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宝应县直机关幼教中心 房雯荃
量化管理,让数据说话
——集团幼儿园后勤管理改革探索
江苏省宝应县直机关幼教中心 房雯荃
宝应县直机关幼教中心下辖三所幼儿园。实施集团化运作后,我们从顶层设计入手,在后勤工作中引进量化管理,让一个个数据说话,提高后勤管理的效能。
学期初集中采购各类物资是后勤工作的常规内容。刚实施集团化管理时,集团领导走进各园保管室进行调研,发现三个园都有不少沉睡的物资,均是历年剩余的,因为后来使用要求有变化,这些物品就一直“睡”在保管室,好些已经坏损。另外,从入库情况看,还存在常用物资一学期分批采购、可批发物资零星采买等现象,既增加了采购成本也加大了相关人员的工作量。调研中发现的这些问题无疑暴露了物资采购工作的无计划性。
于是,我们以确保保教工作正常开展为前提,对常用物资进行分类,并通过近年来的出入库情况测算出一学期的合理需求量。有些物品以班级为计算单位,如班级环境布置所需的装饰材料及双面胶等辅材、易耗性游戏材料等;有些物品以部门为计算单位,主要是常用办公材料;还有些物品以幼儿或教职工数为计算单位,如幼儿活动用纸、擦嘴毛巾、厨师帽、洗涤用乳胶手套等。在测算各种物资合理需求量的基础上,出台了物资采购的量化标准。考虑到每个园的实际情况不一样,每学期计划实施的重大活动也不尽相同,我们又给每类物资的采购标准设定了不同的浮动比例,使这一量化标准更具科学性。为保证量化标准得以落实,每学期初由各园根据采购标准填写《期初物品采购计划表》,上报集团后统一采购;每学期末组织人员盘点各园保管室剩余物资,填写《期末物品结存表》。在允许有一定剩余的情况下,下学期更有针对性控制某些物资的超量采购。
通过几个学期的实施,集团各园采购工作的计划意识明显增强,采购成本也得到了有效控制。
餐饮管理是幼儿园后勤工作的重点内容之一。一开始,我们采取的办法是:统一食谱,统一供货商,还设计了《幼儿代伙费月度支出表》,每月统计一次,试图通过代伙费的支出情况来反向监测餐饮工作。可最初的统计结果令我们很困惑,三个园每月的日生均点心金额、日生均中餐金额各不相同,而且有时差异还较大。同样的食谱,同样的食材供应价,为什么会出现这种不该出现的差异呢?
我们多方查找原因。在比对各园厨房日进货单和日出库单后发现,问题出在没有严格执行食谱上。一是后勤主任(事务长)执行代量食谱不到位。比如三鲜豆腐,食谱里都会标明豆腐、肉丁、平菇每生各多少克,但个别后勤主任在下食材采购单时,不是按幼儿数和食材代量进行严格计算,而是依靠经验报一个大致的采购量。再如八宝粥,哪八宝?各多少?各园也会有品种不统一和比例不统一的现象。如此种种,都会造成偏差。二是厨师操作跟着感觉走。烹饪时,油、盐、酱、醋、糖等各放多少,全凭自己喜好,没有统一的标准。我们统计了三所园近两学期各类佐料的使用量,再计算出生均学期用量,结果显示有的厨师好甜,有的喜酸,有的重油,有的偏咸,这样一个月、一学期累积下来,代伙费必然会出现不小的支出差异。更重要的是,这样随意烹饪菜肴,也会造成偏离孩子的健康需求。
找到问题根源后,我们从两方面做出调整:一是细化所有餐点的代量,严格按代量食谱进行采购。对一些没有明确代量的餐点,如肉松烧饼(每百人肉松多少克)、什锦炒饭(各种配料每百人多少克)等,也依据营养核算,制定出明确、合理的标准。二是规范厨师操作,根据幼儿身体发育的需求,计算和制定了食堂配料使用量表(每百人使用标准),并通过一系列的过程监控、期末考核等办法来扭转厨师固有的经验化操作。
标准意识的增强,大大提高了幼儿膳食的科学性、营养性。
幼儿园常用的卫生、消毒制品有洗洁精、洗衣粉、洗衣液、84消毒液、洁厕灵等,以前是幼儿园制定一个大致的领用标准,由各班保育员在开学初领取,中途可补领。实际操作时,除84消毒液外其他制品没有一个规范的量化使用标准,保育员大多是依个人习惯,很随意,反正后期不够用时可以再申领。我们比对三个园几个学期卫生、消毒制品的领用数据,发现剔除人数因素,各园使用量的差异较大。很显然,问题出在管理上。
卫生、消毒制品使用量不足,难以达到效果;使用过量,则很可能有残留,会影响孩子健康,而且有悖环保。因此,集团的几位后勤园长会同保健医生,采集了最近几学期各园各类卫生、消毒制品的使用数据,综合考虑各类因素,并多次听取各班、各部门的意见,最终制定了统一的量化标准,规范了各种情况下卫生和消毒制品的使用比例。
量化标准公布后,我们注意在实施过程中收集信息,及时对标准进行微调,并划定了一个可上下浮动的值。期末统计各班的使用量,如偏离值较大,则需相关人员进行书面解释。
有了量化数据,保育员们卫生、消毒操作的规范意识明显增强。
财务数据是管理者调整管理行为的依据之一,可事实上,能有意识通过财务数据来反思本园财务运作的园长并不多,有预算意识且能严格执行预算的园长更是少数。当幼儿园独立管理时,这一问题也许不算突出,但集团化管理后,如果分园园长没有预算意识,就会造成一些矛盾,给集团统一管理带来障碍。
为增强分园园长们的预算意识,我们仔细剖析近年来各园每学期的财务决算,在充分考虑多种复杂因素的情况下,对常规项目资金的使用标准进行量化,如人均办公费用、生均保教经费、各园奖励性绩效总额,等等。为提高各园执行预算的水平,我们还设计了多种表格,帮助园长们在数据比对中及时了解本园及姊妹园的资金使用情况,进而能进行主动调控。
如每学期初,集团主任会和财务人员一起,召集分园园长分别编制各园的学期财务预算表。通常是根据常规项目资金的支出标准,测算出人员工资经费、办公经费、保教经费后,最终确定剩余资金支出的项目及标准。这样,就促使园长们从过去只关心期末剩多少钱,转变为期初就关心本学期有多少资金可供支配,以及如何使用好这些资金,在保证保教质量的基础上做到量入而出。又如,我们每月都要公布各园经费使用统计表和幼儿代伙费支出统计表,方便园长们根据预算进行后期调控。有时候,某个数据超出了预算,园长会主动跟会计联系,查找超预算的原因,自我分析超支是否合理。再如,每学期末我们都要召开由全体园长参与的财务分析会,针对各园的财务决算表,分析各园执行预算的总体情况及得失,帮助园长学习通过数据找问题,通过数据解决问题。同时在必要时,对下学期财务做合理调整,进一步强化预算管理的意识。
量化财务数据,增强预算意识,在当下幼儿园经费普遍紧张的情况下尤显重要。需要注意的是,量化的标准不能固化,当外部因素发生变化时,必须及时做出科学的调整。同时要强调,量化数据的目的是引导园长们科学、合理地使用经费,消除显性和隐性浪费,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确保保教活动正常开展,确保保教质量稳步提升。
集团幼儿园后勤工作实行量化管理,绝非是扼制分园自主性,更非要捆住园长们的手脚,而是意在充分发挥数据在管理中的调控作用,透过一个个数字化的标准,建立统一的、细化的操作系统,使后勤管理更趋规范,促进保教工作迈向更高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