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海 夏敏
(无锡市北高级中学,江苏无锡214045)
基于校园网的教学资源库建设与应用研究*
☆刘海 夏敏
(无锡市北高级中学,江苏无锡214045)
以网络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影响着教育的变革与发展。作为校园网核心的教学资源库直接影响到网络资源学习和实践的广度与深度。真正能够应用于教学的资源库具有内容丰富、特色突出,检索方便、描述详细,支持整合、动态生成等显著特点。我校在教学资源库建设中注重加强研究,提高信息资源建设意识;加强开发,提高信息资源建设能力;加强应用,提高信息资源整合能力,有效促进了师生的终身成长,实现了学校教育的内涵式发展。
校园网;教学资源库;建设;应用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正在影响着教育的变革与发展,这对教师在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评价等方面提出了新的标准和要求。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改变传统教学结构、实施创新人才培养的一条有效途径,也是国际基础教育改革的趋势和潮流。而作为校园网核心的教学资源库直接影响到网络资源学习和实践的深度和广度。在网络教学资源库建设的过程中,必须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和各种媒体的优势,把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的媒体和资源有机整合,实现教学资源的立体化、网络化和精品化。虽然网络资源具有信息的开放性、资源的丰富性、呈现方式的多样性、过程的交互性等特点,但也正因如此,网络教学资源库建设过程中也存在着资源繁多、条理不清、检索困难等现实问题。真正能够应用于教学的资源库具有如下特点。
(一)内容丰富、特色突出
教学资源库一般根据现行课程标准确定内容,它不仅能够有针对性地开发出实用的精品课件,而且以统一的搜索引擎和标准化的素材资源为核心,用户在资源库建设过程中能够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通过选购、招标、自建或交换等方式进行素材积件建设,从而避免重复投资,大大降低资源库的建设成本。这些结构清晰、数量众多的积件素材使得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自由组合出能够应用于教学的资源。
(二)检索方便、描述详细
现代教学资源库利用先进的信息手段,依托本地计算机、局域网、电子图书馆和互联网来进行知识的积累和科学管理。它一般以学科设置和模块设置为中心,按知识点进行科学分类。教师和学生可以根据每个资源的详细说明和描述,运用多种查询方式迅速找到自己所需要的资源,建立起对资源的搜寻与管理,从而大大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
(三)支持整合、动态生成
现代教学资源库支持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资源格式标准化、资源归类简易化、资源检索统一化为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和资源支撑。教师能够很方便地查询与教学相关的资源,然后将资料综合形成教材、教案、学案、课件等,最后根据实际效果对资源进行统计、分析、优化和整合。同时,这种教学资源库平台依托强大的用户管理平台和资源管理平台,使用户可在自己操作权限内完成教学资源的添加、修改、删除等操作,使教学资源库能够始终与课程改革同步,为开展优化教学和有效教学提供极大便利。
我校作为江苏省四星级高中,在教学资源库建设方面部署早、建设早,已经积累了一定的实践经验。在教学资源库建设过程中我们非常注重过程管理,加强教学资源的搜集、审查、筛选、优化和整合,并努力加强教学资源库建设的研究、开发和应用。笔者结合我校教学资源库建设与应用的实际情况,总结出以下几点经验,以期为今后的教学资源库建设提供指导。
(一)加强研究,提高信息资源建设意识
教学资源库是教学资源整合和优化的产物,其中,不仅包括教学资源,还提供资源的分类管理、检索查询等,这些分门别类的教学资源为教师的备课授课和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了极大便利。这就更加要求实现教学资源的数字化、体系化和标准化,更需要建设者加强研究和学习。
1.加强教育技术研究
通过深入开展对资源建设内容、开发方法、技术规范和评价体系的研究来指导开发实践。我们组织全体教师系统学习了《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建设技术规范》、《教育资源建设技术规范》、《基础教育资源建设元数据规范》等教学资源库建设标准。教学资源库建设必须将零散的、不规范的教学资源进行统一标识,纳入到更为完整的资源体系之中,使具有复杂性和多样性的教学资源能够在质量、效益、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发挥重大作用,保证资源库的开放性、可扩充性和重组性。
2.加强教育理论研究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课程改革的潮流和发展趋势。《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明确指出要加强网络教学资源体系建设,在强化信息技术应用方面,应“提高教师应用信息技术水平,更新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鼓励学生利用信息手段主动学习、自主学习,增强运用信息技术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信息化以其信息传递优势、信息质量优势、信息成本优势、信息交流优势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所以,建设教学资源库不仅能够促进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广泛应用,而且能够有效推动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培养适应信息社会要求的创新人才。
