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 涌
深悟科学内涵 体现真理光辉
——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总体国家安全观
◎江 涌
国家安全是国家生存发展治理的必要前提,是人民安居乐业幸福的重要基础,是民族团结繁荣昌盛的切实保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有机组成。以进行伟大斗争为逻辑起点,以统筹发展安全两件大事为鲜明主线,以国家利益至上为准则,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政治安全为根本,“三点一面“构成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本质特性。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历史使命,以“五大关系”为基本原则,以科学统筹为根本方法,“五位一体”构成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基本内涵。
国家安全观;统筹发展;人民安全;政治安全
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审时度势,高瞻远瞩,统筹发展安全两件大事,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统筹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等各个方面,科学提出总体国家安全观重大战略思想。总体国家安全观是党中央对国家安全理论的重大创新,是新形势下维护和塑造中国特色大国安全的强大思想武器,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奋力开拓国家安全工作新局面的战略智慧和使命担当,具有重大的时代意义、理论意义、实践意义和世界意义。
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亿万人民奋力全面建成小康,国家综合实力逐步由大到强,中华民族正在伟大复兴、崛起世界东方。与此同时,形势环境变化之快、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之重、矛盾风险挑战之多、对我们党治国理政考验之大都是前所未有的。国内,面临可持续发展的严峻挑战;国际,面临西方反华与敌对势力围堵的挑战;广大发展中国家殷切期待中国承担更多国际责任。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历史任务,必须准备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1]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率领全党全国人民,进行的伟大斗争广泛、深入、艰巨、持久:党内为保持党的纯洁性、先进性、战斗性而展开的反腐败斗争,国内脱贫攻坚、改革克难,为实现“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与“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而展开斗争,与境内外敌对势力和国际反华势力进行斗争,为争取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争取国际话语权而进行斗争。“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是新时期中国国家安全思想及其研究的逻辑起点。
唯物辩证法认为,凡是矛盾都有对立面,当今中国所面临的矛盾尖锐性、局面复杂性、形势紧迫性前所未有。中国越发展,所遭遇的牵制遏制等内外阻力压力会越大。当今中国国家安全之态势,比以往任何时期都要严峻,各种困难挑战摆在那里,而且越来越多、越来越大,为此必须迎难而上,进行具有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
以斗争来维护国家安全,以斗争来保持国家稳定。没有安全和稳定,一切都无从谈起。“我们必须积极主动、未雨绸缪,见微知著、防微杜渐,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做好应对任何形式的矛盾风险挑战的准备,做好经济上、政治上、文化上、社会上、外交上、军事上各种斗争的准备。”[2]斗争是国家安全思维的应有之义,伟大斗争是新的历史时期维护与塑造中国国家安全的应有之义。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关键在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物必先腐,而后虫生。进行伟大斗争,需要进行一场不能输的战斗——反腐败斗争,以猛药去疴、重典治乱的决心,以刮骨疗毒、壮士断腕的勇气,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来纯洁队伍;进行伟大斗争,需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巩固阶级基础,扩大群众基础,坚持以“斗争——团结”来凝聚队伍;进行伟大斗争,需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争取大多数,汇聚磅礴力量形成壮大队伍;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图共赢,是全世界人民的共同愿望与美好追求;进行伟大斗争,需要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以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增进国际安全,推进发展人类命运共同体。
发展就是最大的安全,是解决诸多安全问题的“总钥匙”,不发展——发展停滞或发展迟缓——就是最大的不安全。共产党长期执政、各民族人民团结、国家长治久安等安全战略目标,主要通过发展加以解决。中国仍然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是改善民生、富国强兵、赢得对资本主义竞争优势的关键,是大势所趋、民心所向。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发展是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
