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 怡,王庆其
(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 201203)
【理论探讨】
当代《黄帝内经》学术思想体系研究及其启示❋
姚 怡,王庆其
(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 201203)
《黄帝内经》(以下简称《内经》)是中医理论的奠基之作,故综述了当代对《内经》学术思想的研究成果,以凝炼当代中医理论的发展方向。这些研究结果表明,建国后对于《内经》学术思想的研究正逐渐脱离传统的分类编次,进一步用现代学科的语言来阐释和构建《内经》的理论体系,可见当代对《内经》的学术思想研究逐渐进行着语言的转换,即逐渐脱离古老的阴阳五行、气化等语言模式,倾向于将《内经》思想放入现代科学文化的语言框架中来阐释。所以,对于以古代语言为主体的中医学理论,也许需要完全被纳入现代学科的语言框架,才能更好地在当代发挥作用。
《黄帝内经》;中医理论;语言转换
在当今这个信息技术的时代,中医的发展同时面临着良好的机遇和严峻的挑战。已有学者认识到,理论建设的滞后是制约中医学术发展的重要因素,中医的学术思想散见于历代各家的论述中,至今未得到理论上的系统整合[1]。《内经》是中医理论的奠基之作,当代中医学的理论大部分构建于《内经》的理论体系之上,其理论发展与《内经》理论的研究密切相关。本文尝试通过对当代《内经》学术思想的研究作一个简要综述,以凝炼当代中医理论的发展方向。
在学术体系建构方面,任应秋首先提出《内经》学术体系包括理论体系和学术思想,其中理论体系主体部分为藏象学说、病机学说、诊法学说、治则学说,学术思想有“阴阳五行说”“统一整体观”“恒动观念论”[2]。程士德将《内经》理论分为摄生学说、阴阳学说、五行学说、藏象学说、经络学说、精气血津液学说、病因学说、病机学说、病证学说、诊法学说、论治学说、运气学说12大类[3]。孟景春将《内经》理论分为摄生、藏象、经络、病能、诊法、论治、五运六气等8大类[4]。李今庸将《内经》理论分为人与自然、养生、阴阳五行、藏象、经络、病因病机、病证、诊法、论治、针灸、运气、医学教育12个部分[5]。王洪图将《内经》理论分为医学理论和医学基础,医学理论分为生命与人体、藏象、疾病、诊法、论治、养生,医学基础分为哲学、天文历法、地理学、气象学、数学、社会学等,并认为于阴阳五行学说融入于医学基础之中,运气学说属于综合性理论宜作专题研究[6]。烟建华在其师王洪图的基础上,将医学基础部分重新划分为方法学基础和多学科基础[7]。熊继柏将《内经》理论归类为阴阳五行学说、藏象学说、经络学说、病因病机学说、病证学说、诊法学说、治则学说、针刺学说、养生学说、运气学说10大类,归纳《内经》学术思想为“唯物辩证观思想”“统一整体观思想”“物质恒动观思想”[8]。王庆其将《内经》理论分为三大体系,即哲学思想(气学说、阴阳学说、五行学说、人与天地相应观、形神关系论)、基础医学(藏象学说、病机学说、诊法学说、治则学说)、临床医学(养生、病证、辨证论治、治法)[9]。任秀玲通过研究《内经》理论范畴,将《内经》理论体系分为4大范畴,即哲学范畴、逻辑范畴、科学方法范畴、医学范畴[10],可以说是最新的《内经》理论系统化研究。
关于《内经》中的哲学研究,早期以80年代刘长林的《内经的哲学和中医学的方法》为代表,引入了现代哲学中的系统论、逻辑分析等方法以阐释《内经》中蕴含的哲学思想和方法论[11],后期关于《内经》的哲学思想与方法论研究多建立在他的研究上。进入21世纪后,又以《内经》的思维方式和文化内涵研究较热[12]。
