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耿慶强整理 許全勝校訂
民國二十一年元旦
晨起,香港分行副經理林承芬來告别,將歸港。簽名於冰峰社社員簿。兹録冰峰社緣起於下:
民國十八年冬,遊日内瓦,偕張肖梅女士同登孟白浪高峰。仰其高大,慕其堅潔,歎與肖梅女士曰:“吾輩若得少數同志,精神之高、堅、潔與孟白浪高峰等者,何事不可爲?”肖梅女士笑謂:“嘉璈果有此志,當屏辭一切,與璈努力於此團體之結合、精神之貫徹。”肖梅女士遂決計加入中行,并議以冰峰社名未來之結合。今同志漸集,擬廢除一切形式,謹以簽名於此者,即自守冰峰社之精神,永矢勿渝!
精神: 以高、堅、潔爲本社社友立身之精神;
以敬、愛爲本社社友相互團結之精神。
提議者: 張嘉璈
簽名者: 戴志騫(人事室主任)
何墨林(漢口支行襄理)
林暐(總務課課長)
陳長桐(國外部襄理)
祝仰辰(業務調查課長)
徐惟明(分區業務稽核)
蔡承新(上海分行襄理)
余英傑(信託部襄理)
劉攻芸(總帳室主任)
李衛民(分區業務幫核)
夏屏方(信託部襄理)
張肖梅(經濟研究室副主任)
陸謙受(建築課長)
張嘉鑄(重慶支行襄理)
此係二十年十二月廿一日,當有一度集合簽名於册。今加入林君,計十六人焉。
二日
晨,往晤新任財政部長黄漢樑。光甫兄已在,馥蓀、淞蓀兄等繼至。漢樑商請林康侯兄任次長,當約康侯兄到黄寓同談。余原不贊同康侯於此時於此無能力、無政策之政府任職,惟適值困難之秋,上海金融市面動摇,深恐漢樑能力不足以當此重任,故遂亦贊同。康侯遂强允焉。又商中央銀行總裁問題,漢樑謂私會中,廣東代表提議不贊成財政總長兼總裁,主張由金融界推任。余以中央銀行不可再蹈漢口、廣東中央銀行覆轍,停止兑現,故力贊此議,共同商議,僉以徐寄廎兄最爲相宜。即邀寄廎兄到黄寓,渠云考慮。
三日
晨,往晤宋子文。赴膺白先生寓,到者除膺白先生及余外,有趙正平復(厚)生、冷禦秋、張鎔西、李肇甫伯申、何其鞏克之、黄任之、江問漁、李筱園八人。擬以此十人爲基礎成立一團體,爲政治上之活動。同人討論已非一次,余則初次加入,惟一切主張則已與膺白先生討論多次矣。討論綱要及組織,飯後始散。
四時,哲生行政院長在漢樑寓邀茶敍,宣佈政治狀況,謂非汪、蔣、胡三人到寧,一切大政方針無從決定。廣東截留中央收入,已去電阻止。余告以此爲新政府成立之根據,否〔則〕恐各省效尤,新政府頃刻立倒!
四日
上午九時,仍在膺白先生寓開十人團會,討論組織分組。余擔任財政經濟組,并簽字於公約。此後,定每月之第一星期上午開會一次,由十人輪流擔任召集。推趙復(厚)生爲秘書長,每月經費定爲六百元,余任三百元,膺白先生任二百六十元。此後,零星擔任之。
五日
銀行開業之日。中午在公會午餐,馥蓀、光甫、寄廎、康侯五人。因此次康侯、寄廎任財次中央之職,雖非完全出於同人推舉,而他方必視爲金融界之代表,爲公誼私情,不能坐視傾覆,因相約予以十分道德上之擁護。
六日
上午十時,徐寄廎兄就任中央銀行副總裁,兼代總裁職。同時,開新任理監事會。余此次列入理事之内。理事會開會畢,漢樑、康侯兄邀談本月軍政費問題。本月份應需軍費、政費:
一、 軍費一千八百萬元;内開期條一千二百五十萬元。
一、 政費三百萬元;
一、 上月開給軍需署未付期條七百萬元。
財政部向中央銀行借款,内二千四百萬元以俄國賠償作抵,外二千四百萬元以廿年金融公債作抵。擬將金融公債抽出,向各銀行作押二千四百萬元以渡兩月之需。
又查本月收入:
一、 關餘約三百五十萬元;
一、 鹽餘約一百五十萬元;
一、 統税約一百萬元。
要之,此四年中所有財源均爲蔣氏政府吃盡,今日已至末路矣。
中午,往晤膺白先生,擬請何克之兄任財政委員會秘書長,託渠去函商請。
七日
光甫來電話,知克之兄又來滬,當即約渠到行略談。即邀膺白先生同至寓中午膳,決定克之兄擔任秘書長一席。
下午,開中央銀行理事會,討議財政部來函,要求抽回金融公債四千六百萬元,以關餘换充押品。當議決,單指關餘太嫌空泛,要求財政部發給關税憑證,繼續以前之關税憑證。
是晚,漢樑赴寧,當告以廣東關餘必須交回,否則各省效尤,財政益無辦,渠則只有出於辭職之途。
八日
晚,史量才兄約秉三、子橋、膺白、任之、復生諸公談大局問題。復生主張目下之孫哲生政府斷難支持,而北方之張漢卿亦非下臺不可,余深韙其言。同人聚餐,將余對於目前政府之態度,大致自日本問題發生以後,明知事不可爲,但不使種種急病同時並發,以免上海金融根本動摇,種種苦心皆是爲此。但余不是始終希望彌縫之人,認爲今日之政府斷不能維持,而政府已至山窮水盡,公債基金亦有不能維持之一日。爲本行計,非下一大決心,不必爲公債利害而種種遷就敷衍無厭之求。只有一面厚儲實力,一面節省開支,俾渡此難關,以待政治之清明。同人均贊此議。
九日
晨,漢樑自寧回,約光甫、馥蓀與余談。據云哲生已回,因汪精衛兄不特不到寧,反且辭職,胡漢民則更取反對態度,蔣介石亦不合作,而各省復截留中央收入,決計辭職。一面或最後赴奉化,對蔣作最後之勸告,同時約余及光甫、馥蓀同到孫哲生處一談。適陳銘樞亦在,當談及如黨内不統一,首領不合作,如何可定方針?而軍人不覺悟,則即首領合作亦無辦法。哲生結論則云,如蔣、汪不到寧,決計去職。陳銘樞即謂,由彼負責使蔣、汪到寧。
