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总结和反思
——以西北大学中国思想文化研究所研究与教学为例

2017-01-27 20:13
华夏文化 2017年1期
关键词:西北大学中华素质教育

□ 湛 风

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总结和反思
——以西北大学中国思想文化研究所研究与教学为例

□ 湛 风

编者按:2016年11月11日,在张岂之先生关怀和指导下,西北大学中国思想文化研究所谢阳举教授、张茂泽教授等同仁积极参与研讨,认真总结和反思多年来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术研究、学科教育与社会普及中的经验和不足。本专栏刊发一组经验总结和交流文稿,内容涉及大学文化教育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材编选、实施方式、评估机制等,努力为大学文化素质教育以及当前社会各界密切关注和参与的国学研究与推广活动提供助益。

西北大学中国思想文化研究所从1984年正式成立研究所开始,即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研究与教学工作。数十年来,在张岂之教授的带领和指导下,薪火相传,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与教育成果时有涌现,形成了稳定而独特的教育教学传统和风格。概括而言,即坚持文化育人理念,强调科研与教学、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统一,注重科研成果的转化和配套教材的编写,加强科研教学团队建设,发掘和弘扬中国古代文化育人传统,逐渐形成具有特色的教学体系,对中华优秀文化传承与创新具有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一、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几点经验

(一)学术研究与文化教育相结合

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张岂之教授为西北大学和省内外兄弟院校开设中国传统文化讲座,较早认识到文化的教育价值和文化育人的功能。在专门的学术研究基础上,陆续撰写、主编出版《中华人文精神》、《中国儒学思想史》、《中国思想史》、《中国传统文化》、《中国历史十五讲》、《中国思想文化史》等。《中国思想史》作为教材,历经两版,先后已重印10余次,成为“长销书”。《中国传统文化》先后三次再版,印刷达23次,还被翻译成英文、韩文、波斯文出版。《中国历史》已印刷17次,2002年台湾五南图书出版公司出版该教材的繁体字版。《中国历史十五讲》也已印刷20余次,读者面广泛。《中华人文精神》已出版3次,并被列入“人民·联盟”文库,成为新时期的经典读本。

这些系列教材具有鲜明的编撰特色,即: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基础,以中国思想精华为主干,吸收世界思想成果,形成系列教材,组织课程体系,建立教学队伍,努力加强学生的文化习得教育,培养其文化欣赏能力,提高道德人格,树立健康的文化观和价值观,使学生成为有文化品味和文化内涵的优秀人才。

2005年“我国大学文化素质教育的内涵、特色与方法”获准为国家社科基金(教育规划类,张岂之主持,参加人:谢阳举、张茂泽、方光华、宋玉波、陈战峰)项目,该项目的成果对中国百年大学理念的历史问题、大学素质教育理念的提出及其历史意义、大学素质教育的内涵和思想结构、大学素质教育和马克思主义的全面发展理念、中西方大学教育理念比较、大学素质教育和传统文化的关系、大学素质教育与我国大学文化的形成和发展、文化育人在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途径等进行了比较系统的论述。

张岂之教授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以来,致力于大学文化素质教育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发表论文成百篇,其中关于大学文化素质教育的部分心得收录在2014年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大学的人文教育》一书中。

(二)课程结构完整与重点突出相结合

在张岂之教授指导下,西北大学中国思想文化研究所的青年教师每学期都给学校开设公选的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如“中华人文精神”、“中国哲学精神”、“中国思想文化”、“中国宗教思想”、“儒家与中国文化”、“道家与中国文化”、“佛教与中国文化”、“传统文化与现代化”、“中国美学思想史”、“《诗经》文化”、“伦理学”、“西方哲学史”、“西方政治思想史”、“环境哲学”等系列课程,每学期面向西北大学全校学生和低年级研究生开设4-5门公选课,每门课包括18讲、36学时,注意发挥多种教学辅助形式和课外交流的作用。

在学校五大板块的课程设置和五十多门文化素质课程中,研究所主要承担“历史与文化”、“宗教与哲学”两大板块的授课任务,在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的导读(《诗经》、《孟子》、《礼记》)、思想流派(儒家、道家、佛教)以及中西文化专题比较(西方哲学史、环境哲学)等领域持续探索,取得了点滴成绩。将学术研究与文化普及相结合,教学相长,对锻炼青年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切实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有重要意义。

(三)实体教学与视频课程相结合

研究所除开设实体的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外,积极参与设计实施精品视频课程。

在张岂之教授主持下,方光华教授、谢阳举教授、张茂泽教授积极参与,共同完成国家级精品视频课程《中国传统文化》,含十讲,是西北大学每学期网上公开选修的基本课程之一,计学分,考察采取课堂笔记与学期论文的方式,选修与考察方式灵活多样,受到学生的欢迎。同时,推出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程《中国传统文化》,共包括十八讲。这些视频课程传播不受时空限制,跨越学校界限,在高校师生和社会大众中影响良好,为推广和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做出了贡献。

