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管理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2017-01-17 21:46刘师
东方教育 2016年9期
关键词:管理学高职院校教学改革

刘师

摘要:管理学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是经管类专业的基础课,在后续专业核心课程的学习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而对管理学教学改革的研究成为众多高校教师关注的焦点。本文从高职院校的现状出发,指出了高职院校管理学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对从教学观念、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方法四个方面对管理学课程进行教学改革,以期提高高职院校管理学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高职院校;管理学;教学改革

与全日制普通高校相比,高职院校生源质量普遍不高,作为高职院校录取的学生,其在高中阶段打下的基础较为薄弱,学习兴趣不高,学习成绩普遍较低,同时缺乏自主学习的意识。在这种情况下,单靠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以理论教学为主导的教学模式显然不能与高职院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向匹配,也无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因而教学改革显得尤为重要。而管理学作为高等职业教育经济管理类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由于学科的自身特点和高等职业教育的要求,其主要任务是让学生掌握一定的管理学基本理论知识和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为学生进入各行各业从事各类管理活动提供现代管理理论、原则和方法,培养具有现代管理思想和思维方式。但是,管理学原理概括性强,很多地方较为抽象,这增加了管理学的教学难度。在管理学课程的教学中,高职院校普遍存在考核方式单一、教学方法僵化、教学主体倒置、教学过程模式化等问题,传统教学已无法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因而需要从多方面进行教学改革,促进高职院校管理学教学工作走上良性发展之路,培养具备用先进的管理思想、方法、组织和技术以及数学模型对运营管理、组织管理中的问题进行分析、决策和组织实施的应用型管理人才。

一、高职院校《管理学》课程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观念

高职院校《管理学》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老师在教学观念上没有很好地转变,教学仍然没有脱离普教的模式。过多地强调学科的完整性,没有做到以职业活动行为过程为导向组织教学,管理学的教学还没有能够突出高职教育的特点。

(二)教学内容

教师在设计教学内容方面,存在课程内容多、覆盖面广,但没有突出重点的问题。管理学教学的通病是利用有限的课时讲授大量的理论知识,没有突出的重点,同时缺少深度。实际教学中往往是将课时平均分配,无法有重点地选择,这就必然出现很多讲过的内容学生工作后用不上,而需要的内容又相对不足。另外,教学以基本理论知识讲授为主,缺乏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如何使学员打下一定的基础,并具备一定的自学能力和应用能力是目前管理学教学尚未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三)教学方式

在教学方式上,强调和实行的是理论讲授和实训相结合,部分学校有一定的实训条件,基本上能满足教学演示需要,但多数学校由于设备数量有限,学员动手操作尚不能全面展开。另外,实训课与理论课间的信息交换不顺畅,理论讲授和实训相脱节,甚至由于种种原因导致二者往往不能同步,从而达不到二者结合的应有效果。实训课的开设是为了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教学,但教学中发现,由于对实训课的内容与教学目的认识不足,它不仅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反而使许多学生认为是增加了负担。

(四)教学方法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未能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理论课教学仍沿用黑板加粉笔的教学方式,这与现代形势很不相适应。形势所迫要求我们加大改革步伐,否则将落后于时代,为时代所淘汰。

因此,总结过去的教学实践,结合当前对高职高专管理学课程的认识,使我们对高职高专理学教学观念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方法上等有了新的理解。

二、高职院校在《管理学》课程教学改革的路径

(一)转变教学观念

教师的教学活动重心由关注“教”转向关注“学”,由关注“学会”转向“会学”,学生由消极被动的倾听者、接受者转向积极主动的思考者、探索者,教师由单一的知识传授者转向学习引导者、管理者。所以要研究如何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让他们从自我的角度来感知世界,达到自我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最高境界。因此,在教学中要通过各种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各项问题的轻重缓急是什么,解决问题需要什么信息,这些信息有什么关系,解决问题的方向在哪里,步骤怎么样,为什么要这样做,形成框架性思路要把握哪几个关键点,从而引导学生从老师强迫我学到自我想学、从“学会”走向“会学”。