下午,黄漢樑兄電話通知,謂孫決去職。
十日
清晨,漢樑復約談,光甫等同談。大致謂國民黨政府已絶望,哲生與其黯然下野,不如將政權還諸人民。漢樑云何妨再約一談。
下午,光甫、馥蓀、郭秉文諸兄同到漢樑家,哲生與陳友仁先後至。余與光甫同勸哲生,黨中如此四分五裂,各省如此不聽中央命令,現政府有責無權,萬無可爲之理。不如先請各省到寧,討論改組政府。如各省不聽命,即召集國難救濟會,各省代表合組人民政府。哲生答謂此層難辦,因彼若以政權還諸人民,則彼個人有獨裁之嫌,結論仍謂惟有請蔣、汪再出領導,彼決翌日赴奉化云。
陳友仁提議對日絶交。余答以若與日絶交,第一,北方已有日本重兵駐屯,且日本正欲去張漢卿以爲快,則張漢卿決不敢服從與日絶交;次則長江各省是否服從取同一行動,若竟各省不一致,不亦貽國家之羞。第二,日本必以既絶國交,勢須以武力保護日僑爲理由,紛紛沿長江、沿海岸各口,均派水兵登陸,藉詞啓釁,國無寧日。第三,滿洲海關勢必全數截留,中央少一筆收入。第四,日本或以索舊債爲理由,藉口管理債權物,甚至可扣關餘。要之,無組織、無實力,任何政策均無效果。渠謂國家不能袖手坐視,且國際調查團不日來華,若於調查團在華期内反生糾紛,使各國有題目可做,方可打開局面,否則惟有束手待斃。哲生在旁,仍謂此種大政策,非蔣、汪在寧共同解決無法決定。
十一日
晨,漢樑來電話,何敬之部長來滬,與張溥泉先生同到奉化,擬於離滬前一談。在公會午餐,有光甫、馥蓀、新之、寄廎、康侯、孟嘉在座。渠堅請金融界先湊千萬元暫渡難關,均答以金融困苦已極,非各省停止截留中央收入、廣東放回關餘、蔣表示與中央合作態度無法籌款,請其俟由奉化歸後再談。
六時許,漢樑來約談,云馮焕章、李任潮、李德鄰、陳真如等會商決定,在蔣、胡、汪來寧以前,先設立一特别政務委員會,以馮、李、李、陳加入,何敬之、朱益之、孫哲生三人合組之;決定對日絶交,停付公債、本息二大政策。當告漢樑,如實行停付公債、本息政策,彼應先去職,爲渠與哲生友誼關係,應向哲生作最後之忠告。渠允再去晤孫。
十二日
漢樑來電話報告,昨晚向孫進言,無法挽救。因告漢樑速與馥蓀一談,因渠係基金委員會主席也。
到行後,即研究本行應速籌備鞏固鈔票信用,以免發生金融風潮,使本行及同業立於不敗之地,然後與政府奮鬥。因與淞蓀兄決定,將公開保證準備項下之内債一律剔除,易以金公債及道契即交中西報紙發表。一面即電石曾先生,託其與張漢卿接洽,請其如果政府實行公債停付本息,代持券人扣留津海關關餘,并轉商韓芳辰代扣膠海關關餘,以爲釜底抽薪之計;一面託舒石文蘇財廳長。赴鎮與顧主席面商,代扣蘇省關鹽統税。因關係太大,不能不爲最激烈之奮鬥。
晚上,馥蓀與康侯接洽後,即在史量才家召集會議。擬組織持票人團體,到者除銀錢業外,有虞洽卿、王曉籟、張嘯林、杜月笙等約二十餘人。到者均認爲,如果政府實行公債停付本息,則不特金融難免不發生風潮,且恐銀錢業年底不能收賬,等於無形停市。中産階級之破産更不必説,群情憤激,咸主罷市、罷工、暴動爲最後之抵抗。張、杜二人擔任,先往晤孫哲生作一忠告,哲生聞各界情勢洶洶,意稍動。
十三日
晨,市政府秘書長俞鴻鈞來電話,云今晨吴鐵城市長偕孫、馮、李等同到寧,臨行託其傳言於余,託余爲財政多多幫忙。推其意似尚未決,因託俞將上海各界激昂情形電告鐵城市長,冀其轉圓。又,漢樑電話云,哲生臨行亦託其再向金融界疏通轉圓。因告以最好電哲生,催鐵城即歸。
下午,銀錢業開會,咸主不可罷市,與政府商妥協。岳軍來談,盼望上海各界不趨極端,以免不可收拾,謂鐵城去寧,亦爲轉圓而去。
晚間,仍在原處開會,馥蓀報告銀錢業主妥洽,而張静江遣蔡增基來,云昨晚張亦反對公債停本付息,曾去警告哲生,哲生答以如金融可幫忙仍可打消。静江勸其將二千四百萬之軍政費打一對折,則政府自有收入七百萬,祇須籌五百萬即可過去。静江因問銀行界可否幫忙五百萬,大衆均謂不妨妥洽,候吴鐵城到再説。
十四日
淞蓀、馥蓀兩兄與總税務司梅樂和接洽,勸其負責抗從命令。渠始以係應服從長官命令,不便出而有所舉動。經告以政府果有此舉,恐各省截留關税,破壞海關之完整,始允考慮蔡增基來談。静江欲得吾方面回音,能否有五百萬之數。與馥蓀偕往,告以政府果能核減軍政費至一千二百萬元,金融界必擔任五百萬元。
晚,在劉吉生宅繼續開會,商量提出五百萬元之條件: (1) 要求政府覆各公團電,否認停付本息之説;(2) 函税司、鹽署、統税局等,聲明此後不再變更成例;(3) 基金各税派員監收;(4) 中央銀行副總裁由金融界推薦,保持獨立。同時,史量才提議各團體之行動應繼續努力,有壬申俱樂部之提議,由任之、光甫、新六、量才起草組織。余主張只能爲一種俱樂部集合,不能有黨的性質,因上海商人祇知目前利害,無政治認識之故。
十五日
鐵城自寧回。約至其寓一談,云南京開中政會,已將特委會人數加多,許可權縮小,性質大變。停付本息及對日絶交二事已完全中止。惟望金融界幫忙,多則一千萬元,少則八百萬元。
下午,余及馥蓀、曉籟、量才、潤卿、錢業。嘯林、月笙持券人代表。爲各公團代表,同在公會與鐵城正式談判。鐵城表示,政府可將停本付息事打消,惟望金融界合作幫忙千萬之數。各代表答謂,考慮與各公團商談後再覆。
晚,在吉生家報告大衆,意政府驟減鉅額卻有爲難,擬至多以八百萬元爲度。
