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軒日記

2017-01-28 09:43吴大澂著李軍整理
历史文献 2017年0期

□ 吴大澂著 李軍整理

吴大澂(1835—1902),原名大淳,後避同治帝諱改今名,字清卿,號恒軒、白雲山樵、愙齋等。江蘇吴縣(今蘇州)人。同治七年(1868)進士,散館授編修。歷官陝甘學政、河南河北道、太僕寺卿、太常寺卿、廣東巡撫、河東河道總督、湖南巡撫等職。早年師從陳奂、俞樾等學者,致力於《説文》之學。其篆書深受吉金文字的影響,生前即爲師友所推重。繪畫則遠法董、巨,近師王、惲,同時人中最推重杭州戴熙。顧廷龍《年譜敍例》稱吴氏畫“兼擅人物、花卉、翎毛,而以山水爲最工,蓋宗法王石谷、惲南田,於元明及清初諸名家亦復擷采英華,乳融腕底”,馮超然也認爲他的“畫法得北苑正鋒”。吴大澂在書畫創作上的成就,在其生前就已享有盛名。然而,由於中日甲午戰争期間,吴氏主動請纓,帶湘中子弟出關迎敵,兵敗而歸,被世人所譏諷,晚清著名詩人黄遵憲的《度遼將軍歌》就是其中的代表作。對於吴大澂一生政治上的功過,近百年間仍存有争議,但其在金石學及書畫方面的巨大貢獻,獲得一致肯定。吴大澂作爲晚清最爲重要的金石學家、古文字學家之一,著述甚豐,有《説文古籀補》、《愙齋集古録》、《字説》、《恒軒所見所藏吉金録》、《權衡度量實驗考》、《古玉圖考》等傳世,生平事跡詳見顧廷龍先生《吴愙齋先生年譜》。

吴大澂一生勤於著述,日記稿本留存不少,惜大多散失。目前可見,計有記咸豐末年避難之《吴清卿太史日記》,現存李則綱藏抄本一種,已刊入《中國近代史資料·太平天國》,稿本未見;《止敬室日記》稿本,記咸豐十一年(1861)辛酉避難上海時事,又名《辛酉日記》;《恒軒日記》稿本,記同治年間入都應試、回鄉辦賑、參幕西行等事;《奉使吉林日記》稿本,記光緒六年(1880)赴吉林,籌辦邊務事;《北征日記》稿本,記光緒八年(1882)赴吉林幫辦事;《皇華紀程》有稿本、鉛印本流傳,記光緒十二年(1886)赴吉林琿春勘界事。其中,《止敬室日記》民國間曾以《愙齋日記》之名載于《青鶴》雜誌,惜缺最後數日,尚不完全。

《恒軒日記》凡三册,爲現存吴氏日記中篇幅最大、時間最長者。第一册起自同治六年(1866)七月初一日,終于七年(1867)四月初一日;第二册起自同治八年(1868)五月初一日,終于九年(1869)正月廿一日;第三册存同治九年(1869)三月廿四日至八月初四日,六月間斷。其中,同治七年(1867)一年日記全缺,正是吴大澂考中進士期間,懷疑寫於别册,不知尚存天壤間否?

《恒軒日記》寫於松竹齋藍格稿紙上,書中提及吴氏於京師松竹齋買青格素紙,似即此也。《日記》第一册上有吴湖帆題簽“愙齋公手書丁卯、戊辰年日記一册”,“丁卯,公三十四歲,在京師;戊辰,公三十五歲”,“尚書公丁卯、戊辰年手書日記九月。翼燕寳藏。己未十一月裝整”。第二册吴氏題“愙齋公手書己巳年日記一册”,“己巳,公三十六歲;庚午,公三十七歲”,“尚書公己巳年手書日記,自五月起(缺八月一月),至十二月”,“庚午年正月日記,八月。翼燕寳藏。癸亥冬日裝”。第三册《恒軒日記》(今館藏另編一號)書前,有吴湖帆題“庚午,公三十七歲”,“手書日記四個月。己未十一月裝整。翼燕寳藏”。己未爲民國八年(1919),癸亥爲民國十二年(1923),可見三册并非同時重裝,似本來分散保存,至吴湖帆匯於一處。《恒軒日記》三册,稿本今藏上海圖書館,《吴愙齋先生年譜》雖曾摘録,但全文迄未刊布,兹據以整理,用饗同好。乙未立冬日,李軍識於吴門聲聞室。

恒軒日記

七月初一日,早起,大兄赴國子監考到。余亦雇車出門,至承恩寺候廖穀士,至裘家街候李虎峰,所言皆讀書做人工夫,無一雜語嫚語,問及日記,余已數月不記,心甚戰慄。見虎峰手抄《通鑑御批》小本,不少苟且。虎峰真吾畏友也。至鐵門答朱適庵,前月初來拜,遲至二十餘日,始行往答,殊覺可愧。至梁家園惜字會館,晤程五峰、宋惠人,知粥廠經費募有千金矣。至延壽寺街會館監化字紙,即進城。時已過午,天氣躁熱,岱霖觸暑出城,余不能止之,深自愧恨。午後畫直隸省輿圖一幅,未竟。薙頭。燈下摘録《明鑑》兩頁。候岱霖又不歸,心中躁不可言。及歸,又不能略責數語,一味優柔,安可以爲人師耶。臥後夢雜。(敬勝)

初二日,上午摘録《明鑑》兩頁。與岱霖言立身、立志,向上難而向下易,勸其不可出門,有激切語。午後畫直隸省輿圖竟。傍晚寫篆書對二副。燈下閑曠,與頌田、掌絲圍棋二局。早睡,夢雜。(怠勝)

初三日,清晨汪慕杜丈來晤,言及各州縣饑民賣男鬻女,慘不可言,議設法收買之,俟明年麥熟後,遣令還家,並商辦恤嫠、育嬰等善舉。余以育嬰最難安置,流弊亦最多,不宜率爾收養也。鶴巢來會文,拈題得“富潤屋,德潤身”,余至傍晚始脱稿,燈下謄至中比而止。與鶴巢夜話,更深始睡。是夜夢清。(敬勝)

初四日,鶴巢出城後,謄昨日文半頁。芍翁屬書塼塔胡同施粥經費總數單一紙,書竟已飯時矣。午後看《明鑑》十餘頁,摘録一頁。子源來。燈下録《明鑑》兩頁,寫扇一方。臥後無夢。(怠勝)

初五日,清晨偕岱霖至篤正義學查課。未刻,至子煇處會文,題目爲“政以德,譬如北辰”。緝庭、士周、象涵、聘臣、子實昆仲均在焉,鶴巢未來。余以題涉天文,以同文館爲戲,每見熟友,心不能收斂,聞人戲謔,亦隨聲和之,殊非居敬之道,以後切戒切戒。傍晚時脱藁,未及録,出而歸。燈下謄文半篇。臥後無夢。(怠勝)

初六日,晨起,謄文半篇。劉叔濤年伯與張安圃同年來。午前爲叔濤年伯畫扇一柄。譚至申刻而去。寫信寄養閒丈。燈下寫信致小豁,寫家信。臥後無夢。(怠勝)

初七日,微雨,與大兄、誦芬同出城至緝庭處小憩,復偕鶴巢、緝庭至東興居,請叔濤年伯、安圃同年,均來。席散後,大兄、誦芬、緝庭往戲園觀劇。雨下如注,良久不止。余至緝庭處時,前門積水數尺矣。與菱舫譚久,緝庭歸,大兄亦來。少頃望雲至,數人譚至四鼓始睡,語多雜亂,心不可收矣。是夜多夢。(怠勝)

初八日,晨起,於緝庭架上抽書雜觀之。望雲招午飲,一譚竟日,肆口臧否人物,又多狂放語,群居時如此縱肆,止敬之謂何?慎言之謂何?傍晚與大兄同歸。燈下摘録《明鑑》數則。臥後夢雜。(怠勝)

初九日,爲石子源改文一篇,沈鳳墀來,屬題花卉條幅四幀。午後,看《通鑑》二十五頁,摘録三頁。薙頭。傍晚接退樓丈信,燈下作書復之。臥後夢清。(敬勝)

初十日,致吴苓薌書,賀入泮喜,並勗其專心舉業。補行昨日會課,題目“果能此道矣”三句。燈下始脱稿。謄至起比而止。夜臥夢雜。(怠勝)

十一日,晨起謄昨日文半篇,看《通鑑》二十頁。用心尚專。午後書粥廠募捐啓一扣。摘録《通鑑》兩頁半。燈下摘録《通鑑》兩頁。臥後夢雜。(敬勝)

十二日,至字煇處會課,拈題得“三年學”一章。與熟友相處,終日不能戒戲言,可恨也。傍晚時,謄至後比,榴仙兄來,同車歸。燈下摘録《通鑑》一頁。榴仙兄出談良久,即睡。是夜無夢。(怠勝)

十三日,清晨潘星齋丈來譚畫。吴引之表姨丈自天津來。看《通鑑》四十餘頁,摘録五頁。作《收養饑民賣女啓》,汪慕杜丈所屬也。傍晚澡浴,至平則門大街散步而歸。燈下摘録《通鑑》二頁。臥後夢多。(敬勝)

十四日,爲石子源改文一篇,看《明鑑》十餘頁,摘録兩頁。午後爲葉詠仙表叔寫楷書摺扇全面,畫扇兩柄(李海帆摺扇、吴子和團扇)。傍晚,吴濂甫從山西來。燈下閑曠。大雨傾盆。早睡,夢多。(怠勝)

十五日,清晨,摘録《通鑑》一頁半,出城至緝庭處,以柳門來信託覓房屋,與緝庭商之。至會館,晤子實、畬香、硯生。因賣字紙者未來,託畬香監化之。至大安南營答黄子奇同年(心蕖),至蔴綫胡同答吴引之表姊丈,不值。至白衣菴答徐皖生丈,答石子源。午刻進城。爲芍翁起信稿一封,摘録《通鑑》一頁。燈下曠。大雨傾盆,與頌田圍棋一局。早睡,夢清。(怠勝)

十六日,晨起,寫摺扇全面,士周招飲同興居,先至緝庭處譚良久,望雲亦來。午刻至同興居,席散後至西永盛答吴濂甫,不值。至琉璃廠雇車進城,雷聲隱隱矣,半途雨下如注。燈下起信稿二封。臥後夢清。(怠勝)

十七日,爲石子源閲文一篇,摘録《通鑑》半頁。與大兄同至子煇處,祝其年伯壽。旋至文昌館,張培三彙弔,諸同鄉均在。午後進城,摘録《通鑑》四頁半。薙頭。燈下摘録《通鑑》兩頁半。臥後無夢。(怠勝)

十八日,清晨起信稿四封,拈會文課題“凡事豫則立”。午後動筆,至臨臥始脱稿。是夜夢清。(怠勝)

十九日,晨起謄昨日文一篇。午前爲芍翁繕信一封,午後繕信二封。看《通鑑》十頁,摘録三頁。燈下摘録兩頁,是夜無夢。(敬勝)

二十日,摘録《通鑑》二頁。至子煇處會課,題目“財散則民聚”。傍晚脱稿歸。燈下閒譚。臥後夢幻有欲。(怠勝)

二十一日,謄昨日文一篇,爲芍翁繕信五封。又起信稿一。宋偉度自山左來,問及捻匪情形,尚在東三府,李宫保兵尚在濟寧,一時未能剿洗也。看《明鑑》十餘頁,摘録一頁半。燈下摘録兩頁。是夜無夢。(敬勝)

二十二日,清晨爲石子源改文一篇。叔濤年伯來。芍翁招飲。午後與叔濤年伯圍棋一局,譚至薄暮而去。爲芍翁繕信一封,摘録《通鑑》一頁。燈下摘録一頁。臥後夢清。(怠勝)

二十三日,寫家稟一封,稟三叔一封。致韻初妹丈信,復璞臣信,復硯田叔岳信,致養閒丈書,並寄京報二十本,總封交芍翁,轉託徐君(日增)帶蘇。摘録《通鑑》一頁,燈下曠,與芍翁圍棋二局。是夜夢。(怠勝)

二十四日,摘録《通鑑》兩頁半。午後出城,至緝庭處,晤望雲、菱舫,旋至晉陞店答宋偉度,不值。至米市胡同謁鏡笙師,晤譚良久。答叔濤年伯,謁嘯盦師,謁伯寅師,不及進城矣。仍至關帝廟叔濤年伯處,與蓉舫、安圃譚至更深而睡,無夢。(怠勝)

二十五日,清晨,進城。爲季群改試帖二首,摘録《通鑑》四頁半。燈下摘録一頁半,臥後夢雜。(敬勝)

二十六日,摘録《通鑑》兩頁,詠《明史》小樂府二首,作會課文一篇,“修身則道立”兩句。傍晚脱稿,燈下謄文半篇。是夜夢清。(敬勝)

二十七日,清晨謄文半篇,上午摘録《通鑑》兩頁,咏《明史》小樂府兩首。午後與岱霖、伯衡同至順天府買卷,申刻歸。摘録《通鑑》一頁,燈下摘録一頁。臥後無夢。(怠勝)

二十八日,復退樓丈書,摘録《通鑑》兩頁,咏《明史》小樂府四首。午後爲鏡笙師畫扇一柄,寫篆書一方。摘録《通鑑》一頁,燈下咏《明史》小樂府二首。臥後無夢。(敬勝)

二十九日,摘録《通鑑》兩頁,咏《明史》小樂府四首。午後寫扇一方,畫扇二柄。燈下與頌田圍棋二局,咏《明史》小樂府二首。(怠勝)

八月初一日,摘録《明鑑》兩頁,出城至緝庭處,晤望雲。午刻,至會館監化字紙。在子實處便飯。午後至子良丈處,不值。至松竹齋買對紙,仍至緝庭處,與望雲、菱舫作聯句數十副。夜深始睡,爲臭蟲所困,竟夕不能成寐,黎明即起。(怠勝)

初二日,清晨,進城後精神倦甚,假寐良久。看《通鑑》十餘頁,午後爲倪朗山題《橋霜店月圖》七律一首。蔣子良丈來。摘録《通鑑》兩頁,燈下曠。臥後無夢。(怠勝)

初三日,清晨摘録《明鑑》兩頁。穀士來晤。同年請平景蓀師於松筠庵,余與緝庭同往,座中方春伯(覲宸)、黄佩卿(瑞蘭)、胡雲楣(國棟)諸同年,皆初次見面。余蓋懶於酬應,雖同年亦甚疏耳。席散後,至緝庭處,子輝、印若亦來,薄暮進城。燈下曠。臥後無夢。(怠勝)

初四日,摘録《通鑑》四頁。午後寫同鄉接場請帖,封籤三十分。詠《明史》小樂府四首。燈下詠二首。臥後無夢。(敬勝)

初五日,清晨,與季群同至篤義學查課,未刻查畢。至順治門小市閒步,雇車而歸。與鶴巢譚半日,畫扇一柄。燈下與鶴巢譚至更深而睡。是夜夢清。(怠勝)

初六日,大兄收拾考具。聞主考已放賈中堂、單地山先生(懋謙)、汪嘯盦先生(元方),江蘇分房者四人,陳彜、薛斯來、錢桂森、曹煒,皆揚州府人也。沈叔枚來晤。午後,大兄及誦芬、伯衡、頌田、康候諸君同搬小寓。摘録《通鑑》三頁,爲芍翁寫信一封。燈下摘録《通鑑》一頁。夜臥夢清。(怠勝)

初七日,上午爲石子源改文一篇。下午致養閒丈書。致退樓丈書。燈下寫家信。臥後無夢。(怠勝)

初八日,黎明起,偕季群、鞠人同至貢院送考,至碩卿、子煇、仲韜、偉度各寓。午刻爲大兄及誦芬、梅生諸君接籤,點名,甚擠。未刻,同鄉熟人均已送進龍門。出城,至葉恒泰晤詠仙丈,至施家胡同晤趙静侯,爲黄梅仙託辦呈明附生事。至興隆店候倪朗山,託帶南信,不值。晤唐酉孫,託其轉交朗山。至松竹齋取青格素書一本,至緝庭處小憩進城。燈下摘録《通鑑》二頁。臥後夢幻。(怠勝)

初九日,爲芍翁寫信一封,摘録《通鑑》兩頁半,爲芍翁寫請假摺。詠《明史》小樂府九首,燈下詠二首。摘録《通鑑》一頁,爲芍翁寫信一封。臥後無夢。(敬勝)

初十日,摘録《通鑑》四頁。詠《明史》小樂府十三首。夜臥無夢。(敬勝)

十一日,黎明起,至貢院前小寓送考。至碩卿、子煇各寓,爲同鄉諸君接籤。申刻歸,摘録《通鑑》二頁。燈下詠《明史》小樂府二首。(怠勝)

十二日,爲芍翁寫信一封。摘録《明鑑》四頁,詠《明史》小樂府十一首。夜臥無夢。(敬勝)

十三日,畫扇七柄,寫條幅一條,爲芍翁寫信一封。夜無夢。(敬勝)

十四日,至貢院前送考,申刻歸。寫條幅一條。夜臥無夢。(怠勝)

十五日,出城答殷譜翁、楊甄翁兩學使者,至米市胡同景孫師、伯寅師處賀喜。至關帝廟,同劉年伯、張安圃至緝庭處,望雲亦來,復偕諸君子至望雲處午飯,譚論竟日。拈詩句作對,爲分曹射覆之戲,望雲并留夜飲,出牙牌行酒,令待月不來,庭院謖謖生風矣。遂與劉年伯、安圃同至關帝廟宿焉。(怠勝)

十六日,晨起爲安圃寫篆書紈扇一柄,訪鶴巢不值。晤李幹吾,至煤市街興隆店,恒遠店,至會館。午飯至琉璃廠各書坊,爲平翁購覓《三通》,至緝庭處閒譚。薄暮,與緝庭同至米市胡同天敍齋,安圃招飲,鶴巢、幹吾俱在焉。席散後,仍宿關帝廟劉年伯處。是夜無夢。(怠勝)

十七日,大雨。進城,閲岱霖、頌田文,閒曠半日。抄文敬公《老學庵讀書記》一頁。薙頭。夜曠,臥後無夢。(怠勝)

十八日,清晨,抄《老學庵讀書記》半頁,寫家信兩封。復沈瘦珊信一封。午後,至東江米巷買靴,至荷包巷買物,各件均拓石子源帶南也。至緝庭處,大兄、誦芬亦來,同宿焉。與菱舫夜話,至二鼓始歸。(怠勝)

十九日,至白衣庵晤石子源,至鐵門候朱適庵,座中有嚴六溪農部(玉森),亦揚州人之有志讀書者,與適庵最相契也。進城抄《老學庵讀書記》三頁,燈下静坐。臥後無夢。(怠勝)

二十日,望雲來晤,抄《老學庵筆記》三頁。摘録《通鑑》兩頁,詠《明史》小樂府七首。夜臥夢清。(怠勝)

二十一日,抄《老學庵筆記》三頁,叔濤年伯、鶴巢、蓉舫、安圃同來。申刻,同至四牌樓同福館小酌,養餘、岱霖、誦芬、伯衡、誦田、康侯同往,蓉舫先歸。席散回館,與叔濤年伯、鶴巢譚至三鼓始睡。是夜夢清。(怠勝)

二十二日,清晨,與叔濤年伯、鶴巢閒譚。客去後,寫條幅三條。燈下寫文卿信。是夜夢多。(怠勝)

二十三日,清晨,寫家稟一封,託張梅生帶至陳子惠處,賀其四世兄喜事。出城至虎峰處,不值。至子煇處爲同社諸君子接場。申刻始散,至西河沿送張梅生。至會館,劉年伯、誦芬均至汪璇甫處,余至大栅欄買丸藥。仍回會館,璇甫招飲,緝庭亦來。席散後,與劉年伯同車至關帝廟宿焉。(怠勝)

二十四日,清晨,與安圃同至太倉館晤諸仲韜、童衡川,小坐片晌。至緝庭處,晤葉詠仙丈,至琉璃廠買書。進城,寫《老學庵筆記》一頁,仲韜來晤,畫扇一柄,寫篆對一副,傍晚與仲韜至平則門大街閒步,燈下寫梅先信,致退樓丈書。致茶仙書。臥後無夢。(怠勝)