3.加强知识产权研究
在建设教学资源库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用到一些校外的资源,对于这些来自于互联网络、书籍报刊等具有知识产权的素材资源,要给予说明并指明链接出处,同时,申明只用于教育用途而非用于商业目的。同样,对于教师所使用的教案、学案、课件、试题等自编或改编的教学资料中涉及到知识产权的资源也要同样注明,这是教师尊重和保护知识产权的需要,也是加强对学生知识产权教育的一个重要举措。
(二)加强开发,提高信息资源建设能力
教学资源库的开发是一个宏大而有意义的工程,需要建设单位统一领导、规划、协调和管理。它的开发需要选择好的设计、开发工具、搭建开发环境,并且遵循软件开发的一般流程。
1.加强课程资源开发
资源开发包括对国内外各种教学资源的收集、审查、筛选、优化、整合等工作。一是明确教学资源的资源类型。根据《教育资源建设技术规范》的规定,教育资源建设包括媒体素材库、试题库、试卷库、案例库、课件库、文献资料库、常见问题解答库、资源目录索引库的建设和网络课程建设,以及现代远程教育资源管理系统的研制开发。二是明确教学资源的建设要求。教学资源库中的素材概念、定义、解释必须科学、准确,其内容来源须为国家教育部的各类课程标准。涉及到的教学资源要采用先进、高效、符合国际标准的压缩技术进行压缩,以满足存储和网络传输要求。对每一种类型的教学资源要明确具体的要求,如媒体素材中的文本素材主要类型有教案、教材文本、论文等以文字媒体为媒介的参考资料等。其中的汉字须采用GB码统一编码和存储,英文字母和符号使用ASCII编码和存储,并且要具体标注素材编号、类型、学科、适用对象、来源、内容简介、关键词、素材编写时间、素材编著者、素材长度等属性,以实现教学资源的标准化。三是明确教学资源的建设途径。建设教学资源库的目的是为了实现优秀教学资源的共享,目前主要采取自主建设、购买改造和网络搜集等形式加强建设。学校集体备课制度的建立与实施,强化了学科组、备课组层面的集体备课意识,在集体备课基础上形成的教案、学案、课件等原创性资源能够及时入库,学校购买的高考学习网、中学学科网等大型教育媒体开发的教学资源库系统,本校教师可以用统一的会员账号登陆使用,购进成熟的教育教学资源产品并经过改造后放在资源库中,能进一步充实资源库内容,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而丰富的互联网资源,更可以便捷地充实到分类科学、栏目齐全的学科资源库中,为教师的教育教学提供强大的资源支撑。
2.加强资源平台开发
技术开发包括对资源内容进行管理和整合的技术支持以及将部分资源转化为产品的工作。一是组建开发小组,明确岗位职责。由学科教师、技术人员和美工人员组成的技术开发小组。通过问卷调查、个别访谈等方式,充分收集来自教学一线的师生资源需求情况,由学科教师进行栏目设计,并提出资源类型、资源数量、资源呈现等方面的需求,以提高其科学性。由技术人员选择技术开发平台,按师生资源加建设需求选择服务器软硬件平台、数据库平台和资源库软件平台,提高可靠性。由美工人员负责对网站网络、网站LOGO、网页创意、网站配色等进行系统化设计,促进网站的美观性和实用性。二是选择服务器平台,加强技术保障。教学资源库平台不仅要能够满足师生日常的资源应用需求,而且要为开展网络环境下的教与学提供技术支撑,这要求资源库平台必须具备大容量、高性能、高扩展性等特点,对运行资源库平台的服务器和数据库系统提出了更高要求。我校选购了高性能的曙光高性能服务器,采用Windows Server服务器软件平台和SQL Server数据库平台,建立了严格的管理制度,加强软硬件管理、网站备案、技术防护、安全保障等方面的技术支持。三是加强网站平台设计,提高资源管理效率。我校采用广东动易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的SmartSchool学校网站管理系统,它提供了一套完整的学校网站应用解决方案,集“家校互动、知识共享、教学辅助”于一体。网站管理系统采用微软.NET 2.0开发平台,采用微软力荐的数据访问层、业务逻辑层、表示层的系统架构,能够满足教学资源库建设的功能需求和性能需求。基于强大技术的研发保证了系统平台的开放性、扩展性、稳定性,能够满足学校网站“服务化、学习化、协同工作”的应用需求。
3实施资源递进开发
教学资源库的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我校在信息化总体规划的指导下,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资源递进式开发。第一步是科学建构教学资源库平台。按“学科——模块——栏目”的结构,在每个模块下开设教学设计、学案设计、教学课件、高考研究、教学试题、教学素材等栏目,科学选购服务器系统、数据库系统和资源库系统,对网站建设人员、管理人员和全体教职工进行培训,提高信息资源意识、信息管理能力、资源建设能力。第二步是通过上传原创资源和转载资源等形式初步建设学科课程齐全、资源类型丰富、学校特色鲜明的教学资源库系统。目前,我校教学资源库系统共有各类教学资源6000多条,其中,自建原创资源占总资源的10%以上,在资源的数量和质量上均在同类学校中居于前列。学校引导学科组和备课组开展基于资源库平台的集体备课,既有基于课程标准和教材内容的集体初备,也有基于教师能力和学生特点的二次备课,鼓励教师开展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理论和实践研究,实现学科资源库平台的共建共享和良性循环发展。第三步是拓展教学资源库的技术平台和资源平台。学校还充分研究流媒体技术、教育云技术、视频点播技术等新技术,提高学校录播教室、网络教室等专用教室和电子白板等新技术的利用效率,建设基于教学资源库平台的校本视频资源库。同时,积极整合学校图书馆资源,建设网上家长学校、研究性学习平台,实现学科资源、德育资源、学生资源的全覆盖,面向教师、学生和家长等特定群体开展特色建设,从而更大程度上推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学校的内涵发展。
(三)加强应用,提高信息资源整合能力