十六日
下午四時,各代表同至吴鐵城宅答覆。先云祇湊到五百萬,可望略爲多湊。岳軍自杭回,傳蔣介石語,望金融界繼續幫忙。岳軍已將臨行時與余所談擬折衷五百萬元與千萬之數目告蔣,蔣亦首肯。因余不願蔣出再有對於金融界嫉忌幫助現政府之感想,故託岳軍明白告之。因遂決定折衷以七百五十萬元爲度,同時決定數條: (1) 暫勿准漢樑、康侯辭職,以便辦理借款手續。(2) 覆各公團電速辦,分函各基金機關公函速辦。鐵城要求金融界允助二個月,金融界謂只能由彼個人擔任,祇須政局安穩二月之説,當不難辦。適陳銘樞到,加入同談。渠大致謂無生路祇好走死路,能免走最好。余及量才答覆之。鐵城赴寧。
十七日
星期日,休息一日。晚,仍在吉生家開會,報告與鐵城晤談結果後,商量壬申俱樂部之進行。
十八日
晨,在膺白先生寓開十人團會,討論對外發表之團體名稱,決定爲“新中國建設學會”。至章程,候星期四晚再議。各人報告政治近況。
是晚仍在劉吉生宅開會。余未去,知壬申俱樂部成立,推舉史量才爲理事長,馥蓀、杜月笙爲副理事長,錢新之、王曉籟、虞洽卿及余爲理事。
十九日
因外間對於中國銀行剔除内債充保證準備一節頗多誤會,謂爲只顧中行自身,不顧持券人利害,不顧同行利害。因做一聲明書,略爲辯護,先將英文擬就送出。何克之自寧來,商請渠爲財政委員會秘書長,并商及如財政委員會中止,擬自組一重心,名爲“財政經濟會”之類。其目的在做下層工作,使各省執政者及軍人與人民均知整理財政之重要。
二十日
克之約往膺白先生家商談,主仍從財政委員會著手,好在漢樑既須繼續,則財政委員會當然進行也。
二十一日
漢樑自寧回。汪、蔣均抵寧,政局似可稍安,渠決繼續。
下午五時,光甫、馥蓀、寄廎、澗泉、孟嘉、康侯等同在行茶敍,商財政委員會進行事。主張同人等爲該會重心,由下層著手。消極方面,維護基金之不墜;積極方面,謀財政之改善。
晚,在膺白先生寓討論《新中國建設學會會章》要點,主設維持員,以發起人充之,常務委員由維持員擔任。
二十二日
漢樑約光甫、馥蓀、寄廎、康侯及余同至中央銀行,商談本月份財政。
支出: 軍費一千萬元,政費及各省協款三百萬元。
收入: 借款八百萬元,關餘六十萬元,印花三十萬元。
不足: 二百五十萬元。
借款成分: 中央、中、交四百萬元;商業銀行二百萬元;錢業、交易所各一百萬元。
晚間,岳軍兄因吴市長不在滬,日本人因《民國日報》登載日皇被炸事及三友社工人打傷日僧事,乘機採取强硬態度,除《民國日報》自己道歉外,須即解散抗日團體,限期答覆。約洽卿、曉籟、嘯林、月笙等在史量才宅會商,均主張自行宣佈解散,以免擴大而致求榮反辱,真所謂人人有氣無力矣。
二十三日
晨,伴何克之兄到中央銀行,晤漢梁就秘書長職務。
下午五時,森哥自京來滬,往接之。晚,在範園晚飯,長談。
二十四日
晨,森哥來寓談。渠與張東蓀、羅隆基等亦有團體組織,并擬與任之等合作。當決定與膺白先生等十人團聯絡合作。
二十五日
上午,漢樑報告,哲生因陳友仁不能貫徹對日絶交主張,憤而辭職;同時聞蔣、汪有改組政府消息,決計辭職,已避不見面。此公忽就忽辭,忽喜忽怒,可謂毫無真知灼見,以國事交於此等人亦可悲矣。
下午,王曉籟等召集壬申俱樂部人在公會開會。有張岳軍前市長、吴鐵城市長報告,日本要求限期答覆,最重要點在是否取消抗日運動。吴市長一恐命令不能實行,二恐受人民之攻擊,猶豫不決。余主張既已到此之地步,抗與從須一言而決。余知日人計劃,擬若當局不能允從日本要求,即自動到中國界内取消各種抗日團體。設有衝突,即派水兵登陸,將中國地界佔據,同時再增遣軍隊來華,要求南京政府亦取消排日,必俟滿意然後撤兵。與其爲城下之盟,不如忍辱負重,由團體宣告贊助政府,主張自動取消。一面須痛哭流涕,以告同胞爲臥薪嚐膽之計。壬申俱樂部須積極從事排斥日貨工作,不重形式。不過排日工作腐敗之原因,不能從精神上唤起民衆,造種種口實與日方,皆黨人之誤。故余主張商會會長應退出國民黨,使商會變成真正商人之商會,勿受黨之牽制,以期實事求是做排日工作。余方冒贊成屈從之主張,到會同人均贊成此議。
軍政部部長何敬之到滬,在中央銀行開財政委員會,報告軍費竭蹶情形,希望金融界答應八百萬元早日交於政府。
二十六日
下午,銀行公會開會,討論與商會等聯合發表宣言。主張臥薪嘗膽,忍辱負重,所有愛國運動由外表工作進爲内心工作,抛棄形式,各憑天良,以茹哀忍痛之精神,收轉弱爲强之大效。工會亦有聯合宣言。
二十七日
宣言書登報。吴市長籌備取消抗日團體辦法,一面請示南京,并要求陳銘樞來滬約束十九師。南京同意,陳銘樞亦有電告十九師。
是晚二時,即派警封閉抗日救國會。
二十八日
日本駐滬總領事函告吴市長,限於本日六時以前答覆,否則即自由行動。吴市長於下午一時半將承認要求答覆送達日領館,除取消抗日救國會外,并應允取消一切抗日運動。
六時左右,日友來報告,日領已滿意,以爲可苟安無事。因旬日來夜夜開會,未能早睡,提早休息一晚。
二十九日
晨起即得淞蓀電話,又寄廎電話,謂均在大中華飯店開商會執行委員會,主張一律罷市。岳軍亦來電話報告。趕至銀行公會,正在開會,即議決隨同商會罷市,大致宣佈日軍背信啓釁,同胞之恥。公議罷市,以示哀悼。
下午,繼續開會,議決停市三日。
三十日
吴市長在英領事館商議於晚八時暫行休戰,但轉瞬即聞炮聲、鎗聲。據云便衣隊相擊,孰先相槍擊無可證明。
