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有中国气派的英雄文化产业

2017-01-24 10:24颜建国
中国领导科学 2017年9期
关键词:实力文化产业英雄

◎颜建国

创建有中国气派的英雄文化产业

◎颜建国

英雄文化是华夏文明之根,中国文化之魂。英雄文化产业是构成国家文化软实力的组成部分。应在妥善处理若干矛盾关系的基础上,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基础,以社会主义价值观为引领,以国家英雄文化产业品牌为龙头,建设在内具有凝聚力、在外具有竞争力的有中国气派的英雄文化产业,全面提升拥有国家品牌的英雄文化产业竞争力。

国家文化软实力;英雄文化软实力模式;中国气派英雄文化产业

国家综合国力由硬实力和软实力构成,中国国家文化软实力是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创建有中国气派的英雄文化产业是发展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有效途径,是维护国家文化安全、振奋民族精神、在国际舞台上提高国家文化竞争力和影响力的可靠保障。

一、建立中国英雄文化软实力模式

国家文化软实力战略包括国家文化安全战略与国家文化发展战略。文化安全战略是针对文化安全威胁的谋划;文化发展战略是关于文化软实力发展目标、路径与原则等的总体设计与实践。以文化安全战略作为牵引,在有效应对文化安全威胁时把握文化软实力发展机遇,推动以中国特色价值观为核心的文化软实力建设,创建具有中国气派的英雄文化软实力模式,是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途径。

国家文化安全面临来自外部和内部两个方向的威胁。从20世纪50年代以来,外部威胁压力始终成上升势头。二战结束后的前10年,国际社会主义运动在世界范围内广泛传播,掀起了民族独立和民族解放浪潮,在与西方国家文化软实力的较量中一度处于上风。但自50年代中期后,西方文化软实力通过三次较量,建立了自己在国际竞争中的主导地位,给我国文化安全造成持续压力。

第一次较量是在苏共22大之后,美国利用苏共否定斯大林引起社会主义阵营的混乱和分裂,推行“和平演变”战略,扭转了二战后西方国家软实力在国际竞争中的被动局面。第二次较量是20世纪八九十年代,美国通过多年的文化软实力经营,最终促成了苏联解体。当时东西方硬实力大体平衡,由于国家软实力的失衡和西方国家坚持推行软实力战略而导致社会主义苏联大厦的坍塌,这是人类进步的沉痛教训。第三次较量是西方国家挟冷战胜利之余威,在独联体和中东国家推行“颜色革命”,短短几年,便以非暴力手段改变了中亚、东欧和中东北非地缘政治板块的颜色。

中国作为冷战后唯一的社会主义大国,当然是西方国家的主要竞争对手和颠覆的主要对象。但出乎西方国家的意料,坚持改革开放的中国不仅顶住了苏联解体和“颜色革命”的压力,而且正以昂扬的姿态走向世界舞台的中心。因此,中国与西方软实力的较量注定是一个长期的拉锯过程。在这一较量中,中国将被迫处于守势,不得不面对西方软实力咄咄逼人的攻势姿态。

由于国内经济制度和利益取向的多元化,在外部威胁的鼓动、支持和操纵下,来自国内方向对文化安全的压力在增加。我国现阶段由多种所有制、多种分配方式和多种利益主体形成的经济基础,必然产生与之相适应的多元文化形态与多元价值取向。文化市场化在带来竞争力的同时,也为媚外文化和低俗文化提供了滋生土壤。外国资本进入及外部敌对势力在社会生活的全面渗透,并欲占领某些文化、教育、舆论阵地,正试图培植一支威胁包括国家文化安全在内的国家安全、服务于西方国家利益的势力。市场经济中消极的无序竞争和商品交换原则土壤,滋生着拜金主义、个人极端主义、贪污腐败、历史虚无主义和普遍的颓废情绪,冲击着以集体主义为中心的社会伦理秩序。在某些领域和范围,本是社会主义文化立足点的劳动者主人翁地位和工人阶级意识甚至荡然无存。

