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型社区建设中角色定位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2017-01-25 01:55:03雪,冯
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 2017年4期
关键词:角色定位服务型居民

杨 雪,冯 治

(中共江苏省委党校,江苏 南京 210009)

服务型社区建设中角色定位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杨 雪,冯 治

(中共江苏省委党校,江苏 南京 210009)

近年来,建设服务型社区已成为社区发展的新要求,而建设服务型社区则会成为未来社区发展的趋势,这是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选择。目前,我国服务型社区建设仍存在许多不足的地方。以研究服务型社区的角色定位为主线,制定完善角色定位的对策,采取多种措施促进服务型社区的建设和发展,是我们当前首要的工作。

服务型社区;建设主体;角色定位;问题;对策

一、服务型社区建设的相关概念界定

1.服务型社区的内涵。社区是社会学中的一个通用范畴,功能主义观点认为社区是由有着共同目标和共同利害关系的人组成的社会团体;地区性观点认为社区是在一个地方内生活的有组织的人群[1]。社区实质上就是一个区域性的社会,是一定地域范围内人们社会生活的共同体。我们所要研究的社区,是为生活在一定区域中的人们服务的一种组织,所以,服务型社区是指在科学发展观和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的指导下,按照以人为本的理念构建的以服务居民为核心的社区治理模式[2]。以人为本是服务型社区建设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小政府、大社会”是对政府与社会互动中的一个定位。

2.角色及角色定位。社会学中的角色源于戏剧舞台,最早将角色一词引进社会心理学的是美国著名社会学家米德,他提出了社会角色的概念。社会角色是指处于一定社会地位的个体,依据社会客观期望,借助自己的主观能力适应社会环境所表现出的行为模式[3]。不同的社会角色,根据不同的角色期望,都有一整套行为模式,这可以称为角色定位。本文所指的角色是服务型社区的建设主体应当承担的社会角色,其角色定位是按照不同建设主体所承担的职责和义务而界定的。

二、服务型社区建设中角色定位存在的问题

城市社区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从建设服务型社区的长远目标来看,多方参与、多元联动、共同管理是服务型社区建设的必由之路。根据城市社区的组织体系可以将服务型社区建设主体划分为社区党组织、政府派出机构、居民委员会、社区中介组织以及其他社区组织。笔者认为,服务型社区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其主体角色定位不准确、不能很好地履行其角色规范。

1.社区党组织未能发挥领导核心作用。社区党组织作为服务型社区建设的主体之一,理应发挥领导核心作用。而在实际的工作中,部分社区对社区干部的教育、培养、选拔、考核、监督却没有深入落实,在发挥党组织的先锋模范作用方面有欠缺。社区党组织在党员的管理上存在漏洞,出现辖区内退休人员、流动人口的党组织关系不明确之类的问题;社区党组织虽然加强了自身的建设,但未能及时与社区其他建设主体相互协调。

2.政府派出机构不能有效协调各方面关系。街道办事处是区政府的派出机构,在服务型社区建设上扮演着沟通、管理、服务、协调、指导等方面的角色,但个别街道办事处在工作中过于重视自己职能的行使,不能有效地协调各方面关系,忽视了与社区内其他组织关系的处理。

3.居民委员会工作效率欠佳。虽然居委会扮演着积极宣传国家政策、法律法规,维护居民合法权益,保障社区治安等角色,但部分居委会在担任调解民间纠纷这一角色上却存在不足,不能及时向人民政府及其派出机构反映居民的意见、要求和建议,较少联系志愿者组织、专业机构等来为社区居民服务。

4.社区中介组织参与互动较少。在实际工作中,社区中介组织参与活动较少,不能与其他建设主体形成良性互动,特别是居民日常生活需要的文化体育、社会交往、生活互助等类型的社会组织没有很好地发展起来,导致中介组织与社区工作不能较好地结合,也影响了中介组织自身的发展壮大。

5.其他社区组织作用发挥欠佳。其他社区组织包括物业管理公司、业主委员会、社区志愿者组织等。个别物业管理公司管理人员素质低下、基础管理缺失、处理公共紧急事件不当,不能很好地配合社区工作;业主委员会中居民参与程度低、维权意识不强,部分业主素质不高,从而导致业主委员会对其自身角色定位存在偏差;志愿者组织由社工志愿者组成,虽然角色具有一定的专业性,但因缺少各方面的支持很难开展社区服务,未能形成新型的社会化服务。

