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和
发展绿色物流,浙江正当时
□蔡和
气候变化是当今社会面临的最为严峻的挑战之一,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已成全球共识和大势所趋。党的十九大对新时代应对气候变化和推进绿色低碳发展作出重要战略部署,提出了更高的目标要求。多年来,浙江应对气候变化和推进低碳发展取得显著的成效并提供了“浙江经验”。2017年11月8日,我们在德国波恩23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中国角”举办了以“发展中国绿色低碳交通与区域物流”为主题的边会,并发布了《发展绿色物流浙江在行动》研究思路报告,浙江省绿色物流的探索与实践引起了很多国家参会人员的极大关注和兴趣,并在会后展开了广泛深入的交流和沟通。这更让我心有感触,发展绿色物流,浙江正当时呀!
就发展绿色物流而言,意义重大。发展绿色物流将是中国建设生态文明的生动实践,发展绿色物流也是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途径。发展绿色物流是贡献绿色低碳“中国方案”的重要抓手,而浙江作为沿海发达省份,完全可以在“中国方案”中提供“浙江样板”。
从发展基础来看,浙江省优势明显。其一,政策支持导向逐步加强。浙江省政府在相继出台的规划报告及政策性文件中,针对物流业的各个环节,均体现出对绿色物流的重视。2016年浙江省发布《浙江物流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提出为补齐绿色物流短板,将大力推广绿色物流技术应用,积极发展循环和回收物流。此外,如《浙江省绿色港航发展“十三五”规划》《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入推进“互联网+流通”行动计划的实施意见》《浙江省加快推动交通物流融合发展行动方案》《浙江省“机器人+”行动计划的通知》从不同领域方面均提出了绿色物流发展方向。其二,物流业总体实力不断提升。浙江省“十二五”期间物流业总体实力提升迅速,创新能力不断增强,持续走在全国行业领先行列。2015年全省物流业增加值达到4280亿元,同比增长9.1%,占全省GDP比重达9.98%,占三产比重达20.05%,物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不断提升。其三,物流交通运输网络不断完善。“十二五”期间,浙江省综合交通运输网络水平明显提升,综合运输能力明显增强,完成基础设施建设投资6164亿元,是“十一五”时期的14倍;5年共实现货物运输量96亿吨、货物周转量46176亿吨公里,沿海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50亿吨、集装箱吞吐量9646万标箱,快递企业业务量达90亿件,有效支撑经济社会持续平稳转型发展。其四,浙江一些物流模式已在全国起了示范性作用。近年来,浙江省在物流业领域开展了很多工作,一些发展模式在全国起到示范性作用,如以传化为代表的公路港模式,致力于为中国公路网装操作系统以及为上百个枢纽建设公路港城市物流中心,其首创的“公路港物流服务平台”模式已推广全国;如浙江省政府提出的构筑大宗商品交易平台、海陆联动集疏运网络、金融和信息服务支撑系统“三位一体”港航物流服务体系的战略构想已进入全面实施阶段;以义乌中国小商品城和绍兴中国轻纺城等专业市场为依托的物流配载模式,专线网络覆盖全国300多个大中城市,专线物流品牌不断打响,物流配载模式被复制推广。其五,绿色物流实践探索成效初现。如富阳打造绿色物流集聚发展平台,针对现代物流有效需求迫切、有效供给乏力状态,通过打造绿色物流集聚发展平台推进现代物流建设;平台以富阳口岸绿色物流公共服务平台和富阳传化公路港车货匹配信息化平台为核心,整合现有物流发展基础资源,走出一条现代绿色物流建设之路。乐购嘉善绿色物流中心采用一系列先进的环保节能技术,相较国内传统的仓库,该物流中心预计节能45%、节水40%、减少碳排放35%;阿里巴巴集团正在大力推进绿色快递业务建设,计划用新能源车逐步取代传统货车,降低运输环节的碳排放量。
当然,浙江发展绿色物流也存在着绿色物流理念还不够深入、基础设施尚不完全适应绿色物流发展、绿色物流信息共享平台缺乏、绿色标准化建设滞后、物流人才较为匮乏、绿色物流政策不健全等发展瓶颈。未来,浙江要顺应全球低碳转型大势,把握机遇、立足基础、发挥优势、破解瓶颈,加快推动绿色物流快速发展,为美丽浙江建设贡献力量,也为全球气候治理的“中国方案”提供“浙江样板”。
作者为浙江省经济信息中心、浙江省应对气候变化和低碳发展合作中心副总工程师兼气候处处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