目前认为,《内经》中的思维方式以系统论思想和象数思维方式最有特点。《内经》中显现的系统论思想有天人系统(将人与自然相联系)、藏象经络系统(将人体组织与人体病理生理现象联系,即形神联系)、阴阳五行系统(阴阳用二分法说明人体中对立统一的关系,五行用五分法将人体与事物进行归类,阐述互相之间生克乘侮、亢害承制的关系,而阴阳之中分五行,五行之中分阴阳,阴阳与五行相互交融,共同构建成阴阳五行系统模型,该系统涵盖了天人系统和藏象经络系统)[13]。
《内经》象数思维由相互关联的象思维和数思维构成。象思维可概分为阴阳模式和五行模式,数思维含道气合一、二元对待、三才三部、四象模式、五行归类及六合六气、七星七政、八方八正、九宫九野等和三三、六六、九九等复合模式。《内经》通过多种象模式和数模式,成功地建构了四时五藏阴阳的藏象学说、太少阴阳及阴阳二十五人的体质学说、三阴三阳会通六合的经络学说、六气(六淫)五志(七情)的病因学说、三部九候的诊察方法、五味阴阳的药性理论、“其大无外,其小无内”的九针技术、阴阳表里虚实寒热的辨证纲要,提出了涵盖天地人及形神的整体医学模式[14]。
目前认为,“气”的概念包含时间属性、空间属性、功能属性、结构属性。“气”的时间属性体现于“女子七七”“男子八八”、脏气随着时间推移的不可逆改变,即“生长壮老已”的生命过程。人身之气随着四季轮回和昼夜更替的周期性改变,以及运气学说中的“三候为一气”。“气”的空间属性体现于天之五气(风寒暑湿燥)与地上5个方位(东南西北中)相对应。功能属性指气通过运动可产生很多变化即气化。结构属性指气具有具体的物质形态,如血气、水谷精微之气[15]。
《内经》的藏象理论起于形态学的认识,然后通过取象比类的思维模式,根据阴阳五行理论最后构建成四时五脏的理论系统,是一种侧重于人体功能模型[16],基于解剖因素参与的功能结合体[17]。并按“人与天地相参”的原则将人体与外界环境相联系,其理论构建主张整体观念,强调质化分析优于量化分析,具有鲜明的现象学特征[18]。藏象系统有“自组织、自调整、自修复、自稳态”特点[19],脏腑既有本脏功能同时具有其他脏腑功能,符合全息相关性规律[20]。基于这种功能模型式的认识,有学者提出经络是具有一定抽象含义的结构特征概念,是古人为解释沿经脉线出现的一系列病理现象、针刺作用以及体表远隔部位的血管搏动同步性而设立的假想实体[21]。
《内经》的诊法遵循“整体恒动观”,具有系统直观、以外测内、综合归纳的特点。其中论述的诊法用现代化语言可概括为易感诊(体质易感、地处易感、生活水平易感)、病因诊、现证诊(分部诊、整体诊、全息诊)、传变诊、预后诊,并强调多诊合参,如色脉合参、尺肤与寸口合参、色脉尺合参、形色参、脉症合参,注重“因人因时因地”的三因诊法[22]。
《内经》把最常见的病因概括为“生病起于过用”理论,在具体内容上《内经》将病因分为六淫、情志、饮食、劳倦。《内经》中的发病原理为正邪相搏,并认为发病受体质、自然环境、社会因素影响。《内经》中的病机主要有八纲病机、六气病机、五行病机、精气血津液病机、脏腑病机和疾病传变[23]。
《内经》中的主要治疗思想为“化不可代,时不可违”,意为治疗疾病时当顺应人体生命活动的规律和自然界的时序,加以引导、调和或推动,不可违背,具体表现为三因制宜和因势利导两大治则[24],体现了一种动态整体的辨证论治思想[25]。
《内经》运气学说是通过研究天体的运动和气候的变化对人体与自然界影响的一门学说,吸取了古代天文学、气象、物候、医学地理学等多种学科知识。现代将其意义归纳为三点,一是把气候变化与自然界生物现象相统一,二是把气候变化与发病相统一,三是把气候变化与治疗用药相统一[27]。太阳、地球、月球之间的相对位置构象是五运六气气候变化规律的直接原因,太阳周年视运动的时间以“天以六为节”,即运气60年循环周期的依据[26]。张登本等将近60年运气理论的研究从文献研究、多学科研究和临床资料的验证研究3个方面做了评述,肯定了其辉煌的成果,同时也指出运气理论不能对气候变化和疫病流行情况作出中长期预测,在运气理论的适用地域上未能达成共识[27]。
