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春霞
价值判断与价值行为的整合研究
◎施春霞
价值判断,是指价值主体基于各类社会现实所做出的客体价值大小的判断。价值行为,是指价值主体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基于价值判断所采取的体现一定价值理念和价值取向的行为方式。价值判断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价值行为合理性,但目前社会普遍存在两者脱节,思想政治教育在话语范式、理念、方法上亟需进行改进整合,从而弥合两者的冲突问题。
价值判断;价值行为;思政教育;整合研究
价值判断,指价值主体对各类社会现象和问题做出的孰对孰错、孰好孰坏的选择。本文中,价值判断主要是在哲学语境中进行讨论,因而价值判断被归于一种伦理选择和道德行为。价值行为指价值主体面对社会实践活动中的社会现象所采取的行为判断,它是价值判断在行为上的体现。作为传授价值理念的主要载体,思想政治教育有必要弥合两者之间的张力,消解由此产生的冲突和矛盾。
从理论上讲,价值判断指导价值行为,价值行为是价值判断在行为上的体现,两者具有“知行合一”的关系。但在实际中,价值行为往往不能整合价值判断,有良好正确的价值观念并不代表在实践中会做出合理的价值行为。有学者认为:“价值判断上,中国似乎并不存在全面的价值迷失、价值崩溃。但必须承认,在价值判断与行为模式之间确实存在差异。”[1]社会大多数人接受的行为准则未必会落实在每个人的实际行为中。在任何社会、任何时候,人们的价值判断与行为模式之间一定会存在或大或小的差异。
然而,价值判断与价值行为的差异并不代表两者处于完全分离的状态,事实上,价值判断与价值行为存在一定的联系。一方面,人们在社会实践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态度倾向和选择性行为倾向”虽然与自身原本的价值观存在差异,但总会受到其直接或隐性的影响。另一方面,如果价值判断上存在的根本性错误,在实践活动中是不可能做出符合正确价值取向的行为。也就是说,价值判断与价值行为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联系,其中价值判断居于主导性地位,直接决定是否有可能做出符合价值取向的价值选择。
价值判断影响价值行为,但当前社会广泛存在着价值行为与价值判断脱节现象。既言之,如何整合两者关系,消解矛盾冲突,“缩小两者的应然状态和实然状态之间的差异”[2],进而充分发挥价值判断对价值行为的指导作用就具备了非常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作为传递正确价值观念的主要载体和渠道,思想政治教育目前并没有发挥好主角色的作用,在弥合价值判断与价值行为差异中整合作用缺失。这主要是由于思想政治教育在方法、理念、话语范式等方面落后于时代发展和社会现实,其秉持的理念方式与时代观念的差异直接导致价值判断的滞后,严重阻碍了人们正确价值观念的形成。因此,思想政治教育有必要“更新理念、创新方法”,整合价值判断与价值行为关系,做到“知行合一”。
范式是托马斯·库恩( Thomas Samuel Kuhn )提出的一个重要理论,强调所属成员拥有的共同信念、方法,如果我们把其意义域定位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其意义就在于通过范式在历时性的教育发展进程中梳理出思想政治教育的一般规律和方法,为人们的价值判断、价值行为作出指导。事实上,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其实践内容、方法手段会随着语境、时间、地点的不同而进行不同的范式转化,而在这里我们主要讨论的是实践中的一方面——话语范式的转译。如果我们从整体性的角度去考察各阶段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主要包括两大类:文本话语范式和生活话语范式。
思想政治教育的文本话语范式主要特点是把文字内容(包括文献著作、方针条例等)作为日常话语实践的基础,其特征是“注重话语内在关系的理性原则、强调话语内容的逻辑性、规范性。”[3]在这种范式下,教育主体与教育客体之间的地位可以被认定为是恒定的,两者关系不会随实践地点、内容的转变而变成一个过程量。换而言之,教育主体与教育客体之间是单向主导下话语内容的强制性灌输,并且这种话语内容更多的是包含关乎党的建设的政治性话语,而鲜少涉及生活话语,简单的说就是不接地气。思想政治教育生活话语范式则是“以人的主体性需要为话语实践的出发点,”[4]充分尊重人的主体性需求和心理期待,话语内容更多的是包含人的切身感受、日常生活需要,真正做到“以人为本”。在这种范式下,受教育者不会感受到与教育者之间的距离感,双方是平等友好的朋友关系。
从以上两种话语范式的对比看出,之所以强调要实现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范式从文本话语到生活话语的转译,在于这种转变带来更多的是价值选择的空间和积极性。在思想政治教育文本话语范式下,教育客体的主体性存在得不到发挥,价值行为也以教条式的规范评价进行而无需关照受教育者自己的价值判断,而思想政治教育生活话语范式更强调教育对象本身的价值尺度,在这种范式下,教育客体置身于自由的日常生活空间,“接地气”的氛围鼓励对象可以拥有自己的价值判断,做出合理的价值选择。
综上而言,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范式做到从文本话语到生活话语的转译不仅是话语实践转换的必然,也是整合价值判断与价值行为的必要选择和迫切追求。
思想政治教育理念是人们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过程中自觉遵循的价值判断和基本准则。我们尝试在价值观视域下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的更新,促进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内容的改善,从而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这是在传统教育理念滞后、价值判断与价值行为脱节的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价值选择必须解决的迫切问题。如果我们从整体性的角度去考察目前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就会发现人们在实践中还是更倾向于高居在上的宏大叙事,而忽略“接地气”的现实体验。