二十五日,畫扇兩柄。抄《老學庵筆記》三頁。燈下寫家信兩封。復陸仁卿書。臥後夢清。(怠勝)

二十六日,清晨,與大兄同車出城,至緝庭處,不值。至望雲處,略坐片晌,至葉恒泰送詠先丈南歸。至燕賓齋,爲彭氏諸君子接場,與叔濤年伯、鶴巢、畬香四人公請也。席散後,至關帝廟閒譚。傍晚,進城。燈下抄《老學庵筆記》半頁。早睡。是夜無夢。(怠勝)

二十七日,清晨,抄《老學庵筆記》半頁。出城,至龐寳笙丈處,賀其令妹出閣喜。至望雲處,賀續娶喜,即寳翁妹也。申刻,與印若同車進城,至穀士處,少坐片晌。至子煇處夜飯後歸。臥後無夢。(怠勝)

二十八日,抄《老學庵筆記》五頁半。看《通鑑輯覽》二十餘頁。夜臥無夢。(敬勝)

二十九日,看《通鑑輯覽》二十餘頁,摘録五頁。寫策卷二開。夜臥無夢。(敬勝)

三十日,清晨,畫扇一柄。緝庭來至,會館拜畬香四十壽。午後,在時業齋查閲所買三通,有無缺頁。頌田亦來,與頌田查至夜飯時始竟。是夜,同宿會館。(敬勝)

九月初一日,午前與子和、頌田至琉璃廠閒步。午後監化字紙,至恒達店。晤慶霖、海帆、子和,邀至慶和園觀劇,大兄、頌田均往,傍晚同歸。(怠勝)

初二日,看《通鑑》二十餘頁,摘録四頁。寫策卷二開,夜臥夢欲。(怠勝)

初三日,寫策卷三開。午刻在家喫夢。下午看《通鑑》二十頁。夜臥夢多。

初四日,寫策卷半開,子實來。子良丈來。榴兄邀至富興樓小酌。大兄同往,席散後,同至慶和園觀劇。傍晚,進城。燈下看《通鑑》十餘頁。臥後夢清。(怠勝)

初五日,寫策卷一開,寫篆對兩副。與頌田同至篤正義學查課。申刻歸,汪玉森來。寫篆對三副。夜臥夢失。(怠勝)

初六日,寫策卷一開,子和、畬香及肯堂表母舅來晤,伊臣邀至富興樓小酌。席散,至廣和樓觀劇。傍晚,與大兄同至緝庭處。菱舫招飲亦興居,酒罷,仍至緝庭處宿焉。(怠勝)

初七日,與大兄、緝庭同至關帝廟劉年伯處。陳芝泉來,招飲宴賓樓,席散,至廣和樓觀劇。傍晚,與劉年伯、緝庭、蓉舫、安圃及大兄同至同興居喫夢,鶴巢亦來。是夜,宿關帝廟。大兄宿緝庭處。(怠勝)

初八日,與濤丈、安圃同至鶴巢館中,略坐片晌。同至八角琉璃井子良處,子實、硯生、康侯及大兄均在焉。至琉璃廠看紅緑。午刻在會館畬香處飯,再至琉璃廠,聞三縣中一程秀(楞香先生之子)。傍晚至會館,聞戴子暉中。夜飯後至琉璃廠,候至二鼓而歸,與大兄同宿畬香處。(怠勝)

初九日,清晨,見題名録,知吾邑又中一蔣松生(名嘉棟),蘇府兩人而已。解元劉,直隸任邱人。南元吴紹正,安徽休寧人。與大兄同至望雲處,又至緝庭處少坐。濤丈、誦芬、蓉舫、安圃均來,旋進城,寫策卷兩開、條幅一條。(怠勝)

初十日,致退樓丈書。畫《塞上風雲圖》(伊臣託硯耕款),并爲伊臣畫《陌上花歸緩圖》。(敬勝)

十一日,復應敏翁信。復劉融齋先生書。致馮介安觀察書。寫家稟一函。(敬勝)

十二日,至養閒丈書,寫三叔稟。午刻與大兄出城,送汪璇甫、吴子和南歸。申刻進城。在順治門估衣鋪買衣。傍晚歸。(怠勝)

十三日,寫大卷二開,看《通鑑》二十餘頁,摘録兩頁。寫條幅一條,夜臥夢雜。(敬勝)

十四日,寫大卷二開,條幅二條。看《通鑑》二十餘頁。摘録兩頁。夜臥無夢。(敬勝)

十五日,寫大卷二開,册頁一開,畫扇一柄。看《通鑑》二十頁。夜臥無夢。(敬勝)

十六日,寫大卷二開,摘録《通鑑》四頁。爲芍翁刻圖章一方。看《通鑑》二十餘頁。夜臥夢清。(敬勝)

十七日,寫大卷一開,濤丈、安圃同來。濤丈譚至傍晚而去。望雲來晤,晚間身倦不舒,假寐片晌。(敬勝)

十八日,寫策卷一開,半爲芍翁寫楷書信一封。申刻至戴子煇處賀喜,不值。至老牆根候士周,旋至會館,三弟與柳門尚未來也。夜飯後,與緝庭同至望雲處,大兄及鶴巢、菱舫均在。是夜,鶴巢宿緝庭處。余與大兄宿望雲處。(怠勝)

十九日,至蔣松生處賀喜,不值。至緝庭處少坐片晌。進城至承恩寺,晤穀士,譚至午刻而歸。午後,寫策卷一開半,寫篆對一副。燈下看《通鑑》十餘頁。臥後夢清。(怠勝)

二十日,寫策卷一開半,爲芍翁録致丁雨生方伯信稿。因吾吴今秋穀賤,糙米每石不過一千六七百文,白米每石不及二千五百文,去年折價四千二百文,恐今年不能大減,則農民重困矣。芍翁與伯寅師、子良丈商作公函,請雨生方伯飭屬多收本色,並減折價,總以一石加耗三斗,與市價相仿,酌中定數,則本色、折色均無畸重之弊也。燈下看《通鑑》十餘頁。臥後夢清。(敬勝)

二十一日,寫策卷兩開半,摘《通鑑》三頁半。夜臥無夢。(敬勝)

二十二日,寫策卷兩開,看《通鑑》十餘頁,摘録四頁。燈下與芍翁圍棋棋一局。臥後夢雜。(敬勝)

二十三日,寫册卷兩開。宋珊室來。午後出城,弔汪玉森,晤芾邨、鶴巢、緝庭、碩卿,少坐片晌。至米市胡同候叔濤丈,不值。謁伯寅師。進城,候子煇、印若不值。至甘石橋賀陳聘臣中副車喜。送象涵南歸,子煇、印若均在傍晚歸。燈下起信稿一封。臥後無夢。(怠勝)

二十四日,寫策卷半開,寫致丁雨生方伯論漕務公信,至申刻始畢。致退樓丈書,燈下寫家信,臥後夢清。(敬勝)

二十五日,寫策卷兩開,午後與誦芬至四牌樓首飾鋪,出城至西河沿采華樓,買鍍金鈴鐲等件,送岱霖令郎薙頭禮也。至會館送珊室,行至琉璃廠集文齋,芍翁欲唤搨工至黄邨廟中,搨周山茨先生碑也。傍晚進城,與芍翁圍棋一局。燈下看《通鑑》十餘頁。(怠勝)

二十六日,寫策卷半開,畬香、劉年伯俱來。是日爲岱霖令郎湯餅會,席散後,與劉年伯圍棋二局。傍晚,摘録《通鑑》二頁。燈下芾邨送來玉森訃簽,寫三十餘條。臥後夢清。(怠勝)

二十七日,寫玉生訃簽四十餘條。寫策卷一開,午後至芾邨處,約其同至官菜園上街,鶴巢、緝庭、畬香、子實、味琴均在焉。余亦寫訃簽二三十條。抵暮,仍與芾邨同進城,燈下寫玉森訃一分。臥後夢清。(怠勝)

二十八日,寫玉森訃兩分,徐皖生來。寫策卷半開。看《通鑑》十餘頁,摘録兩頁。夜臥無夢。(敬勝)

二十九日,寫策卷半開。潘文恭公太太九十冥誕,在龍泉寺誦經,余與大兄同往。午刻,進城。子煇招飲,席散而歸,已傍晚矣。看《通鑑》十餘頁。夜臥無夢。(怠勝)

十月初一日,雨,不克至會館化字紙。寫册卷兩頁,看《通鑑》二十餘頁。夜臥夢清。(怠勝)

初二日,寫策卷兩開,爲劉年伯刻圖章兩方。看《通鑑》二十餘頁。夜臥夢清。(怠勝)

初三日,寫策卷一開,作《陳餘張耳論》一篇,録《登瀛社稿序》。寫白摺一開半,燈下看《通鑑》。與芍翁、榴翁同步至後街,招岱霖歸,委曲勸導之。臥後夢清。(怠勝)

初四日,爲頌田改論一篇,作塔影文社課,題“百姓足,君孰與不足”。至戌刻繕竟,繳卷。看《有正味齋賦》十餘篇,爲頌田選讀本也。臥後夢失。(敬勝)

初五日,録長椿寺粥廠各帳目,寫策卷兩開。録《通鑑》二頁。燈下爲康侯改論一篇,看《有正味齋賦》。臥後夢清。(敬勝)

初六日,寫策卷半開。與大兄同至文昌館,玉森開弔。下午,至關帝廟劉年伯處,晤譚片晌而歸。燈下看《通鑑》十餘頁。臥後無夢。(怠勝)

初七日,寫策卷兩開。看《通鑑》十餘頁,摘録兩頁。夜臥夢清。(怠勝)

初八日,寫策卷兩開,畫扇二柄。圈《通鑑》摘本十餘頁。燈下摘録《通鑑》二頁。是夜夢雜。(怠勝)

初九日,寫策兩開,午後爲頌田改《白菊賦》一篇,燈下爲康侯改賦未竟。(怠勝)

初十日,清晨,爲康侯改賦。接緝庭字,知三弟與柳門昨晚到京,卸車葉恒泰,余與大兄同往晤譚竟日。晚聞叔梅招飲東興居,席散,仍留宿葉恒泰。

十一日,進城,至子煇處。午後到館,寫南信數封。大兄欲南歸,天氣驟寒,輪船不能出口,趕於十四日啓程。館中令三弟暫爲權課,俟文卿來京,再請芍翁延訂也。燈下作書復退樓主人。

十二日,作書復小豁,賀其捷喜,并復篆香一函。寫大卷半開。柳門來,大兄亦歸。芍翁爲大兄餞行,柳門譚至傍晚而去。子煇、印若招至同福館,爲大兄餞行。席散,余忽頭暈而吐,殆食醉蟹中寒耶。歸臥片晌仍起,與大兄話久始睡。

十三日,晨起,又覺畏寒作吐,擁被而臥,竟日不適。大兄於午前出城,明早在葉恒泰開車,余以小病,不能出送,殊悵悵也。是日,服薑桂湯兩次。

十四日,晨起則霍然矣。寫長椿寺粥廠募啓十一分,燈下始竟。

十五日,至子煇處會文,題目“棘子成曰”兩節。至戌刻繕竟而歸。

十六日,寫策要卷一開半,許仲韜、樸齋同來。樸齋從學於余,晤譚良久,爲頌田改文一篇。夜臥夢清。

十七日,寫大卷兩開,至石老娘胡同,答仲韜、樸齋,看《大學衍義》十頁。爲康侯改文一篇。夜臥夢清。

十八日,寫策卷半開,爲廣盦寫楷書信一封。午後,三弟、柳門同來,看柳門位置行李。讀《漢書·趙充國傳》,摘録《通鑑》二頁。夜臥夢清。(怠勝)

十九日,寫策卷一開,爲廣盦寫楷書信一封,爲退樓主人寫信一封。夜臥夢失。(怠勝)

二十日,寫策卷四開,璞齋來講文。燈下看《通鑑》十餘頁。

二十一日,寫策卷兩開,圈《漢書·趙充國傳》一篇,爲頌田改文。

二十二日,圈《廣治平略·屯田》一篇,爲康侯改文。韻初來晤。邁皋丈、安圃、子暉、印若、子實先後來,客去已暮矣。芍翁接汪璿甫信,知退樓丈有喪明之慼。作書慰之。

二十三日,爲璞齋改文。午後,與三弟至單牌樓買皮袍,抵暮而歸。燈下看《大學衍義》二十頁。

二十四日,與三弟同出城,至長椿寺候劉怡棠,爲棉衣事,不值。至永光寺西街,旋至椿樹胡同,晤繆心如丈。至恒遠店答韻初,至八角琉璃井賀迪甫續娶喜。傍晚始歸,至琉璃廠買書,燈下看《大學衍義》。

二十五日,至子暉處會文,題目“上好禮至矣如是”。二鼓始繳卷而歸。

二十六日,爲璞齋改文,并詩一首。爲頌田改文一篇。燈下始竟。

二十七日,與柳門同車出城,弔陳馨山同年。旋至長椿寺晤劉怡棠。午刻,進城。寫策卷半開,爲康侯改文一篇。燈下始竟。

二十八日,寫策卷一開,與三弟同至關帝廟濤丈處。

十一月初一日,出城,至會館,監化字紙。旋至煤市街恒遠店,晤韻初,譚之良久。候趙静侯。至楊梅竹斜街,買騷鼠帽,進城已薄暮矣。明日芍翁夫人五十正誕。是日收拾書房。

初二日,同鄉拜壽者絡繹而來,陪客竟日。余以左耳漲塞,頭暈不能久坐,夜飯時即睡。是夜,邁皋丈、鶴巢、硯生、緝庭均住城内。

初三日,清晨,鶴巢、硯生、緝庭均出城。惟邁皋丈譚至午後而去。寫策卷一開。

初四日,與三弟同車出城。至李鐵拐斜街,答徐皖生。包頭張胡同,候汪瘦梅。至米市胡同祝潘星齋太世叔六十壽,飯後至關帝廟邁皋丈處,譚至薄暮而歸。

初五日,寫策卷半開,子煇處會課。余以頭脹畏風不往。在館作文,附入課中。題目係“子曰文莫吾猶人也”兩章。夜飯後脱稿未繕。

初六日,謄昨日課文一篇,午刻始竟。寫策卷一開半,摘《通鑑輯覽》二頁。

初七日,中堂太太常誕,客來竟日。傍晚時與三弟、柳門、誦芬同至平則門大街閒步。夜飯後,與芍翁圍棋一局。

初八日,寫策卷二開,爲頌田改賦一篇。

初九日,寫策卷二開,爲康侯改賦一篇。燈下寫家信,復廣盦信。

初十日,寫家信,與同車出城,至恒遠店晤韻初。適文卿自山左來,與緝庭同在同泰略譚數語。子良丈招飲萬福居,席散後,與劉年伯、緝庭、三弟還至恒遠店,韻初他出矣。四人同至會館,看文卿。又自琉璃廠步至緝庭處少坐片晌。進城,至子煇處,譚至夜飯後歸。

十一日,寫策卷一開,黄子奇同來晤。午後爲周京士畫山水直幅。燈下,摘録《明鑑》三頁。

十二日,寫策卷一開,爲周京士畫山水横幅,爲樸齋改文,摘録《通鑑》一葉。

十三日,爲樸齋改文,邁皋丈來,洪文卿來。譚竟日。

十四日,邁皋丈、文卿去後,韻初來晤。午後黄子眉來晤。客去後爲璞齋改文,又改詩一首。燈下爲頌田改文一篇。

十五日,與三弟同至子煇處會課,題目“物有本末”三句。夜飯後,繕竟而歸。

十六日,寫策卷一開。爲康侯改文,傍晚時填長椿寺棉衣票字號,臨臥始竟。

十七日,寫策卷一開半,讀《漢書·汲黯傳》,爲頌田改論。燈下摘録《通鑑》二頁。

十八日,與芍翁同車出城,至蔣拙安處,至教場頭條胡同,候季士周、陳六舟。與六舟、士周同至長椿寺施放棉衣票。傍晚進城。燈下摘録《通鑑》二頁。

十九日,爲璞齋改文一篇。寫策卷一開半,璞齋來講文。傍晚始去,燈下摘録《通鑑》二頁。

二十日,寫策卷一開。與伯衡同至長椿寺放棉衣,放畢日已暮矣,不及進城。士周招至義興小酌,旋與伯衡同至關帝廟邁皋丈處,宿焉。

二十一日,與伯衡同歸,寫策要卷二開,爲康侯改文一篇。

二十二日,寫策卷二開半。爲頌田改文一篇。摘録《通鑑》二頁。

二十三日,與頌田、季群同至長椿寺監放票米。余至程蓉伯先生處少坐片晌,仍至長椿寺放米畢,進城已薄暮矣。至子煇處會文,題目舉賢才合下一節。余作至中比未竟而歸。

二十四日,作昨日會課文,謄至下午始竟。

二十五日,出城至繩匠胡同,賀緝庭送盤喜。至伏魔寺答劉乙生。至程鎔伯先生處午飯,席散已薄暮矣。至興勝寺韻初處,不值。進城。燈下寫謝恩摺稿。

二十六日,寫同鄉謝恩摺,浙撫奏蠲緩松江竈課,江督奏蠲緩海、泰兩屬竈課,寫至薄暮,惟後銜未繕耳。

二十七日,與三弟同至緝庭處,幫理喜事竟日。傍晚,與三弟至韻初處。瘦梅招飲如松館。

十二月初一日,至會館監化字紙,晤畬香、培之、子實,少坐片晌,至興勝寺韻初處,談至未刻。候沈叔梅,進城已薄暮矣。燈下講《近思録》,寫上海信。

初二日,寫上海信。寫錢伊臣册頁一開。子煇、印若來晤。爲頌田改賦。燈下講《近思録》。

初三日,寫大卷二開。爲康侯改賦。

初四日,爲康侯改賦,寫策要一開半。燈下講《近思録》。

初五日,爲芍翁寫封奏摺。寫策卷一開。爲岱霖改賦。燈下講《近思録》。

初六日,寫策卷一開半,爲岱霖改賦。燈下講《近思録》。

初七日,爲璞齋改文一篇。申刻,璞齋來講文。燈下讀文。

初八日,爲芍翁寫封奏摺。因前日所寫,又改數語,屬爲重寫。午刻至子煇處會文,題目“司馬牛問仁”兩章。至亥刻繕竟,與誼卿弟、文卿同歸。

初九日,寫策卷兩開半,爲頌田改文。燈下講《近思録》。

初十日,爲頌田改文。寫卷一開半。燈下讀文,講《近思録》。

十一日,爲岱霖改文,寫策卷一開,寫條幅兩方。燈下講《近思録》。

十二日,寫策卷兩開。

十三日,寫策卷一開半。午後作《雪羅漢賦》一篇。燈下始竟。

十四日,爲康侯改文,寫策卷一開半。

十五日,與三弟、文卿同至子煇處會文,題目“信近於義”四句。至燈下脱稿,謄至起比而歸。

十六日,寫家稟一封。大兄信一封。復退樓丈信,復廣盦信,復養閒丈信,均交摺差帶去。薄暮,録昨日文半篇。燈下讀文。

十七日。

十八日。

十九日。

二十日,爲璞齋改文。鶴巢來,譚竟日。

二十一日,鶴巢去後,劉年伯來,譚竟日。

二十二日,韻初來,譚竟日。

二十三日,出城至長椿寺,候劉怡棠,不值。至其家,晤之。至椿樹頭條胡同候陳六舟,不值,晤其世兄巽卿。至會館監化字紙。至韻初處譚良久。進城,至艮峰太老師處,未見歸。燈下講《近思録》。

二十四日,芍翁屬復丁雨生中丞書。爲頌田改文一篇。燈下講《近思録》。

二十五日,寫廣盦信。繕丁雨生信,爲康侯改文一篇,爲樸齋改文一篇。

二十六日,與三弟同出城。至緝庭處,至關帝廟飯後,與邁皋丈、文卿、三弟同至漱芳處,晤譚良久。至興勝寺韻初處,宿焉。

二十七,大雪。在韻初處午飯。飯後與三弟踏雪至秦誼亭丈處,又至琉璃廠閑步。薄暮,仍至韻初處宿焉。

二十八日,清晨,文卿來。同至沈叔梅處,略譚片晌。余至會館候畬香,不值。至虎峰處,晤朱適庵。午後進城,畫絹册二頁。

二十九日,畫絹册四頁。

除夕,與三弟同出城,至緝庭處,旋至關帝廟晤邁皋丈、容舫、安圃昆仲。午後,緝庭亦來,同步至琉璃廠,余與三弟進城。

恒軒日記(戊辰)

