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程的现状综合研究
——基于中国知网检索数据的分析

2017-01-17 01:17王清莲
山东开放大学学报 2017年1期
关键词:检索微课学科

王清莲

(常州开放大学,江苏 常州 213001)

微课程的现状综合研究
——基于中国知网检索数据的分析

王清莲

(常州开放大学,江苏 常州 213001)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微课程逐渐受到教育研究者的关注。对微课与微课程进行比较界定后,在对中国知网相关数据进行分析,从关注度、研究层次、学科覆盖面、研究内容和微课程平台等方面对我国微课程研究现状进行描述,从理论性、实用性、适应性、经济性、扩展性等方面提出思考,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借鉴。

微课程;现状;中国知网;分析

快节奏的生活让人们更倾向于在较短的碎片时间内进行学习,伴随而来的知识碎片化发展需求促进了微课程的产生与发展。

一、微课程概念界定

被人们称为1分钟教授的戴维·彭罗斯( David Penrose)于2008年最先提出“微课”概念:运用建构主义教育方法与理念构建而成,以在线学习或移动学习为目的实际教学内容[1]。我国学者胡铁生则认为:“微课”是根据新课程标准和课堂教学实践,以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针对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实施的教与学活动所需各种教学资源的有机组合[2]。教育部全国教师网络培训中心对微课的定义为:“微课”是指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所开展的简短、完整的教学活动。[3]

人们对“微课”的认识变得越来越深刻和全面,其概念内涵也在不断发展和丰富。对于微课程的概念演化,研究者们从不同角度给出了定义。黎加厚认为,从广义教育资源角度理解,微课程是课程改革与信息化进程中的学习资源创新,是学习内容与学习方式整合为一体的新型资源。[4]微课程是将原有课程按照学生学习规律,分解成为一系列具有目标、任务、方法、资源、作业、互动与反思等在内的微型课程体系。秋华则认为:微课程是基于学校资源、教师能力和学生兴趣,以主题模块组织起来的相对独立与完整的小规模课程,具有短、小、精、活的特点,适合于学校教育的各个阶段及各种课程类型。[5]

张中兴在分析了多位学者对微课与微课程定义的基础上,提出:“微课”是指基于教学设计思想,使用多媒体技术在5-10 min以内就一个知识点进行针对性讲解的一段视频或音频。微课作为课堂教学的有效补充形式,不仅适用于移动学习时代知识的传播,也适合学习者个性化、深度学习的需求,从其涵盖的知识广度看,微课只是一个点。而“微课程”是一个精心设计的教学计划,是向学生或公众传播社会认为重要的学识及价值观而构建成的系统的知识链,它由多个知识点组成,从无到有,从少到多,自成体系。微课程不仅限于课堂内,亦可以包含课堂以外的非规范学习。它体现的是学习者从无知通过学习而得知的过程,能够体现课程改革要求,符合国家新的课程改革方向。[6]微课程就是一条线,由多个点(微课)构成。这一比较,对微课程的概念进行了较为清晰的界定。

二、微课程研究现状

(一)关注度逐渐增加

以“微课程”为关键词在中国知网中进行检索,得到文献1117篇,期刊675篇,博硕士论文113篇。以2015年作为截止点,统计检索数据如图1所示。

图1 以“微课程”为关键词在中国知网检索的统计数据(2012-2015)

图2 中国知网中“微课程”的学术关注度[9]

从图1中明显可以看出我国关于微课程的相关研究成果自2012年已有发表,但数量并不多。结合图2,可以发现,从2013年开始,相关研究成果开始大幅增加,学术关注度明显增加,期刊数量与文献数量都呈现快速增长趋势,但博硕士论文数量增长趋势自2014年开始放缓。而以mirco— lecture为关键词检索外文文献,仅有2015年发表的1篇文献。

(二)研究层次多样

图3 以“微课程”为关键词在中国知网统计数据(2012至今)