(四)校内教育与校外推广相结合

1997年9月,受原国家教委委托,西北大学中国思想文化研究所举办了“中国传统文化教学与研究高级研讨班”,来自全国八省市的20多位中青年骨干教师交流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与教学的心得,推动了中国传统文化教学在全国各主要高校的开展。1998年组织参与西北大学“他山之石”辩论赛,获得好评。2004年“中国传统文化”课程被评为国家精品课程(张岂之教授任顾问,方光华教授主持,谢阳举教授、张茂泽教授、宋玉波博士参加)。2008年成功申报并举办了教育部研究生“国学与西学暑期学校”,在全国80余所大学录取了120名优秀学生,以西北大学中国思想文化研究所科研教学团队为基础,邀请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京大学、武汉大学、湖南大学、国家文物出版社、美国部分高校12位知名学者来西北大学讲学,这一活动受到国家教育部充分肯定,当时中央和地方多家媒体进行了报道。同年,以研究所科研成果和教学成果为基础,组织编撰和出版了《中国传统文化经典语录》(11册,西安出版社,2008;12册,西安出版社,2012),集中反映中华民族优秀的核心价值观念。该套丛书2009年荣获第二十二届全国城市出版社优秀图书一等奖,2010年荣获首届陕西图书奖。2012年在经典语录基础上,经过理论概括和钻研,形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核心理念读本》(学习出版社,2012),2014年与12分册共同出版(共13册)。其中第一册概论被选入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普及读物项目,经学习出版社同意增订后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理念》为名重新出版发行(江苏人民出版社,2016)。编辑出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要义》(太白文艺出版社,2015)。张岂之教授、方光华教授、谢阳举教授、张茂泽教授等为陕西省省委、西安市市委组织部干训班多次讲授国学和传统文化讲座,在党政干部培训与文化普及中产生了良好的反响。

配合教学研究,定期出版文化研究与普及刊物《华夏文化》(季刊),每年4期,主要刊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方面的文稿,积极宣传和推广优秀传统文化,已出版103期。

(五)教材引进与外译推介相结合

2004年,由张岂之、舒德干、谢阳举三位教授主编的《环境哲学前沿》正式出版,集锦和翻译了多篇国外环境哲学方面的论文。此后,在谢阳举教授主持下,翻译出版“环境哲学译丛”两辑,已出版5册(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2011)。环境哲学成果与教材的引进,为反思和推进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促进儒家和道家文化研究与教育教学的新开展提供了借鉴和资源。谢阳举、宋玉波等开设文化素质教育课程《环境哲学》等就和这些翻译与引进密切相关。

西北大学中国思想文化研究所也很重视中国传统文化教材的外译推广工作。《中国传统文化》2006年出版英文译本,2007年出版韩文译本,2010年出版波斯语版,在国外受到好评。目前,该书受到国外汉学界重视,外研社正组织汉学家尝试进行小语种翻译。《中国历史十五讲》2015年出版英文版;新近由阿尔巴尼亚知识出版社出版了阿尔巴尼亚语版,该书填补了我国主题图书在阿出版的空白,受到驻阿大使姜瑜的高度评价。《中华人文精神》英文版翻译正在进行中。西北大学中国思想文化研究所部分教材被传播到海外,积极为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倾尽绵薄之力。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面临的难点与建议

大学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开设的意义和价值是不言而喻的。西北大学中国思想文化研究所数十年来开设系列课程,不仅普及和推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而且有助于发现具有学术潜力的硕士研究生培养苗子,吸引和鼓励本科生继续研读中国思想史、中国哲学等专业。如夏绍熙、李江辉、王强、代超、郭振华、邓皎昱、高敏、余文祥等都是曾听讲过研究所开设的公选课程,激发学术兴趣,来所继续深造,其中不少已经成为中国思想史与中国哲学研究领域的后起之秀。

但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也碰到一些有待解决的问题,需要积极面对。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面临的问题

1. 教育目标过于分散,不够明晰

大学文化素质教育课的本质和核心究竟是什么?仅仅拘泥于知识教育、能力教育、品德教育、审美教育等可能是不够的,在这些教育门类中最根本的可能是人文教育。素质教育的目的是提高和改善学生的文明程度,着力培养人文素养,提高道德精神。发掘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现代价值,不仅需要传授古代的知识、经验或智慧,而且需要帮助丰富和完善学生的人格,增强学生的责任感、竞争力,开阔学生的视野和心胸。总之,提高人文素养,这是发挥中国传统文化“人文化成”的中心环节。

2. 课程设置面较宽,重点不够突出

目前,大学文化素质教育中开设了不少生活技能课程、业余兴趣课程,如饮酒、射箭、礼仪、集邮、摄影、宝石鉴定、文物鉴赏、武侠小说阅读等,丰富了课程体系,但这些活动与技能课程在课程设置中处于什么地位,如何与人文教育相衔接、相交融,还需要不断探索、研究和实验。