三十一日
晨起見報,知已宣佈遷都洛陽,人心大恐。因思如此情形,明日如何開門?即約行中德友魯華德,研究有無限制提現或停止付現方案,以爲最後之一著。即到行與同人研究,有主張開門者,有主張政府宣佈一律停止付現者,紛紜莫決。
下午,格萊洋員亦來,草擬一停止付現全盤步驟。到中央銀行,適仁記路本行門口及上海銀行門口均有子彈衝過,均以爲秩序不寧,不如暫不開門,從容研究善後之策。
當晚,公會開會,議決與商會一律暫行中止復業,惟對於鈔票照常兑現,小數存款通融照付。
二月一日
外人方面,紛紛反對繼續停市。恐閑人太多,擾亂治安。市商會登報,議決總結帳展期一個月,至二月底辦理。
二日
昨晚南京下關日艦開炮,原因不詳。虹口方面戰事仍然繼續,日兵且進至蘇州河佈防。
三日
英、美兩國勸告中日兩國停止戰事,使戰争區域成爲中立地帶。
昨上午,公會開討論應否復業問題,銀錢兩業聯合會舉定余及孟嘉、新之、筆江、淞蓀、壽民、寄廎、光甫、馥蓀九人爲研究員。先在公會開會,繼在中央銀行開會,研究結果主張爲安定同行起見,應由同業照錢莊辦法創一公單。辦法先由各行湊集值銀五千萬兩之財産成立一團,如有缺款者,可按其所交之財産作爲押款,給予一種公單以便支付。惟重要之點在外國銀行是否收受此種公單,因由淞蓀、新六、馥蓀三人今日向匯豐麥加利商辦。結果各外國銀行主張不收受華人存款,以示不令華銀行有移動存款之恐慌。至公單一層,因等於强迫做押款,不能承認。但如遇華銀行缺款時,可通融做出押款。各行認爲滿意。因於當晚議決,明日一律開業。
四日
各銀行一律開業,提存兑現尚好。一由人民愛國心之進步,二由倉卒決定,一般人或尚有未知銀行完全復業者。深恐戰事不停,人民漸漸發生自保之心而愛國之心漸漸冷薄,此不可不防者。錢莊因老司務藉口行路不安,不允開市,小夥計亦從中煽動,紛紛在公所滋擾。各董事上臺發言,無人聽從。原因一由倉卒,各董事議決開市,間有不知、未及預爲佈置者;一由錢莊不乏缺款之莊,均盼望拖過年者;一由夥計宕帳不願結束者。要之,錢莊内容及夥計程度迥不如前,故有此類現象。嗣各莊經理一致簽字開市,一面宣佈結帳展緩至二月底,暗示不追宕賬。由中央、中、交售鈔,每家五萬,以平洋價;并由三行繼續從前五百萬兩折款,以舒銀根。始於下午一律開市。
今日,吴淞炮臺仍與日艦彼此炮擊,南京飛機來助戰,追擊日飛機,擊落一隻。
五日
宋子文來滬,宣佈自兼中央銀行總裁,問徐寄廎兄能否任副?寄廎以寧推陳行爲副對,子文即云可否任常務理事?寄廎允之。嗣泉幣司長隨即交出公文,將黄漢樑任命之董監事一律免職,舊董監事一律復職,即總經理唐壽民亦復職。此種做法過於胸襟狹隘,不是政治家氣度。論才能、德性,徐勝於陳多矣。
前次推舉金融研究方案之九人在行,集議公單辦法。晚,晤子文,詢其有無特别方案。將有人主張現金集中及不可之理由告之,渠復認不可。因事關重大,不可不確詢其意見也。
六日
陰曆新年,慘澹無光,毫無新年氣象。家家户户不能不深記日人之酷賜。諸弟妹來,同到範園祭祖。
中午,到膺白先生午餐,岳軍兄同到,痛談時局,覺得政府中人依然政見紛歧。上海商界有海派式之政治,譚青年只知虚矯愛國,無國家的動作,無國民整個的組織,弄得有識者一籌莫展,歎息不置。
七日
上午,偕八弟、志騫兄同到楞伯、震修、幼偉諸兄處談談,已説不到拜新年矣。
正午,在公會討論公單辦法。晚,在一八一號俱樂部,即張嘯林、杜月笙庇護之賭場。因月笙邀談滬局解決。渠深慮戰事延長,愈化愈大,約量才、馥蓀、寄廎等一談。余以所見告之,大致日人必須將華軍打退,暫時佔領吴淞、南市,於是主張上海三十里以内不駐兵,上海改爲獨立市。此乃日人之詭謀,吾輩不可不認清者。同人均認結果華軍必爲所敗,因日軍以傾國之力有餉械、有訓練、有組織之軍來攻吾軍,勢不能敵。但目前爲民氣計,惟有決死戰,不計成敗。不過獨立市之説,果由英美出面,主張中外均不駐兵,一使吾國不失體面,二可化干戈爲玉帛,未始不可贊助其説,姑探各方口氣形勢再説。余第一次到一八一號,亦日人所賜也。
八日
中午,繼續前日討論公單談話,在公會午餐。淞蓀爲慎重起見,主張各行儘湊集五千萬財産,但發公單之數以籌集得現金之數爲度,主張先發行一千萬兩或千五百萬兩。中南銀行胡筆江主張另發有期限之公單二三千萬兩。余覺發行有期限之公單,結果多款行遇收款時,缺款行必勉强以未到期公單抵交,發生糾紛。不如放鬆一步,除公單之外,發行一種公庫證,可充領券準備;再發一種抵押證,可向會借款,較爲界限分清。均贊助余説。
宋子文邀往,談財政無法辦理。余告以戰争一時不易結束,須金融界、公債持券人、兵士、各省共同分擔責任,各受損失,方能支此危局。即金融界在極少數範圍内幫忙;公債持票人於還本部份略受犧牲;兵士只能給予衣食;各省不在戰事區域内者,應籌助給養。囑約馥蓀、淞蓀、詠霓等同往明日午餐。
今日英國海軍司令Kelly與日本重光公使晤談,要求雙方停止戰事,設立緩衝地帶。重光答覆,非中國軍隊撤退十五英里至二十五英里,不能停戰。英司令以要求過甚,只能謝絶調停。
今日日本陸軍在吴淞張華浜上岸,四千餘人與中國軍隊劇戰。隔藴草浜而戰,日軍以重炮轟擊,聞有二連爲炮轟斃,日軍亦死傷數百人。
