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公共财政支出效率评价

2017-01-25 07:13:55薛非凡
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 2017年1期
关键词:标量投入产出财政支出

薛非凡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工商管理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0)

河南省公共财政支出效率评价

薛非凡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工商管理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0)

对公共财政支出的效率进行评价不仅可以及时反映政府资金的利用效率,还可以完善政府财政管理,为社会提供更加方便优质的政府服务。在建立公共财政支出评价体系的基础上,对河南省公共财政支出效率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在2010年至2014的五年内,河南省公共财政支出综合效率均值为0.9636,除2010年和2014这两年公共财政支出综合效率达到最优外,其余年份综合效率均为无效。

公共财政支出;效率;评价

财政支出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为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满足社会共同需要而进行的财政资金支付。也是政府完善资源配置和调节经济增长速率的重要方式。近年来,随着我国国民经济迅速增长,财政支出规模也在不断扩大。我国财政支出2010年是89874.16亿元,占全国GDP比重为22.38%,2014年是151662亿元,占全国GDP比重在24%以上。数据表明,我国财政支出占国民经济总产值的比重也在日益增加。财政支出的意义重大,它所辐射的范围包括公用事业、教育、医疗、环境保护、社会保障等,和老百姓的生活密切相关。因此,对于财政支出效率的评价不但可以提高资金的利用效率,还可以督促政府提升办事效率和办事水平,为社会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河南省作为人口和经济大省,在稳定全省经济增长的同时,财政支出也在不断增加。2010年,河南省财政支出3616亿元,占全省GDP14.8%;2014年,河南省财政支出6397亿元,占全省GDP18.3%。数字说明,河南省经济在快速增长的同时,财政支出的规模也在继续扩大。然而,虽然政府在不断扩大资金输出规模,效果却并不理想。近年来,河南省仍存在看病难、上学难、环境污染严重等一系列的社会问题,这说明河南省政府公共财政支出的效果并没有有效满足居民对于公共产品和服务的需求,财政支出效率有待进一步提高。基于此,我们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法对河南省公共财政支出效率水平进行实证研究,希望河南省能够根据实证研究的结果,在财政支出方面进行策略改进,对提升办事效率方面有所帮助。

一、国内外文献综述

西方国家对于财政支出效率问题的研究由来已久,20世纪开始,美国就着手对地方公共财政支出效率进行评价。20世纪60年代,美国会计总署建立了“3E”评价法,后来在新公共行政学派提出的社会公平因素的基础上“3E”评价法修正为“4E”评价法,“4E”评价法在西方国家得到了广泛的运用。之后,应地方政府职能的多样性、多层次、多角度和多指标评价系统的迫切需要,层次分析法应运而生。层次分析法是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教授萨蒂提出的,是一种简单且实用的多维决策方法,通过将效率问题的各种因素分类划分为相互联系的有序层次,分别计算权重后进行排序。这种方法是定性与定量分析的有机结合,本文所建立的评价指标体系也源于该种方法。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也逐渐开始讨论政府公共财政支出效率问题。在引入国外先进方法和理念的同时,我国学者在不断创新。学者唐任伍、唐天伟2004年在中国各地方政府统计数据的基础上,选取了公共品、公共服务、公众福利等方面47个指标,对我国31个省级政府的公共财政支出效率进行了评价[1]。学者陈诗一、张军2005年借助数据包络分析(DEA)评价了我国27个省市1978年至2005年的公共财政支出效率问题,结果表明,我国地方财政支出效率水平存在着明显的区域差异[2]。学者陈仲常、张崎2011年在结合使用包络数据分析的基础上测算和分析了1995年至2008年我国部分地区公共财政支出效率问题,研究表明:我国公共财政支出效率历年表现平稳,但是地区差异显著,中东部地区效率水平远高于西部地区[3]。学者张雷2011年在定量分析社会保障水平地区差异的基础上,根据各省份2001年至2009年的相关数据,实证分析了社会保障水平等变量对居民消费水平的影响[4]。

二、评价体系的构建

(一)评价体系的建立

为了更好地进行评价分析,我们选取河南省2010年至2014年的相关数据,以2010年至2014年河南省五年公共财政支出的投入与产出作为决策单位。具体数据主要来源于2010年至2014年河南省的统计年鉴以及2010年至2014年的《中国统计年鉴》。并以此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同时在构建评价指标体系时,我们本着全面考虑评价指标对于公共财政支出效率的影响与作用,本着相关性、可比性以及客观性的原则,选择公共财政支出占GDP比重作为投入指标,基础设施、教育、医疗卫生、环境保护这四项作为产出指标,最终建立指标体系。这4个二级指标一共又分为了14个三级指标。这14个三级指标包括:一是基础设施指标,选取的三级指标有邮电业务总量、有效灌溉面积占总播种面积的比例、公路密度、铁路密度四种。二是教育指标,选取的三级指标有普通高等学校总数、普通中学学校总数、中等职业学校总数、普通高等专任教师总数、普通中学专任教师总数、中等职业学校专任教师总数六种。三是医疗卫生指标,选取的三级指标有医疗人员人数、医疗机构数两种。四是环境保护指标,选取的三级指标有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两种。