元旦,賀喜畢。淑芳、碩卿來。子良丈來。下午,與文卿、誼卿弟擲百官圖數回。燈下爲季群畫帳沿半幅。

初二日,臨南田二帙。安圃來,爲李幹吾畫横披半幅。燈下擲百官圖。

初三日,與文卿同車出門,賀喜。由甘石橋、單牌樓出城,至教場頭條胡同、老牆根,又南至轎子胡同、醋張胡同、爛麵胡同、珠巢街、南横街一帶,在緝庭處午飯。至米市胡同、關帝廟,晤劉年伯、蓉舫、安圃昆仲。至兵馬司後街、包頭張胡同、賈家胡同各處賀喜,均不值。至潘家河沿洪蓮甫處,與文卿同下車,少坐片晌。至麻綫胡同、梁家園前、孫公園,至興聖寺,晤韻初。適三弟亦在,時已薄暮,不及久坐,仍與文卿至裘家街、山西街,由椿樹頭條胡同、永光寺街,而至香爐營四條胡同,均未下車,遂歸。燈下爲季群畫帳沿半幅,與漱芳、柳門擲百官圖。

初四日,爲李幹吾畫横披半幅,又梅花一幅,爲陳聘臣畫梅一幅。午後,惠子元來晤。子元鑲黄旗人,在神機營辦理文案。去臈在黄邨防堵,曾晤芍翁,知其有志宋儒之學,與崇文山最相契者,晤譚良久而去。與文卿同出城,至琉璃廠,途遇三弟、均初,散步至廠西門,泥濘不堪,仍與文卿、三弟同車至望雲處夜飲。同席者,鶴巢、幹吾、柳門也。酒罷,至興勝寺韻初處,宿焉。

初五日,與三弟、文卿、韻初同觀琉璃廠骨董鋪,至火神廟徘徊良久。午刻,至興勝寺,飯後再至火神廟,傍晚,仍至興勝寺宿焉。

初六日,與三弟、文卿同歸。邁皋丈來譚至傍晚而去,燈下看《胡文忠集》三十頁。

初七日,爲陳小舫先生畫山水條幅。邁皋丈來,鶴巢來,爲黄子奇畫梅四幅。芍翁招夜飲,同席者邁峰丈、鶴巢、柳門、文卿、誦芬及誼卿弟也。席散,擲狀元籌數巡,譚至更深而睡。

初八日,大雪。爲小舫先生畫山水條幅,爲容舫畫山水横披,午後鶴巢屬畫《雪窗夜飲圖》。傍晚,與鶴巢、文卿、誦芬、康侯、頌田,同至御河橋觀雪景。燈下與邁皋丈、鶴巢擲狀元籌數巡。

初九日,爲黄子奇畫《蒔畸圖》,爲何子英畫扇面一,燈下看《胡文忠集》三十餘頁。

初十日,與三弟同車出城賀喜。至西河沿硯生處少坐片晌,至打磨廠葉恒泰午飯。飯後至豆腐胡同,答胡藴山同年,由長巷頭條胡同,至孝順胡同各京莊,至源泰晤俊叔,由前門而西,至施家胡同、煤市街恒遠店,晤慶霖。至興勝寺,看韻初,不值。至琉璃廠一轉,進城,燈下看《胡文忠集》三十餘頁。

十一日,爲文卿刻石章兩方。爲柳門畫扇一柄。淑芳來,爲季群畫扇一柄。燈下看《胡文忠集》二十餘頁。磨墨。

十二日,與三弟、誦芬同出城,至琉璃廠、火神廟,購得《王白田先生集》一部,至興勝寺。午後至琉璃廠一轉,仍至韻初處宿焉。

十三日,清晨,緝庭、文卿來,同至火神廟一轉。進城,硯生來譚至傍晚而去。看《王白田先生集》五六十頁。

十四日,與三弟、文卿同至子煇處會文,題目“君子矜而不争”,至夜飯後始脱稿,未繕而歸。

十五日,繕昨日文一篇。午後,與文卿同出城,至會館監化字紙。至火神廟,遇鶴巢、緝庭、韻初諸君,韻初招飲,遂與三弟、柳門同至興勝寺。夜飯後,至五道廟、觀音寺、大栅欄一帶觀燈。柳門、文卿趕城歸,余與三弟宿焉。

十六日,進城,寫策卷一開。録讀本文一篇,讀文二十徧。

十七日,午前,爲芍翁寫封奏摺。午後,寫策卷一開,爲璞齋改文。燈下録讀本文一篇,讀文二十遍。臥後夢雜。(敬勝)

十八日,上午寫策卷二開,午後爲樸齋改文。漱芳來譚,至薄暮而去。燈下讀文二十遍,讀《近思録》。臥後無夢。(怠勝)

十九日,上午寫家信一封,復退樓丈書,復廣盦書。午後寫策卷一開,爲芍翁寫信一封。傍晚,磨墨。燈下讀文二十遍,講《近思録》。臥後夢雜。(怠勝)

二十日,上午寫策卷二開,下午爲樸齋改文。燈下讀文二十遍,臥後無夢。(敬勝)

二十一日,上午,寫策卷二開。下午,爲樸齋改文。傍晚,至石老娘胡同晤仲韜、樸齋。燈下讀文二十遍,臥後夢清。(怠勝)

二十二日,與三弟、文卿同至子煇處會課,題目“長沮桀溺耦而耕”一節。抵暮脱稿,至亥刻繕竟而歸,臥後無夢。(怠勝)

二十三日,寫策卷兩開半。看《白田先生集》二十頁,致裴樾岑同年書,燈下讀文二十餘遍,磨墨。臥後夢清。(怠勝)

二十四日,寫策卷兩開半,爲頌田改文一篇。燈下讀文二十遍,讀《近思録》,看《白田先生集》十餘頁。臥後夢欲。(怠勝)

二十五日,清晨,至長椿寺粥廠,已放畢。怡棠亦不在廠中。至其家候之,仍不值。至琉璃廠買輿圖一册。至會館,晤畬香。至大耳胡同沈迂村處,爲偉卿送銀信。至施家胡同,晤趙静侯託查廣盦保舉案。至同泰晤慶霖、海帆,知昨早煤市街失火,與同泰僅隔一家,甚驚惶也。午刻至韻初處。飯後候沈叔梅,不值。進城,寫策卷半開。燈下讀文二十遍,讀《近思録》,抄讀本文一篇。臥後無夢。(敬勝)

二十六日,寫策卷一開,作文一篇,題目“弟子入則孝”五句。亥刻始脱稿。(怠勝)

二十七日,寫策卷二開,看《白田先生集》二十餘頁。燈下讀文二十遍。讀《近思録》,臥後夢清。(敬勝)

二十八日,爲芍翁寫封奏摺。寫策卷一開,爲康侯改文。燈下讀文二十餘遍。繕前日所作文一篇。臥後無夢。(敬勝)

二十九日,與文卿、誼卿弟同至子煇處會文,題目温故而知新可以爲師矣。傍晚時脱稿,夜飯後繕竟而歸。與緝庭譚至更深始睡。是夜無夢。(怠勝)

二月初一日,上午寫策卷兩開,飯後至會館監化字紙,晤小軒太姑丈。傍晚,進城。燈下讀文二十遍。講《近思録》。臥後無夢。(敬勝)

初二日,寫策卷兩開。午後,邁皋丈、安圃來,柳門招飲,淑芳、緝庭均來。是日,汪姨母五十正誕,余與三弟均不記憶。夜飲甚樂,譚至更深睡。是夜無夢。(怠勝)

初三日,寫策卷一開。午後,邁皋丈、安圃出城。徐小豁同年來晤,渠由漢口繞汴梁而來,豫境捻蹤出没,道路梗塞。去冬十一月初,由滬動身,直至初一日到京,與楊梅竹斜街嘉興店。晤譚良久而去。寫《文昌帝君陰騭文》一篇。燈下讀文二十遍,講《近思録》,爲康侯改文。臥後無夢。(怠勝)

初四日,至楊梅竹斜街答小豁同年,晤陶柳門、閔杏垞,皆小豁同伴也。黄子奇同年招飲,由嘉興店至轎子胡同,泥濘不堪,車行甚遲。至則緝庭、誼卿弟均先到矣。待客不來,至申刻始飲,未終席而歸。燈下看《白田先生集》四十餘頁。臥後無夢。(怠勝)

初五日,寫策卷半開,寫條幅二條。作文一篇,題目“子曰譬如爲山”一章。至亥刻始脱稿。臥後夢失。(怠勝)

初六日,寫家信兩封,致廣盦信,寫策卷一開半。爲頌田改文一篇。燈下爲康侯改文一篇,講《近思録》。臥後夢清。(敬勝)

初七日,至子煇處會課,題目“有德者必有言”兩句。傍晚脱稿,燈下繕竟而歸。磨墨。臥後夢清。(怠勝)

初八日,寫策卷三開,看《白田先生集》十餘頁。爲康侯改文,臨臥始竟。是夜夢雜。(敬勝)

初九日,寫策卷二開,樸齋來講文。爲頌田改賦。燈下讀文二十遍。講《近思録》。臥後無夢。(敬勝)

初十日,寫策卷二開,爲頌田改賦。燈下爲芍翁起信稿一,讀文十餘遍。講《近思録》,看《白田先生集》十頁。臥後夢清。(敬勝)

十一日,寫策卷二開,爲康侯改賦。韻初來晤。燈下讀文,講《近思録》。臥後夢清。(敬勝)

十二日,寫策卷二開,看《白田先生集》十頁。爲頌田改文。燈下讀文十餘遍。講《近思録》。臥後夢清。(敬勝)

十三日,出城,至嘉興店,候徐小豁,不值。晤陶柳門。至施家胡同,晤趙静侯。至同泰晤慶霖,至興勝寺,晤韻初。至虎峰處,祝其尊人春帆先生七十壽,子煇、印若、士周、緝亭均在焉。申刻至米市胡同,見伯寅師。又至邁皋丈處譚文。薄暮進城,燈下讀文二十遍。臥後無夢。(怠勝)

十四日,寫策卷兩開半。爲康侯改文,致應敏翁書。燈下讀文二十遍。講《近思録》。臥後夢清。(怠勝)

十五日,黎明起,至長椿寺看放粥,與劉怡棠譚粥廠事。至梁家園惜字會館,晤程五峰、朱子山、徐紹圃、吴碩卿諸君子,至韻初處略坐片晌。至會館,買字紙人未來,因託小軒太姑丈代看焚化。至南火扇候畬香、子實。在畬香處午飯。飯後進前門,至貢院前看定水磨胡同小寓。至小豁寓中,適小豁覆試,出場略譚片刻,遂歸。燈下讀文。榴翁招飲。臥後夢清。(敬勝)

十六日,寫策卷兩開。爲頌田改文一篇,至亥刻始竟。講《近思録》。臥後無夢。(敬勝)

十七日,寫策卷兩開半,摘《説文》三頁半。燈下摘《説文》兩頁。講《近思録》、《西銘》一篇。讀文。臥後無夢。(敬勝)

十八日,寫策卷一開。摘《説文》四頁半。燈下静坐。臥後無夢。(敬勝)

十九日,寫策卷半開。摘《説文》三頁,爲康侯改文一篇。燈下摘録《説文》一頁半。臥後無夢。(敬勝)

二十日,寫策卷一開,摘録《説文》四頁半。燈下讀文,講《近思録》。臥後夢失。(怠勝)

二十一日,爲芍翁寫磚塔胡同施粥帳,摘録《説文》四頁。燈下讀文,講《近思録》。臥後無夢。(敬勝)

二十二日,摘録《説文》四頁半,爲誦田改文,燈下始竟。講《近思録》。臥後無夢。(敬勝)

二十三日,摘録《説文》四頁,邁皋丈來。下午,同游廣濟寺。燈下閒譚。臥後無夢。(怠勝)

二十四日,摘録《説文》四頁。燈下讀文,臥後無夢。(怠勝)

二十五日,清早,至長椿寺,粥已放畢矣。略坐片晌,至緝亭處、邁皋丈處。旋至韻初處午飯。下午至會館,晤陳霄卓(鼎)、馬石君(清瓉)、吴卓山(賡熙)、徐石卿(人鳳)、吴培卿(福保)、章若洲、戴毅夫、曹錦濤(毓俊)、王鶴琴(亦曾)、顧尚之、沈漱芳(漢槎)、吴小珊、顧虹玉(有樑),皆新到者。虹玉爲顧子和之子,年最幼,尚有孫少庭,未之見也。至畬香處晤季雅、蔚軒。傍晚,又至韻初處,與韻初同至芝泉處夜飲。同席者汪瘦梅、吴子實、碩卿及畬香也。是夜,宿韻初處。(怠勝)

二十六日,雨,泥濘不可行。午後,雇車進城。摘録《説文》三頁。燈下讀《説文》,講《近思録》。臥後無夢。(怠勝)

二十七日,摘録《説文》五頁。下午讀文。燈下讀文,講《近思録》。臥後夢清。(敬勝)

二十八日,摘録《説文》七頁。下午讀文。燈下讀文,臥後無夢。(敬勝)

二十九日,摘録《説文》七頁。吴小珊、顧虹玉來。孫少庭、徐石卿、吴備卿、吴錦齋亦來。午刻,陳霄倬、馬石均來。午後顧尚之、王鶴琴、沈漱芳來。夜臥無夢。(怠勝)

三十日,摘録《説文》八頁。燈下講《近思録》,臥後無夢。(敬勝)

三月初一日,摘録《説文》一頁半。出城至會館,晤璞臣、春山兩同年,自陸路繞天津而來,昨日始到。至同泰,晤許韻和及王曼生、丁吟雪、陶平如,即在同泰午飯。漱芳亦來。午後至施家胡同,晤趙静侯。孝順胡同答王松生,晤馮申之、培之昆仲、張硯香。再至會館,監化字紙。芍翁亦在,同往西河沿祝陳培之夫人壽。晤肯堂表母舅及芝泉、迪甫、畬香、硯生諸君。薄暮進城。燈下摘録《説文》,講《近思録》。

初二日,寫家信一封,致廣盦一書。摘録《説文》四頁。燈下摘録《説文》,講《近思録》。臥後無夢。(敬勝)

初三日,摘録《説文》五頁。燈下讀文。臥後無夢。(怠勝)

初四日,讀文。下午,復齋來。(怠勝)

初五日,與三弟及頌田、季群同至篤正義學查課。未刻始竟。至芾村處略坐片晌,遂歸。檢點考具。(怠勝)

初六日,上午檢點考具。下午搬小寓。

初七日,在貢院前各小寓中閒談竟日。

初八日,巳刻進場,坐龍字十五號,同號熟人唯馮申之而已。

初九日,申刻頭篇脱稿。亥刻二篇脱稿,三篇一詩至四鼓始竟。少睡即起。

初十日,謄三文一詩,并補稿。傍晚出場。

十一日,巳刻進場。坐烏字五十五號,與子煇同號。亥刻題來,黎明《易》藝成。

十二日,午前作《書經》文。午後,作《詩經》文。傍晚,謄《易經》文。剪燭作《春秋》文一篇而睡。五鼓時起,作《禮記》文一篇。

十三日,作《禮記》文畢。謄正四篇,補草五篇。抵暮始出場。

十四日,午刻進場。坐辰字十九號,同號者潘味琴、潘竹侯及吴藴山同年。亥刻題來,至黎明對策一篇。

十五日,對策四篇,并謄正補草,至夜半而睡,唯一藝未繕耳。五鼓時起,繕策一道。

十六日,清晨出場,與復齋、文卿、誼卿弟同歸。小豁來晤。

十七日,許璞齋來,曹錦濤來。璞臣、春山同來。

十八日,出城,至恒遠店。晤茮坡,文卿、誼卿弟俱來。同至孝順胡同,晤辛芝,候申之、培之,不值。至東興居,邀俊叔小酌。旋至俊叔處,晤譚半晌。又與俊叔、文卿、誼卿弟,至辛芝處,至畬香處,不值。至會館,傍晚至韻初處宿焉。

十九日,與三弟同至邁皋丈處,旋至緝庭處。是日,邀璞臣、復齋、酉山、春山、晉卿諸同年午飯。余與柳門、文卿、緝庭、誼卿弟同作主人,暢飲極樂。傍晚,至關帝廟晤邁皋丈,與復齋、文卿同歸。

二十日,邁皋丈與安圃同來,秋谷來,鶴巢來。柳門招夜飲。

二十一日,邁皋丈、安圃、鶴巢去後,王曼生、丁吟雪、陶平如來,趙介人來,與三弟同至龍源樓,趙静侯招飲。席散後至恒遠店,旋歸。

二十二日,寫策卷二開半。潘筱涯來,畬香來。

二十三日,與三弟出城,至太倉館,晤龔鳳臺同年。至西河沿,晤肯堂表母舅、培之、研生。至松竹齋買紙,至江震會館,至米市胡同伯寅師處,不值。至文昌館觀劇。蘇府同鄉接場,賓主一百二十餘人,可謂盛矣。傍晚,與三弟同至韻初處,不值,遂歸。

二十四日,寫策卷三卷開半,潘茮坡來。

二十五日,寫策卷四開,寫扇面三方。燈下作吴平翁太夫人壽序半篇。

二十六日,寫策卷四開,作吴平翁太夫人壽序半篇。

二十七日,與復齋同車出城,至劉年伯處。伯寅師屬余及鶴巢、柳門校寫《説文》。午刻,至伯寅師處,校對兩卷,寫楷書八頁。薄暮歸,燈下寫《説文》七頁。

二十八日,寫《説文》篆書三卷,亥刻始竟。

二十九日,寫篆對二副,寫《説文》篆書三卷,未竟。

三十日,寫篆書《説文》十餘頁。午後,與柳門同至伯寅師處,補寫篆書數頁,申刻歸。

四月初一日。

己巳日記

五月上旬

初一日,清晨抄《陸桴亭先生日記》一葉。○岳父來,言少鵬内弟忤逆犯上事,怒甚,欲訴之官。予與三弟勸止之。旋與三弟同至柳巷,候少鵬弟,午後不歸。岳父恐其歸來桀驁不馴,無法抵御之。予因至東鄰夏竹卿處,託爲照料,俾不致肆行無忌。岳父始稍放心。○至書局,晤潘芝岑。○歸家,岳父亦來,恐少鵬弟淩犯之,不敢遽歸。予謂子雖不肖,亦何致目無尊長、目無法紀如此。然爲子而出言不遜,毫無顧忌,使其父爲之戰慄,則平日之不遵父命,敢作敢爲,亦可恨矣。因留岳父宿焉。○午前,在岳父處。時時念母親病體,急欲歸省。○夜臥無慾無夢。(敬勝)

初二日,清晨與三弟同至柳巷,呼少鵬弟出,痛斥之,正言厲色,大聲疾呼之中,仍復婉導,冀其自悔自悟。渠亦心服。因令其自請岳父歸來,跪而受責,父怒始息。予并屬其將來不可再犯,必得痛改前非,又令家人内外大小齊集堂中,明白告諭,俾知父母爲一家之主,不得稍有違逆。此時覺得當怒而怒,無一激語,舉家皆爲之悚服。又逐其僕婦之無行者一人。如此整頓,卻不動火。少鵬弟亦無憤恨之心,或可望其改悔,亦陸氏一大轉機也。○午後歸,寫京信二函(一致柳門,一致皞民),因鄒雋之明日啓程,託帶物件,怱怱作書,殊覺潦草。○時尚早而頭覺微暈,不能看書,静坐片刻,蓋上午提起精神,下午不覺體倦,鈔《陸桴亭先生日記》十餘行而已。○燈下看竹如先生稿數葉。○與潤之弟談,勸讀書做人,必先立志。○臥後無慾無夢。(敬勝)

初三日,寫對二聯。○到書局,看竹如先生集。○午後微雨,歸。看竹如先生集。展讀時心無雜念,至燈下共看一本半。○夜臥無慾無夢。(敬勝)