文化安全威胁尖锐地摆在面前,解除上述威胁不能不成为文化软实力建设的根本任务。这一任务决定了国家软实力建设战略应采取以攻势姿态为核心的积极防御策略,即在国际意识形态竞争中总体采取防御姿态和在国内意识形态领域采取攻势姿态。在严峻挑战面前,不应只是被动应对,而是要制定整体和局部战略规划,抓住机遇,主动出击,奋发有为,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英雄文化软实力模式,为建设与国家硬实力相称的国家软实力不断注入活力。

英雄文化是华夏文明之根,中国文化之魂。它凝聚了爱国主义、民族品格、世界理想和时代精神,体现了忠诚守义、艰苦奋斗、敢于胜利和勇于献身的优良品质,它是奔流在华夏文明长河中永不停息的波浪,闪耀在世界文明天空中的七彩虹霓。无论是历史还是现实,英雄的旗帜永远不倒,始终是国家和民族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营养和财富。无疑,建设中国英雄文化软实力模式,必然成为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建设英雄文化软实力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一)面临三个不平衡挑战

一是国际战略竞争态势的不平衡。综合国力的根本属性是竞争。离开竞争,无法评估其实力。当前,美国占世界文化产业市场份额的43%,欧盟占34%,日本约占10%,韩国约6%,剩下7%是世界其他国家所占份额。中国文化软实力在国际竞争中长时间处于弱势状态。其原因有:世界软实力竞争中的主流文化是随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向世界扩张而长期形成的西方文化;世界社会主义文化随着苏联解体和冷战结束长期处于低潮期;西方国家文化产业不仅在工业化时期而且在信息化时代仍将主导世界文化产业。

二是国家硬实力与国家软实力在国际竞争中地位的不平衡。软实力与硬实力构成综合国力,但在分解构成综合国力要素中,软实力充其量只能占约五分之一。因此,国际舞台上的综合国力较量并不能替代软实力的较量,综合国力竞争出现的平衡态势也不能替代软实力的失衡态势。在和平时期,基础实力、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军事实力、政治实力和外交实力并不会每时每刻直接参与软实力的竞争。而在和平时期,软实力竞争始终处在综合国力竞争的前沿,处于弱势方在软实力竞争中会更加失衡。

三是国家硬实力与软实力建设的不平衡。改革开放后,国家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创造了世界物质文明发展奇迹,同时也创造了精神文明的丰硕成果。但随着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发展,多种经济成分的经济基础影响并改造着上层建筑的变化,国家软实力建设遇到严峻挑战。相对于国家硬实力的发展业绩,软实力建设的成绩单便显得有些逊色。

面临三个不平衡挑战,关键是协调硬软两种实力的发展步调,在发展硬实力的同时,给文化软实力建设补课,一定时期将文化软实力建设放到优先地位。经过几代人不懈努力,建成与西方国家相抗衡的国家软实力。

(二)四个方面的机遇

一是文化产业正逐步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发展英雄文化产业正当其时。近20多年来,世界主要经济体面对旧的发展模式的挑战,纷纷修订发展战略,将发展文化产业作为刺激经济发展的新动力。我国已明确将发展文化产业作为发展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并借推动“一带一路”有利契机,努力做大做强。

二是全社会经过多年实践,形成积极健康向上的社会主义文化。以社会主义价值观教育人和鼓舞人、有效抵御外部文化渗透和颠覆的文化软实力的共识。英雄文化再次成为全社会的心灵慰藉和精神家园。

三是随着居民收入增加,文化消费在家庭消费比重逐年增加。据中国人民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材料显示,2015年我国文化消费占居民总消费的6.6%,而其潜在的消费能力为30%,大约有3.6万亿的消费缺口。消费的增长无疑成为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的有力引擎。

四是文化产业正面临新技术变革。世界大国发展文化产业新技术和新领域差不多处在一个起跑线上,这为后来者提供了接近、赶上甚至弯道超越的机会。我国凭借国家硬实力和中国文化传统的优势,有机会有能力在文化软实力竞争中提速。