晚,振飛、子楷、量才約顧少川在子楷家談話,研究有無就英美調停照會詢一平和途徑。頗有討論,少川謂弱國外交利在速了,中日交涉一誤幣原外相希望中國承認五條原則,進行基本協定宣言時,中國不予理會;二誤於錦州問題發生,重光赴寧晤顧,當時重光頗思就錦州問題開始一切交涉,各界熱烈反對;三誤國際聯盟中,日本芳澤代表宣言,願與中國直接談判,中國亦不予理會。今則一誤再誤,將至不可收拾。余告在座諸君云,余之所以主張市政府屈從者,因日本國民性熱狂過度時,忘卻國際法律、禮義,幾於無理可講。軍閥以久無戰事,均思生事。政治家中大都主張對於中國軍人、黨部非與(予)以痛擊不能覺悟,一旦啓釁,必至無法範圍。且以上海爲經濟重心,吾輩果欲從經濟排日,不可將上海工商業摧殘。留此重心,一切排日工作均有基礎可築。不意生此枝節,竟成大禍。啓釁後第三日,余囑人到英領事處,告以欲調停即此一二日,否則雙方死傷一多,即須擴大。奈南京決計遷都抵抗,十九軍得手,以致無法向雙方進互讓之言。今則勢成騎虎,日人必須致勝耀威,中國軍隊非死戰不能對國人。中央無主無人力敢主和,結果上海特别市、南翔、松江等處盡遭蹂躪。中國僅有之工業基礎全盤犧牲,尚有何排日工作之可言?設再退及長江,必至通商口岸受制國際勢力之下,内地則共匪遍地,利害之間可深長思矣。
九日
新年後開業第一日。子文邀往午餐。馥蓀以中央銀行换副總裁及理監事,未先與渠及吾輩接洽,認爲毫無誠意,不能爲友,因辭監事。光甫、淞蓀繼之,因此不去午餐。余去後,子文詢及財政辦法。當告以金融已十分危險,吾輩只能先顧金融,不能再顧財政。渠云祇能停還公債本金暫渡國難。余答以個人不能贊一詞,若團體出面反對,余亦祇能立於反對地位。渠云中行顧全金融極所贊成,此後不再麻煩中行。財政方面,渠不能不設法應付。最後,余勸以必須與金融界先事洽商,徵求意見。余個人意見以爲,當此國難,持券人不能不自動酌量犧牲。政府方面,不能認爲應得之利方昭公允。詠霓恐子文與金融界決裂,邀淞蓀去談。淞蓀將子文與余及馥蓀不能開誠佈公之處,與子文直言之。
十日
戰事雙方在閘北、吴淞戰線仍無變動。岳軍邀談應否再與日人方面接洽?余答以此時國人方面若與日人洽商,條件任何優越,必受國人痛駡。設英美人出面調停,即稍吃虧,國人亦可甘受,可謂國民精神已受國際共管,故不如仍候英、美、法公使到滬後調停再説。
十一日
宋子文爲馥蓀兄等辭中央銀行監事事及公債問題,託詠霓兄解釋緩和。又研究公債問題,余意既在國難期内,持票人爲表示愛國起見,不如將還本延期數月,而政府對於持券人之責任仍不能逃。且子文爲發行公債之原經手人,更不能倖逃責任。惟馥蓀、淞蓀兄意,此後政府深恐愈趨愈壞,一經任其延期,即可無限期之延期。設果無限期延期,則債票永無價值,不能流通。尤恐此後財政長無能力、無魄力者,或即延擱不理,則持券人更無辦法。不如定一整理方案,確定基金,爲較爲一勞永逸之計。余因政局太無把握,故贊同馥蓀、淞蓀之意。
十二日
宋子文約詠霓、馥蓀、淞蓀等同談公債事。湯格顧問計劃除數種以賠款作抵之公債外,發行一種較爲長期、在廿年左右之公債。余等主張發行三種公債: (1) 以賠款作抵之公債,抵押品照舊延長期限。(2) 其他公債,按還本期限之遠近發行二種公債: (一) 六年期;(二) 十二年期。但此次整理之後,基金必須悉歸入關税項下,務使益加確實,約明日繼續討論。
今日,英、法、美三國公使到,調停滬案。
十三日
下午三時半,在子文宅繼續討論。夏屏方兄擬一方案,分爲四種: (1) 四年期;(2) 八年期;(3) 十二年期;(4) 十六年期。原則大致贊成,惟十六年者,大家均主張改爲十四年。但亦有主張一律不加變更,僅將還本折半償付者。擬明日約金融界同人續談。余總以爲自發之人自來整理,缺乏責任觀念,未敢謂爲正當,借國難爲名,挪用基金耳。
聞英、美、法三使奔走,尚無頭緒。十九路軍有自動撤退之密議。
十四日
晨十一時半,蔡廷楷(鍇)師長招維持會。同人表示謝意,并説明與中央一致。微露餉械不足、黨不團結、不能久戰之意。中午,維持會經濟組開會,擬創辦愛國捐,爲救濟難民、慰勞將士之用。先由到會之人約三十人左右,各認募一萬元。
四時,宋子文邀各銀行茶會,表示基金短絀、政費竭蹶,徵求對於整理公債之意見。到會之人各有表示,主張財政部先提出方案再行討論。
十五日
下午,張詠霓兄約馥蓀、淞蓀同談。渠提出整理公債方案,大致按目前所付基金之半數,除庫券按月息五釐、公債年息六釐外,餘攤還本金,按成計算。延長年限,分别立一年限,短者四年,長者十六年,儘先以關餘撥付。一面研究如何確定保管辦法,以期穩固,大致尚屬妥洽。
十六日
中午,約壬申俱樂部同人研究公債問題。除新之主張讓其自定辦法,持票人堅持反對態度外,餘均主張定一辦法以定人心。
五時,宋子文約以前交涉公債問題之七代表,加交易所張慰如。宋、張兩公提出油印説帖,各代表除史量才代表答覆數語外,一致主張提出各公團討論再答覆。
今日炮聲較少,政府中人仍在奔走和議,聞英、法各公使擬提出共同撤退爲開議之條件。
十七日
英使力謀斡旋停戰,據云已辦到。雙方軍事當局於明日會面,但今日路透電傳日本政府消息,將遞哀的美敦書於十九路軍,要求退去二十英里以外,否則下總攻擊令。且云不適用於蔣介石之隊伍,故意離間分化,此日人慣技。
十八日