初四日,昨晚夜間,兵勇查拿吴江餘匪,閶門外茶坊酒肆均已歇閉,人心皇皇。擬請中丞出示曉諭,以安民心。晨起,作書致應敏齋方伯。○鈔《陸桴亭先生日記》一葉。○二月間,内人患病,曾請春生曾叔祖診脈,母親命畫摺扇一柄送之。○寫篆書扇二、條幅一、篆書對三、行書對三。予向不作行書對,是日見對紙四聯,係親戚從上海寄來者,心厭其多,以行書雜之,字多草率,殊愧程子“即此是學”一語。○午後,正欲看書,申之曾叔祖來,晤談片刻,有厭倦心,與大兄、和卿弟同至護龍街骨董鋪買硯。薄暮歸。○璞臣來晤。○吴廣盦、汪耕餘兩邑尊同來,以方伯欲辦保甲,商議章程。予謂保甲乃地方應辦之事,紳士在籍,原不得辭其責,但須大紳領袖,予與璞臣、復齋分理其事,亦無不可。○燈下,看竹如先生集十餘葉。兩眼微昏,即睡。○無慾無夢。(怠勝)

初五日,應方伯書來,屬辦保甲,作書復之,亦以先請大紳領袖爲辭。○鈔《桴亭先生日記》半葉。○午刻,祀先。○畫扇二柄,寫篆書扇面三,寫篆書對三。近來索書扇面、對者愈積愈多,延擱日久,親友未免見怪,因定每日早晚必書數件,以當陶公運甓之意。○應方伯復書,已函子山、玉泉兩丈,請爲總理保甲事宜。予亦函請玉泉丈,轉約子山丈及璞臣、復齋,明日在養閒草堂議辦保甲事。○燈下,看《保甲書輯要》數十葉。○臥後無欲無夢。(敬勝)

初六日,鈔《桴亭先生日記》一葉。此去冬從葉涵溪先生借得者,悠忽日久,僅鈔十餘葉。前月嚴立課程,每日無事,必鈔四葉,至今日始竟,尚未加硃圈,可謂惰矣。○至玉泉丈處,與子山丈、璞臣、復齋兩兄同議保甲章程,予謂事簡而費省,則不至擾民,又可持久,諸君子皆以爲然。○席中無失言。○午後,答拜陳韶次同年。○至方伯處,備陳辦理保甲情形,予謂方伯照會中,馮、潘、汪諸大紳均宜列名,方伯以查船一節,事難周妥,且作緩計,予一時亦不得善法,姑頷之。○是日話多心煩,歸時倦極思睡,徐行數百步,静坐良久,燈下不能看書。陪母親閒話。仍至二更乃臥。○席中,玉泉丈言及總局司事,予舉汪二南,玉泉丈舉琢卿叔祖,予心甚喜,蓋族中又一人得所矣。○是夜無慾無夢。(敬勝)

初七日,以璞臣舊擬保甲章程稿,酌改數處,手録一過,送呈應方伯。○又屬晉卿、和卿弟録一底稿,午後請琢卿叔祖來,録出一分,屬潤之弟録出一分,一送縣尊,一送璞臣、復齋也。○下午,疲甚,手足發熱,即睡。請劉韞山診脈,服藥一劑,晚間寒熱大作,終夜昏昏,夢多而睡不安。(敬勝)

初八日,服韞山藥一劑。午後熱稍解,起坐,看《吕子節録》十餘葉。圈《桴亭先生日記》四葉。夜臥,夢多不清。(敬勝)

初九日,晨起,圈《桴亭先生日記》四葉。是日熱尚未浄,急於下樓,至花廳少坐,又感新寒,旋至母親臥室,覺四肢冷不可耐,即臥。一寒一熱,至下午汗透而熱稍解。(怠勝)

初十日,熱仍未浄。終日倦臥,不能起坐。○夢與竹如先生論學。(怠勝)

格致之學 看竹如先生集,頗有心得。○看保甲書。○看《吕子節録》。○議定保甲簡易章程。

誠意之學 省察亦嚴。

正心之學 敬勝七日。○怒而中節。○夢與竹如先生論學。

怠勝三日。○初四日作書不耐煩。○對客厭倦。○初七日以後夢境多不清。

修身之學 旬中無慾。

初九日不慎疾。

齊家之學 時時念母親病體不置。○與潤之弟論做人之道。

治平之學 爲岳父處置家事。○以保甲事力任不辭。

五月中旬

十一日,黎明,寒熱復作,至辰巳之間,汗遂大透,竟成間日瘧矣。○身熱氣閟時,心中默念,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敬則中實而有主,故外物不能入;敬則中虚而無蔽,故外欲不得淆。是在養之以静,居之以敬,持之以誠。如日中天,而群邪自息,安見正氣之不可以克邪氣耶。又念《孟子》“將持其志,毋暴其氣”等語,漸覺心氣清静,汗亦因而透出。○服韞山藥。(怠勝)

十二日,竟日倦臥,不能起坐。○三鼓後,寒熱復作,仍念非禮勿視等語,此心不致雜亂。(怠勝)

十三日,黎明汗出,竟日昏昏而睡,不能起坐。(怠勝)

十四日,午前倦臥,下午在床起坐,索《周易折中》讀之,不過十餘葉而止。(怠勝)

十五日,自昨夜三鼓寒熱互作,至曉喘息方定,然身體從此大憊,終日臥床不起,惡聞人聲,蓋連日出汗太多,困頓極矣。(怠勝)

十六日,午前起坐,讀《周易折中》,神志稍覺清爽。隨意展玩書畫數種。均初以石鼓拓本見貽,畫紈扇二柄。○夜臥無慾無夢。(怠勝)

十七日,均初借觀香光、南田畫册,展翫半日,久不親書畫,未免見獵心喜,畫扇一柄,畫梅花直幅,係去歲笙魚所託,亦償一夙諾也。○是日,時臥時起,病體尚未大適耳。(怠勝)

十八日,圈《陸桴亭先生日記》二十葉,時有浮思雜念。○看竹如先生集四十餘葉。○作畫一幅。○夜臥無慾夢清。(敬勝)

十九日,圈《桴亭先生日記》十葉。○讀《周易折中》。○臨南田畫一幀,又作畫一幅。○夜臥無慾夢清。(怠勝)

二十日,圈《桴亭先生日記》十四葉。○看湯文端公《寸心知室稿》。○畫扇三柄。○有邪念。○夜臥慾動,力遏之,夢清。

格致之學 病中不廢看書。

無端作畫,曠廢時日。

誠意之學 省察不嚴。○克治不力。

正心之學 病中默誦四書及先儒格言,心不雜亂。○敬勝一日。

怠勝九日。○二十日邪念。

修身之學 旬中無慾。

齊家之學 閨門和敬。

治平之學

五月下旬

二十一日,圈《桴亭先生日記》十八葉,畢。○看竹如先生《與方魯生辨心性書》,於理氣之形上形下,剖析甚明,又力闢心無生死之説,可謂篤守程朱矣。○燈下看《國朝文録》内《湯文正公墓誌銘》、《張楊園先生傳》二篇。○臥後無慾夢清。(敬勝)

二十二日,録《桴亭先生日記》上眉端小注數十條畢。○看竹如先生稿三十四葉。○檢理《通鑑》等書。是日始出外見客,然精神終不能大振作也。傍晚,復齋來晤,因芍翁欲於今冬葬文敬公柩,託何子永先生選擇葬期,屬余於時一提及耳。○夜臥無慾無夢。(敬勝)

二十三日,看竹如先生稿三十餘葉,頗有心得(“辨證戒懼慎獨”一條,朱子以戒懼爲存養工夫,然則動察與静存皆在誠意工夫内,劉直齋謂《中庸》戒懼即《大學》正心,《中庸》慎獨即《大學》誠意,於義終有未安,艮峰先生疑戒懼不屬正心也)。燈下,將《中庸》“戒懼慎獨”章注及《大學》“誠意正心”章注,玩味一番。○作書復錢伯聲同年。○夜臥無欲夢清。黎明後,慾念忽動,力遏之。(敬勝)

二十四日,看竹如先生集三十餘葉,心頗静細。○寫扇六柄。○夜飯後,與潤之弟論做人之道,必從孝弟始。並勉以讀書作文,讀文寫字,每日必立課程。日計不足,月計有餘,不可悠忽過去也。○臥後有慾夢清。(敬勝)

二十五日,看竹如先生集二十餘葉,時有他事間斷,心不專一。○爲均初畫《岱頂捫碑圖》。○劉叔濤年伯來晤。○夜臥,無慾無夢。(敬勝)

二十六日,看竹如先生集三十葉,辨證十餘條,心得甚多。○春 生曾叔祖來,予以族中無主之墓託爲訪查,擬於秋冬之間,親往各鄉,展拜一次。與鄉人時常聯絡,不令鞠爲茂草,一處墳墓,每年照料之費不過二三千文,將來吾族設有義莊,可歸莊内經理。此時不能不早爲查訪,恐爲日過久,以後無知之者。○夜臥,無慾無夢。(敬勝)

二十七日,看《朱子文集》二十餘葉,加圈一過(戊申封事)。寫篆對四副。○夜臥無慾無夢。(敬勝)

二十八日,圈《朱子文集》二十餘葉。○午後臨畫一幀。○倦甚而臥,微覺頭暈,至夜始起坐,食粥一盂。○無慾無夢。(怠勝)

二十九日,應方伯來晤,言文廟樂器事。有平湖戈公精於律者,請其來蘇監造磬式。○洪文卿同年自金陵來,因留住春草閒房。○至中丞處,譚及營制營規,以春叔託爲提拔,事雖涉於請託,卻以族誼所關,深盼其所成立也。春叔係盡先外委,其意不過欲補一哨官耳。○至許韻和處拜壽。○至醋庫巷口,候硯田叔岳。○答 叔濤年伯。○午刻歸,是日始出門,尚覺怕風,不敢多拜客也。○與文卿晤談半日,言多易肆,有不及檢察處。○夜臥,慾念大動,力遏之。(怠勝)

致知之學 讀書有心得。

誠意之學 省察亦嚴。

正心之學

修身之學 敬勝七日(應屬正心)。

怠勝二日(應屬正心)。○旬中不能無慾。○廿九日多言之失。

齊家之學 留心訪查族墓。○與潤之弟論學。

治平之學

六月上旬

初一日,作書謝馮介安都轉,託萬清軒先生帶去。○連日陰雨,潮濕四蒸,精神仍覺委頓。下午頭微暈,倦臥良久。○臥後無慾夢清。(怠勝)

初二日,招文卿、鶴巢、韻初午飲。○璞臣來言保甲事,予謂紳士只管編查一節,其妓館、煙館游兵散勇應如何處置辦理,此當軸者之責,吾輩只好隨時與州縣商之。○是日,精神疲倦如故,此由元氣不充,不能健飯,脾胃俱不和耳。○夜臥無慾無夢。(敬勝)

初三日,看《朱子文集》十餘葉。○天氣躁熱,而潮濕如故,精神稍爽,而氣仍不旺,不能多説話,多看書,極氣悶也。夜臥,無慾無夢。(怠勝)

初四日,袁敬孫來晤,頗有志於爲學。清軒先生亦器之。○璞臣送還《正蒙》,并示《近思録校勘記》。○夜臥無慾夢清。(敬勝)

初五日,閲《近思録校勘記》數葉,養静竟日。○夜臥無慾夢清。(怠勝)

初六日,讀《近思録》一卷。自午後至夜,心境甚清。○臥後無慾無夢。(敬勝)

初七日,先君忌辰,祭時敬肅。○閲璞臣《近思録校勘記》。○寫扇三柄,畫扇二柄。○夜臥,無慾夢清。(敬勝)

初八日,閲璞臣《近思録校勘記》二十餘葉,心頗静細,有校正處,有辨正處。○傍晚,璞臣來,談及保甲事,謂當軸不能實心辦事,則雖辦保甲,仍不能澈底澄清,無益於地方,不如不辦。予謂紳士斷不能説不辦,吾輩盡心力而爲之,辦得一分是一分耳。○韻初招夜飲,席中無失言。○夜臥,有慾。(敬勝)

初九日,閲璞臣《近思録校勘記》十餘葉。○圈朱柏廬先生《毋欺録》。○五叔命畫紈扇。○夜臥,有慾。傍晚時,聞退樓丈太夫人病故,五叔及三弟往唁。(怠勝)

初十日,至退樓丈處道唁。○至柳巷問岳父病。○至吴署候謝筱珊,不值,爲岳父託薦館也。○至書局少坐歸。○閲《毋欺録》。○畫扇二柄。○夜臥無慾無夢。(敬勝)

格致之學 閲璞臣《近思録校勘記》。○讀《朱子文集》。

誠意之學 臨祭誠敬。

省察不嚴。○克治不力。

正心之學 敬勝六日。○怠勝四日。

修身之學 有戲言戲動。○不能節慾。

齊家之學 事母無失。

治平之學 與璞臣言保甲事。○與袁敬孫言學。

六月中旬

十一日,退樓丈太夫人大斂,余往弔焉。○讀《朱子文集》。○上燈時待大兄不歸而先飯,非禮也。○夜臥無慾夢清。(敬勝)

十二日,讀《朱子文集》。○寫扇三柄,畫扇二柄。○是日,天氣甚熱,而余心甚清,氣亦不弱,此數日來養静之功也。○夜臥,無慾無夢。(敬勝)

十三日,讀《朱子文集》。○夜臥,無慾無夢。(怠勝)

十四日,讀《朱子文集》,心頗專一。○夜臥無慾無夢。(敬勝)

十五日,失行朔望禮。○翟次懷來。○讀《朱子文集》。○寫扇十餘柄。○午前,忽萌一淫念,可恨之極。汝欲學聖賢,而不知懲忿窒慾,汝又何頗以自立乎。汝何必讀聖賢之書乎,汝心雖微,汝其可自欺乎。汝不知慎獨之功,其幾不可不謹乎。因書此,以自責。○夜臥,無慾無夢。(怠勝)

十六日,讀《朱子文集》。○寫扇數柄。○夜臥無慾無夢。(怠勝)

十七日,連日酷暑,至是日炎威更熾矣。寫扇數柄,曠廢竟日。○夜臥,無慾無夢。(怠勝)

十八日,寫扇數柄,曠廢竟日。○夜臥無慾夢清。(怠勝)

十九日,寫扇數柄。(怠勝)

二十日,至書局,晤泖生、孫帆。○鶴巢、子漁邀至七襄公所觀荷,余帶筆硯晨往,寫條幅、扇面數種。是日天氣甚涼,境亦清曠,心頗静適。○摘園果數枚,後見樹枝繫一小牌,有“禁人攀折”四字,心甚愧焉。○傍晚,與文卿同至養閒草堂,玉泉丈留飲。三弟亦來,終席無失言。○夜臥無慾無夢。(敬勝)

格致之學 讀《朱子文集》,間有心得。

連日曠廢。

誠意之學 省察懈。○克治不力。

正心之學 敬身六日。

怠勝四日。○十五日淫念。

修身之學 旬中無慾。

失行朔望禮。

齊家之學 事兄不敬。

治平之學

六月下旬

二十一日,璞臣來論樂(齊衆樂,必先以排簫爲準。○分寸既準,尤須以容黍爲較正之則。○中聲難辨。○朱筒有候氣之法。○黄鐘宜先審)。○與文卿及誼卿弟雜論吏治人才,言多縱肆,心氣亦有不和處。○寫條幅、扇面數件。○夜臥無慾無夢。(怠勝)

二十二日,梅先來論《府志》採訪之法。○觀《吴郡金石志》。○於均初案頭,見勝朝殉節名臣尺牘三册,内一册係浙中七君子,横雲山人有題贊六首,而缺其一,蓋纂《明史稿》時所集也。細讀一過,生氣懍然,令人起敬。○寫扇數柄。○夜臥無慾無夢。(敬勝)

二十三日,至邵實孚同年處,弔其令兄次佑先生。○答張佑之姨丈,及彭菊初、壽臣、心和諸君,又至路硯田叔岳處。午刻歸。○寫扇數件。○閲邸鈔。有蘇州織造委員控崇文門税務處留難貢物事,不禁爲之氣憤,議論卻不至激,但恨言官之不發一詞耳。○夜臥無慾無夢。(敬勝)

二十四日,寫扇數柄。(怠勝)

二十五日,香生、韻和、曼生三君招至藝圃觀荷,余帶筆硯往,寫篆書條幅。○是日多語雜,心厭其煩。午後雲起欲雨,余與大兄同歸。○下半日,心境不佳,静坐以養之。○夜臥無慾無夢。(怠勝)

二十六日,與三弟言謹身寡過之道,以慎言戒之。○寫扇數柄。○讀《朱子文集》。○夜臥無慾無夢。(敬勝)

二十七日,泳之、侣漁、鶴巢來,言及兵燹之後,書籍日少一日,將來擬立一藏書公所,廣羅經史子集,收貯其中,或傍學宫,或傍家祠,俾吾郡有志讀書者,可以借觀借查,藏諸私不若藏諸公之積而能久也。此志雖虚,或他日得償所願,亦未可知。○至退樓丈處,廣盦言及軍械所地基,余以陸宣公祠址必當清理給還陸氏子孫,庶先賢祠宇不致久廢。○至倪載軒師處。○至通關坊天王廟拜太岳母二十周忌。○至程公祠,璞臣、復齋、酉山三同年招飲,終席無失言。○至維喬表兄處,見芝生母舅,有鄙之之心。○至丁氏濟陽義莊,少憩即歸。○夜臥無慾無夢。(敬勝)

二十八日,聞震澤、昭文、荆溪三縣有更調之信,作書致廣盦及汪耕餘邑尊,託薦岳父館事。○寫扇數柄。○至書局,晤莫子偲丈及泖生、碧湄,同觀《唐説文墨跡卷》,偲老以梁蕭景、蕭宏兩闕拓本見貽。○至紫陽書院,晤潘芝翁、張仁卿、翁士吉,坐少頃歸。○夜臥無慾夢清。○是日,午前心氣浮動不凝。(怠勝)

二十九日,答費芸舫前輩。○答應敏齋廉訪,不值。因至拙政園觀荷,芳草滿地,林泉無主,獨立良久,不勝荒涼之感。○答潘順之年伯,略言保甲事。○午後,寫篆書條幅六幅。○夜臥有慾。(敬勝)

三十日,大雨竟日。天氣甚涼,寫條幅、扇對十餘件。○趙士雲招午飯,文卿同往,終席無惰容,無肆言。○臥後慾復熾,遏之不力,深自愧恨。(敬勝)

格致之學 旬中曠日甚多。

誠意之學 省察不嚴。

正心之學 敬勝六日。

怠勝四日。言動多不檢處。○廿一日心氣不和。○廿五日心境不佳。○廿八日心氣浮動。

修身之學 旬中不能節慾。

齊家之學 戒弟慎言。

治平之學 與璞臣論樂。○與梅先論修《府志》。○與泳之、侣漁言藏書公所之法。

七月上旬

初一日,寫扇數柄,條幅二紙。○行朔望禮。○至退樓丈處,晤廣盦,言及岳父館事。余切託之。○至香嚴廉訪處,少坐即歸。○是夜,叔母令瞽者數人在家拜斗,余心惡之。臥後聞誦經聲,達旦不輟。終夕竟不成寐,心氣甚爲不平。屢欲發怒,而忍不一言者,恐忤長者之意也。(敬勝)

初二日,黎明,起見祖母、母親,言吾家不宜令瞽者出入,誦經、禮斗等事,即不能禁止,亦宜在庵觀寺院中,不宜在家。此時心氣躁急,言有過激處,甚非所以處家人也。○作書致戴孝侯,有勉厲語。孝侯内當世豪傑之士,期之甚深。○偶閲《國朝别裁集》,寫扇數柄。○夜臥無慾無夢。(怠勝)

初三日,讀《朱子文集》。○寫扇數柄。○夜臥無慾夢清。(敬勝)

初四日,讀《朱子文集》。○至書局,晤復齋,商酌保甲公呈稿。○至俞蔭甫師處。○張佑之姨丈招午飯。○午後至廣盦處,談至薄暮而歸。○夜臥無慾無夢。(敬勝)

初五日,讀《朱子文集》。○先曾祖忌辰,臨祭不敬。○寫對八幅。○夜臥夢失。(敬勝)

初六日,寫保甲公呈,送養閒丈處。○順之年伯招飲於三松堂,觀明人及四王惲吴扇四册,終席無失言、無惰容。午後,譚良久。天氣躁熱,恐主人勞倦,不敢久留,觸暑而歸,汗已浹背矣。○寫 對二副。○夜臥無慾無夢。(敬勝)