具有中国特色的英雄文化软实力模式,是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基础,以社会主义价值观为引领,以英雄人物、英雄群体、英雄业绩、英雄精神为内容,将传统形式与创新形式相结合,以国家英雄文化产业品牌为龙头,形成内具凝聚力、外具竞争力的英雄文化软实力建设模式。就如同英雄人物在历史发展进程中所发挥的推动作用一样,英雄文化软实力建设模式将发挥排头兵的作用,从而有力地推动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全面建设。

三、创建有中国气派的英雄文化产业

英雄文化建设是一项长远而艰巨的工程,应通过处理好若干矛盾关系,全面提升拥有国家品牌的英雄文化产业竞争力。

一是处理好英雄概念中内涵与外延的关系,努力拓展边界效益。英雄概念包括特有属性的内涵和适合该概念所有对象的外延。其内涵指英雄人物和英雄群体,其外延指由内涵决定的英雄业绩、英雄元素、英雄气质和时代精神等。英雄文化以英雄人物和英雄群体为主体,涉及由其实践、作用与影响所产生的全部精神成果及其衍生物。英雄文化产业以英雄人物和英雄群体作为创作主题的同时,得以寻求和拓展其精神成果及衍生物的边界效应。凡是健康的、积极的、向上的文化产品均是英雄文化概念外延边界效益成果。因此,英雄文化产业是既坚守原有阵地,又不断向外开辟广阔空间的文化产业载体。

二是处理好英雄的中国元素与世界元素的关系,使中国英雄文化融入世界主流文化,确立自己的话语权。英雄元素是由英雄内涵所决定的英雄特质。中华英雄儿女具有人民性、实践性、先进性和世界性的历史与时代特征:

人民性。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也是英雄的创造者。英雄儿女来自于人民,服务于人民,是人民的英雄儿女,是时代和群众的产物。

实践性。英雄儿女顺应历史潮流,投入民族独立解放斗争、国家统一事业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伟大实践中,展示出自身价值并作出杰出贡献,是伟大实践的先行者和弄潮儿。

先进性。恩格斯在晚年曾谈到历史的合力是由无数单个的愿望意志组成无数相互交错的平行四边形,并由此产生出总的合力,即历史结果。在实践中,每个人均是历史的参与者和创造者,那些顺应历史潮流的,具有超群能力、品质和智慧的英雄人物和英雄群体,总是在合力的形成中发挥着先进作用,对推动历史前进作出独特贡献。

世界性。中华英雄儿女不仅具有鲜明的民族特征,还具有鲜明的世界特征。他们勤劳、勇敢、忠诚、智慧、爱国的品质,自强不息、艰苦奋斗、不屈不挠、勇于牺牲的精神,已超出民族精神的范畴,而成为世界精神财富的一部分。

三是处理好统一性与多样性的关系,讲好中国故事和世界故事。英雄概念的内涵与外延是对英雄本质的抽象,体现了英雄特性的统一性与普遍性。这种统一性和普遍性决定了英雄文化产业创造健康的、积极的、先进的、服务于民众的精神文化产品的基本属性。但这种基本属性的体现需要通过产品的多样化形式。无论中国传统文化还是社会主义文化,都呈现出多样化与特殊性的特性。英雄人物的多样性、英雄业绩的多样性、历史背景的多样性,民族生活的多样性等,构成英雄文化无比多彩的生动画图,呈现出各个英雄个体的独特魅力,从而汇聚成中华英雄文化的奔腾河流。中华五千年文明,灿若星辰的英雄人物,撼人心魄的英雄行为,波澜壮阔的英雄业绩,这些数不尽的素材、数不清的形象和数不清场景,构成英雄文化创作取之不尽的丰富矿藏。面对历史与现实如此丰厚的馈赠,中国英雄文化产业没有理由讲不好中国英雄故事。英雄元素在世界上有共同性和共通性,西方文化产业可以把花木兰和孙悟空等中国元素作为其成功产品的材料,我国的英雄文化产业不仅更能利用好中国素材,而且有必要和能力将西方文化素材嫁接于中国的英雄文化产业,用中国价值观和世界语言来讲好世界故事。