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秉持的原则一直是“宏大叙事”的价值判断。有学者认为,“当前的价值观教育习惯于对教育对象不加分别地提出先进性要求,习惯于用社会责任感、历史使命感、集体主义、为人民服务、大公无私的奉献精神等表达应有的行为取向。”[5]事实上,这种只强调哲学意义上的政治话语,轻视日常生活的现实选择,注重价值理念的政治性,忽略现实生活具体情况的“宏大叙事”准则并不适合个体价值观的接受心理。这种过于高居在上、脱离生活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只会模糊个体的价值思考,做出非理性甚至错误的价值判断,而其结果往往是价值行为与主流的价值判断相脱节。比如人们在价值观上一贯被教育为人民服务、甚至为国家奉献生命,因而在涉及国家、人民利益时会毫不犹豫的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并把它视为自己的社会责任和义务;但在遇到生活琐事时,比如搀扶老爷爷过马路,则会避而远之,因为在其价值观教育中,自己的行为只应该去“做大事”,搀扶过马路这种小事并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这种异化的价值判断和价值行为表明当前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是滞后的,要弥合两者之间的张力,需要把对人们的价值观教育从“高居在上”拉到“现实生活”中来。
当然,如何实现人们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的更新,使价值观教育更加贴近人们的生活,需要我们从社会实践出发进行深入的探索。可从以下方面改进:第一,聚焦受教育者的价值需求,根据教育对象的特点选择合理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和形式。通过这种开放式的与教育对象的交流,满足受教育者的心理期待,根据具体的生活实践挖掘出价值观教育应有的灵动性。第二,提供价值体验的空间,加深与教育对象的共鸣和情感交流。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如果能从真实的生活中感化教育对象的价值观,用息息相关的实践经历引导受教育者做出正确的价值选择,就能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的“生活化”。
类似传统的“灌输”法,说理教育也是党在长期革命建设中形成的一种教育方式,是人们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一条基本经验。作为一种与强迫、压制相对立的方式,说理教育存在着特殊的边界和规定,我们所说的说理教育通常指“通过摆事实、讲道理的方式来进行思想政治教育。”[6]在革命时代,思想政治教育从本质说就是使人民群众和无产阶级能接受党的理论和价值观,让教育对象接受和理解党的价值观和理论体系,这种“摆事实、讲道理”的方式更适合于人民群众的接受程度,因而说理教育通常被认为是我党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最佳选择和传统优势。但是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和社会结构的转型,传统单一的说理教育开始显示出与时代发展和教育对象理念变化不相适应的局限性,受教育者所处的环境不是革命时代相对封闭、党的威信较高,而是出于一个社会开放包容,崇尚个性和独立思考的社会氛围中。在这种情况下,传统的说理教育已经达不到预想的效果,加剧了价值判断与价值行为的脱节,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必须进行改革和创新。
近年来,心理疏导被纳入了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疏导不仅具有心理治疗、心理咨询的内涵,同时也有全新的疏导切入点,即通过对心理矛盾的开导和疏通,使受教育者的心理状态符合党的思想政治教育要求。事实证明,这种具有独特视角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对人们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做出正确的价值选择具有重要意义。
从说理教育到心理疏导,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转变继承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原则和精神,同时拓展了思想政治教育渠道,体现了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灵动性和开放性。心理疏导法关注情感的沟通和交流,弥补了说理教育“以理服人”的单一性。首先,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心理疏导法和说理教育都遵循平等的原则,主张双方在平等和谐的基础上沟通交流。从这个角度说,心理疏导的教育方式包括了说理教育所起的作用。其次,说理教育强调以摆事实讲道理服人,理性色彩较重。而心理疏导法则是以情感上的沟通开导为主,进行心理疏导的教育对象大多是情感或情绪上受到束缚或波折,因此,调整情绪或情感是中心问题。通过心理疏导促使受教育者在价值判断中做出合理的价值选择。再次,说理教育注重教育对象对理论的接受程度,往往忽视“与教育对象思想状态并不相符的情况,使说理教育演变成说教”。[7]而心里疏导则会更加关注受教育者的心理,其教育实效性会事半功倍。
事实证明,作为传递正确价值观念的主要载体和渠道,思想政治教育在弥合价值判断与价值行为差异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思想政治教育要适应时代代发展和社会现实变化,在方法、理念、话语范式等方面帮助人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
[1]王绍光:《国家能力的重要一环:濡化能力》,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02页。
[2]王滨、韩红蕊:《思想政治教育视阈下价值判断和价值行为的整合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6年第5期。
[3][4]向绪伟、张芳霖:《略论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现代转换》,《湖北社会科学》2015年第9期。
[5]夏海燕:《反思与建构:开放德育视域下的高校价值观教育》,《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报)》,2017年第1期。
[6][7]佘双好:《从说理教育到心理疏导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发展》,《北大马克思主义研究》,2015年第1期。
责任编辑:王鹏凯
D64
A
2095―7270(2017)09―0045―03
(本文作者:河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