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评论员
以超常规力度建设创新型省份
本刊评论员
加快推进创新型省份建设,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之路。要把握好“秉持浙江精神,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的新要求,谋划实施一批最具比较优势、最能带动全局的重大创新举措,着力补齐科技创新短板,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以超常规力度开启创新强省建设的新篇章
党的十九大把创新放在发展全局的重要位置,明确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更强调要“创新引领率先实现东部地区优化发展”。近年来,浙江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成效显著、亮点纷呈,被列为全国首批创新型试点省及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2016年,浙江全社会R&D经费支出1130亿元,相当于地区生产总值的2.43%;全省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8%;全年发明专利授权量2.7万件,增长13.8%。另据《中国区域创新能力评价报告2017》显示,浙江区域创新能力位居全国第五,仅次于广东、江苏、北京和上海。
同时也要看到,虽然浙江创新综合实力基本居全国“第一方阵”,但总体在第五、第六的位置徘徊,与北京、上海、广东、江苏等相比有明显差距,面临着“标兵渐远、追兵渐近”的严峻形势。浙江科技创新还存在一些明显的短板,主要是大平台大院所大实验室不多、高科技企业成长不快、科技创新投入仍不足、科技成果转化成功率不高等,而正视问题方能精准施策。
加快推进创新型省份建设,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之路。下阶段,要把握好“秉持浙江精神,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的新要求,谋划实施一批最具比较优势、最能带动全局的重大创新举措,着力补齐科技创新短板,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以超常规力度开启创新强省建设的新篇章。
打造高能级的创新平台。全力推进之江实验室建设,引进一批国际顶尖人才、实施一批重大科技项目、启动建设若干大科学装置,推动省内高校院所与之江实验室开展合作研究,共同努力争创国家实验室。加快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沪嘉杭金科创走廊等科创大平台建设,采取有效措施共建网络大数据协同创新中心、浙江知识产权交易平台,打造国际水平的创新联盟,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信息经济科创中心、国家级创新策源地。优化重点实验室布局,择优培育并重点支持若干高水平实验室。
实施最前沿的创新项目。产业创新是创新型省份建设的关键。要围绕八大万亿产业发展和“新一代人工智能”“互联网+”“中国制造2025”等战略实施,大力培育科技型企业、大力推动高科技产业发展。着力谋划实施一批基础性、前瞻性、引领性的重大基础研究项目,大力引进建设一批国内一流、国际领先的实验室、科研机构、研究院所,力争突破一批关键科学问题,取得一批重大原始创新成果,抢占未来行业发展制高点。
聚焦超高效的创新转化。以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建设为契机,在市场培育、企业主体、产业升级、协同创新、科技金融、人才发展、环境优化等方面先行先试,积极探索“互联网+”科技成果转化的有效模式,推动形成紧密互动的技术转移网络,拓展技术成果转移转化的渠道,放大技术转移体系的辐射扩散功能,营造有利于技术转移的政策环境,努力使浙江成为全国一流的科技成果交易中心和面向全球的技术转移枢纽。进一步深化浙江科技大市场建设,不断创新科技成果交易方式,加快构建全程化、专业化、个性化的成果转化服务体系。
构建更优化的创新生态。不遗余力打造具有浙江特色的“产学研用金、才政介美云”十联动的创新创业生态系统。以“最多跑一次”改革为突破口,坚持“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相统一,推进科技、经济和政府治理三方面体制机制改革,破除束缚科技第一生产力的体制机制障碍。通过大力发展科技金融,完善科技服务体系等方面的措施,以更大的力度开展创新人才和团队引育,加快建成一批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制造业创新中心,强化知识产权创造、保护、运用,有效促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融合发展。充分发挥知识产权制度激励创新的基本保障作用,使浙江成为知识产权保护最严最优省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