根据上述出现的问题,在建设服务型社区的过程中,这些建设主体存在对各自的角色定位不准确的问题,角色的定位不准确使得各建设主体在工作中不能有效应对矛盾和冲突,降低了工作效率,给服务型社区的建设带来了阻碍。

三、服务型社区建设中角色定位不准确的原因分析

1.外在因素。迪尔凯姆认为,要了解一个社会现象,只有把它放在一个广泛的社会环境中,才能看得清楚。社会是一个动态的体系,各部分的命运及其意义,取决于它们对整个社会体系生存下去的贡献,这种全貌性的研究是功能主义的精华。所以,要了解服务型社区建设主体角色定位不准确的原因,首先要从社会环境入手,分析社会环境在哪些方面影响了建设主体的角色定位。第一,城市社区的行政化性质影响角色定位。我国的城市社区几乎都是由行政划分的,而不是自发形成,社区建设也是在上级政府的指导下进行,社区没有自主权,社区建设的主体无法各司其职。在管理方式上,政府扮演了社区居委会所扮演的角色,社区居委会逐渐退化为政府的行政性组织。在经济方面,社区运作的资金来源于政府,社区活动、基础设施建设以及举办各项活动的费用都是由地方财政负担。这就导致社区依附于政府,自身角色定位不明确。第二,长期的单位制影响角色定位。随着改革开放的进行,虽然单位制逐渐瓦解,但城市单位仍在社区中发挥着各种服务功能。相对于单位来说,社区扮演的是一个没有丰富资源、无法帮助居民的行政角色。所以社区被给予的角色期望远远少于单位。社区建设主体的作用渐渐缺失,造成主体对自身角色定位不准确。

2.内在因素。第一,建设主体角色错位。一是社区党组织。党组织在社区中的职能是宣传、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进行精神文明建设等,没有实际的决策权、管理权。社区中居民的党组织关系在单位的居多,留下的只是部分退休或离职人员的党组织关系,所以这就导致社区党组织在社区的存在感降低,不能准确认知其角色定位。二是政府派出机构。一方面,一些地方政府把街道办事处对居委会的指导责任变成领导、指挥责任,并直接任命居委会的有关负责人,行政化色彩浓厚。另一方面,街道办事处被上级牵制,政府通过行政命令的方式,干预居委会、中介组织的运行管理,造成了角色错位。三是居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名义上是居民的自治组织,实质上它的运转依赖于政府的人力、物力、财力,很难有自主权;个别居委会人员素质欠佳。这些因素都很难使居委会规范其角色、完善角色定位。四是社区中介组织。居民的认识模糊是中介组织角色定位不准确的原因之一。我国社区里的中介组织是依附于街道办事处或居委会的,比如合唱团、妇女协会等,老年人参与的居多。五是其他社会组织。物业管理公司、业主委员会和志愿团队也都面临着责任感不强、角色领悟错位等问题。例如,物业管理公司与社区的矛盾越来越突出,物业管理公司人员素质和专业性都有待提高;当下的业主委员会大多形同虚设,决策水平较低;社区很少招募专业的社工及志愿者来为社区服务,有的社区甚至不愿接受主动前来做志愿服务的学生。第二,社区居民对社区建设主体的角色期望影响着社区建设主体的角色定位。角色期望是指群体或个人对某种角色应表现出的一种特定行为的期望,它构成了社会结构与角色行为之间的桥梁[4]。社区居民对社区建设主体的角色期望会影响社区建设主体的角色定位,而社区居民的角色期望是受他们的思想水准、文化水平、参与程度等影响的。一般来说,受教育程度越高的居民社会地位越高,经济收入越高,对社区的居住条件要求高,对文化氛围要求高,对社区的服务相应也会要求较高,从而会对社区建设主体提出较高的角色期望,这也有助于建设主体完善角色定位。另外,社区居民的参与意识也会影响社区建设的主体角色定位。居民参与的程度越高,对社区事务越熟悉,对社区建设主体的期望也会越高。

