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 林骏
以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为先导 加快培育招大引强新动能
□浙江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 林骏
要着眼于“丰富内涵、强化服务、培育招大引强新动能”的要求,坚持在继承中拓展、在拓展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做到“一个理念统领、双向互动促进、三资融合发展、四轮创新驱动、五项工作突破”,通过做深做细做实做大浙商创业创新,持续培育招大引强新动能,为浙江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注入源源不竭的生机活力和动力支持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用“八个明确”“十四个坚持”清晰阐明,通篇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真理光辉,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其中“新”字特别突出,主要是新时代、新思想、新矛盾、新使命、新征程、新作为等。与我们工作息息相关是“十四个坚持”中的“坚持新发展理念”,明确指出要“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主动参与和推动经济全球化进程,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不断壮大我国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同时,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报告对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进行了具体阐释,对进一步做好扩大开放、招商引资提供了更精准的工作遵循,强调“要以‘一带一路’建设为重点,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实行高水平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政策,大幅度放宽市场准入”“优化区域开放布局,加大西部开放力度”“赋予自由贸易试验区更大改革自主权,探索建设自由贸易港”“创新对外投资方式,促进国际产能合作,形成面向全球的贸易、投融资、生产、服务网络,加快培育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
浙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萌发地,构建全面开放新格局的理念思想与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提出的“跳出浙江发展浙江”战略思想一脉相承。结合省第十四次党代会关于“以浙商回归为牵引,坚持民资、国资、外资一起上,突出招引大项目好项目,大力建设国际产业合作园,努力把浙江建成优质民资创业主阵地、国企创新发展新高地、高质量外资集聚地”部署要求,我们要着眼于“丰富内涵、强化服务、培育招大引强新动能”的要求,坚持在继承中拓展、在拓展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做到“一个理念统领、双向互动促进、三资融合发展、四轮创新驱动、五项工作突破”,通过做深做细做实做大浙商创业创新,持续培育招大引强新动能,为浙江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注入源源不竭的生机活力和动力支持。
十九大报告指出,“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浙江是改革开放最活跃的省份之一,浙江经济社会的发展得益于开放,浙商创业创新取得的成就也得益于浙商走出去拓展发展空间,浙江未来的发展仍然要继续扩大开放。省第十四次党代会提出的“四个强省”里就强调了“开放强省”。我们所从事的浙商创业创新、招商引资、外资促进、央企合作等工作总体都属于扩大开放的范畴。要坚持以开放发展理念统领我们从事的工作,突出要求我们以博大胸怀、广阔视野在全球配置资源,为我所用。而且我们的工作是互联互通的、视野是开放的、胸怀是全局的、资源是共享的、目标是一致的,最终都是为“两个高水平”服务。
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构建全面开放新格局,实际上是要求在“走出去”和“引进来”的内涵、外延、机制、途径等方面全方位拓展。就我们当前从事的工作而言:
“走出去”板块,有国际合作、国内合作两个方面,国际合作以参与“一带一路”建设为重点,依托义甬舟大通道、浙江(舟山)自由贸易区,积极引导浙商参与“一带一路”沿线建设,扩大对外贸易,特别是充分发挥国家发改委与省政府建立的国际产能合作委省协同机制的作用,引导市场主体积极参与国际产能合作;国内合作就是按照十九大报告中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要求,积极引导浙商参与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建设,积极参与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振兴、中部地区崛起、西部开发;参与支持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加快发展。
“引进来”板块,就是要瞄准省内大湾区大花园大通道大运河等建设,以“八大万亿”产业为重点,做到以浙商回归为牵引,坚持民资、国资、外资一起上,构建民企、国企、央企、外企、侨企等一起“投资浙江回归牵引”的大格局,计划2018—2022年省外投资浙江回归牵引到位资金年均增长10%,总额达到30000亿元,对同期全省产业投资贡献达到40%以上,力争引进10个左右超百亿元大项目,助力打造浙大校友企业创业创新总部园等10个左右千亿级或500亿级产业集群。
提出“投资浙江回归牵引”这一概念,既是做大增量文章、提升招大引强成果、突出大项目好项目的殷切期待,也蕴含扩大招商领域范围、强化政策环境保障的明确要求。具体基于三点考虑:一是党代会和领导批示有要求。党代会提出以浙商回归为牵引,坚持民资、国资、外资一起上,车俊书记7月份批示要扩大浙商回归内涵,着力招大引强,培育新动能,强化服务保障。李学忠主任也多次开展招大引强等方面调研,对以浙商回归为牵引加快完善招大引强工作体系提出明确要求。二是扩大浙商回归成果有要求。随着浙商回归的深入实施,单纯将浙商作为招引客体已不足以拓展回归成果,各级政府作为招商主体、单纯的项目招商、情感招商也不足以拓展招商成果,必须拓展招商客体范围、创新招商思路、探索招商新政,培育招大引强新动能。三是整合招商力量有要求。委领导的分工调整已进行了浙商、央企、外资的融合,全省浙商回归的机构队伍也需要整合、理顺,推进全省一盘棋招商,促进提升各级招商工作水平,切实形成工作合力。
促进融合、拧成一股绳,要在开放发展、招大引强工作中着力于“三个聚焦”:
聚焦战略布局促融合。无论是“走出去”还是“引进来”,无论是利用外资还是对外投资,都要紧紧围绕国家和浙江省的发展战略,将注意力集中在支撑浙江发展的重大战略上。
聚焦产业链招商促融合。按照精准施策、招大引强的要求,大力推进以“建链、补链、强链”为内容的产业链招商,以产业链的构建和完善,促进民资、国资、外资的有效招引和整合,这就要求我们加快谋划一批重点招商的产业链、建立一批引领全省未来战略发展的产业链、完善一批补齐产业短板重要发展的产业链、强化一批影响重点领域关键发展的产业链,加快研究出台产业链招商指导意见,制定产业链招商指导目录,建设基于大数据的产业链招商决策平台,绘制符合浙江发展方向的产业链、技术链、人才链、资金链、信息链,形成全省产业链招商需求的产业平台信息库和产业链招商供给的重点企业信息库,谋划引进一批能够形成产业集群、有效带动转型发展的大项目、好项目,促进产业链横向拓展和纵向延伸,推动区域之间产业合理布局和协同发展。全面实施产业链招商引资,加快打造“建链、补链、强链”新通道。
聚焦招商行动促融合。要主动出击开展招商行动,不能局限于全省面上的统计考核,一方面,要加强建立与重点浙商、重点央企、重点外资机构的日常联系机制,及时捕捉招商信息;另一方面,要主动登门招商、亲自参与谈判,发挥省级层面的综合协调力量,引进能够起到“牵一发动全身”的大项目,引领建立产业集群的大项目。要牵头各级各有关部门在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等重点地区,依托政府驻外办事机构统筹安排招商分队长期驻外,加强工作力量,通过精耕细作、长期跟踪、深入接触、定时沟通,广泛获取项目信息,及时进行对接洽谈。
平台创新。在对外投资方面,要继续着眼于境外投资园区特别是国际产能合作平台的打造,带动省内装备和相关设备配套输出;要着眼于省际合作园区的打造,推动浙江企业参与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扩大“走出去”成果,从而推动浙商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国内其他省份吸纳要素资源、拓展发展空间、增强竞争优势,为不断提升反哺浙江的能力提供原生动力。在“引进来”方面,在建设产业链招商数据库系统平台基础上,选择若干地市或产业园开展产业链招商试点工作,总结经验向全省推广。梳理汇总省级产业集聚区、特色小镇等招商平台中连片地块清单,加快建立知名浙商领衔回归产业园。支持有条件的产业园区完善园区规划,突出园区特色,进一步明确功能分区,突出主导产业链和重点招商项目,为投资浙江回归牵引建设专题承接平台。明年要着力梳理境外投资国际产能合作重点园区,建立产业链招商试点园区、浙商领衔回归产业园,打造掌握在自己手上的产业集聚平台。