3. 课外资源丰富,挑战加剧

目前网络资源丰富。国内外、校内外的网上精品课程种类繁多,覆盖面广,如国外精品资源课程,国内精品课程、国内共享资源课程、MOOC课程等,可供选择余地大。学生能够比较容易地检索或学到很多知识。需要科学有效分配视频课程选修的比例,以切实提高知识教育在人文教育中的实际功能,并努力避免冲淡实体课程,不要让网络资源妨碍实体课程的开设。

4. 学生学习兴趣有待进一步激发和提高

高校是否真正贯彻了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原则,做到以文化人,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尚有待进一步发挥。一些学生为学分选课,走形式,混学分,学习潜力仍有开掘空间。课堂上,学生的批判思维与质疑意识还需加强,增进学生的思维能力与水平,提高人文素养,可能比简单积累知识更加重要。

5. 学校相关制度的完善和评估机制的改革

学校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的设置,大多属于选修课,个别与专业课授课时间冲突,也不容易引起学生的重视,影响选课积极性,这是文化素质教育在某些院校门庭冷落的重要原因之一。充分发挥师生教学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仍然是大学文化教育需要不断加强的环节。目前选课的学生大多集中在三、四年级,一、二年级受限难以选修。不少学生是发自内心地想选,甚至不要学分坚持听讲,这是值得注意和鼓励的。如陈战峰和李友广都碰到的学化学的李鑫同学,因选修课对思想史感兴趣,想报考中国思想文化研究所研究生,并索要书单,已经推荐了书目(包括袁翰青《中国化学史论文集》等),也建议和鼓励他尽可能不离开本科专业,然后拓展思想史研究,加强学习与研究的针对性和可行性,有利于跨学科跨专业的学生当前学习与未来发展。

(二) 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若干建议和实施方法

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建议重视几项基本原则,并采取相应的办法。 主要是:

1. 课程结构与设计完备的同时突出重点

文化素质教育的重心是人文素养教育,也即古代的“明明德”,所以课程与生活技能教育、业余兴趣培养有很大的区别,这启示其课程核心是“四书”、“五经”的传统文化经典文献与儒释道三教会通的探讨,落脚点在人文素养即文明程度的提高上。

2. 讲授方式与课堂组识规范化的同时鼓励多样化与灵活化

如小班教学、观摹、实习、讨论等。素质教育与专业课相结合,如素质教育与历史学相结合,传播学和新闻自由探讨结合,在理论研讨中自然有机渗透和折射意识形态,使课程具有学术性、理论性、趣味性与思想性,围绕人文素质展开和深化教育。

3. 培养目标明晰化的同时增进质的权重

改变单纯重知识传授,提倡发现型教学,培养自学能力和质疑论辩的素养。文化素质教育切忌强制灌输,让学生自己觉醒,这有启蒙的意义。例如,目前素质教育过于偏重知识方面,缺乏礼仪方面的内容,教师与学生参与礼的建设,创制和完善相关礼仪,既重视礼仪的本(精神),也不忽略礼仪的末(仪式),将理论学习与实践锻炼结合起来。更新知识与课程设置,这些努力和尝试需要在课程目标中有明确的规定。

4. 教学评估科学化的同时提倡多元化

重明德教育,熏陶培养,诚信友爱,将明确性与模糊性相结合。学生上课注意力集中的时间短,则要鼓励他们多发言,多提问,要肯定他们回答的合理之处,在问答和讨论中,在教学反馈与评估中,有机地渗透和彰显人文教育。

5. 关注理论与现实的同时促进教学方法多样化

将视频与教学相结合,将域外文化与中国文化进行比较,加强备课,使课堂组织更加生动有趣,增强吸引力。如围绕文化经典,可选典型篇段,具体落实,让学生朗读分析,尝试讲评,结合切身体会,让学生自己谈感受。课外可组织经典专题读书会,作为辅助手段。围绕问题开展教学,研究探讨,归纳总结,是比较有效的方法之一。

综上所述,西北大学中国思想文化研究所全体师生,在张岂之先生的关怀和指导下,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理论探讨与文化实践中积累了一些经验,但面对目前众多的挑战和机遇,还需要不断加强和反思,以使文化素质教育进一步激发活力,发挥出应有的作用。我们将坚持文化育人理念,在既有成绩的基础上,继续深入发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现代文化育人中的作用与价值,将文化育人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有机结合起来,保持和弘扬文化育人的影响力,努力争取更大的进步。

说明: 2016 年度西北大学教材建设与教学成果培育项目(教学成果培育类)(立项号CJ1604)。

(作者:陕西省西安市西北大学中国思想文化研究所副教授,邮编710069)

猜你喜欢
西北大学中华素质教育
西北大学艺术学院作品精选
西北大学木香文学社
不忘初心,落实素质教育
大学素质教育的实施策略
The Analysis of The Bluest Ey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Frantz Fanon’s Post-colonialism
《我们》、《疑惑》
Satiric Art in Gulliver’s Travels
An Analysis of "The Open Bo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alism
On the Images of Araby and Their Symbolic Meaning
A Study of the Feminism in Mary Shelly`s Frankenste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