四、解决服务型社区建设中角色定位不准确的对策

针对上文分析的影响社区建设主体角色定位的原因,笔者从社会环境、主体自身、社区居民这三个方面来探讨解决服务型社区建设中主体角色定位不准确的对策。

1.科学界定权力,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第一,要科学配置权力,协调好政府与社区之间的关系。一方面,政府要合理界定对社区的权力,将自己的一部分权力下放给社区,使社区和居委会能够主动地行使权力、履行职责;另一方面,社区应增强自身的服务能力,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到社区群众的需求上。第二,以优化社区结构来缓解单位制长期存在的影响,减少社区居民对单位的依赖,增强他们对社区服务的信任度。充分利用社区各方面的资源,完善社区主体建设,最大化地满足群众需求。第三,加强制度建设,完善社会监督。一方面,制定相关的社区管理制度,让社区建设主体依相关管理制度发挥作用;另一方面,完善社区的社会监督,使社区建设主体和政府的行为处于社会监督之下,最大限度地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2.增强角色领悟,明确角色定位。第一,社区党组织要起到模范带头作用,明确自身的角色规范。社区党组织要主动关心社区事务、关爱社区弱势群体,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增强社区居民的归属感。第二,街道办事处要正确处理与政府、居委会以及中介组织的关系。街道办事处要改变依附于政府的工作状态,真正为居民办实事、谋利益。第三,居委会要了解社区居民对自身的角色期待,在沟通方面做社区居民、社工志愿者、专业机构之间的桥梁;挖掘社区资源,拓展服务项目,与居民深入接触,协助解决矛盾,获得他们的信任。第四,中介组织应提高服务能力水平,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供全方位的资源支持。同时,大力培育和发展现有的社会团体,如社区卫生组织、社区文化团体、社区老人协会等;物业管理公司要提高人员素质,增强各种综合代办服务能力,同居委会、业主委员会密切配合,做好工作,并且根据自身的优势和特点,遵循“一业为主,多种经营”的原则,使自己的业务朝着多元化和综合性方向发展;业主委员会需要调动居民参与社区管理活动的积极性,努力提高自己的决策水平;志愿者组织要做好志愿活动的规划,根据服务对象的需求和志愿者本身的特点,确定不同时期服务活动的重点,利用好各种社会资源。

3.转变居民观念,促进参与和监督。在服务型社区建设中居民是服务的对象,对建设服务型社区的重要性很大。第一,居民应将自身定位成活动的积极参与者,每一个居民都要有服务的意识。一方面,居民需要通过参加各式各样的志愿活动来提升思想文化水平,提高自身素质,更新观念,增强对服务型社区的认知;另一方面,通过建立利益机制来增加社区居民的参与活动,充分挖掘居民参与社区事务的持续动力,如居民每参加一次志愿活动都有积分,累积到一定的分数可换取生活用品。第二,培养居民的兴趣点是关键,可以开展形式多样的居民文体活动,从居民生活的方方面面挖掘新意。第三,培育居民的监督意识,在生活中监督社区建设主体各方面的工作。一方面,向居民灌输监督意识,让居民明白有效的监督是对自身利益的维护,在社区设立相关监督部门,定期召集居民开会讨论;另一方面,制定相关的监督机制,让居民了解监督的流程,并通过物质激励的办法调动居民参与监督的热情。

[1]杨心恒,宗力.社会学概论[M].北京:群众出版社,1986.96.

[2]王军.建设服务型社区的对策建议[J].黑龙江社会科学,2010,(2).

[3][4]周晓虹.现代社会心理学多维视野中的社会行为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62,65.

D669.3

A

1671-6701(2017)04-0066-03

2017-04-20

2013年度国家社科规划重点项目(编号:13ADJ005)阶段性成果

杨 雪(1993— ),女,河南郑州人,中共江苏省委党校硕士研究生;冯 治(1955— ),男,江苏丰县人,中共江苏省委党校教授,江苏小康与现代化研究中心主任。

猜你喜欢
角色定位服务型居民
石器时代的居民
石器时代的居民
初中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中的角色定位
甘肃教育(2020年12期)2020-04-13 06:25:12
实施“三个三”工作法 推进服务型党组织建设
加快发展服务型制造
信息化建设(2019年2期)2019-03-27 06:23:56
论足球教练员的角色定位
构建服务型政府的路径选择
服务型数字化校园的构建探讨
电视新闻主持人的角色定位
新闻传播(2015年5期)2015-07-18 11:10:25
少儿节目主持人的角色定位与需求
新闻传播(2015年13期)2015-07-18 11:0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