公會於下午開會討論公債,政府提案大致意見,一爲税收減少,二爲國難當前,三爲使政府可以度日,不得已承認減利延長還本。但要求: (1) 財政公開,確立預算;(2) 利息增加一釐;(3) 基金保管辦法應求確實,令總税務司加入基金委員會;(4) 應請政府月撥基金五十萬,爲上海兵災善後之用。會畢,與馥蓀往晤子文。大致除增加利息不能同意外,餘可照辦。公會中本有主張令總税務司簽字於公債者,子文主張由政府令飭總税務司聲明負責撥款,不必簽字。
今日,十九路軍代表海關監督范其務與日本陸軍參謀見面晤商。日本方面仍主: (1) 吴淞炮臺不得安置炮位;(2) 獅子林炮臺亦須拆卸炮位;(3) 閘北自租界起二十英里及西區一直線起二十英里均不得駐兵,浦東自法租界疆線起至海岸亦不得駐兵。并云,今晚九時擬交哀的美敦書於十九路軍蔡廷楷(鍇)師長,二十四句鐘以内若不滿意答覆,即開始總攻擊。
十九日
昨晚,日軍植田司令致哀的美敦書於吴市長,當晚即有炮聲。
今日中國方面答覆拒絶要求,近晚即聞炮聲隆隆,大致已開始攻擊。至今日雖素唱主和者,亦認日方要求過於無理,無不義憤填膺,咸主作決死之戰,成敗在所不計矣。
二十日
晨,吴淞及江灣方面戰事甚烈。知江灣方面,日軍沖進,國軍先退,繼包抄。至下午,未聞勝負消息。
壬申俱樂部開會,討論公債問題。錢業報告一致贊成;銀業報告有條件的贊成;商會報告,因展緩與整理二説各有理由,因定下禮拜一決定意見。證券交易所主張先付一半,國難過後再行補還。因決定推王曉籟、李馥蓀、秦潤卿、張慰如、杜月笙五君審查,明日報告決定。
廿一日
中午,壬申俱樂部在公會開會,報告各團體對於公債之意見。大致對於展緩與整理、换票與不换票二點,意見甚爲參差。既減利即不能認爲展緩,單展緩即不能減利,换票無異抛棄固有契約,不换票不能將各項擔保悉歸併於關税,各有利弊。一部分對於十七年金融置於最短年限之中認爲偏枯,不知此項公債係以九四折售出者。經馥蓀、潤卿詳細解説,始推潤卿、馥蓀、曉籟、慰如、月笙、俞寰丞等會商細則再定。
今日江灣戰事甚烈,日方四處用飛機抛擲炸彈,真如、大場等死傷甚多。昨晚閘北方面我軍甚屬勝利,俘虜日軍三四百人,損傷坦克車十餘輛。
廿二日
今日吾軍在閘北方面進展甚爲得手,吴淞方面抵抗甚烈。八十八、八十七師旅長、營長均有受傷。日擬奪取廟家樓鎮未果,反爲吾軍包圍。至晚炮聲隆隆,想在閘北方面激戰。
本行同人決定救國捐,擬全行同人各捐薪水全年中之半個月,係由行員開會自動決議,約可得五六萬元。
廿三日
今日下午四時,宋子文請各團體代表開茶會,到者史量才、張嘯林、杜月笙、李馥蓀、張蔚如、王曉籟。此外,儲蓄會之Speelman、沙遜洋行之Daocy、友邦保險公司之Star、股票掮客之Swan、信託公司之Maclure等討論公債問題。對於各團體提出條件,大致無甚異議。
廿四日
中午,膺白、新六、董顯光、張竹平同餐敍,討論《時事新報》、《大陸報》、《大晚報》、《申時通信社》等之言論。擬請膺白先生主持大政方針,討論甚久。戰事仍在廟行鎮相持,日軍未能前進。
廿五日
下午,與馥蓀同至子文處,決定持券人會。與子文互相發表協商改變公債條例之宣言,及斟酌國府命令爲最後之決定。
廿六日
今日發表國府命令,宣佈公債變動辦法并持券人及財政部宋部長宣言,同時送報發表。
晚,《時事新報》請膺白先生晚餐,有董顯光、張竹平、潘一弼、徐新六、夏筱芳,討論言論方針。
廿七日
今日戰事不甚得手,江灣已退出。在宋子文處討論市面金融問題,決定從速開市,一面中央銀行亦加入聯合準備委員會。
廿八日
上午,往紅十字會醫院看傷兵。
中午,白摶九及宋子文請午餐,討論維持會内應辦各事。
廿九日
閘北方面甚爲吃緊,日本大部援軍到齊,炮火甚烈,重炮與飛機炸彈並發,抵抗極爲吃力。
下午五時,經濟組開會,討論北方排斥日貨問題。決函北平、天津、青島三處金融界同人,詢問如何排斥日貨辦法,以便進行。因北方仍在購買日貨,無任焦急。
三月一日
今日白川大將率領援軍到滬,全線下總攻擊。八字橋、江灣等處日軍進展甚猛,炮火猛烈。吾方益難抵抗,有不能不退卻之勢。一方〔面〕中日雙方談停戰尚未有結果。
二日
昨晚起,全線總退卻,原因由於日軍大部自瀏河登陸後,路將爲切斷,不能不退。閘北大火延燒,終日未熄。日軍已抵真茹。
晚,維持會開會。范其務、鄧壽仁代表十九路軍出席,報告不能不退之理由,并表示不能死守之歉意,哭泣不能成聲,全場流淚。
三日
日軍追至南翔,聞嘉定、羅店、真茹等處均有焚劫。
今日下午日領館宣佈日方在上海附近停戰。壬申俱樂部在公會俱樂部開會,討論南市治安及此後特别市政權問題。余主應促成市長民選。
四日
日軍在嘉定、婁塘等處前進。中國方面,以日本方面提出條件又與前數日提出者相去懸殊,不允議和。
五日
晚,共黨四處散播謡言,謂中國軍隊在瀏河大勝,又謂白川陣亡。忽鞭炮之聲四起,全市人民莫知所措。初不辨爲鞭炮或鎗炮之聲,全市惶懼。余適過南京路,見有人攜國旗宣佈戰勝消息,并分給鞭炮,乃恍然知爲共黨所組織。
六日
今日最近消息: 日軍戰線系自揚林口沿瀏河、嘉定、南翔、真茹,中國軍隊在崑山、太倉、婁塘一帶。
七日
下午,開寶山兵災救濟會,推余爲會長,朱鳳千、王奏雲爲副會長,辦理救濟事宜。
