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约记者/罗一清
浙江今年新增境内A股上市公司56家
——锚定资本市场浙企转型趟新路
□特约记者/罗一清
A股的“浙江板块”正在加速壮大而为浙江实体经济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金融活水。浙江融资结构变化丰富了实体经济的融资渠道、降低了企业融资成本,也适应了新经济、新业态发展的金融服务需求
7月召开的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强调,要把发展直接融资放在重要位置,形成融资功能完备、基础制度扎实、市场监管有效、投资者合法权益得到有效保护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而做为企业直接融资最直接的渠道,登陆A股无疑最为适宜。
今年以来,浙江加快省市县联动推进企业上市与并购重组。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浙江今年新增境内A股上市公司56家,新增数量仅次于广东,占全国同期新增总量的20%。按照目前进度,到年底浙江今年A股新上市公司或接近100家,稳居全国第二。
A股的“浙江板块”正在加速壮大而为浙江实体经济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金融活水。
知名金融学者金雪军表示,直接融资渠道运用得更充分、对接资本市场走在前列的地区,往往也是企业制度现代性程度高、转型升级比较成功的地区。浙江融资结构变化丰富了实体经济的融资渠道、降低了企业融资成本,也适应了新经济、新业态发展的金融服务需求。
平均每月一家公司上市!这是企业上市的余杭速度。
8月18日,浙江春风动力股份有限公司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主板挂牌上市,这是继华正新材、新坐标、诺邦股份、正元智慧、万通智控、铁流股份、沪宁股份之后,今年以来杭州市余杭区第8家上市企业。至此,余杭上市企业总数达到20家(其中境外3家),今年新增上市企业数量居全省各县(市、区)第一,企业上市速度创新高。
一个更宏大的目标是:余杭区计划到2020年末新增上市(挂牌)培育企业200家以上、股份制企业110家以上、新三板和区域股权交易市场挂牌企业120家以上、上市企业20家以上,打造上市企业“余杭板块”。
8月10日,位于滨江的杭州纵横通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纵横通信”)成功登陆上交所主板上市。这是一家通信网络技术服务提供商,为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铁塔公司等业内主要客户服务。截至目前,高新区(滨江)上市企业累计达到39家,在新三板挂牌的公司共有96家。最近,滨江提出新目标,“上市公司滨江板块”要力争2-3年达到50家、5-10年实现100家。
记者进行了一个简单梳理,今年以来,全省各地都把推动企业上市作为一项重点工作在抓,为此召开专门会议,出台相关文件。如,今年5月,台州市企业股改上市工作推进大会上,台州IPO、新三板企业代表“现身说法”;今年7月,温州成立温州市企业上市促进会,杭州市召开推进企业利用资本市场加快发展大会。
支持企业上市,各地不遗余力。以余杭为例,去年,余杭在全省率先成立“上市挂牌企业联合会”,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分区域、类别定期开展市值管理、并购重组、申报流程、上市政策等全方位培训。今年以来,余杭专门成立了由区委书记、区长任双组长的企业上市挂牌工作领导小组。区金融办针对企业在股改、上市辅导期等不同阶段的需求,细化方案开展分阶段指导;制定相关政策,专人跟踪、上门服务、一事一议、开辟“绿色通道”,点对点为企业上市之路“排雷”。
各地在推动企业上市上为何积极性如此高涨?简单来说,上市公司数量是体现区域经济竞争力的一个重要指标。今年8月底,温州市委主要负责人赴上市企业调研时就曾表示,要把培育优质上市资源作为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和基础性工作来抓。
把企业上市工作上升到“战略任务和基础性工作”,这背后的意义不言而喻——企业上市后,在解决融资渠道、提升品牌影响、规范经营管理、扩大有效投资等方面获益良多,核心竞争力显著增强,这对引领和支撑一个地区经济发展,推动产业整合具有重要意义。
浙江的民营经济是我国最发达的,而民营经济是就业、科技创新的载体,也是上市公司的主力军。浙江今年以来A股上市的50多只新股中,除浙商证券为国有企业,得邦照明为横店集团旗下的集体企业,其余都是民营企业。其中新凤鸣、吉华集团、太平鸟的市值都超过100亿元。
然而,在许多民营企业热衷于上市的同时,也有一部分浙江的优秀民营企业坚持不上市。娃哈哈的掌门人宗庆后无疑是他们的代表。
课程实施是将基于职业标准制定的课程标准运用于课程教学实践,取得预期教育效果的过程。针对职业、课程和学生特点,“理实一体化”教学是高职课程实施的最佳形式。“理实一体化”也称作“教学做一体化”,它是通过设定教学目标,设计教学项目,模拟工作情境,师生合作,边做、边教、边学,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提升综合素质,培养应用型人才。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宗庆后在回答记者“现在很多企业刚刚发展就马上融资、马上上市,您为什么不这么做呢”的问题时表示,“如果有大的投资的话,我也可能会去上市,我也可能会去贷款,但是现在没有大的投资项目。我现在钱够用的时候,我就何必去贷款,再去上市呢?”
