设的现状分析与发展对策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4,24(2):5-13.
[6]陈美仁.经络腧穴学教学效果提高的实践体会[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2(20):61-62.
[7]李德伟,孙红梅,任恩发.浅谈微课在人体解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2013,31(4):134,136.
[8]刘慧霞,LIUHui-xia.微课在护理高职高专生理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华护理教育,2013,10(11):489-490.
The App lication and Practice o f M icrocou rse in the Teach ing o f Runn ing Cou rse o f M erid ian in Acupunctu re and M oxibustion
ZOU Yifan1,LIDan1,MAM ingzhu1,LIUQiong1,BIDingyan1,DAIGuobin1,CHANG Xiaorong
(1.Schoolof Acupuncture,Moxibustion&Tuina,Hunan University ofChineseMedicine,Hunan Province,Changsha410208,China; 2.Schoolof Business,CentralSouth University,Hunan Province,Changsha410208,China)
As a new modern teaching method,micro learning resource is the short for miniature video teaching course.It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miniaturization,video and networking and challenges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model of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with its short,distinct theme and strong points.The application ofmicro learning resource can effectively relieve the problems of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discipline,such as pressed for time,extensive content and scattered knowledge points,which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pre-class preparation,classroom teaching,after-class review and long-term learning of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teaching.At the present stage,micro learning resource can not substitute for classroom teaching,but it can be a useful complement to classroom teaching,which makes students learning changed from passiveness to activeness,and improves quality of teaching.In this paper,taking the difficulty of teaching in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running course of meridian"as an example,we explored how to carry out"micro learning resource"resource construction and teaching practice.
micro learning resource;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running course ofmeridian;teaching reform
10.3969/j.issn.1672-2779.2017.13.002
1672-2779(2017)-13-0003-03
:李海燕本文校对:朴仙瑛
2017-03-31)
湖南省普通高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No.2015-214】;湖南中医药大学湘杏学院教学改革研究项目【No.2014-18】;湖南中医药大学针灸学省级优秀教学团队、《针灸学》省级精品及微课课程资助
*通讯作者:daiguobin2004@126.com;xrchang1956@163.com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7年1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