初七日,黎明起,與文卿、誼卿弟同至藝圃觀荷,旋歸。○莫偲翁來,在韻初處同觀泰山二十九字石刻。○於璞臣同年處借觀金孝章先生墨梅册,吾家春草閒房,即先生故居。先祖藏《春草閒房圖》卷及先生墨梅册,亂後均已散失,對此不禁憮然。是日,手臨墨梅三葉。○夜臥無慾無夢。(怠勝)

初八日,竟日臨墨梅八葉,畫扇一柄。○夜臥無慾夢清。(怠勝)

初九日,至書局,晤璞臣、復齋。○局中諸公有分居紫陽書院者,適萬清軒先生在書院中,余亦移居焉。讀《朱子文集》十餘葉,境静而心亦不擾,看書頗有融貫處。○暮歸。○夜臥無慾夢多。(敬勝)

初十日,至紫陽書院。○讀《朱子文集》二十餘葉。○傍晚,至退樓丈處,譚至薄暮。而歸。○夜臥無慾夢清。(敬勝)

格致之學

誠意之學

正心之學

修身之學

齊家之學

治平之學

七月中旬

十一日,爲萬清軒先生畫扇一柄。○聞廣盦弟委署長洲縣事,作書致賀,以表伯葉容庵先生薦之。○寫扇數柄。○傍晚,與文卿及大兄、三弟同至護龍街骨董鋪,買硯二方,並至元妙觀散步而歸。○夜臥無慾無夢。○丑刻起,整衣冠,爲皇太后萬壽拜牌,約文卿同往也。(怠勝)

十二日,寅初刻出門,與文卿同至元妙觀拜牌,同拜者七人而已。此時心存敬畏,不敢少肆也。○黎明歸,假寐片刻。○寫對四幅,篆書大匾二、小匾一。○午後祀先,心頗誠敬。○是日,劉叔濤年伯、皇甫小軒太姑丈招余午飯,不能辭,祭畢而往,時尚未晚,席中多肆意。○石子元完姻,余往賀焉。○至退樓丈處,見黄石齋先生字卷,少坐即歸。○夜臥甚早,無慾夢清。(敬勝)

十三日,退樓丈太夫人五七之期,屬往陪客。薄暮始歸。○廣盦以長洲發審一席,欲請守約三叔與謝子泉先生合辦,三叔屬爲力辭。○夜臥無慾夢失。(怠勝)

十四日,至廣盦處,爲三叔辭長洲發審一席。○至紫陽書院。○讀《朱子文集》三十葉。○傍晚歸。○夜臥無慾無夢,有戲言。(敬勝)

十五日,失行朔望禮。○寫篆對二副。○至書局晤偲翁及璞臣、復齋。○至紫陽書院。○讀《朱子文集》二十餘葉,時有倦容。○傍晚歸。○夜臥無慾夢清。(敬勝)

十六日,寫扇一柄。○至柳巷謁岳父。○答陳少希同年,不值。○祝張佑之姨丈壽,坐中時有戲言。○至長署,晤穗甫及蓉庵表伯。將行,廣盦弟歸,又坐良久。○與文卿同至撫署,中丞招飲,並登高樓,觀洋槍隊操演,終席雖無失言,卻有一二敷衍語,仍不免於世故耳。○夜歸,臥後無慾無夢。(怠勝)

十七日,至書局少憩。○至紫陽書院,讀《朱子文集》三十餘葉。○申刻歸,寫對三副。○夜臥有慾。(敬勝)

十八日,寫扇一柄。○至李笙魚處觀畫。○至紫陽書院。○清軒先生以所籤璞臣《近思録校勘記》見示,有不必删去者數條,余亦從直告之。○讀《朱子文集》二十葉,心尚浹洽。

十九日,答陸(嗣林)、黄(維翰)、特(秀)、劉(承矩)諸同年,均不值。○祝程竹君内姨丈七十壽。○至吴縣署,晤汪耕餘、謝筱翁。至書局,少坐即歸。○寫對二副,寫扇數柄。○吴子重來晤。○夜臥無慾無夢。

二十日,潘順之年伯招游山塘。辰刻登舟,同游者吴子重、秦寅生、沈韻初而已。○至龍壽山房,觀元僧繼善血書《華嚴經》全部。○買紫薇花數種而歸。○夜臥無慾無夢。

七月下旬

二十一日,至紫陽書院,看《朱子文集》。○梅先來,索書御製鎛鐘銘。○午後歸。○至中丞處,因書局經費向無指撥之款,藩庫支絀異常,擬請中丞商定,何項專撥書局,按月給發,庶無匱乏之虞,而書局得以永久。中丞亦以爲然。○答翟次懷。○廣盦招余與文卿、誼卿弟夜飲,戌刻歸。○是夜,無慾無夢。(敬勝)

二十二日,畫大柏一幅。○邀陳少希、邵實孚諸同年飲,午後客散。○潘季玉、汪秉齋兩丈招夜飲飯,余與文卿、誼卿弟同往,塗遇一友,欲有所干,尾行至潘氏九峰亭,屏之始去。初雖厭之,實可憐也。○夜飯後歸。○臥後無慾無夢。(敬勝)

二十三日,至紫陽書院。○高伯足來,談至午後而去,語多不謹處。○申刻歸,畫册頁一紙。○夜臥無慾無夢。(怠勝)

二十四日,答錢伯聲同年,晤孫秋翁。○至敏齋廉訪處,不值。○答潘筱崖昆仲,不值,歸。○三叔爲文卿餞行,座有張佑之姨丈,至申刻始散。○答周京士,不值,即歸。○畫扇三柄。○夜臥有慾。(怠勝)

二十五日,與文卿及大兄、三弟同游天平山,半途遇雨而歸。○夜臥無慾夢清。(怠勝)

二十六日,寫扇一柄。○潘莘田來,譚久而去。○曠廢半日,心氣亦極浮躁。○潘莘田來夜飯,二鼓去。○夜臥無慾,夢神降,甚奇。

二十七日,畫册頁一紙。○看《國朝文録》二十餘葉。○夜臥無慾無夢。四鼓後起,三弟次女生。(怠勝)

二十八日,答潘莘田。○至紫陽書院。○作李二曲先生《琧室録感序》一篇。

二十九日。

九月上旬

初一日,至盤門新橋巷,送孫秋槎之館無錫。○謁馮年伯,以《吴縣學禮器記》篆文底稿有斟酌之處,就而正之。○至三多橋訪趙琴舫,欲請爲保甲董事,不值。○至賓公所,與各董議保甲分段事宜。是日開局,府尊、縣尊均來,會議午後始散。○歸家閲會課文,周莊陶子春所託也。夜臥無慾無夢。(敬勝)

初二日,清晨,梅先來,以王生敏甫賦稿一篇屬爲删改。○劉叔濤年伯來晤。○午後至桃花塢,候貝錦帆丈,爲保甲事,不值。至姚鳳笙處,少憩而歸。○寫對五副。○夜臥有慾。(敬勝)

初三日,至童學使處投帖求見,係十二科前輩也。○至李薇生太守處,祝六十雙壽。○至吴涵青丈處,賀其令郎完姻。○聞子實同年昨晚自粤東歸,遂往候之。○午前歸。○爲馮年伯書篆書扇面,守愚二叔命畫紈扇,又爲友人寫扇數柄。○燈下看《國朝文録》。○夜臥無慾無夢。(怠勝)

初四日,至保甲總局。○至紫陽書院,看《朱子文集》十餘葉。○清軒先生以所著《通鑑綱目前編辨誤》見示。○下午,至劉家浜,候潘松生。西街候唐辛生。桃花塢候貝錦帆丈。又至王酉山同年館中,均爲保甲事也。○薄暮歸。○燈下鈔清軒先生《綱目前編辨誤》二葉。○夜臥無慾無夢。(敬勝)

初五日,至保甲總局。○至三多橋候趙琴舫,以南正五圖保甲事託辦,與琴舫同候徐慶三(鼎)、席子雲(蕙),均爲保甲事,託爲分段辦理也。○至濟元典内午飯。○候洪補笙、管沁梅、何壽齡、高子厚、李協卿,皆局中所請保甲董事也。○薄暮歸。○燈下,鈔《綱目前編辨誤》一葉半。○是夜無慾無夢。(敬勝)

初六日,至西百花巷趙士雲處,商請保甲各里董。○至書局晤偲翁、泖翁。○至紫陽書院,鈔《綱目前編辨誤》三葉。○至劉家浜潘松生處,亦爲保甲事也。○暮歸。○燈下鈔《綱目前變辨誤》二葉。○臥後無慾無夢。(敬勝)

初七日,清晨,鈔《綱目前編辨誤》一葉。○至承天寺候王襄卿,萃號候管筠如太姑丈,恒生候潘友莊,俱請爲保甲董事。○午後,至保甲總局。王蘭蓀、李子明、吴涵青、張少槎、貝鏡帆、潘端卿、陸小松均來,議分段事,諸君子皆初一日未到者也。○暮歸。○寫篆對二副。○燈下鈔《綱目前編辨誤》二葉。○是夜無慾夢雜。(敬勝)

初八日,清晨,鈔《綱目錢編辨誤》一葉。○至沈茂順、姚正和、神仙廟前蔣宅,均爲保甲事也。○潘筱涯丈嫁女往賀之。○至鄒雋之處,賀其令郎入泮喜。○沈書笙令郎娶婦,午後往賀之,遂歸。○鈔《綱目前編辨誤》二葉。○燈下又鈔一葉。○臥後有慾。

初九日,清晨,鈔《綱目前編辨誤》一葉。○至承天寺候張惺庵、王晉生、吴潤甫,至北市地庫候淩茂卿,桃花塢候毛幼安,輪香局候汪韞山,河沿街候陳端生,崇真宫橋下塘候陸鳳巢,俱係保甲董事,親往一拜,以昭鄭重。○午後至包衙前汪尹甫處,同尹甫至烏龍巷候吴清如,九曲里候徐雋生,中街路候朱榮卿,王洗馬巷候汪振民、陸仲達,均爲保甲事宜也。○至保甲局。○至吴縣前,候莊順卿姑丈。○至柳巷,拜姨岳母冥誕。○候夏卓卿、李子明,候申芑卿,皆係保甲董事。○暮歸,襄卿、鳳巢堅辭保甲事,余固請之,始允。○燈下,鈔《綱目前編辨誤》一葉。○是夜無慾無夢。(敬勝)

初十日,清晨,鈔《綱目前編辨誤》一葉。○至范莊前候何壽彭,申衙前候畢孫帆,與孫帆商定申衙前慕家花園兩處保甲,請孫帆與余春生兩人經理。○王天井巷候張酉生。○婦家方存之先生由安慶來,將赴直隸,應湘鄉相國之薦舉也。○至獅林寺弔繆心如丈,陪賓半日。○至天妃宫前,候王儒卿,不值,遂歸。○鈔《綱目前編辨誤》一條。○燈下閲方存之《俟命録》。○臥後無慾夢清。(敬勝)

格致之學

誠意之學

正心之學

修身之學

齊家之學

治平之學

九月中旬

十一日,清晨《鈔通鑑前編辨誤》一葉。○與大兄同至程公祠,弔韓小舲舅母,蓋蘭卿表兄自山左扶柩歸也。○於程公祠遇謝綏之,出示鄉程約章程,予深然之。○歸家。○先曾祖母忌辰,臨祭誠敬。○午後,至沈慶人姻丈處,託查皋橋東大街保甲也。○至保甲總局,與各段董事分派門牌紙張,至暮始歸。○燈下鈔《綱目前編辨誤》二葉。○是夜無慾夢清。(敬勝)

十二日,清晨,爲方存之先生寫摺扇一柄。○至閶門外答存之先生。○至書局,莫偲翁招存之先生午飯,同席者璞臣、仁卿、泖生、曼生及余也。○歸家,爲徐朗亭、高月樵寫扇二柄。○燈下寫《綱目前編辨誤》二葉。○是夜,無慾無夢。(敬勝)

十三日,清晨,寫《綱目前編辨誤》一葉。○候鶴巢。○至西白塔子巷陳年伯母處,適下鄉掃墓,不值。○候汪燕庭,不值,遂歸。○午後,至紫陽書院。○鈔《綱目前編辨誤》。○燈下鈔《綱目前編辨誤》。是日,共鈔五葉。○臥後,無慾無夢。(敬勝)

十四日,清晨,鈔《綱目前編辨誤》一葉。○答王竹生大令,不值。○至通關坊,候林圃香,飲馬橋候秦子良。○至撫署,適中丞調考候補州縣,扃門謝客。○候張少槎、王蘭孫、張沅芷、姚達三、馬鋭卿、程申甫諸君子,俱辦保甲之段董、里董也。○候子實同年。○至書局,適高伯足來,同至莫偲老處,看偲老寫對,至薄暮遇雨而歸。燈下鈔《綱目前編辨誤》二葉。○臥後無慾夢清。

十五日,清晨,鈔《通鑑前編辨誤》二葉。○至保甲總局。○候申衙前里董余春生,水潑粉橋里董鮑竹孫,富郎中巷里董朱藹吉,盛家浜里董吴蔭餘,廟堂巷里董阮梅孫、王亦佳,瓣蓮巷里董張友松,支家巷里董張敬莊。又至洪東伯處,商請各里董至濟元當午飯。○候道前街里董諸小恬、陳梅村,侍其巷里董何叔梅、馬鋭卿,新橋巷里董屠辛楣,三多橋南首里董陳星階,府前里董狄汝舟,金獅巷里董鄔集堂,西美巷里董胡冕之,花街巷里董王顯甫。○是日,又至敏齋廉訪、雨生中丞處,因陸子年同年(嗣齡)丁憂回籍,應給咨文護照,代爲一催,恐其久滯不發也。○燈下,鈔《綱目前編辨誤》二葉。○臥後無慾無夢。

十六日,清晨,至保甲局商請各董,遇雨歸。○鈔《綱目前編辨誤》四葉。○夜臥夢邪。(怠勝)

十七日,鈔《綱目前編辨誤》一葉。○候鐵瓶巷董事胡桂卿、鷹揚巷董事楊少峰、大石頭巷董事□□□。○至紫陽書院,晤清軒先生。○石梅孫先生來晤。○至保甲總局,胥盤路各里董來領門牌,抵暮始散。○夜臥無慾夢清。(怠勝)

十八日,鈔《綱目前編辨誤》。○午後,至書局。候莫偲翁,不值。○至觀前買鞋。○至香生處,少憩而歸。○鈔《綱目前編辨誤》。○燈下鈔《綱目前編辨誤》,共鈔四葉。○臥後無慾夢雜。(怠勝)

十九日,至秋濤曾叔祖處,坐譚片晌。○送退樓丈太夫人之殯,午後歸。○候朱憶萱、江花卿、陸鳳石、李彦如、朱悦樵、陶温如,言編查保甲事。○燈下代張方伯作《通鑑後跋》,未竟。○臥後無慾夢多。(怠勝)

二十日,候崇真宫橋里董徐少山、馬翰甫,候中市里董朱桂槎、王小亭、江菊溪、包星堂、黄慎安。○至劉家浜候雷甘溪。○至書局,候莫偲翁、劉泖生。○至保甲局,商請各董。○歸家,祀先。○午後,至新橋巷景亭年伯處,半塗遇之,遂歸。○作《通鑑後跋》竟。○作書寄雅三叔父,以二弟從師事告之也。○燈下録《通鑑後跋》二通,一送廣盦,一交芝岑,轉呈方伯也。○臥後無慾夢雜。(敬勝)

格致之學

誠意之學

正心之學

修身之學

齊家之學

治平之學

九月下旬

二十一日,袁敬孫來借《桴亭先生日記》。○馬翰甫來。○至西白塔子巷陳年伯母處。○至安徽會館,答汪同年(文樞)。○歸家午飯。○至保甲局,與各里董分取門牌册籍,抵暮歸。○寫扇一柄。○燈下鈔各段里董姓氏摺一扣。○臥後無慾夢清。(敬勝)

二十二日,清晨,寫扇二方。○鶴巢來晤。○寫對五副,條幅一紙。○陳心農來,茹香先生之孫也。○鈔《通鑑前編辨誤》四葉半。○夜臥無慾夢雜。(敬勝)

二十三日,王儒卿來。○至紫陽書院,鈔《綱目前編辨誤》四葉半。○薄暮,至莫偲翁處,少坐歸。○燈下鈔《綱目前編辨誤》二葉。○臥後有慾。(敬勝)

二十四日,清晨,鈔《綱目前編辨誤》一葉。○朱憶萱來。○至保甲局。○至方伯處,爲陸子年同年言扶柩回籍之費,請方伯早日給放。○至紫陽書院,鈔《綱目前編辨誤》一葉半。○傍晚,至莫偲翁處送行,遂歸。○燈下鈔《綱目前編辨誤》一葉。○臥後無慾無夢。(敬勝)

二十五日,鈔《綱目前編辨誤》一葉。○至朱憶萱處。至保甲局,又至慈悲橋候許季和,長春巷候張子餘、潘端卿、陸小松,皆爲保甲事也。○午刻歸,鈔《綱目前編辨誤》三葉半。○臥後無慾夢清。(敬勝)

二十六日,鈔《綱目前編辨誤》一葉。○至浄心庵拜沈氏内舅母冥誕。○至子實同年處,與子實公請汪幹庭同年及黄、劉、陽、特各同年,席散已申刻矣。○候吴縣學張老師。○候吴涵青姻叔,遂歸。○燈下鈔《綱目前編辨誤》二葉。○臥後有慾,不能制。(怠勝)

二十七日,鈔《綱目前編辨誤》半葉。○寫對十餘副,條幅二紙。○題潘麐生所藏葉調笙先生手札。○看《説文》。○燈下看《説文》。○臥後無慾夢多。(敬勝)

二十八日,偕潤卿二弟同至乘馬皮巷吴涵青處,送二弟入塾也。○至紫陽書院,晤清軒先生。○寫扇二,題泖生《半舫延秋圖》卷。○暮歸至保甲局,晤馬鋭卿。○燈下檢閲《説文》。○臥後無慾夢清。(敬勝)

二十九日,清晨至保甲局。○至司前街,候趙琴舫、徐慶三,均不值。至三多巷,候席子雲,又由三多橋至開元寺南,知各户門牌均已齊集,皆陳星階所查,甚周密也。再由西半爿巷至盤門梅家橋,此一段皆汪燕庭所查,亦已遍貼門牌矣。至燕庭處,不值,晤其弟。○至濟元亨公帳房少憩,至道前街候諸小恬,至桂河坊義學候陳星階,遂歸。○燈下,寫篆書條幅。○臥後無慾無夢。(敬勝)

三十日,寫伯寅師壽屏四幅,篆書。○傍晚,張仁卿來。○燈下寫篆書條幅。○臥後無慾夢清。

格致之學

誠意之學

正心之學

修身之學

齊家之學

治平之學

十月上旬

初一日,行朔望禮。○寫伯寅師壽屏一幅。○至靈鷲寺,拜彭棟雲年伯冥誕。○午後,候勒少仲廉訪,不值。○至香嚴廉訪處,養閒丈、退樓丈、賈雲樵觀察先後來,晤譚良久。○至退樓丈處候杜小舫觀察,不值,遂歸。○燈下看《國朝文録》。○臥後無慾無夢。(敬勝)

初二日,寫伯寅師壽屏三幅。○勒少仲廉訪來晤。○泖生來晤。○燈下閲《國朝文録》。○是夜無慾無夢。(敬勝)

初三日,至保甲局。○至申衙前,候王潤齋,不值。○至紫陽書院,孫帆來晤。○寫保甲局禁歇煙館告條十餘紙。○袁敬孫來晤,同來者司馬子遠、馮桂槎及常熟宗□□三君子,皆有志正學,先來謁見清軒先生,後至樓上譚久而去。○傍晚,至退樓丈處,晤杜小舫觀察、勒少仲廉訪。○暮歸,寫保甲局告條數紙。○夜臥無慾夢清。(敬勝)

初四日,寫保甲告條十餘紙。○寫對六副。○至韻初處,問其疾,在樓上晤談良久。○向香嚴廉訪乞得《蘇子美集》一部。○薄暮,聞護龍街祥符寺巷口棉花店失慎,火光甚熾。余與大兄至巷口立望良久,各處水龍俱集,火乃熄。○夜至范莊前,梅先招飲,席散而歸,已近二鼓矣。○臥後無慾無夢。(敬勝)

