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类科普节目在中学物理课堂教学中应用的探析

2017-01-27 11:29陈孟琪
中小学电教 2017年10期
关键词:中学物理科普物理

☆ 陈孟琪

(南京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江苏南京 210093)

实验类科普节目在中学物理课堂教学中应用的探析

☆ 陈孟琪

(南京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江苏南京 210093)

随着大量以科学实验为中心的新型实验类科普节目跃然屏上,其与中学物理教学在内容、呈现形式和目的上越来越紧密相关,为其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提供了可行性,而实验类科普节目对物理教学的教学模式、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法上的应用也有着一定的启示作用。

实验;科普节目;物理教学

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传统的电视节目也在积极地改革创新,作为电视科普节目的一个重要分支——电视实验类科普节目,迅速进入了大众的生活。这类以科学普及为主要目的、现场实验探究为主要表现形式的电视节目与物理教学过程有着强大的相关性与融合性。而对于现阶段物理课堂上常出现的学生兴趣低下、注意力不集中、解决问题困难的现象,教师也在积极寻找合适的教学方法、优化教学模式。而实验类科普节目由于其内容的丰富性、呈现形式的多样性以及探究过程的科学性为中学物理教学提供了资源与借鉴。本文将以央视一档节目《是真的吗》为例,通过充分挖掘实验类科普节目内容选取、模式运用、方法选取等方面的优势,从而为中学物理教学提供建议。

一、实验类科普节目在中学物理教学应用的可行性分析

1.二者在内容上的融合性

在内容选题上,该类电视节目主要围绕公众在日常生活中普遍关注的、并可用一定科学原理来解释的问题。以央视《是真的吗》为主要研究对象,从开播以来的每期节目中现场“真假实验室”求证内容来看,与中学物理重点知识具有很强的融合性,以苏科版初中物理教材为例,几乎涉及了声现象、物态变化、关的折射、物体运动、力、压强与浮力、杠杆、机械能、电路、电磁等全部内容,因此,将此类视频稍作处理后作为课程资源不失为一种捷径。

2.二者在呈现形式上的共通性

电视实验类科普节目主要是指以科学普及为主要目的,实验探究为主要形式的电视科普节目。与传统的叙述、说教类科普节目相比,实验类科普节目以现场试验求证为主要表现形式,充分体现了过程中的科学性,从而增加了节目的真实性与可靠性,吸引观众的注意。同样作为传播科学的中学物理教学,教师在进行课堂讲授的同时需要用无数的现场实验辅佐教学,让学生眼见为实。但这并不是说让学生相信一切所看见的,而是要带有客观的、质疑的精神去面对、解释问题。并且,为了吸引观众的注意以及让科学传播积极有效,实验类科普节目中在现场实验环节中更加注重平等与互动,并运用一定的摄影技术、摄影手法将实验细节、原理展示得更加清晰明了,将电视节目与中学物理结合,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中学物理课堂教学的不足。

3.二者在目的上的一致性

科学传播的目的是将科学知识、方法、思想及精神传播并扩散到社会全体成员中,引发公众对于科学的兴趣,并尝试理解科学进而参与到科学的传播过程中去,最终提高我国公众的科学文化素养水平,进而实现“科教兴国”的目标。[1]因此,电视作为信息传播的主要载体,担负起了这一重要任务。同时,无论是义务教育阶段还是高中阶段物理课程标准都提出:以学生终身发展为本,以提高全体学生科学素养为目标,贯彻“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理念。尽管载体不同,但无论是在舞台上还是在学校里,双方都在为科学传播尽心尽力,而这样的目标一致性也为学校教育提供尽可能多的课程资源。

二、实验类科普节目在中学物理教学应用的现实意义

1.改变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建构主义强调情境在认知中的作用,重视先前经验对新知识的引领作用,通过情境创设能够激发学生对物理知识的兴趣,这就要求教师学会使用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提高学生自主性的教学资源,并对其进行生活化改造,提升教学行为的实效性。

电影提供的是幻觉,而电视提供的是“现实”。[2]实验类科普节目《是真的吗》中的问题形式就给了教师很好的教学借鉴。例如:《是真的吗》中有一期提出这样的问题“垂直转动比倾斜倒水更迅速?”,这无疑是我们在生活中经常碰到但又不会深入思考的问题,因此,在初中物理中对大气压强进行讨论时,教师可将这一段视频剪辑播放,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并且可使学生通过亲自动手实验感受生活中解决实际问题的物理运用,感受科学的无处不在。

2.丰富教学形式,深化知识掌握程度

在物理教学中,教师通常喜欢用文字或图片来描述物理现象或物理原理,但常常有一些问题是文字与图片无法准确表达的。有实验表明,用听觉去获得知识,3个小时后只能保持原有知识的六成,3天过后只记得一成左右;若仅靠视觉去获得知识;3小时能保持七成的知识,而三天之后,也只剩下一半不到;如果一起使用视觉和听觉,3个小时后就能获得知识的九成,3天后,还能剩下75%。因此,实验类科普节目视频资源就拥有了得天独厚的优势,在物理教学中进行适当的引用,将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例如:对于重心位置与物体稳度的关系教学中,许多教师往往对这一知识点一提而过,或只是通过简单的图片展示后得出重心越低、物体越稳的结论。《是真的吗》一期节目中就提出这样的一个问题:“卡片人能在线上自由滑行?”实验中,主持人先让嘉宾通过错误的尝试,再创造性地在卡片人的脚上挂上重物以降低重心,最终实现在线上滑行,整个过程轻松愉快又让人记忆深刻,充分感受到重心的魅力。学生们不仅可以通过观看节目视频掌握知识,也可自己在课外进行动手制作,进而深化知识的掌握程度。

3.充实教学内容,拓宽学生知识广度

仅仅依靠指定教材,无论是在知识导入、概念讲解、还是拓展探究阶段都是不够的,要想全面深刻地掌握知识,则需要教师利用有效的时间,多方面开发课程资源。《是真的吗》自开播以来,实验环节所涉及内容大致可按照中学物理知识点分类,其中关于大气压强的部分实验数量粗略统计可达16个,如“倒立的酒瓶可1s吸满水?”、“借助塑料瓶和吸管能自动浇花?”、“吹气能吸住乒乓球?”等等,不乏有少量物理课堂常规实验,也有可以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实验内容,都具有一定的吸引力和新颖性。但课堂时间是宝贵且有限的,不能将相关视频逐一播放给学生观看。因此,教师就要根据课程标准以及自身对教学的认识理解,从物理课堂导入、物理概念、物理问题探讨以及物理探究活动等不同方面进行合适地选择性播放,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对于同样具有教学价值的视频则可以留在课后指导学生进行观看。

实验类科普节目在中学物理课堂上的应用不能说是最佳选择,但在当今科学普及日益重要的环境下,这样的形式确实给中学物理教学提供了很多的课程资源。此外,教师在对相关内容进行运用的同时也要注意视频选择的需要性、适切性、科学性原则。

[1]宋雪云.科学传播视角下的中国电视实验类科普节目研究[D].乌鲁木齐:新疆大学,2016.

[2]金维一.电视观众心理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G434

A

1671-7503(2017)19-0036-02

[编辑:刘 睿]

猜你喜欢
中学物理科普物理
只因是物理
高考物理模拟试题(六)
留言板
基于Multisim仿真的中学物理实验教学改革
科普达人养成记
处处留心皆物理
仿真技术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中学物理“智慧课堂”构建探究
文化自信视野下中学物理课堂教学的思考
科普漫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