四是处理好产品内容与创新形式的关系,生产出适应时代潮流的创新性优秀文化产品。文化产品与社会生产力水平及生产方式紧密相连,传统文化产品本来就是既有生产力和生产方式的产物。进入21世纪后,新一轮科技革命的大潮正席卷而来。旧的文化产品的生产、存储、传播形态正在被新的创新形态所取代。几十年前在剧场看戏的人们,绝想不到以后可以在上班路上观看自己随意选择的剧目;钻图书馆的学子们也难以想象以后可以在家里办一所数字图书馆;宅在家里的人们更想不到可以在第一时间同步欣赏在异国首演的剧目。新技术、新领域、新变革改变了文化产品的形态,也在改变文化市场的消费形态。就如同历史上曾经发生的变革一样,这种大变革虽然不可能全面否定文化产品的传统形态,但已经并将继续对其形成巨大冲击。进行文化产业结构优化、发展创意文化产业、培育新兴文化业态等问题必然成为英雄文化产业建设需解答的课题。完成这一使命既要靠业者的共同努力,又需要扶植、支持和培育拥有国家品牌的英雄文化支柱产业。这种拥有国家品牌的文化支柱产业具有传统生产者不具备的发展优势:可以凝聚社会共识、凝聚智慧、凝聚力量以形成合力;能制定长远规划,展开战略布局;有能力吸收、培养和使用有战斗力的文化产业精英队伍;有较强的造血能力,能化解某些市场风险。

五是处理好文化产品与英雄文化产业的关系,确立国家的英雄文化品牌。传统文化产品形态,如绘画、刺绣、陶瓷、戏剧、电影与图书等一般表现为相互割裂的独立存在,而在数字化时代,数字电影、数字图书馆、数字博物馆、动漫网游、网络视频、移动新媒体、“互联网+”等,不仅内容相互渗透和相互联系,而且其终极产品有可能出自一家拥有国家品牌的支柱型文化产业。以独立方式表现的文化产品是传统文化产品的显著特征,它所具有的独特艺术价值与人文关怀深深嵌入中华文明机体中的文化基因,永远不会磨灭。但是,任谁也无法改变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一规律,踏着新技术步点、综合各种艺术内容、熔不同形态文化产品生产于一炉的新的文化产业旗舰模式,必将大行其道。据统计,带有这种新生产模式气息的国内文化创意产业园区,2002年国内只有48家,2012年上升到1457家,2014年达2570家。在园区建设中,形成国家级、省市级、基层文化产业群三级体制。其中许多文化创意产业园与英雄文化紧密相连。但与美国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好莱坞和迪士尼产业集团相比,我国如此众多的文化产业园尚未形成可与之抗衡的能力与合力。因此,不能只满足于生产出几件优秀文化产品,而要拥有优秀文化产品的生产线,拥有源源不断地生产优秀文化产品的联合企业,拥有自己的闪亮于世界的文化产业符号。