初五日,作香嚴廉訪壽序一篇,午刻脱稿。○至梅先處,陪程、張兩老師午飯。梅先於是日請程可齋講鄉約也。○萬清軒先生亦來,同至范莊宣講聖諭,可齋講“敦孝弟以重人倫”一條,層次清晰,語亦明白曉暢,足以啓發愚蒙,清軒先生亦深嘉許。講畢,與清軒先生同至祠内瞻謁,有仰止之思焉。○母舅來,欲與鄭國魁之姪搆訟,余力拒之。○至大石頭巷,送陸子年同年歸蜀。○夜臥無慾。(敬勝)

初六日,至徐燮堂處,賀其令姪完姻喜。○至馮年伯處,不值。○候應敏齋廉訪,亦不值。○至書院,晤清軒先生。○至穿珠巷晉豐棧,答徐挹泉。○包衙前答許竹篔,皆同年庶常也。○飯後,至古市巷,答張硯香。○至接駕橋,候端木瑶田,欲請其查保甲也。○至保甲局。○暮歸。○燈下寫京信。○臥後無慾夢清。(敬勝)

初七日,至保甲總局,陳生穀來晤。○午前歸,寫香嚴壽屏兩幅半。○夜臥無慾夢正。(敬勝)

初八日,寫香嚴壽屏三幅半。○至保甲局,查閲城内各處煙館清單。○夜臥無慾夢清。(敬勝)

初九日,寫香嚴壽屏兩幅,寫對一副。○午後,至丁香巷,候引之表姨丈。○至麒麟巷,候語樵,譚久而歸。○至宋仙洲巷,候汪葦塘太姻丈,至王洗馬巷候陶桂門丈,聞有婦女結盟誦咒之事,或云在宋仙洲巷,或云王洗馬巷,有陶氏家庵,親往訪之,始知底藴,亦不足深究也。○暮歸。○燈下讀歐陽文數篇,至《范文正公神道碑》,心竊慕之,吾輩當以天下爲任,不可不自勉也。○臥後無慾夢正。(敬勝)

初十日,清晨,至保甲局,途遇清軒先生及復齋同年,同游獅子林。璞臣後至,是日璞臣招飲芳草園,同席者又有泖生、静知。申刻始散。○與清軒先生、復齋、静知同游拙政園,抵暮而歸。○燈下寫香嚴壽聯一副,碧湄所作也。○臥後無慾無夢。

格致之學

誠意之學

正心之學

修身之學

齊家之學

治平之學

十月中旬

十一日,清晨,至中丞處,中丞欲請萬清軒先生主講平江書院,余力贊之。○賀杜小舫廉訪接署臬台篆。○賀祁浩泉令郎入泮喜。○賀汪振民令郎入泮喜。○李眉生廉訪四十壽辰,同人爲公舉以祝之,演童子戲,至夜而罷。○是夜無慾夢清。(敬勝)

十二日,偕俊卿弟、潘達泉同至司前街趙琴舫處,約琴舫編查西善長巷一帶保甲。○清軒先生招午飯,不果往。○香嚴邀往陪賓,是晚主人宴客,仍演童子戲。余與三弟皆往,兩日在熱鬧場中酬酢應對,未免心爲形役也。○夜臥無慾夢正。(怠勝)

十三日,至保甲局,同達泉至趙琴舫處,查朱家園、壽寧衖一帶保甲,共一百餘户,半爲妓館,係揚州人居多。此輩逐之不勝逐,留之必不可留,其下者幾與乞丐等,可恨亦可憐也。查畢已申刻矣。偕琴舫、達泉、劉俊卿(琴舫之徒,同往查保甲者)、徐慶三(琴舫之友)通往通關坊鳳和館小酌,抵暮而歸。是夜無慾夢清。(敬勝)

十四日,至保甲局,椒坡亦來。○至紫陽書院。○看貝省三《吉雲室日鈔》。○至申義莊候申穆齋,以廟前保甲事託之。○歸家,徐翰卿來。○寫册頁一方。○燈下讀歐陽文。○夜臥有慾。(敬勝)

十五日,竟日不出門,畫扇六,寫扇三,寫對二。○管才叔(樂)來晤。○燈下爲端木瑶泉作《種善局代賒會徵信録序》一篇。○臥後無慾無夢。(敬勝)

十六日,寫《代賒會徵信録序》一篇,隸書。○寫書局《寒衣會募啓》。○應敏翁來。○至閶門滸溪倉答管才叔,至臬署送應敏翁北上入覲。○寫對二,寫扇二。○燈下讀歐陽文。○臥後無慾夢清。(敬勝)

十七日,至保甲局。○至紫陽書院。○管才叔來晤。○讀《朱子文集》十餘葉。○暮歸。寫對四副,條幅一紙。○大兄、三弟同至虹橋羊肉館小飲。○燈下讀歐陽文。○是夜無慾夢清。(敬勝)

十八日,寫扇一。○潘筱涯招飲,同席者沈書森、汪秉齋丈、蔣雲生及椒坡、麟生也。申刻席散,至何子帆處少坐即歸。○彭文敬靈柩將至,訥翁屬寫上諭、祭文、碑文三紙,燈下畫格子。○臥後有慾。(敬勝)

十九日,寫彭文敬飾終上諭及御賜祭文、碑文三道,自辰至酉始畢。○燈下寫篆書扇面三。○臥後無慾夢清。(敬勝)

二十日,至柳巷夏卓卿處,鐵瓶巷顧子山丈處,甫橋頭顧康如處,均賀入泮喜。○至長署,晤蕭穗甫,譚良久。廣盦衙參未歸。○至彭訥翁處,不值。聞芍翁已過清江矣。○至保甲南局,晤江鹿門、汪少南。○至鈕家巷顧滋真姑丈處,至謝衙前管筠如太姑丈處,至跨塘橋黄霄翰處,至桃花塢貝鏡帆丈處,均賀入泮喜。○至保甲局,暮歸。○夜臥無慾夢清。(敬勝)

格致之學

誠意之學

正心之學

修身之學

齊家之學

治平之學

十月下旬

二十一日,子可叔祖入泮開賀,酬應半日。○寫對七副,條幅一幀。○傍晚,五叔偕三弟、時卿弟同至原妙觀前散步。○燈下爲王蔭齋觀察寫篆書條幅。○臥後忽起慾,不能遏,殊可愧也。

二十二日,至保甲局。○至紫陽書院。○以禁煙事函致汪耕餘邑尊,請其嚴辦一二户,以示懲儆。○至保甲局少憩歸。○燈下讀《東都事略》、《司馬温公傳》。○臥後無慾無夢。(怠勝)

二十三日,候潘偉如廉訪。○拜程藻安壽。○候袁敬孫。○至璞臣處,弔其新喪子婦也。○答紫雲曾叔祖,在河南作幕十餘年,近日始歸。○芝生母舅來,晤譚良久。○高碧湄、黎慎齋同來。碧湄索畫扇面,傍晚而去。○寫對一、匾一。○燈下作書,復文卿。○臥後無慾夢正。(怠勝)

二十四日,至樂橋,查煙館。至司前街、三多巷一帶,查地保所報未歇之煙館,家喻而户曉之,俾煙館不受書差之累,欲以慈心濟嚴法,不知能見效否也。○至柳巷謁岳父。○至保甲局。○午刻歸,寫文卿信,寫京信,至夜始畢。○夜臥無慾無夢。(怠勝)

二十五日,酉山來晤。○母舅因訟被押,咎由自取,余爲函致汪耕餘邑尊,請其嚴加申飭,實爲保全韓氏起見,無他意也。○璞臣來晤。○吴小珊來,爲之函薦沈瘦珊處教讀一席。○寫扇面四。○燈下讀歐文。○臥後無慾夢清。(敬勝)

二十六日,至牙釐局,候子永先生,論爲學之道(道理本極平淡,即非道理。○《乾卦》以潛龍爲本,雖飛龍亦不失其爲潛,不潛即亢矣。○聖人於子臣弟友,慎其所以感之者,不言應可也,一言應即涉功利。○聖人以善惡爲吉凶,今人以所趨所避者爲吉凶)。至花橋巷吴邁公處,道其令愛出閣喜。○至椒坡處,賀其令姪吉席。○申刻歸,寫京信。○燈下寫京信。○臥後無慾無夢。

二十七日,聞彭文敬靈柩已到胥門,與三弟同舟往弔,晤芍亭兄、岱霖弟及康侯、掌絲,譚至下午。芍亭與余兄弟誼同骨肉,相别一年,情意倍切,不覺言之長也。○與三弟同至退樓丈處,少坐歸。○燈下,復虎峰書,致望雲前輩書。○臥後無慾夢正。

二十八日,復伯聲同年書。○至順之年伯處,因偉如廉訪欲邀三弟赴閩中,三叔以爲可,余託椒坡往允之。○至保價局。○至書局,晤劉泖翁。○至胥門芍翁船上,抵暮而歸。○燈下讀歐文。○臥後無慾夢清。

二十九日,戴步瀛招飲喜酒。○偉如廉訪來晤。○寫扇二。○接翁叔平年伯書,以李蘭生前輩所書《文端公墓誌銘》屬爲勒石。○夜臥無慾無夢。

十一月上旬

初一日,與大兄、三弟同至胥門馬頭,候彭文敬靈柩,入城送至葑門宅内。午刻,安位畢,隨衆賓一拜而退。○至長洲縣署,候廣盦,久不歸,與穗甫晤譚片晌。○至石子街,答顧肯堂表舅,不值,遂歸。○檢點書案及各信札。○和卿二弟自八月中旬歸自虞山,久患咳嗽,痰多而臭,醫家云此肺痿也。至十月下旬,脾泄氣促,日沉一日。是日,病益劇,舉室皇皇,恐其痰壅而氣脱,不勝愁悶。○夜臥無慾夢雜。(敬勝)

初二日,清晨,聞和卿弟病勢益重,危在呼吸,往視數四,竟日不敢出門。○清軒先生來,將於初四五日歸楚北也。○寫對四副。○吾同祖兄弟六人,和卿補府學廩膳生,又習錢穀之學,規模已具,漸可及鋒而試,方冀各圖進取,共振家聲,不意臥病兩月,遂至不起,竟於是日申刻去世。嗚呼,悲哉!和卿有一女而無子,年纔三十有二,書生命薄,天不假年,其何以慰吾叔母,更何以慰吾祖母耶?○約計和卿弟喪事,需用洋蚨二百餘枚,五叔及三弟各任五十,其餘大兄與余分任之,適三叔感冒臥床,不欲令三叔知之,一切棺衾之屬,亦於前日預爲之備矣。○夜臥無慾無夢。(敬勝)

初三日,何子永先生招飲。倪載軒夫子大世兄娶婦。沈百川令郎娶婦。王平之續娶,均辭不赴。○爲和卿弟喪事,竟日不出門,檢理書籍筆硯等物。○吴槎仙來探喪。○夜臥無慾無夢。(敬勝)

初四日,和卿弟大斂,親族朋友來探者數十人,事畢已申刻矣。○二叔母悲傷過甚,陡然氣塞,目定口閉,良久始蘇,舉家爲之驚愕。○薄暮,椒坡來晤。○燈下復沈瘦珊信。○臥後有慾。(敬勝)

初五日,彭文敬於是日設奠,晨往陪賓,至申刻而散。○至長州縣署,少坐即歸。○夜飯後,至均初處,雜譚良久。○臥後無慾夢多。(敬勝)

初六日,至紫陽書院,送清軒先生歸楚。○爲王竹生大令畫扇一、寫扇一。○泖生、碧湄、蒓齋先後來譚,至申刻而去。○璞臣、子昭來晤,共論爲學之道(子永先生稟賦厚,故精力足,讀書多,故見理透。○多言不能盡純,必有一二出入語。○先難后獲,學者只管從難處做。○好勝必多大言)。○薄暮,至保甲局,旋歸。○夜臥無慾夢清。(怠勝)

初七日,至王仙根處,賀其令弟入泮喜。○至小日暉橋,賀陶軒令郎入泮喜。○至錢省三處,訪問刻碑工價。○至陳年伯母處,以各同年所助洋送去,聞其將赴徽州,依茹香先生也。○歸午飯。○午後,至退樓丈處,不值。與嵐坡、槎仙、芝亭至護龍街、觀前散步而歸。○燈下看《堯峰文鈔》。○臥後無慾無夢。(怠勝)

初八日,寫封二。○至退樓丈處,欲請張玉甫刻《翁文端墓志》也。○碧湄招飲,座中惟泖生、蒓齋二人。同席多戲言。○午後歸,梅先來索書鐵香爐、燭檠款識十餘紙。○燈下作《旌表姓氏録序》半篇。○臥後無慾夢雜。

初九日,至葑門旗杆里,晤芍亭兄、岱霖弟、康侯、掌絲兩生(芍翁以叔平年伯所書御碑文屬爲選工摹勒。○岱霖出示翁覃溪閣學手書唐人絶句)。午後至長署,晤蕭穗甫。○至醋庫巷口,晤硯田叔岳,託其向仁卿叔岳借洋百元,爲和卿弟喪用也。○問趙姨丈病。○暮歸。○燈下看《堯峰文鈔》。○臥後無慾夢清。

初十日,寫扇一柄,送畢孫帆令郎入泮之喜。○吴小珊來晤。○硯田叔岳來晤。○錢省三來,以彭文敬碑文託其購石。○至孫帆處賀喜,飯後歸,已申刻矣。○三叔於前月杪臥病,痰多氣喘,飲食大減,睡少神倦,日來因久坐不能平臥,兩腳浮腫,氣分虚弱,較甚於去冬之病,甚爲焦灼也。○夜臥無慾夢正。

格致之學

誠意之學

正心之學

修身之學

齊家之學

治平之學

十一月中旬

十一日,竟日不出門。○是日三叔氣喘稍定,煩躁亦少平矣。○寫扇二柄,送陶子春令郎幼如、詒孫令郎萬書入泮之禮。○燈下,爲復齋作《旌表姓氏録序》半篇。○臥後有慾。

十二日,畫扇二,寫扇五。○是日,三叔服葠湯,氣分稍足,夜臥亦安,漸有把握矣。○燈下,檢閲《説文辨體》十餘字。○臥後無慾夢清。

十三日,答潘偉如廉訪,不值。○答芸舫前輩,旋歸。○爲椒坡畫扇一柄。○午後,至紫陽書院。○退樓丈招飲,同席者艮菴、養閒兩丈及偉如廉訪也。席散歸,已戌刻矣。○夜臥無慾無夢。(敬勝)

十四日,趙晉卿同年之祖母約弔,陪賓半日,飯後歸。○寫條幅二、横披一。○燈下查《説文辨體》十餘字。○臥後無慾夢清。(敬勝)

十五日,養閒丈來,問三叔病。○偉如廉訪來,爲三叔診脈。○午後,至退樓丈處,候張玉斧,不值,歸。○文卿同年自歙來吴,將作入都之計,譚至夜深而睡。○是夜,無慾夢清。(怠勝)

十六日,至椒坡處,晤譚片晌。○候潘鶴笙、芸臺兩觀察,均不值。○至退樓丈處,晤張玉斧,以《翁文端墓誌》託其摹刻。○潘偉如廉訪招飲,席終無失言。○至俞蔭甫師處。○暮歸。○燈下看《説文廣義》。○臥後無慾夢正。(敬勝)

十七日,與晉卿弟同至璞臣處,弔其子婦之喪。○至静知芳草園中,晤譚良久而歸。○至紫陽書院,看《朱子文集》十餘葉。○至卓卿叔祖處賀喜,是日步雲叔娶婦回門也。○暮歸,與文卿譚至二鼓而睡。○是夜無慾無夢。(敬勝)

十八日,芍翁來譚,至午刻而去。○午後至保甲局,同達泉查廟前、護龍街一帶煙館,至飲馬橋以南而止。○候徐子晉,晤譚良久,暮歸。○與文卿夜話。(敬勝)

十九日,寫對二副。○偉如廉訪招余課其令郎子宜(名志厚)讀,是日到館。○午後,至載軒師處,不值,歸。○祀先,敬肅。○是夜,文卿於夜飯後登舟,明日早行矣。○臥後無慾夢清。

二十日,長至,行賀節禮,拜祠堂。○午後,至保甲局,議傳地保禁煙事,凡各煙館不遵禁示者,查出後責令具結到局,不復送縣懲處,於嚴禁之中仍寓體恤之意也。○至養閒丈處,旋歸。○是晚,爲偉如、椒坡餞行,邀筱涯、韻初作陪,席散已亥刻矣。○臥後無慾夢清。

格致之學

誠意之學

正心之學

修身之學

齊家之學

治平之學

十一月下旬

二十一日,至偉如廉訪處,午後歸。○養閒丈邀往觀劇,薄暮赴席,戌刻歸。○是夜無慾無夢。(怠勝)

二十二日,清晨,寫卞頌臣夫子信,由三弟帶去。三弟於是日午後偕偉翁同行。○至混堂巷,賀葉詠仙令郎叔枚兄吉席。○至偉如廉訪處送行,則已登舟矣。○至鹽菜巷陸硯田叔岳處,賀其令郎吉席,飯後歸。○璞臣來晤。○韻初爲椒坡餞行,同席者鶴巢及余兄弟兩人,戌刻散。○是夜無慾夢清。(怠勝)

二十三日,袁敬孫來晤。○録李二曲先生《堊室録感序》一篇。○午後,至保甲局。○至書局,晤復齋、辰田,適子昭、仁卿亦來。○暮歸。○燈下看《説文》。○臥後無慾夢正。(怠勝)

二十四日,至保甲局,偕達泉同查煙館,由中街路至皋橋舒巷折而南,由石塔頭、黄鸝坊橋衖至申衙前回局,共查三十餘家,均嚴聲厲色,諭令歇閉。○申刻歸,涂朗軒觀察來晤。○夜臥,無慾夢清。(敬勝)

二十五日,至胥門答涂朗軒觀察,則已解纜矣。○至侍其巷,答顧顧山前輩。○至中丞處,晤譚片刻。○至退樓丈處,拜許緣仲觀察。○至富仁坊巷館中,午後歸。○起賀年信稿。○夜臥無慾夢清。是晚,芝生母舅來晤,譚久而去。(怠勝)

二十六日,至書局,晤泖生。○至紫陽書院。○看《朱子文集》。○芸舫前輩來晤,葉涵溪先生、璞臣、復齋先後來。○陶俶南來。○燈下起李少荃師處賀年信稿。○臥後無慾。(敬勝)

二十七日,寫竟日京信,至晚始畢(賀張叔平師年禧。○賀潘伯寅師年禧。○復翁叔平年伯信。○寄皞民信。○復柳門信)。○酉山來晤。○雅賓來晤。○是夜無慾夢正。(敬勝)

二十八日,寫李少荃師處賀年啓。○陶俶南來,作書答石子元,託俶南帶杭轉寄。○錢省三來,託其購《翁文端墓誌》石。○無 後,至退樓丈處,晤張玉斧。○退樓、養閒、香嚴諸君子公請許緣仲觀察觀劇,招余往陪。余以飲酒演劇,廢時失事,頗不欲往,然又不肯拂主人之意,終席不勝局蹐,亦周旋世故之病也。夜飯後歸,幾及二鼓矣。○是夜無慾夢清。(怠勝)

二十九日,到潘氏館中。汪載雲亦於是日到館,爲偉翁之三世兄課讀也。○爲子宜講《論語》兩章。○査《説文辨體》數字。○暮 歸。○夜臥有慾。(敬勝)

三十日,到館。○査《説文辨體》數字。○爲子宜講《論語》三章,講韓文一篇。○申刻至紫陽書院。○看《朱子文集》。○薄暮至保甲局,旋歸。○燈下寫篆書條幅四幀。○致涂朗軒觀察信。○臥後無慾無夢。(敬勝)

格致之學

誠意之學

正心之學

修身之學

齊家之學

治平之學

十二月初旬

初一日,大兄赴上海,余作書致椒坡一函,致王竹生大令一函,皆由大兄帶去也。○寫對五副。○至退樓丈處,養閒、秉齋丈先後來,晤譚半晌。○午刻到館。○爲子宜講《論語》三章,講韓文一篇。○查《説文類辨》十餘字。○暮歸。○燈下作書,唁龔鳳臺同年丁内艱,託琬卿弟帶至崇明。○臥後無慾夢清。(敬勝)