以上公共财政支出的建立主要选择的是最具代表性的指标数据。投入指标主要是地方政府公共财政支出占GDP的比重,该指标不仅反映了财政支出的规模,同时反映了经济发展程度与财政支出的内在联系,较具有代表性。在选择产出指标时,由于公共财政支出辐射范围较为广泛,我们主要从基础设施、教育、医疗和环境保护四个方面入手,选择具体门类作为产出指标。可以说,这些指标的选择可以全面测算出地方政府的财政支出效率。

(二)标准化处理

为排除各项指标单位不一致给最终结果带来影响,在实际操作前我们对指标体系中的数据进行了标准化处理。选择的处理方法为:各具体子指标除以本序列的均值,再将无量纲化后的子指标乘以相同的权重,最终得出一个代表性指标。比如在计算指标医疗卫生的最终数据时,要将单位不一致的医疗人员人数和医疗机构数分别除以五年内数据的平均值,再分别乘以权重1/2后,加总计算出一个总指标。

三、实证分析

(一)河南省公共财政支出效率评价

借助公式:综合效率=规模效率×技术效率,着重分析河南省公共财政支出的每一类效率。规模效率反映的是实际规模与最优规模的差距,反应投入产出比例是否合适,而技术效率则反映了投入要素的使用效率。河南省2010年至2014年公共财政支出的效率水平分析如下。

当分析综合效率时,河南省在2010年和2014年综合效率达到最优,结果有效为1。这说明,河南省政府在这两年的资金使用有效,公共财政支出的投入产出线性组合达到最优。整体来讲,河南省政府这五年的综合效率达到0.9636,相对较高,但政府公共财政支出的投入产出比例仍需要完善,提升政府资金使用效率工作要继续开展。

当分析技术效率时,五年内河南省公共财政支出的整体技术效率较高,达到0.9782。2011年和2014年这两年的技术效率为1,达到有效,这说明河南省政府财政支出的投入要素使用效率相对较高。但同时存在其他年份技术效率小于1的现象,因此,河南省政府资金的使用效率还需要进一步加强。

此外,规模效率反映了河南省公共财政支出的投入产出比例问题。数据表明,河南省2010年和2014年的规模效率达到最优,这两年的投入产出比例较为完美。五年内,河南省政府公共财政支出的规模效率达到0.985,整体较高。值得一提的是,2012年河南省公共财政支出的规模报酬为递增状态,这说明,虽然目前仍存在比例失调问题,但适当地增加政府投入会提高财政支出的整体效率。此外,提升政府资金使用效率,政府还要合理安排资金的使用方向。

(二)效率改进对策分析

由于2010年和2014年河南省公共财政支出综合效率为1,已达到最优,因此无需进行对策分析。本部分将对河南省2011年、2012年和2013年的效率评价结果进行策略分析。

1.河南省2011年公共财政支出效率改进的对策分析。河南省2011年公共财政支出的产出指标中除了教育指标的松弛变量为0外,其余指标的松弛变量都大于0。产出指标的松弛变量大于0说明存在产出不足的现象,而产出不足现象最严重的是基础设施指标,松弛标量为0.041。其余如卫生医疗和环境保护指标都存在一定程度的产出不足问题,松弛标量分别为0.014和0.03。教育指标松弛标量为0,说明该指标下的投入产出比例较为合理,政府投入的资金能够被充分有效的利用。根据测评指标,河南省政府、应该将工作重点放在调整基础设施、医疗卫生和环境保护的投入规模上,进一步提升资金的利用效率。同时,除产出指标存在松弛标量外,投入指标也存在松弛标量,这说明2011年河南省公共财政支出的投入变量存在冗余,政府应该调整投入产出比例,减少投入资金的浪费。

2.河南省2012年公共财政支出效率改进的对策分析。河南省2012年公共财政支出的部分指标仍存在产出不足的现象。基础设施松弛变量为0,投入产出比例刚好合适,除此之外的卫生医疗、教育和环境保护指标都产出不足,其中产出不足现象最严重的是医疗卫生指标,松弛变量为0.023。相比2011年,基础设施指标的投入产出比例有所改进,所以不存在松弛标量,而教育指标投入产出比例出现失衡,松弛标量由0变为0.019。依据测评结果,2012年,河南省政府应继续调整卫生医疗和环境保护的投入产出比例问题,同时关注全省的教育建设,尽快改善产出不足,着力解决投入冗余的问题,减少政府资金的浪费。