以“微课程”为关键词在中国知网进行检索过程中,可以发现自2012年至今,关于微课程的研究成果涉及多个研究层次(如图3所示)。其中,文献涉及15个研究层次,以基础教育与中等职业教育为最(361篇),其次是基础研究(社科)(337篇)和高等教育(150篇);发表于期刊上的微课程研究涉及13个研究层次,其中基础研究(社科) (296篇)、高等教育(118篇)、行业指导(社科) (92篇)最多;博硕士论文则涉及基础教育与中等职业教育(57篇),基础研究(社科)(40篇)、高等教育(11篇)、工程技术(自科)(2篇)、职业指导(社科)(2篇)和政策研究(社科)(1篇)6个研究层次。

(三)学科覆盖面较广

从表1可以发现:以“微课程”为关键词在中国知网检索数据统计,自2012年至今,中国知网收录的研究成果共涉及45个学科,进行微课程相关研究的学科覆盖面较广,其中期刊论文和文献都涉及了40个不同的学科,博硕士论文涉及10个学科,研究成果主要集中于教育领域,尤以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为最,计算机技术与计算机应用学科内的微课程研究成果较其他学科更为丰富。

表1 以“微课程”为关键词在中国知网检索统计数据(2012至今)

4高等教育67 2 84 5初等教育18 14 81 6职业教育53 0 73 7 外国语言文字47 2 67 8 计算机硬件技术41 1 45 9 成人教育与特殊教育28 5 34 10 其它125 3 207

(四)研究内容扩展

中国知网收录的文章中,最初关于微课程的研究主要是在基础教育某一学科教学技术改革的尝试,之后的内容逐渐扩充,但多集中于对微课程概念的探讨,微课程在教学中的应用,微课程对教师专业发展方面的应用,微课程的设计与开发等。受到高职院校和电大系统教师的关注后,课程的实用性探索日趋增多,研究点逐渐开始侧重于微课程的技术开发、平台选择、模式研究等多方面,随着微信平台和其他信息化技术的逐渐发展,微课程的研究逐渐深入,现在在多学科、多层次中得到扩展,微课程已经不仅仅集中于教育领域,在企业培训、不同专业的改革中得以延展。

(五)微课程平台增多

除了关于微课程理念和技术的研究外,随着研究的逐渐深入,出现了很多以微课程呈现为主要形式的教育网站。国外比较典型的微课程资源网站如可汗学院(Khan Academy)、大学在线教程网(TED—Ed)、英国教育视频库(Teachers TV)、Watch Know Learn逐渐为国人所了解,我国也陆续建立了多个微课程平台,比较典型的微课程资源网站主要有:微课网、中国微课网等。在我国推进教育信息化政策的推动下,相关培训如雨后春笋,借助于微课大赛等形式推动微课程的不断变革,从微课程的制作实践上完善其发展。

三、微课程发展中的几点思考

(一)理论性问题

在大量微课程出现在各个平台的同时,关于微课程的相关理论研究却仍然比较薄弱,多数研究都是基于不同学科的实用情况展开的现状描述,在没有明确界定的情况下,关于微课程的设计模式、策略、理念,微课评价指标体系、评审机制方面的研究还没有明确的、权威的表述。虽然技术的发展对微课程具有正向促进作用,但没有理论的指导,微课程的发展很难深入下去。所以,关于微课程理论的研究需要逐渐深入,由理论引导,在实践的验证下完善。

(二)实用性问题

在政策推动下的微课程建设取得进展的同时,我们也不得不直视:与采用PPT录屏、单兵作战完成微课程作品的初期相比,现在的微课程作品日渐精美,已形成分工明确的专业团队化运作。而耗费巨大人力、物力制作的微课程实用性如何呢?以中国微课网平台为例,根据调查显示:仅31% 左右的教师会“经常”去点播或查看自己的微课,35%左右的教师会去“经常”点播或查看他人的微课,17.5%的教师会“经常”去下载他人微课,16%的教师会在自己课堂教学中主动运用微课。[6]已开发微课程的使用率如此之低与其实用性有直接关系,开发课程的教师自己都很少去使用已完成的微课程,这已经足够说明问题。微课程的对象是以自主学习者为主要人群,目前的受众与研究者、开发者已经不仅仅局限于教育领域,所以微课程要想继续发展,实用性应是其首先要考虑的问题。