(二)丰富教学内容

在实践教学内容的组织上,一方面要反映现代企业的高新技术、管理和经济活动实际,另一方面也融入现代企业员工综合素质要求,努力使学生既得到专业技能的训练,又能感受现代企业文化。课程单元模块的技能实训紧密结合相关课程的教学进行,主要实施单项技能的训练。综合实训是在模拟的现代企业环境中进行,其中场景模拟是必要的,场景模拟就是把现代企业的工作环境搬到学校,环境的概念包括视觉场景,但更重要的是感受现代企业文化气息,因为现代企业文化在企业员工身上的体现就是员工的职业素质和职业道德。现代企业特别是外资企业,对我们有这样的建议和要求,他们希望,学生走进实训中心,就要有进入企业的感觉和体验,这对学生从心理上尽快上岗和适应现代企业的管理是有益的。

(三)引入“实践教学”方式

实行教学组织与企业组织联姻,实行教师与企业合作,建立联合导师制度,为学生提供新的认知空间和学习场所,不定期的组织学生参与企业组织管理的实践,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在学习中寻找答案,然后再实践再寻找,不断提高对知识探求的兴趣,增强知识积累。比如各种管理流程的再现,现场模拟解决,班级组织与社团管理等。不管是在真实的企业组织内部还是虚拟的沙盘训练,都可以让学生参与到实践教学中来,亲身体验,自我寻求解决方案,尤其是对于管理学来说,让实践活动常态化更有优势,因为在现实中,管理无处不在,大到一个国家,小到一个寝室或者学习小组,任何一个主题都可以作为切入以开展实践教学,从而激发学生对管理某一个方面知识的浓厚兴趣,从而更好的掌握相关知识。只有学生亲自参与了实践,动手了,才有机会去动脑,才会对知识的探求产生浓厚的兴趣并消化吸收它。如果我们的老师能让学生真正的参与到教学中来,并主动思考解决的方案,学生由此获得的知识更牢固,得到的锻炼与提高也更彻底。

(四)实行“案例教学”方法

案例教学法主要是对管理实践中的典型案件进行处理后引入教学活动中,把理论教学和案例教学结合起来,借此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使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形象化,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案例教学是管理学教学最为常见的方法,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主动参与,利用自己所学的基本理论和知识,对案例进行学习、思考、分析和辩论,提出自己的见解和对策,从而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进行案例分析时,既可以采用由学生独立分析,再以书面作业完成的分散方式;又可以采用先分小组讨论,后到课堂上全班讨论这种集中形式。其中,后一种方式主要用于对重点案例进行分析。教师的指导要重点放在引导学生寻找正确的分析思路和对关键点的多视角观察上,而不是用自己的观点影响学生。

三、结论

现代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强调“ 管理不在于‘知,而在于‘行”,对待管理学的教学也是如此,我们现在应该从过去一直偏重于单向式、灌输式的传统教学法中走出来,不要满足于向学生传授了什么知识,而是要反复思考学生真正掌握了什么知识。实践表明,在管理学教学中,只有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性作用,让学生参与到学习中来,让他们在参与式学习中真正“行”起来,学生才能真正懂得管理学中的抽象的“知识”,才能激发他们对未来专业学习的浓厚兴趣,才能为后续课程的深度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刘金文.管理学实践教学中的教师角色定位[J].大学教育,2014(1).

[2]鲍勇.我国高校管理学教学改革与发展研究[J].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3).

[3]成君.管理学教学现状及思考[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4(6).

猜你喜欢
管理学高职院校教学改革
高职《管理学》课程实行项目化教学改革与实践策略
从管理学角度看军事指挥体制改革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
以职业技能竞赛为导向的高职单片机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微课时代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
浅谈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