3.2013年河南省公共财政支出效率改进的对策分析。2013年,基础设施指标、医疗卫生指标以及环境保护指标存在松弛标量,分别为0.052、0.021和0.020。说明这三个指标都存在一定的产出不足问题,最严重的是基础设施指标。继2011年后,2013年基础设施指标又成为产出不足最严重的指标,这说明河南省政府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原本存在的问题并没有得到有效改善,相关工作还需要继续开展。此外,教育指标在2013的效率评价结果中不存在松弛指标,说明从2012年以来,河南省政府在教育建设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教育建设一定程度上带动了全省财政支出的效率水平。投入指标在2013年也存在一定的投入冗余现象,松弛标量为-0.059,达到三年最大,说明政府投入资金浪费的现象越来越严重,必须尽快降低资金的投入规模。

4.三个年度公共财政支出效率的综合评价。结合2011年、2012年和2013年的结果来看,河南省公共财政支出中的医疗卫生指标和环境保护指标是三年里一直存在松弛标量的两个指标。医疗卫生指标的松弛标量在2012年达到最大,为0.023;环境保护指标的松弛标量也是在该年达到最大,为0.021。可以说医疗卫生和环境保护一直是河南省政府公共财政建设的软肋,进一步加强这两方面的投入产出调整将是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同时,出现问题的三年里都存在投入资金冗余的现象,这说明政府在运用资金前没有进行合理的规划,对于产出也没有合理的估计。结合规模报酬来看,除2012年规模报酬呈递增状态之外,其余年份均呈现递减状态。从这一角度来说,在规模报酬递增的年份增加一定的投入势必会更接近产出最优的结果,但是如果规模报酬递减,政府投入超过了最优产出所需要的规模,结果只会降低整体效率。

四、总结

评价河南省公共财政支出的效率水平,结果显示,河南省五年内平均综合效率达到0.9636,2010年和2014年综合效率达到有效。

1.规模报酬方面。除2012年规模报酬递增外,其余年份均呈现递减状态,从规模报酬的角度我们可以发现政府资金投入规模过大的问题。但是,针对2012年来说,存在规模报酬递增且产出不足的现象,那么在这一年政府最佳的改善方式应该是继续增加投入规模从而达到最优比例,政府要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2.投入方面。在进行河南省公共财政支出的纵向评价时,我们发现财政支出在投入方面存在冗余的现象。除2010年和2014年,财政支出的综合效率达到最优外,其他年份的投入变量均存在一定的松弛标量,且逐年递减。其中,2014年投入变量的松弛标量为-0.059,为三年最低,说明该年政府资金的投入浪费较为严重。三年投入指标持续出现松弛标量,投入规模不合理的问题应该引起河南省政府的注意。

3.产出方面。通过对河南省公共财政支出进行纵向评价得到以下结果:河南省在2010年和2014年公共财政支出各项指标产出结果最优,投入产出比例最佳。除此之外,2011年,河南省公共财政支出评价体系中的教育指标产出达到最优,基础设施、医疗卫生和环境保护指标均存在产出不足的现象;2012年,评价体系中的教育指标、医疗卫生指标和环境保护指标出现产出不足,2011年曾出现产出不足现象的基础设施指标达到最优;2013年,河南省公共财政支出评价体系中的教育指标达到最优,基础设施再次出现产出不足,同时医疗卫生和环境保护指标依旧出现产出不足的现象。回顾这五年,河南省公共财政支出的各项指标都出现过产出不足的现象,政府对于公共财政的产出结果要进一步合理规划。

[1]唐任伍,唐天伟.2002年中国省级地方政府效率测度[J].中国行政管理,2004,(6).

[2]陈诗一,张军.中国地方政府财政支出效率研究:(1978—2005)[J].中国社会科学,2008,(4).

[3]陈仲常,张峥.我国公共财政支出效率及地区差异性分析——基于1995~2008年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J].经济问题探索,2011,(8).

[4]张雷.社会保障水平地区差异对居民消费的影响研究[J].西部经济管理论坛,2011,(6).

[责任编辑 王亚伟]

F812.45

A

1671-6701(2017)01-0077-04

2016-12-20

2016年度受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的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研究生创新教育计划项目(编号:2016Y1015)阶段性成果

薛非凡(1993— ),男,河南郑州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工商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

猜你喜欢
标量投入产出财政支出
一种高效的椭圆曲线密码标量乘算法及其实现
一种灵活的椭圆曲线密码并行化方法
无锡高新区制造业投入产出分析
消费导刊(2017年20期)2018-01-03 06:27:03
中央和地方财政支出及比重
2016年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财政支出完成预算情况
基于DEA模型的省域服务业投入产出效率评价
中央和地方财政支出及比重
气象部门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初探
单调Minkowski泛函与Henig真有效性的标量化
基于DEA模型的煤矿安全投入产出研究
河南科技(2014年4期)2014-02-27 14:07: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