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对比分析了“有”与“have”的语法化进程,发现“有”与“have”作为完成体标记的语法化具有跨语言意义的共性发展规律,即从领有动词到完成体标记的语法化。通过对汉英“有”与“have”的对比,发现由于其语言类型的不同表现出了语法化程度和范围上的差异。
关键词:有 have 语法化 对比
一、引言
刘丹青(2011)认为,在汉语中,最具有代表性的词语是表物权领有的“有”,具有显著的“表好表多”的语义倾向,其基本语义是表领有关系,后来引申虚化,逐渐语法化。温锁林(2012)提出“有”是一个焦点标记词,在“有+数量结构”中,“有”具有自然焦点凸显功能。王明月(2014)从构式及其话语功能的角度指出,“有”主要体现主观量的评价和主观感受的表达。庞加光(2015)认为该用法是领属“有”的主体化,由客体观照转变为主体观照,它是具有认识性特点的语基成分。蒋兰慧(2011)研究了英语中“have”的语法化进程,说明了“have”的语法化终端形式是成为完成时的语法标记。黄立鹤(2014)在研究英语“have”与汉语“有”的对比中发现,两者作为完成时标记的语法化具有跨语言意义的共性发展规律,即从领有动词到完成体标记的语法化。基于前人的研究,本文对汉语“有”与英语“have”的语法化进程进行分析,并找出其共性与差异,发现由于语言类型的不同,它们的语法化程度与范围存在很大的不同。
二、汉语中“有”的虚化
(一)“有”的本义与虚化
“有”是汉语中高频使用的词之一,在其发展过程中,除了表示“领属”“存在”这种领有关系和存在关系外,词义逐渐出现引申和虚化,还有一种表示“性质、数量达到某种程度”的用法。就其最基本的意义而言,“有”表领属关系,即有生命的个体特别是人对事物的拥有关系,领有者和被领有者在句子中充当主语和宾语,“有”作谓语动词。如:
(1)小王有一辆车。
(2)他有三个孩子。
袁毓林(2009)将“有”表示的领有关系分为四大类:1.(广义的)领属关系(含物权领有、关系领有、性状领有);2.包含关系;3.包括关系;4.存在关系。按照这个分类,存在是包含在领属范围内的。可见“有”的延伸虚化义也是在其基本领属义的基础上发展演变而来的。例如:
(3)这条蛇有碗口那么粗。
(4)他步行了有一万米。
例(3)、例(4)中的“有”与例(1)、例(2)中的“有”存在明显差别,它后面跟的是有比较意义的名词短语或数量短语,而且这类用法比较虚,不如例(1)、例(2)中的“有”的意义实在。此构式中的“有”源于领有句中的“有”,领有句中的“有”从历史根源上追究,是“拥有、占有”,领有关系符合领有主体的利益需要,其原型属性包含“有益”的特征,如“有财富、土地、资源、权利、靠山”等。所以,表领有关系的“有”,本就带有积极倾向。另外,“有”和“无”相对,任何拥有,相对于一无所有,都是多的。因而,“有”的本性里又多了“多”的倾向。所以,“有”的语义就包括了“又好又多”的内涵。
(二)句法结构特点
“有+数量结构”中的“有”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构式形式多样。这主要由数量结构的组成的多样性体现,可以是单纯的数量词,如“一米八”,也可以是“数量词+名词短语”,如“五十多个人”,还可以是“数量词+形容词短语”,如“几十米宽”等。
2.“有”句法位置固定。“有+数量结构”在句中可以充当谓语或动词的补足语。
3.“有”可省略。在该结构中充当谓语或补足语时,“有”可省略且不影响句子在句法和语义上的成立。而表领属的“有”通常不能省略,否则句子不成立。例如:
(5)小王有一辆车。
(6)小王一辆车。
(7)这孩子有一米八。
(8)这孩子一米八。
同为谓语结构,例(6)省略“有”不成立,而例(8)依然成立。可见,此构式不是句法结构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语义上也表现得空灵虚无。但深究起来,其语用功能却不容小视。温文中提出它是一个自然焦点标记词,在语用上发挥着独特的作用。
4.构式整体表大表多。该构式表现出强烈的表大表多的语义倾向,排斥表小表少。可以说“他看了我有几眼”,而不说“他看了我有一眼”,但说“他看了我一眼”是可以的,因为它只是对事实的客观描述,而加上“有”后,则更多地反映出了一种主观性。因此,此处的“表大表多”也带有明显的主观性,对量的判断是因人而异的。例如:
(9)姐姐给了我五毛钱。
(10)姐姐给了我有五毛钱。
(11)姐姐给了我有五毛钱,哥哥才给了一毛。
例(9)是对钱数的客观描述,虽然数量上来说很小;例(10)加上“有”之后,句子显得不自然了,因为“有+数量结构”排斥表小表少,后跟表大表多的数量结构,才能与“有”的语义倾向保持一致,因此句子内部语义表现出冲突。而例(11)增加一个子句跟“有+数量结构”形成对比,以小量突显大量,因而使前半句自然了。因此,所说的大量为主观大量,而非客观大量。
除了在“有+数量结构”中表大表多的倾向以外,在“有+VP”和“V+有”结构中,“有”还体现出一种完成性和存在性。如:
(12)他有告诉过我。
(13)你有做过主持人吗?