初二日,寫對一副。○賀英茂文觀察接糧道篆。○至德昌棧答鄭愛廬年伯。○至大王家巷弔俞如英本生母之喪。○到館。○爲子宜講《論語》三章,韓文一篇。○查《説文類辨》十餘字。○聞昨夜顧家巷失火,係元和縣刑房,燒死三人,余因至江子山處及費芸舫前輩處問之。○暮歸。○燈下補寫日記,看蔭甫師《賓萌外集》。○臥後無慾夢雜。(敬勝)

初三日,天雨躁熱,竟日不出門。○璞臣來,譚及保甲禁煙事,余以紳士不能著力,如何嚴辦之法,只得聽諸官長也。○請璞臣爲三叔診脈,脈象尚不過虚,唯氣阻不能通利,旁溢四肢,筋絡脹滿,宜先導氣,由小便而出,因三叔不肯服藥,但用車前子一味煎湯服之,未知能見效否。○爲沈瘦珊夫人作祭文半篇。(怠勝)

初四日,至鶴巢館中,以顧肯堂表母舅所借洋蚨十枚託其轉交。○到館。○爲子宜改文半篇,講《論語》三章。○查《説文類辨》數字。○至紫陽書院,晤潘芝岑。○至書局,晤劉泖生,索其所鈔《孫月坡詩稿》。○暮歸,爲沈瘦珊夫人作祭文半篇。○三叔忽然痰閉氣逆,耳目昏眩,不省人事,舉家爲之驚慌,倉卒之間,茫無措手。徐進橘紅半夏湯,痰聲如沸,病勢甚危。自夜飯後起直,至黎明始甦,脈象忽有忽無,甚可慮也。○余俟天明少睡片刻。(敬勝)

初五日,託守愚二叔至趙達泉處,爲三叔看壽器。○至紫陽書院,答楊濱石前輩,旋歸。○三叔脈象稍平,姪輩輪流侍疾,頃刻不可離人也。○下午,作書寄大兄、三弟兩函,以三叔病情告之。○明 日和卿弟約弔一日,先於是日收拾書籍,布置一切。○夜臥無慾夢清。(敬勝)

初六日,五鼓起,爲和卿弟題主。○客來弔者八十餘人,傍晚時送柩至中街路下船,回吉已上燈時矣。○三叔由書房遷臥内室。○是日下午,心氣微躁,尚不致形於辭色耳。○夜臥無慾無夢。(怠勝)

初七日,到館。○爲子宜講《論語》三章,韓文一篇。○書沈瘦珊夫人祭文一篇。○暮歸。○廣盦招往商酌各事,夜飯後歸。○臥後夢邪而失。(敬勝)

初八日,三叔因臥房黑暗,不見日光,寒氣尤甚,甚欲仍移臥米庵,性急如火,不肯少待。余因勸其移榻廂房,屋小而暖,較爲爽朗。遂唤匠裝一玻璃風窗,余督同沈桂用東洋紙糊窗半日,使上下無一隙漏風之處,居然一煗室矣。三叔於申刻移臥廂房。○潘鶴笙觀察來晤。○傍晚,至養閒丈處,不值。○至保甲局,旋歸。○夜 飯後,偕潤之弟至觀前,因三叔房内逼窄,無點燈之地,買洋玻璃壁燈二盞而歸。○臥後無慾夢清。是日下午,大兄自上海歸,蓋坐腳踏小船一夜半日,行三百里,可謂速矣。(敬勝)

初九日,到館。○爲子宜改文半篇,講《論語》三章、韓文一篇。心甚粗忽。○寫對五副。○松生、筱涯來晤。○暮歸。○三叔煩躁竟日,夜飯後尤甚。請藴山診脈,以竹瀝沈香湯進之。○夜臥有慾。(怠勝)

初十日,至書局,晤陳辰田及復齋、少鶴。○至紫陽書院,晤張仁卿及夢萱、厚甫諸君。○至退樓丈處,少坐片刻。○到館。○爲子宜講《論語》三章、韓文一篇。○查《説文類辨》十餘字。○暮歸。○燈下閲孫月坡丈詞稿,猶憶庚申年三月,余館外祖家,月坡先生以詩稿十餘本相屬,曰:“吾老矣。吾子孫不能守楹書,吾死之後,恐遂散失,子爲我藏之。”越一月,寇至,先生殉難,詩稿亦付諸兵燹,至今以爲憾事。適聞泖生處藏有孫月坡先生殘稿,借來一讀,欲託狄海清鈔一副本也。○夜臥無慾夢清。

格致之學

誠意之學

正心之學

修身之學

齊家之學

治平之學

十二月中旬

十一日,到館。○查《説文類辨》十餘字。○寫對三副。○爲子宜講《論語》三章、韓文一篇。○暮歸。○燈下起信稿(寄江西平景孫師)。○臥後無慾夢清。(敬勝)

十二日,至曹胡徐巷,祝張東亭壽。○至石子街,候顧少逸,有規勸語,意頗懇切。○至通關坊天王寺,弔王仲松之尊人。○到館。○爲子宜講《論語》四章。○午後歸。○寫平景孫師一啓。○傍晚祀神。○是夜無慾無夢。(敬勝)

十三日,到館。○寫《説文類辨》目録二百餘字。○寫篆書條幅一紙,對三副。○至紫陽書院。○暮歸。○燈下在三叔房内侍疾。○臥後無慾夢失。(怠勝)

十四日,至斌陞店答周雅賡。○至應敏齋廉訪處,不值。○至長洲縣署,晤廣盦及穗甫、子泉、詠巖諸君子。○至芍翁處,譚良久。○至獅子口,答陳菱舫。○申刻歸。○是夜祀先,敬肅。○在三叔房内侍疾病。○臥後無慾無夢。(敬勝)

十五日,失行朔望禮。○硯田叔岳來晤。○至保甲局。○至書局,候劉泖生,不值。○至紫陽書院。○璞臣來晤。○午後,至富仁坊巷館中。○爲子宜改文半篇。○暮歸。○夜臥無慾夢清。

十六日,清晨,泖生來晤。○至石子街顔氏,見表舅母,爲借錢事調停一番。余多以正言勸之,尚不致齟齬也。○回家午飯。○到 館,爲子宜講《論語》三章。○保甲局邀往議各段抽查事。○暮 歸。○燈下作書致廣盦,爲顧少逸説項也。○臥後無慾夢清。

十七日,應敏齋廉訪來晤。○到館。○爲子宜講《論語》三章、韓文一篇。○寫《説文類辨》目録二百餘字。○寫篆對三副。○暮歸。○燈下致江西沈偉卿同年書。○臥後有慾。

十八日,至北街答李質堂軍門。○答周存伯,不值。○至江子山處,賀恩貢懸匾喜,及其令郎吉席。○候香嚴、小舫兩廉訪,不值。○至顧子山丈處,賀其令孫吉席。○至退樓丈處少憩,旋歸。○寫篆書神字軸,又對一副。○燈下續致偉卿書。○臥後無慾夢雜。(怠勝)

十九日,到館。○爲子宜講《論語》三章、韓文一篇。○爲徐静山榷使寫條幅四紙。○暮歸。○連日三叔病勢不見起色,胃納甚少,心甚憂之。○夜臥無慾無夢。(敬勝)

二十日,至芍翁處,並至文敬公柩前展拜。因廿二日舉襄,不克往送耳。○至長洲署,晤蕭穗甫。○到館。○爲子宜講《論語》三章、韓文一篇。○暮歸。○夜臥無慾夢清。

十二月下旬

二十一日,到館。○爲子宜講《論語》三章、韓文一篇。○寫對三副。○寫《説文類辨》目録百餘字。○暮歸。○燈下作書復秋谷,託周雅賡帶去。○臥後無慾無夢。(怠勝)

二十二日,至紫陽書院,晤芝岑、夢萱。○至斌陞棧,爲周雅賡送行。○至富仁坊巷館中少坐,是日解館。○陳菱舫尊人春緣先生歸葬,在靈鷲寺告窆一日,邀往陪賓。○薄暮歸。○燈下致湖北書局張廉卿信。○三叔連日脾洩,晝夜一二十次,勢甚危險。至是日亥刻,痰氣上壅,神昏目定,請藴山診脈,以石菖蒲下之,閉塞不開,家人驚愕萬狀。余以三弟遠在閩中,恐一時不能即歸,五内如焚,莫可奈何也。

二十三日,三叔自昨夜二鼓時痰閉不醒,竟夕不作一語,氣息奄奄,延至辰刻,陡然而逝。嗚呼,哀哉。自三弟赴閩,未及一月,而三叔病體一變至此,殊出意料之外,方冀去春不遠,扶過年底,漸有轉機,三弟亦可歸來省視,不意病勢日增,竟至不起,不知年内福建輪船有無到來,言念三弟,淚下如雨,不禁痛哭失聲。○作書致上海汪静巖,託其打聽福建輪船消息。○午後,作書致上海沈瘦珊、龐芸臯,冀三弟日内到申,託其致信催令速歸也。○寫報喪客目底。○是夜至子刻始睡。

二十四日,養閒丈來唁。○託潘達泉往布典説定彩匠工價。○廣盦來唁。○作輓聯一副云: 承先人於十二年教養兼施聯叔姪弟兄爲一體,有游子在三千里外音容遽杳合比閭親族以同悲。○又 代五叔作輓聯一副云: 憶卅年失怙以來手足幸相依亂後還家欣復舊,痛兩月沉疴不起肝腸愁欲斷親前忍淚默含悲。○是夜亦至子刻而睡。

二十五日,三叔小斂,親族朋友來唁者六十餘人,未刻成斂。余與諸父兄弟皆哭失聲,念三弟未歸,不及親視含斂,痛不可忍。

二十六日,書輓聯二副,書篆對二副。○李眉生廉訪來唁。○槎 仙來唁。

二十七日,三叔大斂,親祖朋友來唁者一百七十餘人。是日,無刻不念三弟,望眼欲穿,至未刻成斂時,竟不及感到。五内如焚,不堪言狀。

二十八日,寫對四副。○叔濤年伯來,岱霖來,譚至申刻而去。○薄暮,至雲藍閣買紙。○夜臥無慾無夢。

二十九日,至紫陽書院。

庚午日記

正月上旬

元旦,黎明起,拜祠堂。○至各尊長前叩賀新禧。○因三叔新喪,不忍遽易吉服花衣,期内不出拜客,親友來賀者概辭不敢當,擬過眚回後,再往謝步。○寫篆書對十副。○夜臥無慾夢清。

初二日,寫篆書匾一、對五副。○夜臥無慾無夢。

初三日,檢理親友往來信札,分别存留。

初四日,書《説文解字標目》一篇。○夜臥無慾無夢。

初五日,至靈鷲寺拜彭中堂夫人八十冥誕,旋歸。○雜觀《小學類編》數十葉。

初六日,摘録《説文類辨》百餘字。

初七日,摘録《説文類辨》百餘字。

初八日,黎明起。是日係三叔眚回之期,延道衆在家禮懺一日。○楊韶和來弔。○王竹生來晤。○彭岱霖來晤。

初九日,至胥門路答拜各親友三十餘家,在濟元亨公帳房午飯。

初十日,富仁坊巷潘氏開館,余晨往少坐。○是日在程公祠公請彭芍翁與叔濤丈,江鹿門兄、璞臣、復齋同作主人,午刻往,申刻散席。○至婁門路答拜各親友十餘家。○抵暮歸。

正月中旬

十一日,午後至退樓丈處,暮歸。○是日爲余蓮邨作《一得録序》。

十二日,大雨竟日,至盤門路答拜親友十餘家。○至紫陽書院。○至恤孤局午飯。○由張廣橋、桃花塢而至牙釐局,答拜十餘家。○暮歸。

十三日,至承天寺、裝駕橋、花橋巷一帶,由蕭家巷、嚴衙前至葑門,答拜親族二十餘家。○至彭芍翁處,賀其令郎康侯吉席。○午後,至長洲署,遇雨。○至趙姨丈處、陸仁卿叔岳、硯田叔岳處,遂歸。

十四日,寫張方伯太夫人壽聯。○致吴曉帆丈一書。

十五日,廖養泉明府來晤。○曾君表昆仲來晤。

十六日,至西百花巷弔玉書叔祖。○至藩署祝方伯太夫人壽。○至大倉口答劉芝田方伯、廖養泉明府。○至新橋巷見校邠師。○至撫署見中丞。○又答拜親友十餘家,遂歸。

十七日,至程公祠答拜蒯子範觀察。○答拜婁門路新友數家,遂歸。○邵星卿來晤。○作書致柳門、緝庭。○中丞招飲,同席者爲彭芍翁、子永先生及璞臣、復齋也。席散,又同芍翁、復齋至廣盦處夜飲,沈仲復、費芸舫兩前輩與韻初皆先在矣。二鼓始歸。

十八日,作書致畬香。○唁彭心壺丁内艱。○午後至養閒丈處,不值。至保甲局。○香生招飲,薄暮與梅先、韻初同往。

十九日,至混堂巷答趙星卿,麒麟巷答吴語樵。○李質堂軍門招飲,余先至,在張玉珊處晤譚良久。客到後,乃赴席,座中惟校邠師、趙謹川、潘莘田兩觀察,席散已傍晚矣。○候涂朗翁及子永先生,不值。○李薇生觀察招飲,同席者芍翁與叔濤丈,戌刻始散。

二十日,到館。○寫條幅一紙。

正月下旬

二十一日。

恒軒日記

庚午仲春,薄游鄂渚,適吾師合肥相國奉督師入陝之命,部署諸軍,添招馬隊。越一月,武毅、盛仁各營次第拔隊先驅。師相於二十四日啓節,招大澂入幕府,襄理文墨。先一日,戒行李至同鄉潘椒坡、秋谷處話别,夜歸寓檢理書篋,三鼓始睡。

三月廿四日,接大兄書,由漢口禮記送來。時與費芸舫前輩同寓楊藝芳觀察處。芸舫亦於是日東歸,余以衣笥及零星書本託帶回家。午後,至望山門外鮎魚套登舟,同舟者李君少石(文杏)、趙君敬甫(熙文)、沈君子梅(能虎)。余先渡江至漢口禮記號中,作家書,託葉小齋轉寄。是夜,帥舟及從者三十餘舟同泊漢口。

廿五日,舟行三十里,泊拖路口。船窗無事,展秦鄂豫三省地圖,用丹黄設色,以清眉目。見白雲輪艇泊江心,唤一小舟,與少石、子梅同往。司白雲者爲金陵馬漢卿(聲焕),啜茗一杯,登其頂觀機器,迤邐而下,歸舟微雨。徐幼巖(慶銓)、諸肖菊(可權)、饒子維(應祺)、陳特菴同年(達)過舟來,皆幕府同事也。

廿六日,三十里至蔡甸,又六十里至新溝,雨竟日不止。舟中鈔節相摺片各稿。

廿七日,自新溝放舟六十里,隱隱見小縣城,負郭居民瀕河而處,岸旁結彩棚,觀者駢闐數百人,若引領而望帥舟之至。此漢川縣令迎謁處也。又三十里,至繫馬口泊焉。登岸散步,小立柳陰中,徘徊久之,堤高數丈,下臨茅屋,麥隴菜畦,一碧彌漫。夕陽西下,歸舟夜飯。幼岩、肖菊、子維並來,相與作射覆戲,雜以譚笑。候帥舟不來,不知泊何處矣。

廿八日,爲子梅作篆書扇面,忽聞船唇觸岸,訇然一聲,如懸崖倒墮,奔突深澗,舟子震恐。余亦起視,知堤身爲旋流所激,土裂如削,下限深流,散爲怒湍,水溜本急,一里一曲,坡壅其前,勢益狂猛,時有沙土層層剥落,推波助瀾,無風自驚。聞肖菊舟中有篙工失足墮水,下流箭疾,瞬息數百里,不知其生死。又聞礮船一勇丁亦溺於水,心爲惻然。是日行九十里,泊西河亭。夜飯時聞岸旁有小舟,自蘇州來者,詢之則姚子貞先生之子雨田,名霆,帶到家書一函及退樓丈書,槎仙、嵐坡各信。

廿九日,舟中寫扇面一。風利揚帆,六十里過脈旺嘴。三十里抵仙桃鎮,泊焉。與少石同至帥舟,聽許仲韜譚關中風景。

三十日,爲少石寫楷書一頁,鈔攝政王致史閣部書及史公復書兩篇。連日帥舟用白雲輪船拖帶而上,是日輪船回駛,恐上流多沙灘,水淺礙輪,轉動或不靈耳。夜泊窯口,自仙桃至此八十里,入天門縣境,縣令蒯平叔(正昌)來晤。

四月朔日,作家書,並復退樓丈及嵐坡信,交蒯平叔使者,由馬遞封寄。時適至岳口小泊,距窯口三十里耳。又六十里,至張集港,與敬甫、子梅登岸閒行,石橋野市數十家,鱗比綺錯中有一亭翼然高聳者,關帝廟也。廟左有萬壽宫外築高堤,以防水患。堤旁砌石爲級,行人往來如梭織。帥舟及各礮船連檣而泊,旗幟互舉,爛然如赤城之霞,觀者蟻集,余亦襄羊久之。是日,舟中鈔淮軍餉銀撥放各款目,看《胡文忠集》。

初二日,自張集港行三十里,過大澤口,又四十五里,至聶家灣。風雨驟至,傳不得泊,舟子手縴繩抵坡下,峭直如壁立,猿附而上,挽舟前行數百步,始繫纜焉。帥節久不至,在隔岸維舟,相距數里矣。

初三日,鈔湘鄉相國《議禮疏》。七十里過多寳灣,三十里抵沙洋泊。偕裴樾翁詣帥舟,譚及蘇城克復時,鄭國魁入賊中行間顛末。當時用詭計誘降,皆國魁之力。此吾吴人所不知,節帥因爲余言之甚悉。

初四日,四十里過臼口。水之東岸爲京山縣境,西岸爲荆門州界,自大别至此,十日不見山色矣。船窗徙倚,遥望岸西,兩山如蛾眉横亘數十里,疑即《禹貢》所謂内方者,詢之舟人,曰馬良山也,距臼口已三十里。又三十五里,抵唐家灣,泊舟。是日,爲節帥復勒少仲觀察信。看《胡文忠集》。

初五日,寫扇二柄。看尹杏農先生奏稿一本。晚泊安陸府城外四五里。是日,風不利,水勢多旋折,兩岸皆新。長沙挽舟者輒鳧水行,水没其膝,竟日行七十里耳。

初六日,舟行百餘里,泊趙家集。自安陸府西北行,中有一河,去年爲水所衝,堤潰不得築,成此巨浸,較故道近二十餘里,不知其名,舟人云。

初七日,爲特菴寫篆書扇面。宜城令陸彦頎(祐勳)來晤,常州同鄉,與敬甫有葭莩親,久而去。是晚泊宜城縣,距城僅五里許,去襄陽尚有百二十里。

初八日,行三十里。風雨驟至,舟不得前,遂繫纜荒野中。至晚雨益甚,篷背淅瀝聲與風聲水聲相間而作,船旁更鼓聲和之,如相應答。舟中數人,寂然無語,各翦燭看書。夜闌始睡,不知牀頭衣被都沾濕矣。

初九日,晨起,天極冷。雨絲風片,吹打船頭,仍不得行。午後雨止,雲氣稍斂,舟行十餘里。風不甚利,泊焉。四五日來,余取胡文忠公所刻輿圖,以丹黄别之,各省郡縣及巨川大澤,悉加標識,爽若列眉矣。

初十日,行七十餘里,薄暮抵襄陽,與帥舟同泊樊城。節帥于初八日奉到字諭,以黔省遵義教案未結,仍令督飭余道思樞妥速辦理。是晚以洋務各信稿出示,屬擬致黔撫信,詳述源委,譚至二鼓後始歸舟睡。