然而,多年来我们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的前提条件正在发生改变,因为发展而衍生出一系列的经济社会乃至政治问题,正在妨碍我们的持续发展。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因为政策优惠、先天禀赋等原因,发展得更快更好一些,获得更多的发展成果,而很幸运地先富起来,成为金字塔顶端的群体。另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因为先天弱势、区位劣势、还有政策不落实,导致在发展大潮中掉队落伍,出现贫富两极分化,优势与劣势、贫穷与富裕不断积累,引发社会矛盾凸显。“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3]中国乃至世界历史上,因为不均而生不安、因不安而生动乱、因动乱而生巨变的事例俯拾皆是。两极分化导致社会不稳定,进而对政治安全构成威胁。
新时期的治国理政,发展是第一要素,安全是头等大事。发展和安全是一体之两翼、驱动之双轮,作为矛盾的两面统一于国家治理。新发展理念和总体国家安全观在习近平总书记的治国理政思想中,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既重视发展问题,又重视安全问题,发展是安全的基础,安全是发展的条件,富国才能强兵,强兵才能卫国。”[4]习近平总书记思考的发展,不仅是国家的发展、社会的发展,还包括个人的发展、民族的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地域上、人群上一个都不能少,一个民族都不能少。总书记反复强调的安全,不仅涉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社会安全,更有国家安全。
发展靠竞争,安全靠斗争。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越来越聚焦于经济发展,当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成为基本经济制度后,“发展靠竞争”的命题便脱颖而出。相较于发展,安全是生死存亡的问题,所涉及的矛盾,比发展会更加尖锐,更具有对抗性、斗争性。与发展聚焦于经济发展不同,国家安全涉及各个重要领域、各个主要方面、各个关键环节。发展的逻辑是积极进取与蓬勃向上,追新求异,安全迥然不同于发展,注重忧患意识与底线思维,求同存异。因此,“安全靠斗争”的思维日趋凸显。党领导人民,依靠人民,应对风险挑战,化解重大阻力矛盾,积极与一切境内外敌对势力、违法犯罪分子以及其他各种危害国家主权、安全、统一与领土完整、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消极力量做斗争。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国家安全要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政治安全为根本,以国家利益至上为准则。[5]这些重要论述,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点和优势,深刻揭示了中国特色国家安全的本质特征。坚持人民安全、政治安全和国家利益至上的有机统一,是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的必然要求,是维护和塑造中国特色大国安全的根本保证。
国家利益至上应当是所有国家安全的基本准则,中国当然也不例外。国家利益通常分为核心利益、重大利益与一般利益。国家核心利益是主权国家不能被侵犯的红线,关系国家存亡、政权巩固和强国进程。维护国家安全,主要是维护国家政权、主权统一和领土完整、人民福祉、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等核心利益。“我们要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但决不能放弃我们的正当权益,决不能牺牲国家核心利益。任何外国不要指望我们会拿自己的核心利益做交易,不要指望我们会吞下损害我国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苦果。”[6]
中国共产党是保障人民安全的责任主体,总体国家安全观最醒目强调“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习总书记庄严承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7]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党的一切工作(包括国家安全工作)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以民为本、以人为本。中国共产党是维护国家利益的责任主体,忠诚地捍卫国家利益。独立自主是中国共产党从中国实际出发、依靠党和人民力量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必然结论。不论过去、现在和将来,我们都要把国家和民族发展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坚持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坚定不移走自己的路。
中国的国体政体决定了党、人民和国家是一个共同体,即党领导和团结各族人民,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也就决定了人民安全、政治安全和国家利益至上是紧密关联、相辅相成的有机统一体。人民安全居于中心地位,国家安全归根到底是保障人民利益;政治安全是维护人民安全和国家利益的根本保证,国家利益至上是实现人民安全和政治安全的基本途径。只有紧紧依靠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充分发挥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诸多优势,不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前进,才能有效保障人民安全,切实维护国家利益。