自是日起,閲覽各種雜誌及各種材料,爲編中行營業報告之備,費兩星期脱稿。當作成文時,均晨四時起床執筆,至十時可成一篇。股東會之次日,中西各報均一律登載,并有社評。《時事報》摘要算極中肯;《申報》指摘余所云欲恢復世界繁榮必須變易人類心理一段,謂不徹底,必須變更社會組織之基礎;《新聞報》則述勉勵之詞;《字林西報》則題爲“善良之忠告”;《大陸報》則多讚詞。次則爲絲業衰敗,適曾養甫浙建廳。來商救濟,因電江蘇顧主席,邀實業廳何玉書君來滬,并邀銀錢業實業部代表、絲繭商代表開會,議決治標治本辦法,另有議事録。行中因《中行月刊》過於研究學術方面,不能促進同事普通思想生活之改善,因決定將《中行月刊》公開發行,另發行《中行生活》,專爲行中同事自由發表意志。
八弟赴渝,行前盤桓多日。議和問題,中間種種波折,尚未實行。
余日記間斷將二月,但可記者幸不多,否則甚屬可惜。
五月一日
晨,寫致濟南陳儁人兄函,將最近冰峰社社友動作報告,勸其鼓勵勇氣,勿爲環境所消磨。
下午二時,虹口中行辦事處新屋行基奠禮,因時局不寧,不招待外客。儀式簡單,石牌上書:“虹口中國銀行基石。總經理張公權,經理貝祖詒,建築課長陸謙受。”另備鋼匣一隻於基石之内,内盛中行鈔票滬券十元券、五元券、一元券、五角、二角、輔幣券各一紙,現洋二元;虹口辦事處貸借對照表一張;虹口行員簽字一張;二十年度報告一册;建築圖樣一本。
二日
下午五時,曾養甫、何玉書兩廳長,謝作楷、張福運兩署長,譚仲逵司長適自宋部長宅會議畢後來。絲繭事據云已議定,出口絲免税并津貼一百兩,用户絲不貼。決定明日召集前次開會到會各代表。
聶璐生之世兄光第畢業於燕京,在其父恒豐廠中服務,招致渠入中國棉業公司爲會計主任,今日到行談定。有壬兄來,談停戰協定明後日可解決。
三日
終日開絲繭問題會議。出席者:
政府方面: 財部代表關務署長張福運、統税局長謝作楷、實業部代表林墾司長譚仲逵、浙江建設廳廳長曾養甫、江蘇實業廳廳長何玉書。
絲繭商方面: 吴申伯、朱静安、沈驊臣。
出口商方面: 李述初。
銀錢業方面: 秦潤卿、馮仲卿、曹吉如、章乃器。
決議:
政府對於江浙廠絲出口,每擔補助銀一百兩;出口捐税一律免除。江蘇、浙江兩省發行庫券銀四百萬兩。先發行二百廿萬兩,分四年還清,利息年六釐,爲前項補助金之用,即以庫券交付江浙銀錢業。籌集三百萬元爲收繭放款,浙江一百八十萬,江蘇一百二十萬元。江浙銀錢業做絲繭押款四百萬兩,銷納新絲新繭。此爲官民合作救濟産業之先聲。政府歷來救濟絲業而不中肯,故此次由上而下,庶幾事可徹底。實爲江浙三四百萬農民、數十萬工人著想,盡吾輩救濟民生之責也。
地方維持會開會,討論救國捐用途,多數主辦航空,余亦主張此説,交小組討論。太、嘉、寶救濟會開會,討論政府撥助三十萬元支配方法,太、嘉各九萬,寶山十二萬。
晚,岳軍宅晚飯,有膺白、石曾、有壬三公,討論結果: (1) 在不違背三民主義下,允許人民結社自由;(2) 黨之儀式應限於黨内;(3) 黨費應不用公款;(4) 國民黨本身應力自整理。擬各向汪、蔣方面進言,以期其成。同時膺白先生主張,由渠擔任發起一學會,研究一切建國計劃,即前之建設學會也。
四日
晚,宴英國新任商務參贊皮爾,渠前隨英國經濟團來華任總書記。此人經驗宏富,見解清晰。皮君主張,此後中英經濟合作由小而大,不談高論,先從某種計劃、某一區做起,逐漸擴大。因談杭江鐵路,渠極有興味,約從詳研究。
五日
上午,整理存絲存繭委員會及出口推銷委員會開成立會,推常委各七人,即在通運公司内分貸一屋爲辦公處。即日登報,限十五號以前登記存絲存繭。
六日
國貨聚餐會,有四川來的盧作孚演講。盧君在四川創辦輪船公司、各種實業,並辦有模範新村,艱困卓絶之人也。
今日在《大陸報》開會,討論中國出版公司一切所辦事業。有宋春舫之調查報告,極爲詳盡。
七日
在膺白先生處開會,討論新中國建設學會,決計即日進行。膺白先生個人自願投身於此。
晚在範園,有太、嘉、寶三縣同鄉討論三縣施政方針,宗旨以極少的費用辦較大的施政,不論教育、建設,均如是做。
八日
約盧作孚、杜重遠君同到虹橋陳篳林花園暢談,討論: (1) 如何將中國紗推銷於四川;(2) 如何解決四川在滬之存絲;(3) 如何糾合同志改良四川政治。
九日
晨,在膺白先生寓通過《新中國建設學會章程》,並商定發起人名單。省政府韓委員來談,暢談省政之改革。彼此意見極洽,又商塘工經費及太、嘉、寶兵災二項借款事。克之兄來談安徽財政困難,磋商解決辦法。
晚,約德國喜望公司康道爾夫君晚餐。渠承南京建設鋼廠事,不日回國,意欲與本行往來。
十日
上午,爲《中行生活》做文章,第一期發刊詞,吾的題目爲《一封行員的信》。
【黄炎培跋】
讀張嘉璈手寫日記兩本後之感想
一九五五.八.七. 黄炎培
第一本,民國十六年(1927)四月廿一日至十七年(1928)五月廿四日。
第二本,民國廿一年(1932)一月一日至同年五月十日。
兩本都存在著不少漏記事情的月日。
張嘉璈,號公權,江蘇寶山人,傳聞現在美國了(張嘉森號君勱之弟)。
張公權當時在上海和我往來相當密的。他是我和黄膺白(郛)等發起的“新中國建設學會”最初十人團的一員,還有冷禦秋(遹)、李小園(書城)、江問漁(恒源)、張鎔西(耀曾)、李伯申(肇甫)、趙厚聖(正平)、何克之(其鞏),是我應“九·一八”國難而發起的集團之一。