(三)适应性问题

技术只有在适用它的领域才能得到更全面的展现。从中国知网检索的结果可以发现:目前,微课程的展现在社科类研究成果中大量使用,在自然科学等领域应用较少。我们十分清楚:微课程的提出来源于教育领域,随着其在多个领域的出现,逐渐风靡一时,微课程并不适用所有学科,但目前很多微课程作品都是为了微课程而“微课程”,对于微课程的本质和适用性思考较少,也不考虑学科与教学内容是否适合采用微课程进行,花费了大量的精力、人力、物力后,却收获不到预期效果。

(四)经济性问题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生活节奏加快,忙碌的工作压缩了人们的学习时间,如何在短暂的时间内深入完整的掌握知识成了学习者的期待。微课程以其制作简便实用;内容少,效果立竿见影;随时随地可以进行网络学习等特点受到人们的关注,与传统的课程学习相比,低廉的成本也是其优势之一。但根据目前微课程发展的实际情况看,微课程的制作精细化背后的经济成本与使用率不成正比,大量的经济投入背后,回报率较低。微课程作为课程本身的特质与制作目的亟需关注,建设适合课程本身或者知识点讲解传达清晰的微课程才是根本,不是不要精美,但要结合课程的建设目的,采用适切的技术与表达手段,让学习者学会知识点为最终目的。

(五)扩展性问题

微课程的提出来源于教育领域,随着其在多个领域的出现后,逐渐风靡一时。微课程存在一定的优势,但劣势同样不容忽视,比如:碎片化,不系统;可以作为教学辅助,却不适合长期学校教学。这既与微课程的特性有关,却也不得不让人思考:如何将已开发的微课程资源利用起来,将微课程的功能进行扩展。目前推动微课程发展的主要是教育部门,要将微课程的效用扩而大之,仅仅依靠教育部门是不够的,除了在课程开发时要明确目标人群、进行合理的设计、采用合适的技术手段外,还应多部门联手对微课程资源进行整理与推广。

微课程的发展与技术的革新是分不开的,在人类已进入“手机化”时代的今天,微课程的深入研究与开发符合我国建设“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学习型社会需求,可以帮助人们更有效地利用碎片化时间掌握知识,丰富自我。但我们也应该意识到,微课程的开发与使用绝非高校研究者、一线教师与技术开发商所能独立完成的,微课程的研究是一个跨领域的合作,需要高校研究者、一线教师、教育管理人员与技术开发人员与学校长期的努力,不断修正,以保证微课程的理论、产品、实践能够同步发展。

[1]张静然.微课程之综述[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2,(11):19-21.

[2]黄建军,郭绍青.论微课程的设计与开发[J].现代教育技术,2013,(05):31-35.

[3]周笑春.中职设置微型课程初探[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0,(12):12-13.

[4]张中兴.微课与微课程研究进展综述[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14,(06):586-589.

[5]中国知网.http://trend.cnki.net/TrendSearch/trendshow.htmsearchword=%u5FAE%u8BFE%u7A0B.

[6]何秋兰,徐占春.梳理中国微课研究现状[J].中国教育网络,2014,Z1:74-76.

G43

:A

:1008—3340(2017)01—0011—04

2016-04-13

国家开放大学2014-2015年度科研课题一般立项课题《微课程应用模式实例研究——以<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为例》(G14A4301Y)。

王清莲(1980-),女,常州开放大学讲师,教育学硕士,研究方向:教育管理,社区教育。

猜你喜欢
检索微课学科
【学科新书导览】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微课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
微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超学科”来啦
专利检索中“语义”的表现
论新形势下统一战线学学科在统战工作实践中的创新
与“微课”的首次亲密接触
国际标准检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