新的历史时期,中国国家安全内涵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丰富,时空领域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宽广,内外因素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复杂,国家安全思想、安全战略、安全政策必须与时俱进,如此才能使得国家安全工作适应新要求、打开新局面、取得新进展,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坚实保障。
以中国特色国家安全为基本定位。总体国家安全观是维护和塑造中国特色国家安全的行动指南。中国是一个大国,应当谦虚谨慎,戒骄戒躁,决不能在根本性问题上出现颠覆性错误,一旦出现就无法挽回、无法弥补;中国是一个文明国家,数千年来,有同自己的敌人血战到底的气概,有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光复旧物的决心,有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中国是一个东方国家,独立自主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坚持独立自主,坚持中国的事情必须由中国人民自己作主张、自己来处理;中国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在国家安全上,必须坚持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政治安全为根本。在政治安全上,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发展是治国理政的第一要务,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总钥匙,发展就是最大的安全,不发展就是最大的不安全;中国是一个负责任的国家,在危难时刻,不以邻为壑,不落井下石,不独善其身,同国际社会风雨与共,积极发挥世界经济“发动机”与地缘政治“稳定器”的作用,坚持和平发展,促进共同发展,维护国际公平正义,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
维护与塑造中国特色国家安全,必须立足世界经济大发展来理解国际格局,立足国际格局大变化来把握国际秩序,立足国际秩序大调整洞察世界趋势。在此基础上,防范风险增进各领域安全,谋划各方面发展。一方面,要防范“滚雪球效应”、“骨牌效应”、“蝴蝶效应”以及“灰犀牛效应”等系列风险,防范各种安全风险集聚交汇形成风险综合体,防范经济社会文化等领域的风险演变为政治风险,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和不犯颠覆性错误的底线,有效维护国家安全。另一方面,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主动塑造于我有利的内外安全环境,善于观大势、谋大篇、布大局,力求在变局中把握规律,在乱象中趋利避害,在斗争中争取主动。
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历史使命。总体国家安全观承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坚强保障的历史使命,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在世界文明古国中,中国是唯一的历史延续不断的国家,物质文明之丰硕,精神文明之灿烂,彪炳人类史册数千年。然而,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华民族蒙受了百年外族入侵和内部战争,中国人民遭受了极大的灾难和无比的痛苦,苦难深重,命运多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最伟大的梦想,我们称之为‘中国梦’,基本内涵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8]具体而言,就是实现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党的十八大强调,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就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场震古烁今的伟大事业,需要物质文明极大发展,也需要精神文明极大发展。实践证明,改革开放是中国发展的强劲动力,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实践发展永无止境,改革开放也永无止境。
以“五大要素”为整体布局。总体国家安全观勾画出维护国家安全的整体布局,提出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政治安全为根本,以经济安全为基础,以军事、文化、社会安全为保障,以促进国际安全为依托,深化拓展了我们党国家安全事业的理论视野和实践领域。
总体国家安全观以人民安全为宗旨,是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的体现,把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纳入国家安全范畴,不断提高人民的安全感、获得感、幸福感;以政治安全为根本,其关键或第一位的是政权安全和制度安全。政治安全的根本性在于维护党的领导,维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经济安全是国家安全的基础,基础不牢,地动山摇。要毫不动摇地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利用好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积极防范各种风险,确保国家经济安全;全球化下国家利益具有表现多样性、分布广泛性、结构层次性、发展时段性等诸多特性,这就要求维护与拓展国家利益,需要灵活运用硬实力、软实力甚至“巧实力”等多种力量,通过公开的、隐蔽的或模糊的等多种手段,强化军事、文化、社会等多个安全领域保障,及时有效地应对各类安全风险;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的关键时期,传统的片面追求自身安全的冷战思维——穷兵黩武、以力压人、以邻为壑、热衷团团伙伙、谋求绝对安全——业已走进了死胡同,取而代之的应当是以国际安全为依托,实现共享发展与共同安全,努力打造利益共同体、责任共同体、命运共同体。