但公權、膺白輩對於敵人日本,和我是存在著思想上的分歧的。他們並不是不忠於祖國而有心媚日,祇認爲日本這樣强,中國不可能抵抗的,惟有暫時忍辱再圖大計——大計在那裏呢?——和主張寧死不屈的我一輩人彼此講不通的。所以,他們的主張也不和我講明的——公權的主張,見他的一月廿二日①、廿五日②日記。——到後來,膺白受蔣介石使命,在北方和敵人做了不少鬼鬼祟祟的勾當——養成了手下一批十足道地的漢奸。膺白在人民群衆面前是很對不起的。公權呢,從這日記中自己説得清清楚楚了。
我個人日記在1932那年三月廿八日記的是:“祈齊路膺白家商時局。凡有地位、有事業、有身家者,太乏進取心,怕犧牲,此救國之所以無成也,爲之浩歎。”這話我在那天就對膺白、公權而發。那時,我一輩人主張,只有傾全力、倡團結、倡捐金,助抗日救國軍隊,要求政府領導抗日。講話就講這些,寫文章就寫這些。——公權呢,祇須看他日記中間除名詞的引用以外,都不稱“抗日”,而稱“排日”,就是他思想的表現——日本人才稱我們“排日”。到今天説來,他們這一大批人祇是完全暴露出資産階級的代表思想。後來,張君勱所領導的民社黨終於跟著蔣介石逃到臺灣,根就種在這上邊。但是,他們還是不滿意於蔣介石和國民黨的。分析起來,對國民黨,恨他亂,亂在一群人主戰,一群人主和,而蔣介石没有魄力拿出辦法來!——後來,蔣介石還是決策主和,命令黄膺白在華北演出種種醜態。够醜了,結果還免不了“七·七事變”。
上海“一·二八之役”顯然是華北“七·七事變”的縮影。“一·二八”那天下午一時半,上海市長吴鐵城已經向敵人全部承諾封閉抗日救國會呀——是前一晚的事——取消一切抗日運動呀,公文送達敵方了,跪下來了,而終不免於當晚敵方閘北開火。比那黄膺白在華北和日人鬼混够醜了,而終不免於“七·七事變”有什麼兩樣?
公權的本職是中國銀行總裁,公權是一切爲了中國銀行的。爲了中國銀行,和蔣介石、和代表蔣的宋子文前前後後經過不少不少劇烈的鬥争。日記曲曲折折地寫著,蔣無非要求中國銀行領導上海金融界擔負無限度的軍政費,曾經多次對公權大發雷霆,公權曾被罵“把持金融”,日記曾明明白白地寫著。——中國銀行到底給蔣介石奪去,交予宋子文,這是後話。——公權後來還擔任蔣介石政府的交通部長,未免太無聊了!——民國十七年一月六日公權日記:“英人其爾培脱言須熟知政治情形,但不可投入政治漩渦,此真吾輩金石之言。”公權自己忘卻了。
公權在民國二十一年一月十日記著:“勸孫哲生(科)——那時蔣介石走奉化,孫任行政院長——政府有責無權,萬不可爲,不如召集各省代表,討論改組政府。如不應命,即召集國難救濟會,各省代表合組人民政府。”公權這一段話很漂亮,難道信孫敢接受,信蔣肯接受麼?
日記兩本説到中國共産黨的統共三處。資産階級人物那會認識共産主義不足怪。公權呀,你所想像的“人民政府”,不到二十年還是靠了中國共産黨、中國人民解放軍趕走了蔣介石,才得在人民民主統一戰線之下組織起來。我輩幾十年呼號著“國難、國難”,你日記所慨歎著“國民精神已受國際共管了”。二十年後,在中國共産黨、毛澤東主席領導下,解放了人民,再造了國家。雖世界最强大的你所流亡、依靠著的美帝國主義,失敗於抗美援朝,到今天不勝輿論的壓力,終於實現了日内瓦的“中美會議”。公權呀,那裏知道你所慨歎著的“有氣無力”的中華,到今天才開始地揚眉吐氣!
① 民國二十一年一月廿二日日記:“日本人因《民國日報》登載日皇被炸事及三友社工人打傷日僧事,乘機採取强硬態度,除《民國日報》自己道歉外,須即解散抗日團體,限期答覆。約虞洽卿、王曉籟、張嘯林、杜月笙等在史量才宅會商,均主自行解散,以免擴大而致求榮反辱。”
② 廿五日日記:“吴鐵城市長報告日本要求,限期答覆,最重要點在是否取消抗日運動。吴市長一恐命令不能實行,二恐受人民之攻擊,猶豫不決。余主張既已到此地步,抗與從須一言而決。余知日人計劃,若當局不能允從日本要求,即自動到中國界内取消各種抗日團體。設有衝突,即派水兵登陸,將中國地界佔據。同時再增遣軍隊來華,要求南京政府亦取消排日,必俟滿意然後撤兵。與其爲城下之盟,不如忍辱負重,由團體宣告贊助政府,主張自動取消。一面須痛哭流涕,以告同胞爲臥薪嘗膽之計。壬申俱樂部須積極排斥日貨工作,不重形式。不過排斥工作腐敗之原因,不能從精神上唤起民衆,造種種口實與日方,皆黨人之誤。故余主張商會會長應退出國民黨,使商會變成真正商人之商會,勿受黨之牽制,以期實事求是做排日工作。余方冒贊成屈從之主張,到會同人均贊成此議。”
【劉厚生跋】
張公權日記兩册,徐子爲君得之於書攤,細審此日記決非原本,而自從日記中摘録以示其友人之品也。十六年之日記,詳敍國民黨佔領上海、南京後對於中國銀行壓迫行爲,歷歷如繪。俞飛鵬與宋子文手段不同,但不脱軍閥部下軍需處之本來面目。而宋子文尤狡詐,公權終不能敵。中國銀行終爲子文所攘奪。當被攘奪之時,除王(黄)膺白、張岳軍曾在蔣介石前爲公權表功而終於無效外,其他同業并無爲之主張公道者。甚至陳光甫、徐振飛亦暗中爲子文設計,以排斥公權。迨至在重慶,公權由交通部長下臺時,一家生活竟成問題。銀行界同人亦已飽受宋、孔之剥削,始良心發現,湊集若干金資其出洋赴美,但公權從此變節,到重慶後不得不變節與熊式輝合作矣。言之不勝浩歎也!
一九五一年一月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