《内经》的病证研究,以整理《内经》中所描述的疾病为主,并结合现代临床分科方法进行分类。以秦伯未的《内经类证》为首,该书提炼出《内经》病证44类311条证[28]。后来又有张吉等将其分为六淫病证、五脏系统病证、精气血津液病证、情志病、内科杂病、妇科病、口腔病、痈疽病九大类,下设180条证[29]。王洪图等将其分为六淫、形体、脏腑病证及妇人病证、官窍病证、疮痈病证四大类,下列273条证[30]。
《内经》的治未病理论含有未病先防、欲病救萌、既病防变3个内涵[31]。未病先防即传统的养生理论,这一方面也是目前研究最多的。其中“形神俱养”观和“人与天地相应”观是养生总原则,饮食养生、运动养生(导引)、精神调摄、四时养生、房事养生是《内经》的主要养生方法[32]。
在多学科研究方面,将现代的学科与《内经》相结合,用各个现代学科的语言体系来解读《内经》,主要有《内经》医学心理学研究、《内经》与信息论、《内经》与控制论、《内经》与系统论、《内经》与耗散结构论、《内经》与医学气象学、《内经》与物候学、《内经》与地理学、《内经》与时间生物医学、从分子生物学研究《内经》、《内经》与激光、《内经》与计算机[33]等。
综上所述,现代学者和医者对于《内经》理论体系的整理和概括正逐渐脱离传统简单的分类编次,近一步用现代语言和分类方法来阐释和构建《内经》的理论体系,以使其适用于现代中医学的生存和发展。初步来看,现代对《内经》的理论研究逐渐进行着语境的转换。在《内经》理论的阐释方面,现代学者不再局限于阴阳五行这一说理工具,而是引入了许多现代哲学概念如信息论、系统论等;在理论的分类方面,也引入了现代医学的分类概念,如王庆其使用“基础医学”“临床医学”两个分类概念,这都提示当代《内经》学术研究倾向于用现代学科的语言来进行理论阐释和构建。《内经》的多学科研究更是证明了这个倾向。从这个倾向中可以看到一个提示:现代对《内经》的学术思想研究或许正逐渐脱离古老的阴阳五行、气化等语言模式,将《内经》思想放入现代科学文化的语言模式中来阐释。语言模式承载着思维模式,《内经》毕竟是距今2000余年的一部古籍,其中的语言模式和现代的相差甚远,意味着思维模式也有很大差距,以致现代人理解《内经》中的思想非常困难。现代有人提出“中医药人员中医思维弱化”的问题[34],也许与这种差异有关。由此可以进一步假设,基于古代语言的中医学理论需要完全被纳入现代学科语言框架,才能更好地在当今这个时代发挥作用。
[1] 潘桂娟,杨威,张宇鹏,等.关于中医学理论体系研究的若干思考[J].中华中医药杂志,2005,20(8):453-455.
[2] 任应秋.任应秋论医集[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4:379-380.
[3] 程士德.内经理论体系辨析(上)[M]. 北京.北京中医学院内经教研室,1982:33-43.
[4] 吴颢昕.孟景春内经讲稿[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1-299.
[5] 李今庸.新编黄帝内经纲目[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1.
[6] 王洪图.内经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4:15-21.
[7] 烟建华.医道求真 《黄帝内经》学术体系研究[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7:14-32.
[8] 熊继柏.熊继柏讲《内经》[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5-19.
[9] 王庆其.浅析组成《黄帝内经》的三体系[J].新中医杂志,1984(2):11-13.
[10] 任秀玲.中医理论范畴 《黄帝内经》建构中医理论的基本范畴[M].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2001:10-375.