此处“有+VP”结构中“有”仅作为一种完成体的标记词,并无实在意义,句法上可省略。
(14)墙上挂有中国地图。
(15)这个山洞里可能藏有一批珍宝。
此处“V+有”表示一种存在的状态或结果,虽然在语义上仍脱离不了领属拥有的本义,但语法化程度相当高。
三、英语中“have”的语法化
“语法化”,即语言中表示实在意义的词汇项和结构式在某些语境下逐渐演化为无实在意义、表示语法意义的成分,或已表示语法意义的成分演化出新的语法功能的现象或过程。语法化是一个漫长渐变的过程,语言学家发现,语言中的时、体、态、语气、人称等语法范畴也多为语法化的结果。“have”从表示“拥有”,表达一种静态的领属关系,到完成时态的语法标记,完成了从实义词到语法词,从具体概念到抽象概念的语法化过程。
“have”的语法化进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一)主语为有生命体,“have”表“拥有”,是实义动词。如:
(16)I have a big house.
(17)Elephant has four legs.
例(16)中的主语是人,例(17)中的主语为动物,均为有生命的物体。
(二)主语为无生命体,表客观存在。如:
(18)The room has four windows.
(19)The book has 200 pages.
例(18)、(19)中的“have”用非生命体作主语,表达了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三)“have”后接抽象名词,表示状态和属性。例如:
(20)Have the happy air in,please.
例(20)是“have”的抽象用法,表明主体的义务。
(四)“have+to do”,强调施动者的动作及态度。例如:
(21)I have to finish my work today.
(22)Students have to keep quiet in class.
例(21)、例(22)中的“have to”已成为固定词组,表示“不得不”,具备了情态动词的功能,具有语法化的痕迹。它是在例(3)的基础上进一步虚化而来,表明主语应尽的义务,后面可以再接动词,说明其语法功能显著。
(五)完成时中的“have+done”和“have+been+doing”。如:
(23)We have worked here for 3 years.
(24)It has been raining for the whole day.
此处“have”的用法进一步虚化成完成时的语法标记,强调动作发生的持续性以及对现在造成的影响,此时“have”已经失去“有”的本义了。
(六)ve,s,d+done/been done。如:
(25)Theyve gone.
(26)Ive been waiting for you about one hour.
(27)Shed prepared well enough.
例(25)~(27)是“have”在形式上或语音上的简化或弱化,此时“have”已经高度语法化。
“have”本义是“有”,源于人们对日常生活的体验,随着语法化的加深,“have”逐渐被用作抽象概念,直至抽象为表示完成时态的语法标记。其语法化体现的是人类认知水平的进步,不仅丰富了语言表达,而且延伸了抽象思维,是人的抽象思维能力与当前认知水平共同作用的结果。
四、汉语“有”与英语“have”的语法化对比
通过对“有”和“have”的对比发现,两者具有相同的语法化起点,都是表领属的实义,但两者语法程度和范围存在很大差异。由于英汉语言类型不同,英语属综合型语言,形态变化主要依靠词缀,而汉语属分析型语言,并不依靠形态变化。英语中“have”的语法化程度极高,由最初的“拥有”义且主语为有生命物体,最终演变为构成完成时的屈折词缀,而且“have”除了可独立使用外还有缩略形式,出现了语音弱化。而汉语中“有”仅限于协助其他动词表达特定含义,仍然保持独立性,如“有+数量结构”主观表大表多倾向,“有+VP”表完成,“V+有”表存在。因此在语法化程度上,“have”要高于“有”。
而在语法化范围上,“have”呈现直线型,语法化程度不断加强,而“有”则呈现发散型,在领有义的基础上延伸,根据主观化和表意需要,朝着不同的方向虚化,“有+数量结构”主观表大表多倾向,“有+VP”表完成状态,“V+有”表存在状态。因此在语法化范围上,“有”要大于“have”。
五、结语
本文通过对汉语中“有”与英语中“have”的语法化对比探究,发现汉英语中都存在实词虚化或语法化的情况,其作为完成体标记的语法化具有跨语言意义的共性发展规律,即从领有动词到完成体标记的语法化。但由于英汉存在语言类型上的差异,因此两者存在语法化程度和范围上的不同:英语“have”的语法化程度较高,而范围不广;汉语“有”的语法化范围较广,但程度不高。
参考文献:
[1]方梅.汉语对比焦点的句法表现手段[J].中国语文,1995,
(4).
[2]黄立鹤.汉英完成体标记“有”与“have”之语法化对比考察
[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9,(12).
[3]黄立鹤.英语have与汉语“有”之对比——聚焦语用法的语法化
[J].语言学研究,2014.
[4]蒋兰惠.动词have的语法化过程及其发展变化探微[J].铜陵学院
学报,2011,(3).
[5]金晶.“V了+有+数量结构+(NP)”中“有”的用法特点
[J].汉语学习,2012,(3).
[6]李晓燕.析辩特殊动词have的语法化演变规律[J].牡丹江大学学
报,2011,(10).
[7]刘丹青.“有”字领有句的语义倾向和信息结构[J].中国语文,
2011,(2).
[8]吕叔湘.现代汉语八百词[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
[9]庞加光.“有+数量结构”:从客观观照到主观观照[J].当代语
言学,2015,(2).
[10]沈家煊.语言的“主观性”与“主观化”[J].外语教学与研
究,2001,(4).
[11]王明月.句末“有+数量结构”的构式及话语功能探析[J].语
言教学与研究,2014,(5).
[12]温锁林.“有+数量结构”中“有”的自然焦点凸显功能[J].
中国语文,2012,(1).
[13]宗守云.说“V+有+数量结构”构式[J].语言教学与研究,
2013,(5).
(林冰洁 浙江宁波 宁波大学外国语学院 315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