总体国家安全观围绕发展与安全外部与内部、国家与国民、传统与非传统、自身与共同的关系,提出了维护国家安全的基本原则。强调既重视发展问题又重视安全问题,发展必须是遵循经济规律的科学发展,是遵循自然规律的可持续发展。对内求发展、求变革、求稳定,建设平安中国、美丽中国、健康中国;对外求和平、求合作、求共赢,打造利益共同体、责任共同体、命运共同体。重视传统安全又重视非传统安全,构建集政治安全、国土安全、军事安全、经济安全、文化安全、社会安全、科技安全、信息安全、生态安全、资源安全、核安全等重点领域安全于一体的国家安全体系。摒弃一切形式的冷战思维,树立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安全的新观念,推动各方朝着互利互惠、共同安全的目标相向而行。
总体国家安全观强调必须把科学统筹作为国家安全工作的根本方法。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整体推进,突出重点;关注维护,注重塑造;既有原则性,又有策略性;既讲长治久安,又讲应急处突。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汇聚起维护国家安全的强大力量。
在安全战略上,坚持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统筹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等各个方面;在安全策略上,划底线、补短板、增实效。统筹陆地海洋,依陆向海,走依海富国、以海强国、人海和谐的发展道路。统筹维稳维权,实现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相统一;在安全实践上,力争抓早抓小抓源头,防止个别风险演化为综合风险,局部风险演化为区域性或系统性风险,防止经济社会风险演化为政治风险。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项长期艰巨的历史任务,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中,需要新的科学理论——总体国家安全观,引领指导新的安全斗争,如“一带一路”倡议的顺利实施以及南海维权斗争的成功实践。总体国家安全观是一个开放的科学体系,在社会发展中不断丰富完善。实践发展永无止境,我们认识真理、理论创新永无止境,总体国家安全观之真理光辉及其所照耀的时空永远没有止境。
[1]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单行本),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
[2]习近平:《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2016年1月18日),《人民日报》2016年5月10日。
[3]张燕婴译注:《论语》,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250页。
[4][5]《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强调 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 走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人民日报》2014年4月16日。
[6]《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 更好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 夯实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基础》,《人民日报》2013年1月29日。
[7]《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时强调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人民网,http://politics.people.com.cn/n/2012/1116/c1024-19596289.html。
第四次工业革命的“中国实践”渐入佳境
把握新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历史性机遇,“中国实践”正在迎接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到来,同时“中国实践”也正在创建一个更加全面和健康的经济运行体系,让更多的人共享经济发展成果。“中国实践”从技术创新开始。中国公司在世界技术创新中占据相当大的份额,这些企业改变了人们的消费模式,将会在全球产生重要影响。勇敢迎接第四次工业革命的互联网经济、数字经济、智能制造等,是中国经济最有活力的新动能之一。一批互联网经济的引领企业市值飞速增长,并开始对海外市场表现出巨大引领潜能。智能制造的关键技术领域取得系列重大突破,中国智能制造推进体系初步形成,一批可复制推广的新模式,比如服装、家居等领域的个性化定制,电力装备、工程机械等领域的远程运维服务,航空、汽车等领域的网络协同制造模式等正在百花齐放。互联网经济、数字经济、智能制造等飞速发展,是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缩影。中国经济正在努力实现从量的增长向质的提升转变,围绕促进转方式调结构、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现代服务业等要求,推动产业和产品向产业链中高端跃升,塑造更多依靠创新驱动、更多发挥先发优势的引领性发展。中国创新,不仅体现在技术创新、公司创新,更包括体制机制创新、管理创新、模式创新,在充分放大和加速新技术正面效应的同时,也注意把可能出现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实现更加普惠的平衡和包容性增长。
(摘自《经济日报》2017年6月27日 萃 华/文)
[8]习近平:《顺应时代前进潮流,促进世界和平发展》,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http://cpc.people.com.cn/xuexi/n/2015/0721/c397563-27337993.html。
责任编辑:李冬叶
D820
A
2095―7270(2017)09―0006―05
(本文作者: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