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学中的“不等式”

2017-01-16 01:37席晶晶
东方教育 2016年11期
关键词:不等式体育教师教学效果

席晶晶

摘要:教学效果是每门学科的重中之重,也是学生能否学会知识前提。体育学科也同样,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是我们每节课所要认真完成的工作。课上改变以往旧的教学模式为学生创造一个愉悦的学习环境,使他们变苦学、畏学、厌学为乐学。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也就是体育教学中的“不等式”1+1>2。

关键词:教学模式;快乐式;1+1>2

简单的数学公式1+1=2可能是我们司空见惯的,但这其中所蕴含的深遂的内容以及应用于教学中的魅力却是无穷的。近年来,学校体育尤其是课堂教学效果并未因各种设施的齐备而有大幅度的提高。这其中主要原因是传统的教学模式以及学生学习意识的局限,使我们的教学效果远没有达到预期目的,这就出现教师兢兢业业的授课加学生认认真真的学习,但最后的结果却是教学效果每况愈下,也就1+1<2。基于此,经过教学中不断地摸索和实践,我找到了一条提高教学效果的途径:新型的科学的教学模式加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下学习,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即1+1>2。

一、改进传统体育教学模式。(确保有一个高质量“1”)这是提高教学效果的基础

传统体育教学模式在现代教学中已经成为禁锢,它片面的强调身体锻炼、技术动作、练习方法而忽视学的方法和对学生全面培养与教育,束缚体育教师的思维,因而改变传统模式势在必行。

1.变“以教师为中心”为“以学生为中心”

传统的教学模式考虑学生的主体作用很少,而教学方法只强调程式化、成人化、专业化、训练化,这就造成了学生对体育课厌学情绪,而今天的素质教育是育人、育体,以人为本,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主体意识,让他们在教师启发、引导下自己主动去学,独立探讨,获取知识,从中真正体验到亲自参与掌握知识的乐趣。例:以立定跳远为例。我采用鼓励学生自觉进行练习。方法是开学初先进行测验(在学生不知情的情况下)然后提出成绩提高10cm的60分、15cm的70分、20cm的80分、25cm90分、30cm以上的100分。下一阶段练习以上次成绩为基础。并且引导学生观察起跳、腾空、落地的正确方法,将之与错误动作对比,从而得出正确的动作概念。在解决小腿前伸动作时利用放置小棍前后跳的距离的变化,使学生得出小腿前伸能增加跳的距离的结论并在自己练习过程中加以注意。这样,学生自觉的学,刻苦的练,科学的练,成绩能不提高吗?

体育教学的主体是学生,课堂他们是他们的舞台,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营造一种气氛,吸引学生产生练习的积极性,提高他们参与活动的热情,保障学生主体地位训练。学生不仅可以从中得到身体方面的锻炼,还能得到精神方面的陶冶、人际关系的完善和身心健康协调的发展。

体育课多为室外课,学生的个性特征只有在操场上会全面的表露出来。体育教师要实施搭建起他们充分展示自我的舞台,为他们提供各种服务。同时,要在课中注意观察每位学生的动态,关注每位学生的情绪,更要关心体育弱项生的心理感受。

从学生角度看,每个学生都希望得到教师的认可和赏识,而讨厌教师的厚此薄彼,偏袒不公。如果教师能把握好学生的这一心理特征,在深刻了解学生的体育能力和人格特征的基础上,对每个学生都能形成恰如其分的期望值,并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让学生感受到,必然会促进学生自信心的建立,激发学生在各方面刻苦努力,从而主动地与教师合作,促使和谐的课堂气氛形成。

2.变“填鸭式”为“快乐式”教学

体育课堂教学往往是教师布置训练任务,学生看教师示范,然后练一遍,不行,再练。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对体育越来越厌倦,他们的兴趣、爱好、特长、个性都得不到充分的发展,心理压抑,创造力更是丧失殆尽。要使学生从机械地学习中解脱出来,就要从他们的情感、认识事物规律出发,把快乐还给他们,把他们喜欢的“玩”还给他们;让他们在“玩”中找到做人的真谛,在“玩”中进行身体锻炼和接受体育指导和教育。比如:以引体向上为例。在引体向上练习时采用接力形式,将学生分为人数相同的几组,每人只做一两次,在相同时间内做引体向上的人数多为胜,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练习兴趣,又在引体向上练习中为质的飞跃奠定了量的基础,教师同时有的放矢地指导纠错误,学习效果是十分惊人的。