六是处理好文化产品的特殊价值与社会情感认同价值的关系,用英雄文化塑造中国精神。文化产品最终表现为市场经济的消费商品,除具有一般商品的使用价值外,还具有附着在商品上的历史文化、文明特征、民族情感、精神追求等文化类价值。品质优秀的、为消费者所熟知的文化品牌,能够浓缩并升华文化商品的文化价值。如果这种品牌所传递的是弘扬民族精神的英雄文化,消费者在与产品长期接触及其对品牌美誉度的自然扩散过程中,必然增加对产品品牌产生信赖和忠诚度,不自觉地在其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中打上英雄文化的印记,脑海里印上该产品所蕴含的英雄文化的象征符号,从而有助于在全社会范围内中国精神的传播与塑造。文化品牌之所以能在社会教化中发挥作用,一是由于优秀品牌对消费者尤其是青少年消费群体具有先天吸引力,容易被接受、感染和浸润;二是品牌具有时间和空间优势,可以贯穿于消费者从幼儿、少年、青年、壮年乃至老年的全部生活轨迹,使之成为不自觉的文化价值携带者和传播者。米老鼠动画片将西方价值观植入角色和情节中,通过美轮美奂的画面,在世界范围内已培养了几代忠实观众,可见文化品牌及其符号的力量之强大。因此,利用优秀文化品牌和品牌符号将英雄文化产品的特殊价值融入社会情感价值认同,是以优秀英雄文化塑造中国精神的有效途径。

中国是世界社会主义国家,自二战结束后,国际社会主义与国际垄断资本主义的斗争始终是贯穿于国际斗争的一条主线。尽管在苏联解体和国际社会主义运动处于低潮,但世界范围内的社会主义理想仍在一些国家和劳动者群体中游荡。建国后,中国经过近70年的努力奋斗,以超过西方发达国家的生产率创造了人类的奇迹,显示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生命力和感召力。中国特有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在世界范围内有着广阔市场。

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有实力、有意志、有能力在世界文化产品市场和意识形态较量中占有一席之地。中国拥有传统英雄文化的沃土,有一支文化产业大军,有受过良好教育的国际化人才队伍,特别是有国家的鼎力支持,能聚合为攻城略地的卓越能力。不利条件是:西方国家文化产品搭政治军事优势的班车,具有先发优势;世界文化市场主要份额已被西方文化产业瓜分;中国国内尚未整合形成能与西方文化大鳄掰手腕的英雄文化产业旗舰;国内英雄文化产业转型尚未完成,开辟国际文化产品市场的经验不足等。

当前,世界文化产业竞争的大幕已经开启,中国英雄文化产业能否在国际竞争中争得应有地位,当在此一搏。

责任编辑:李冬叶

新阶段的群众路线和中国共产党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正领导中国人民开创一个改革开放新时期的新阶段。这个新阶段,在前所未有的高度上推进了中国人民生产力的发展和创新,并且其中始终如一地贯穿着同生产力标准紧密联系的群众路线。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社会结构已经发生了极其广泛而深刻的变化:工人阶级的知识化快速推进,队伍迅速壮大;大批新农民已经成为农村和农业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在改革开放中成长起来的包括民营企业家在内的几亿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在中国现代化中的作用日益突出。这些“新的时代的群众”尤其是新青年一代将创造一个“新的群众的时代”。这就要求党的群众路线和群众工作也一定要在新的实践中得到发展,一定要形成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动员和依靠最广大人民群众包括新青年群众的新眼界、新路数、新水平、新学问、新体制。首先,新阶段的群众路线需要互联网这个“新的装备”。我们推进网信事业发展一定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也就是要坚持群众路线。在互联网发展问题上,“以人民为中心”,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世界观;为人民办好互联网,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价值观;善于运用网络了解民意,学会通过网络走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网络群众观,同时我们还要依靠人民办好网络。其次,新阶段的群众路线对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也提出新要求。一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各项事业中真正做到领导最广大人民群众共商、共建、共创、共治、共享,二是紧密联系党的群众路线,坚持和发展党内民主集中制。

(摘自《人民日报》2017年6月27日 郑必坚/文)

G120

A

2095―7270(2017)09―0014―05

(本文作者:央视英雄儿女微电影频道执行总监,大旗文化产业集团董事局主席,英雄儿女品牌联盟董事局主席)

猜你喜欢
实力文化产业英雄
英雄犬
传承晋绣技艺 做大文化产业
实力抢镜
王晓晨:逆袭靠实力
提升文化软实力是当务之急
文化产业空心化隐优
重走英雄路
场上拼实力,场下拼表情,就这么拼了
绛红英雄谱
文化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