十一日,擬致黔撫曾樞元(璧光)信稿。午前由樊城放舟至襄陽,師相駐節大北門内鹿門書院,同幕諸君子先後入行館安排几席。芝門來晤。夜寫曾信。

十二日,起信稿一。午後答拜襄陽令及藝舫、樾岑、芝門、亦謝諸君子。

十三日,抄洋務各信。薄暮,偕少石、敬甫、子梅試馬數里。至學宫旁,觀龍影壁,土人鄭重言之,相傳爲楚襄王時物,其實不過一雕龍青石耳。

十四日,相君芝卿(恩祚)招同少石、特菴、敬甫、子梅並楊抱山、朱慎齋遊隆中,出西門外,馬蹄得得,一路看山,薄雲在空,半陰半晴,漢水一曲,時隱時見,高岡斜迤,群峰若抱,零落邨舍,偃處山麓,驢病如犬,牛瘠若豚,據鞍而過,目擊心惻。行二十餘里,過一木橋,子梅爲先導,馬驚墮水,衣履沾濕,鞭在手而帽不落,旁人愕眙良久,子梅譚笑自如,然亦危矣。又數里,見寺門隱約在萬緑陰中,牓曰紫氣東來,則廣德寺。下馬小憩,寺僧酌茗飲客。詢以丞相祠,曰去此不遠矣,遂欣然而往。行行三四里,樹色山光,撲人眉宇,捲風新麥,遠連山椒,零星野花,時墮溪磵,峰迴路曲,有廟翼然高聳,門有“古隆中”三字,爲武侯廟。廟中遺像綸巾羽扇,肅然穆然。其西爲三義祠,祠西游客座,階前白芍藥盛開,徘徊不忍去。廟西爲草廬遺址,攀林而上,更數十步,有小亭覆一石刻,亦武侯像,其下有諸葛井。廟中有杖,高二尋;有履,長尺四寸;有木缽,容斗米。相傳爲明季王鎮福昌遺物。茶話片晌,齋廚出蔬麵啖之。攬轡出門,循山徑而下,仍至廣德寺,芝卿擕酒榼來,相與飲樂。登多寶塔,望墻外松林蔥鬱,蒼翠欲滴。塔前有大銀杏樹,列坐其下,披襟脱帽,譚笑自適。微雨驟來,遊興頓闌,遂悵然歸矣。是日,周茀卿(有荃)參戎來寺同游,帶有兩礮艇,邀往同歸,順流而下,頃刻進城。

十五日,答歐陽崇如(正墉)觀察,送蔣亦謝至荆子關,候陸紫蘭、楊麐士、張藕舫。午後,抄洋務各信。夜,爲師相擬復袁筱塢前輩信稿。

十六日,補書前日游隆中記。寫袁信一封。

十七日,寫信稿一。偕敬甫、子梅登登昭明臺,臺上有古樓,即文選樓。梁昭明太子與名士劉、庾輩論文地也。憑欄四眺,西南諸山環峙,郭外如拱如揖,如蹲虎,如翔鸞,或起或伏,綿亘數十里,雲影覽光,排闥而入。下瞰鱗屋,萬家櫛比,心目俱爽,徙倚久之。夕陽西下,徐步而歸。

十八日,偕敬甫、子梅渡漢水,訪湯君彦澤(正鏞)於樊城官廨。索觀所藏書畫,有湯雨生先生遺繪數幀,並《采石酹酒詩圖》卷,不禁神往,展對數四。又見鄧完白草書聯,吴山子篆書聯並皆佳妙。彦澤好風雅,氣味極恬静,真鹿門吏隱也。譚至下午歸寓,寫家書。

十九日,寫信一封。寫家書,並致茮坡、秋谷信。

二十日,寫信一封。

廿一日,爲節帥起四川信稿三,夜繕正。

廿二日,以路程單書於摺扇,以便省覽,然費半日工夫,甚無謂也。起信稿一,致柳門信。

廿三日,寫致大兄信,並寄閩中三弟一函。午後,移寓樊城。節相定于明早起車。是日,檢點行李。相芝卿、周茀卿各擕榼相餉,飲罷至藝舫寓中借馬一匹。

廿四日,黎明起,微雨。登車,由樊川至葉家店,不歇,至吕堰宿,共行六十里。寫信二封。

廿五日,四更起。登車,四十里至新店鋪,過唐河,又三十里至新野縣。縣令潘稚蓴(鍾瀚)新復白水書院,留帥駐節。余與諸君子俱宿焉。節帥屬肖菊代書“投戈講藝”四字爲額,蓋白水爲光武發祥之地,書院燬於兵燹,是月始落成也。傍晚,作書致芍亭,適有都中便足,緘此託帶,並附復柳門信一函。

廿六日,四更等車,行六十里,日未晡,宿瓦店。未至瓦店十里許,道旁有石牌,題曰“漢帝光武故里”,惜戎馬倥偬之際,逐隊而行,不獲下車一訪,殊悵然也。

廿七日,行三十里,天始明。停車小立,殘夢乍醒,微風動衣,初日挂柳。余策騾而行,雜部伍間,先後躑躅。至南陽,渡河入城,宿察院旁市廛中。主人方晨炊,煮茗飲客,塵衫始拂,踞榻酣臥,正恬然自適,忽群賈持扇來,牽衣索書,絡繹不絶。始頷之,中厭之,而終拒之。聞藝舫宿元妙觀,傍晚出博望門訪之,不值。入室小憩,古木垂陰,盆花送香,精舍數椽,窗明几浄,四壁皆名人書畫,令人作塵外想,頓忘車馬僕僕之勞。頃之,少石亦來,屬羽客導遊各院,登斗姥閣。閣前古柏環列,蒼翠如畫。白鷺數十,飛集其頂,點點如早春殘雪,欲墮不墮,天機水流,煩想冰釋。其東爲藏經樓,主持張宗璿以禦捻功詔賜《龍藏》全部,築樓供奉之,并勒石紀其事,洵豫省西南一大叢林也。歸寓得一聯云: 赤文緑字時有雲氣,青松白鷺養此道心。秉燭書之,留補觀壁,以志鴻爪。

廿八日,四更出南陽東門,三十里至辛店,遇藝舫、少石,皆下車,策騎並行。又三十里,至博望宿,時纔辰刻耳。博望爲張騫故封地,審門外橋下立石,大書曰“漢張騫封博望侯處”。

廿九日,由博望至趙州,三十里至廊封鎮。十八里至裕州。又十八里,四更登車,辰刻宿。四月二十三日,陝撫咨稱金積堡回逆窮蹙乞撫,惟逆目陳霖率陝回出竄草地,有由北山竄擾陝境等情。

五月初一日,四更起,行四十里至獨樹,二十里至保安驛宿,爲時尚早。午睡初醒,閒步中庭,見寓壁古磚,皆麻布文,或畫五五,或爲雙魚,或隱約作人獸形,種種模樣,不可枚舉,有字者絶少。摩挲於頽垣荒草間,得塼形“大吉利”三字,掘而出之。又檢得殘文二,一曰“富貴”,一曰“矦文”。又有“庚申”字、“氏”字、“田”字各塼,深嵌壁中,不能盡取。或東漢功臣祠墓中物,色澤古黝,殊可愛玩,惜無年月可紀耳。是日黎明時過光武廟,未及停車而行,聞廟中有二十八將畫像;有玉照堂,藏名人翰墨極多;有泉,曰扳倒井,相傳爲光武行軍時遺跡。幼岩、肖菊、子維諸君子見之。

初二日,三十里,至舊縣。又三十里,至葉縣宿。爲節帥起洋務信稿二封,一致曾樞元中丞,一致余紫垣觀察。是日,宿元隆當内。

初三日,二十里至汝墳橋,四十里至襄城縣宿,寓主姚姓,其遠祖有爲宫保者,廳事懸一聯語云: 鑑曲賜歸唐賀監,玉門生入漢班超。旁無書款、年月,不知何時人也。是日,寫信二。

初四日,車行三十里,至長橋天始明。又三十里,至郟縣宿。起洋務信稿一。夜睡片刻,二鼓即起登車。

初五日,卯刻至長阜尖,行四十五里矣。又四十里,至汝州與節帥同住察院中。夜寫洋務信一封。二更始睡。

初六日,三更起登車,三十五里至廟下。余策騎徐行,遇帥車於小寨中。節帥易馬攬轡疾馳,相隨十餘里,至臨汝打尖。又行三十六里,至白沙宿。

初七日,車行二十餘里,途遇李冠卿,招余下車,策小騾同行,過彭婆寨,小憩。帥車亦至,更以新購健騾屬余,十餘里如駕輕就熟,控縱自如。頃刻渡伊水,見兩山合抱,中缺一路,爲車馬通行處。循厓西轉,蟻旋而入,白沙一片,淺水亂流。翠屏雙開,群石林立。山麓古洞,如牖如竇,如傑閣高聳,如破廬下湫,羅列造像數十百軀。由山徑而上,有亭有池,有木有泉,有寺約潛溪,中有石屋三大龕,龕各有佛,長數丈,就石成形,不施桼木。龕旁有碑,巋然獨峙,即褚河南書《伊闕三龕記》也。又有一碑,長不過四尺,字多漫漶不可識,額題八字,曰“洛陽郡成老人壁記”,摩挲久之。遂循山而下,行十餘里,過關林,與少石、藝舫同入瞻仰。爲殿三層,殿各有像,或端坐,或把劍,或看書,或作臥像,最後爲墓道,朱門雙掩,幽宫邃然,松柏森森,拱立殿下,令人起敬起慕,悠然發弔古之衷。其地距洛陽城十二里。驅車渡洛水,午刻進城,與節帥同住察院中。是日游伊闕,得一聯語云: 此地有五百尊者卅六洞天歷漢魏隋唐而不知其歲,其流自熊耳西來龍門東去與澗瀍穀洛以同入於河。複一“其”字,屢改不稱意,姑存之,以志遊興。

初八日。

初九日,在洛陽憩息兩日,如宿酲初解,恬然意適矣。洛陽太守陳子俶(肇鏞)爲同鄉常郡人,與少石、敬甫同訪之,獲觀所藏書畫十餘種。出東門外,遊千祥寺,寺有存古閣,爲介休馬介山(恕)所築。壁間皆唐宋以前墓志銘、塔銘,凡數十種。陀羅尼經幢三十餘石,林立滿室,大小造象十數軀,古色斑斕,土花繡澀,半皆風雨剥蝕之餘,此馬介山令洛陽時羅致之者。寺僧出拓本相示,余購之而歸。又過迎恩寺,寺旁爲馬夾營,宋太祖生於此。

初十日,微雨,行四十里,至磁澗,曉霧未收,黄沙不起,涼風拂拂,吹我衫袖。因下車,戴笠子,策蹇西行三十里,至新安縣城,題曰“漢函谷關”。《水經注》所謂關高險峽,路出廛郭,漢樓船將軍楊僕恥居關外,請以家僮七百人,築塞徙關於新安,即此處也。寓主郭姓鏡澤茂才,昆弟十人,皆恂恂謙雅,不失寒素風。其先人名桐生,庚戌進士,在銓部不數年而卒。名門厚德,正未有艾也。與少石、子維乘晚涼登城憑眺,心目俱爽。

十一日,三更起,主人出湯餅餉客,意甚殷款。車行三十里至鐵門,又二十里至義昌鎮,寨門題曰“董公倡議處”。又四十里,至澠池縣城宿。

十二日,由澠池而土濠,而觀音堂,共行四十五里。再由觀音堂至硤石關,二十五里間山路欹圢,車行犖確,輪石相激,聲震山谷,如雷如霆。余策騎行,忽高忽下,忽寬廣如平原,忽奇窄如溝磵,僕夫相戒,以爲絶險處,然當其境,坦然視之,亦不覺其可危也。同行一車脱輹而倒裂其輪,又有馬墮澗死,亦偶然耳。硤石,即杜老詩中所稱石壕也。由硤石至廟溝十里,又十里至張茅店,宿焉。

十三日,行二十五里至磁鐘,三十里至硤州,宿察院中。州城北門横枕黄河,有土阜曰羊角山,上有小閣兩椽,憑欄俯瞰,河聲如吼,有小舟數葉,迎流而上,良久不得前,水溜可知。對岸有山,連亘數百里不絶,即中條山也。薄暮,怱怱一登,片晌即下,殊不快意。

十四日,四十里至曲沃店,二十里至靈寳縣,宿弘農書院中。

十五日,由靈寳而達子營。四十里中,皆溝路深軌,僅通一車,兩旁土山如懸崖峭壁,不能飛渡,少陵所謂“窄狹容單車”、“飛鳥不能踰”,非親歷者不能道。去歲左宫保在此遇雨,倉皇避至高坡,車馬輜重,隨流而去,漂入大河,亦險矣哉。余與子梅策騎先行,盤旋山谷間二十里,至閿鄉縣城宿焉。是日,登車出靈寳城不數里,兩山特屹,中有一闕,雄壯奇險,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勢,即函谷關是也。余於月色微茫中,憑軾而過之。

十六日,二更起,行四十里,天未明。又二十里,至潼關,纔辰刻耳。與節帥同往東山廟。廟據山脊高出重關,由下而上,歷數百級,回廊曲折,上接平臺,循欄而西,層樓孤聳,偶一登眺,豁然軒朗,如出紅塵而淩碧漢,前挹關西諸山,白雲遠起,翠嵐欲浮,有峰峭立,俯視群巒,隱隱在數十里外,其終南之支嶺耶。後瀕大河,一曲千里,由北而東,浩淼無際,中梗一沙,適當關門,河流壅咽,激爲怒濤。西望渭濱,帆檣簇立,煙樹水邨,若近若遠,即三河口也。秦關百二,如高屋建瓴,於指顧間得之。樓下有亭,曰浩然亭。亭邊有方池,荷葉田田,尚未着花。其東五楹,即余與諸同事所居處也。

十七日,下山答馬自明軍門,吕曼叔觀察並致營務處晤藝舫、樾岑,旋至徐傳宗處少坐即歸。寫信二封。

十八日,抄通判楊昌勛條陳北山運道情形一摺。下午微雨。

十九日,陰雨。抄總署洋務信一封。

二十日,陰雨。寫信二封。抄蔣璞山前輩信一件。

廿一日,與少石、子梅下山閒步,至郭丹樓觀察處啜茗一杯,遇雨而歸。寫信一封,作家稟一函。致文卿一函。接家信。

廿二日,晴。作書致柳門、皞民及琬卿弟。薄暮登樓憑眺,白雲初斂,遠山如洗,儼然一幅浮嵐暖翠,自愧非黄子久,不能爲南山寫此真面耳。

廿三日,晴。作家書寄大兄。

七月初四日,節相奉到寄諭,命帶各軍移紥近畿一帶。天津教案辦理棘手,曾侯病未痊愈,毛旭初師奉命赴津幚辦,丁雨生中丞由海道前往。因法使羅淑亞堅欲以天津府縣抵罪,上不允,羅使有意挑衅,勢將決裂,亟宜豫爲之備。節相傳令初七日啓程,至潼關渡河,由晉抵直,郭子美、周薪如兩軍隨後陸續進發,子美所部則假道河南,分途前進矣。

初五日,答翁玉甫丈、方元仲觀察,謁蔡植三前輩,均不值。寫信一封。

初六日,寫信一封。收拾行李。薄暮,偕朱韜甫至骨董鋪,購得汲古閣《文選》一部,潘稼堂手批本。是日作家書,致應敏翁一椷,令老僕胡春回鄂。作書與敬臣叔祖,並秋谷、椒坡各一函。二鼓登車,至黎明行五十里矣。

初七日,至臨潼,住横渠書院。暑氣酷烈,同人皆席地而臥。傍晚登車,天明至渭南。

初八日,在渭南寓中憩息一日。寫信一函。薄暮登車,炎威逼人。夜半車中求冷水一杯不可得。五鼓即至華州,宿驛館中。

初九日,在驛館作家書一函。晚涼,行七十里,至華隱廟,東方未白也。

初十日,大雨涼甚,有人送菉豆湯、烏梅湯兩缸,味極佳,心甚德之,惜乎其不時耳。聞係華陰廟監工官,未知其姓氏。是日寫信一函。車行十五里,日始暮。三鼓,至潼關矣。睡至日出始起。

十一日,吕曼叔觀察、馬自明軍門來。曼叔約往午飯,遇雨而歸。在曼叔署中見銅虎符,質甚佳,文不甚精,恐係後鑿耳。

十二日,抄曾相奏稿二。午後答馬軍門,拜楊抱山,並至曼叔處小憩而歸。

十三日,巳刻,偕少石、敬甫、幼岩諸君子至風陵渡過河,子梅、肖菊尚在潼關候寫摺片,河東岸有禹王廟,裴樾翁寓焉。往晤不值,啜茗一杯,遂行。至匼河鎮,少憩。距蒲州城四五里,大雨驟至,衣被均濕,車簾不足蔽矣。泥淖中躑躅進城,覓寓不得,至東門外三里許小店中宿焉。地名寺坡底,坡上即普救寺也。

十四日,午後,子梅、肖菊來。薄暮,節相偕遊普救寺,坐平臺上話久而下。夜飯後即登車。

十五日,巳刻,至七級城。午後,至樊橋鎮,無地可宿,余住帥館,諸君子在營務處暫憩半日。傍晚開車,余行稍遲,竟夕行卅里耳。

十六日,黎明過藝芳,同策騎行至張岳鎮打尖。又三十五里,致北相鎮宿驛館。傍晚於帥座見左宫保書及復總署函稿,與節帥論洋務甚激。夜飯後登車。

十七日,清晨至聞喜縣東關外宿。寫信一函,致徐郎軒觀察書,託寄家信一椷。薄暮即行十餘里,雨驟至,車笭水注如簷流不止,衣被沾濕,狂風四面來,良久始息。

十八日,黎明,遇郭善臣軍門,自平陽來。少頃至侯馬驛宿,距聞喜九十里矣。晚行十餘里,日始暮。

十九日,巳刻至史邨,宿客店中。接六月廿三日家書。傍晚登車行七十里,四鼓至平陽府城,宿試院中。

二十日,晨起閒步,出東關,有骨董鋪數家,了無可取。午後至大雄廟,候郭善臣。暮歸,二更後行六十里。黎明至洪洞縣城。

二十一日,在洪洞憩息一日。繞郭荷花數里不斷,臨流散步,殊愜幽襟。午後,看藝芳、少石圍棋數局。晚行。

二十二日,昨晚開車,三十里至趙城,五十里至霍州。是日申刻開車,未至仁義鎮,二十里車覆,不能行。余策騎至仁義鎮招輪人修轂,黎明始竣工。余仍策騎上韓侯嶺,山石犖確,車馬艱行,嶺上有淮陰侯祠,怱怱未及登覽。下坡六七里,至靈石縣。帥館在蟠龍庵,同幕諸子住樓上。

二十三日,至蟠龍庵已巳刻,余所乘車午後始到。三鼓後復行六十里,至介休纔辰刻。

二十四日,住介休城外三盛店樓上,偕子梅、幼岩進城,於書肆中購得汲古閣《史記》一部。傍晚即行八十里,三鼓至平遥縣矣。

二十五日,在平遥城内買馬鞍,二鼓即行。

二十六日,宿祁縣。

二十七日,宿徐溝。

二十八日,宿王胡鎮。清晨由應敏翁信中遞到家書,駭悉祖慈于六月廿八日驟感霍亂吐泄之症,至初二日申刻棄世。聞信之下,不勝悲痛,即刻吿知節帥,擬至保定後再圖南歸也。寫家信一函。

二十九日,雨。晨起,節帥已先行矣。車驅三十五里,至什貼打尖。午後,行十餘里,車阻不得進,前有石坡,下臨泥淖,輪陷馬疲,不受鞭策,良久始過一車,未幾日暮,前後百數十車,銜尾而歇。僕人煮粥一盂啜之,各就車中攤被臥矣。是夜,天氣甚涼。

三十日,黎明,各車駢闐,仍不得行,余與少石、敬甫、子梅舍車而步。巳刻至泰安驛。薄暮即行。余策騎行十餘里,昏黑迷路,遇楊焕然協戎,同行四十里。三鼓,抵壽陽縣,至李冠卿軍門寓中宿焉。是夜,同人陸續俱至,獨肖菊未來。

八月初一日,晨起,諸君子先行。余車换軸,俟至午後始開。時肖菊亦緩緩來矣。行二十里,至芹泉驛避雨,及暮抵澤石驛。

初二日,日出始行,策騎過南天門,山路崎嶇,人馬雜遝,車行甚遲。是日,夜宿平定州。

初三日,宿柏井驛。雨雹如芡。

初四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