二、为学生创造一个愉悦的学习环境,使他们变苦学、畏学、厌学为乐学,做到一个高效的“1”

1.建立民主的师生关系

每位同学他们认为体育教师总是面目黝黑,不苟言笑,动不动就发脾气的严厉的男人,他们从不和学生聊天,上课时只要求学生服从,久而久之,体育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尤其是和女同学之间异常紧张。因而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学生高效学习的关键所在。

我每次都是以饱满的热情上好每一节课,并在练习中尽可能的参与,让学生从教师的一举一动中受到激励,感到振奋,使每个学生都感到老师的期待。同时我还运用我并不迷人但真诚的眼神;用不婉转但坚定、信任的语调;用不绚丽但真诚的微笑来表达我对他们的鼓励和爱。这是我和学生能成为朋友的法宝。

2.创设感染的情境

所谓感染,就是通过语言和行为引起别人相同的思想感情。而作为体育教师的我在教学中特别注意创设感染的情境,教之生情,授之生趣,充分发挥体育教学的感染力,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例:在灵敏性、协调性练习时,利用“大网捞鱼”游戏,教师提出:捞鱼时,鱼是怎样的?对网有何要求?来和学生共同制定游戏规则。有学生提出不能“捕杀”,教师利用这一点增加一口未被污染的“池塘”,并搬运被捕的“鱼”到新“池塘”中等。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学生接触的情境越多,发现的问题越多,能力越强,设想的方案也越具想象力,创新的信心和勇气就越充分

3.适时进行激励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恰如其分进行激励,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和自信心。皮格马利效应说明:应用期望激励学生,学生会朝教师所期望的方向靠近。因此,在我教学中我常以“我希望你……”,“我相信你一定能……”等语言来激励学生们。另外对于活动中经常落后的孩子,我采取在体育课结束进行点评时,加以鼓励,哪怕是一点点闪光点也如此呵护,而他们如能在活动中能独立表现自我见解时,更会大大表扬和鼓励,那么他们就会通过各种活动产生“别人可为,己亦可为”的向上思想。

三、设计和制定切合实际的“2”例子加

这里的“2”其实就是我们的教学目标。和一切学科一样,教学目标是体育课教学的要素之一。它对教师来说是通过教学要达到一种目的,对学生来说是通过学习要达到一种要求。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教学结构、教学方法等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可以说教学目标制约着教学的全过程。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就要优化教学目标,不管是单元、阶段、学期、学年的目标制定都要符合学生的实际要求,满足他们的身心发展需要,满足学生的个性发展需要,从而防止教学中 “吃不饱和吃不消”的现象出现,消除逆反心理,更好地提高教学质量。

总之,教师有了科学、现代的教学观念,学生有了愉悦学习知识的动力和环境,我们就会达到预期目标,甚至可以超越,从而真正体现体育教学艺术的本质所在——促进学生乐于进行体育学习,即在追求运动乐趣的体育学习中满足孩子们的运动欲求,产生运动的乐趣,这种欲求的水平越高越明确,其满足后获得的喜悦也会越大。因此,在体育课堂中1+1将会远远大于2的。

参考文献:

[1] 施华丽. 科学开展体育教学,促进学生身心发展[J]. 学周刊. 2016(25)

[2] 陈海苹. 体育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J]. 新课程(中学)2014年06期

猜你喜欢
不等式体育教师教学效果
基于分形评估模型的实践教学效果评价方法
情感优教对中职护生老年护理教学效果的影响研究
安徽省合肥市中职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现状调查
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师队伍配置结构与优化
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师质量缺口与配强提升
多媒体辅助中学英语词汇教学效果探究
掌握“函数的表示”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效果
高中数学不等式易错题型及解题技巧
用概率思想研究等式与不等式问题
一道IMO试题的完善性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