[11] 刘长林.内经的哲学和中医学的方法[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2:80-95.
[12] 马凤岐,王庆其. 《内经》价值观念之文化渊源研究概述[J].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5(1):7-11.
[13] 孙可兴,张晓芒.《黄帝内经》的系统思维方法探析[J].工程研究:跨学科视野中的工程,2015,7(1):76-86.
[14] 徐月英. 《黄帝内经》象数思维模式[D].沈阳:辽宁中医药大学,2008.
[15] 杨光芳. 《黄帝内经》气思想研究[D].广州: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
[16] 孟庆云. 《周易》与《黄帝内经》中的藏象学说[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1995,1(1):12-14.
[17] 郭霞珍.对中医学藏象理论研究的思考[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31(8):512-513.
[18] 赵博,陈芳.从格式塔心理学原理分析藏象理论[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6,7(3):158-161.
[19] 张敬文,章文春.中医藏象学说自组织原理探析[J].中医学报,2012,27(1):43-44.
[20] 孔凡涵.《黄帝内经》“五藏一体”整体观与藏象全息律当议[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1,9(21):1-4.
[21] 张维波.《黄帝内经》气血经络概念解析[J].中国针灸,2013,33(8):708-716.
[22] 杨杰,杜松. 《黄帝内经》中诊法理论体系概要[J]. 中华中医药杂志,2008,23(7):580-582.
[23] 马小兰. 《内经》病因病机学说源流研究[D].广州:广州中医药大学,2005.
[24] 金光亮. 论《内经》“化不可代”的治疗思想及其意义[J]. 中医杂志,2006,47(11):864-865.
[25] 文理,王键. 《黄帝内经》中动态整体的辨证论治[J]. 中华中医药杂志,2012,27(4):1111-1114.
[26] 王斌胜. 《黄帝内经》五运六气理论天文学机制发微[J]. 中医杂志,2012,53(6):536-538.
[27] 张登本,张景明,陈震霖. 运气理论六十年研究述评[J]. 山西中医学院学报,2011,12(2):2-10.
[28] 秦伯未.内经类证[M]. 余瀛鳌重订.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62:1-77.
[29] 张吉,聂惠民.内经病证辨析[M].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1-450.
[30] 王洪图.黄帝内经研究大成(下)[M].北京:北京出版社,1997:1551-1903.
[31] 王庆其.内经临床医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74-75.
[32] 张玉辉,陈延滨,王欣彬,等.《黄帝内经》养生思想研究[J].中医药学报,2010,38(6):53-54.
[33] 雷顺群.《内经》多学科研究[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1-338.
[34] 王思北.让传统医学更好造福人类健康[N].定州日报,2016-2-16(4).
ResearchontheAcademicThoughtSystemoftheInnerCanonofHuangdiandItsEnlightenment
YAO Yi, WANG Qing-qi
(BasicMedicalcollege,ShanghaiUniversityofTCM,Shanghai200032,China)
InnerCanonofHuangdi(Neijing for short)is the basement of TCM theory. This article summarized contemporary studies of Neijing academic thought system and attempting to know the future of TCM theory. Those studies indicated that the research on Neijing thought is gradually breaking away from traditional methods which only classified and edited the content of Neijing after 1950s, and using the language of modern disciplines to build the theory system of Neijing, which breaking away from the language of Yin and Yang and the Five Elements or Qi transformation. This tendency of language changing enlightened us that TCM theory whose language is based on ancient language should be incorporated into the language framework of modern subjects so that we could use it better today.
InnerCanonofHuangdi; TCM theory; Language changing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内经重点学科建设项目;上海市教委高峰高原学科《中医药科技发展与社会文化》项目(A1-U15190402);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王庆其全国名老中医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2013)
姚 怡(1980-),女,上海人,医学博士,从事《黄帝内经》学术发展史研究。
△通讯作者:王庆其,Tel:13611795416,E-mail:wang_qin_qi@sina.com。
R221
A
1006-3250(2017)11-1501-03
2017-0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