宗庆后曾透露,上市困难的主要原因是娃哈哈股东数量有15000个,根据国家法律规定,企业上市之前股东数量不允许超过200个。“全部整合上市将是一项浩大的工程”。当然,这实则“非不能也,是不为也”。上市会稀释企业股份,员工回报将变少。这自然会触及相当比例员工的既得利益,阻力可想而知。
一个插曲是,今年5月因创始人宗庆后之女宗馥莉正式收购中国糖果一事,被外界解读为娃哈哈要“借壳上市”、宗馥莉要“自立门户”,然而就在7月初,中国糖果一纸公告宣布交易失败,这也让宗馥莉初试资本市场就遭遇当头一棒。
方太集团董事长茅忠群同样是一个执着的企业家。今年浙江省第十四次党代会期间,记者曾与之交流。其著名的“三不原则”——“不上市、不打价格战、不欺骗”曾引发商界热议。
“其实不上市就是为了自己能够真正的静下心来按照自己的思路去发展,因为上市公司会受很多影响,股价涨跌,业绩公布,投资方对你指手画脚,例如每个季度都要交报表,可能到时为了销售的利润不得不采取短期措施。”在这样一个资本快速运作的今天,茅忠群能抵住资本的诱惑,坚持走高端品牌路线,这样的坚守或许比追求上市更难。
其实,说到底,上市只是把企业做大做强的一种途径而已。不管上不上市,只要能把企业做大做强,造福社会,就是值得尊敬的企业。
在这一方面,广东无疑值得浙江学习。广东是中国经济的带头大哥,在上市公司数量上也是独占鳌头。自2006年至今,广东省上市公司总量已经连续11年位居全国第一。
浙江省经济信息中心在一份有关广东省上市公司情况的调研报告中做过统计,2010年至2015年,广东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市公司由2010年的94家壮大到2015年的198家,占比境内上市公司总量的47%;同期,浙江由69家增加到83家,占比28%。
为什么广东能够形成如此好的“上市生态”?上述调研报告总结了几个主要因素,首先是行动早。早在2003年,广东省委省政府就“把培育和发展资本市场纳入地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争取经过三年至五年的努力,把广东建设成为全国资本市场最发达的地区之一”。广东省还善于搭建平台,也就是搭建“路演中心”平台,提高公司上市的成功率。
浙江省经济信息中心专家建议制定实施“省市县三级联动”之清单,包括:一是在浙江股权交易中心设立“路演中心”,二是在省市县三级设立企业上市“绿色通道”,三是以“最多跑一次”优化企业上市审批流程。
在专家看来,浙江上市公司还要补上另外两块短板。首先是制定实施境内、境外上市公司“双倍增”实施方案,补齐境外上市的短板。就补短板来说,浙江境外上市公司数量值得关注。截至今年6月底,全省境外上市公司86家,而福建省仅泉州市境外上市公司就达到82家。鼓励企业境外上市是一个双赢的决策,既可达到境外融资目的,又可实现引进国外技术、人才等多重目标。
再则,加大对八大万亿产业的上市培育,补齐结构优化之短板。八大万亿产业是驱动浙江经济持续健康增长的新动能,创新力强,效益高,其平均利润率是传统产业的2.2倍,但目前涉足八大万亿产业的上市公司占比还不高,只有28.3%。加大八大万亿产业的上市培育,建议实行“四个优先”,一是优先股改,二是优先后备,三是优先辅导,四是优先配置激励性政府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