课程资源是新课程改革提出的一个核心概念。没有丰富和适当的课程资源,再好的课程改革理念也只能是纸上谈兵。现行的课程资源具有价值潜在性、主观转化性、学科借鉴性、丰富多样性和动态生成性等特点,因此,国内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各种模式还需要不断探索和完善。
1.开展集体备课,助力学科发展
我校历来重视学科组、备课组的集体备课。我校教务处根据教学资源库建设需要,及时修订了集体备课方案。集体备课前,学科组、备课组成员认真研读课程标准和教材内容,根据学生的认知基础、情感基础和认知发展规律,由主备教师调取教学资源库中的教案、学案和课件等数字资源,制定初步教学方案。集体备课中,学科组、备课组成员共同研讨初备教师的教学方案,在集思广益的基础上由主备教师对原有方案进行修改、补充和完善,并提交到教学资源库平台。集体备课后,学科组、备课组成员下载教学方案,再根据教师的个人特色、学生特点和班级特点进行二次备课,进一步提高原有教学方案的针对性、有效性和实效性,再次提交教学方案至教学资源库平台。通过“课型研讨——主备初备——集体备课——个人细备”的集体备课程序,实现教师个人特色、教师集体智慧和学生发展特点的有机结合,对拓展教学思路、明晰教学策略、优化课堂教学起到了推动作用,不仅有利于提高教学资源库的利用效率和利用水平,而且有利于打造个性化、生活化和信息化的有效课堂。我校今年评出了高三物理备课组、高二数学备课组、高三政治备课组等优秀备课组,基于教学资源库平台的集体备课,在促进教师发展、学生发展和课程发展方面均取得了显著成效。
2.开展网络教学,建构新型课堂
随着全球范围内知识更新速度的加快和人才的激烈竞争,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越来越来不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网络以其异地、实时、互动等特点有助于切实转变教与学的方式,实现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与启发、讨论、参与的教学方式的网络课堂教学模式的打造。我校在开展常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基础上,鼓励教师开展网络环境下的教学活动。政治组在高一年级开展《企业的经营》网络教学活动,利用网络教学资源平台建设了研究性学习网站,精心选取李嘉诚、张瑞敏、比尔·盖茨等6位著名企业家的成功资料,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主学习,并设置了小组探究、网站留言、在线测试等形式开展师生交互、生生交互和人机交互,构建了“播放视频,情景导入——明确目标,任务驱动——交流合作,探究学习——师生交互,互动点评——学练结合,巩固提高”的教学新模式,不仅营造了基于资源共建共享的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而且最大限度地拓展了课堂教学时空,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潜能。此外,我校还加强对教学微课堂的研究,充分利用录播教室和网络教室开展微课教研,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录制了课前复习类、新课导入类、知识理解类、小结拓展类等微课,并努力推进微课的课堂教学运用,探讨推进微课向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的有效延伸,切实推动了教师教育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益。
3.形成教育合力,打造智慧教育
随着国际互联网和移动智能技术的发展,移动学习、远程学习、在线学习、泛化学习已经成为教育发展的新趋势。这种随时随地的学习需求推动着我校升级现有的智能学习系统。我校将引进和建设教育云系统平台,实现校园有线网络和无线网络的全覆盖,实现公共用和私有云的动态管理,将建设教学资源集成,形成以视频点播系统、微课点播系统、在线组卷试卷等为主体的教师教育云,建设学习资源集成,形成以网络学习系统、在线选课系统、微课点播系统等为主体的学生学习云,建设家庭资源集成,形成以家庭教育资讯、学生成长故事、名人家教故事、教育专家讲座、在线即时交流系统等为主体的家庭教育云,建设学校管理集成,形成以教师管理系统、学籍管理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教育科研管理系统等为主体的学校管理云。作为未来教育信息化基础架构的“教育云”,能够有效扩展我校的教育深度、广度和效度,促进学习方式的有效转变和学校信息化管理能力的提升。
总之,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持续推进和素质教育的深入实施,课程资源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实施所起的推动作用越来越成为教育关注的焦点。我校经过几年的有序推进,已经初步建成了有地方特色、适合学校教育教学实际需要的网络教学资源库,并以此为基础深化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理论和实践研究,向管理要效益,向课堂要质量,有效提升了我校办学水平和办学质量,实现了学校教育的内涵式发展。如何更好地利用教学资源库促进师生的终身发展和学校的特色发展,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主要特征的互联网技术的应用推进着教育的革新,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本文系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5年度重点自筹课题“基于云计算平台的教学资源库建设与应用研究”(课题编号:B-a/2015/02/213)和江苏省教学研究第十一期课题“中学政治学科渗透公民教育实践研究”(课题编号:2015JK11-L031)阶段性研究成果。
[编辑:闫长松]
G434
A
1671-7503(2017)07-006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