活动创新。坚持错年举办世界浙商大会、天下浙商家乡行等浙商回归主题活动,鼓励各市县定期举办地方特色商帮大会,联动举办具有投资浙江、发展浙江功能属性的系列专题活动,集聚省外浙商、省外浙江大学校友并携手各类投资主体支持浙江发展的注意力。坚持每年主动走出去在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港澳台以及海外重点地区轮流举办投资浙江回归牵引专题活动,主动推介浙江发展环境,扩大投资浙江回归牵引成果。计划明年举行天下浙商家乡行(含国内民企、央企等)、境外投资浙江回归牵引专题活动、外国使领馆投资机构看浙江等活动。
载体创新。大力发展政府母基金参与的浙商回归主题基金、产业发展基金和园区投资基金,既有效吸纳浙商资本回归,也为重点招商项目提供金融支持,助推项目引进。积极推广PPP模式、推介PPP项目,有效引导各类投资主体参与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充分发挥浙江大学等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人才科技优势,积极支持浙大校友企业总部经济园加快建设,积极推动省内外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开展技术合作,引进新技术、开发新产品、创造新需求,建立科技创新中心,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化、商品化。明年重点推动省外浙大校友会与浙江商会的融合互动,并及时总结浙大校友回归的经验,推动浙江其他高校校友回归工作。
项目管理创新。按照项目清单制管理的要求,进一步完善“5213行动计划”,建立统筹民企、国企、央企的全方位招大引强项目库建设,特别加强重大浙商、重大外资、重大央企合作项目库建设,衔接省市长项目工程,建立省、市、县三级重点洽谈盯引项目清单,省级重点洽谈盯引符合国家和省产业发展政策、规划布局,总投资10亿元以上,产业链条长、带动力强的项目,每月滚动调整保持在50个左右,落实“省领导牵头、省级部门协同保障、市县领导全程跟进”的工作机制,合力协调推动工作。实行领导“一对一”亲自盯引、“面对面”一线协调。
突破工作体制,就是在省浙商创业创新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架构基础上,通过民资、国资、外资一起上、互为融合的工作机制,逐步建立全省招商引资、投资促进的工作体制,促进全省招商引资工作一盘棋运作,切实加强对招商人员的培训,建设专业化招商队伍,建立完善覆盖浙商、央企、外资的目标责任制考核制度。
突破部门联动,就是依托省浙商创业创新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有效推动发改委、工商联、浙商总会等“几架马车”为“动车组”,推动省级各有关单位立足各业务部门的专业特长和职能优势,完善招商政策,精准推介项目,以举办专业项目推介会、专业项目会审等形式,协同开展专业招商,着力招引有利于促进产业集聚、形成产业链的龙头项目,为打造“大项目——产业链——产业集群”的线性招商模式提供专业支撑。
突破内外互动,就是要充分发挥浙商总会的作用,强化委会协同机制,加强省外浙江商会“引进办”、海外侨商会“联络处”建设,健全省领导对口联系省外浙江商会制度,充分发挥省外浙江各级商会联系当地民企、国企和外企的优势,及时掌握各类主体的投资信息,开展针对性投资浙江回归牵引。推动省外浙江大学校友会与省外浙江商会的对接互动,促进浙商资本与浙大校友人才科技的捆绑回归。
突破招商政策,就是启动实施省发改委关于进一步促进外资招大引强工作的若干举措,重点突破土地、金融等政策,加大用地支持力度,鼓励推行“长期租赁、先租后让、租让结合”的供应方式及“弹性土地出让年限”的供地政策。积极协助重大招商项目争取奖补资金支持,鼓励各地充分发挥财政撬动作用,对以商引商项目、产业链关键项目、总部经济项目予以财政补助,对世界500强、全国100强、央企和行业龙头企业投资的项目、产业链关键项目实行“一企一策”。
突破经费支持,就是制定完善招大引强经费管理规定,有力保障重点产业、重大项目、重要信息的“网库”建设,对举办重大招商活动及开展驻点招商、小分队招商中涉及的招商接待、差旅费、租车服务等在政策范围内予以倾斜,对符合规定、有明确招商任务的境外团组出访予以优先保证。
总之,要按照“学懂弄通做实”的总要求,按照李学忠主任提出的“高举旗帜、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忠诚核心、拥护核心、看齐核心,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谋深做实,从严从紧、抓小抓早、自省自律”的要求,认真抓好党的十九大报告的学习贯彻,扎实落实到明年工作思路谋划和具体工作中,使十九大精神真正成为统一思想共识、凝聚部门合力、扩大工作成果的动力源泉和行动指南。
*本文系林骏同志11月17日在相关处室党支部学习十九大报告主题党日活动上的讲话要点,编发时有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