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秋红
(吉林省神经精神病医院神经外科,吉林 四平 136000)
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后患者的观察与护理
蔡秋红
(吉林省神经精神病医院神经外科,吉林 四平 136000)
目的探讨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后的临床观察及护理要点。方法选取我院于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间收治的30例行颈动脉内膜剥脱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时间顺序将其分为两组,采用综合护理的观察组(15例)和采用常规护理的对照组(15例),对比并观察两种护理手段的效果。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行颈动脉内膜剥脱术的患者实施综合护理,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和应用。
劲动脉;内膜剥脱;术后护理;综合护理
脑血管疾病是威胁老年人生命健康的三大原因之一,该病主要是由动脉粥样硬化引发颈动脉管腔狭窄造成的[1]。目前临床上常使用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切除患者动脉内膜内的硬化斑块,以此来达到疏通血管、预防脑血管疾病的目的。本文以近年来于我院接受颈动脉内膜剥脱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组别给予了他们不同的护理手段,取得了较明显的对比效果,具体过程如下。
1.1 一般资料:我院于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间收治了30例行颈动脉内膜剥脱术的患者,按照时间顺序分为两组。观察组15例,男性9例,女性6例,年龄51~71岁,平均年龄(61.2±3.1)岁,其中颈动脉右侧狭窄7例,左侧狭窄5例,双侧狭窄2例,狭窄程度均在65%以上。对照组15例,男性8例,女性7例,年龄50~72岁,平均年龄(62.5±3.3)岁,其中颈动脉右侧狭窄6例,左侧狭窄6例,双侧狭窄3例,狭窄程度均在65%以上。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情状况等一般资料上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包括常规检测、用药指导等内容,给予观察组患者常规护理基础上的综合护理,具体内容如下。
1.2.1 麻醉期护理:患者全身麻醉后一般需要较长的苏醒时间,护理人员应对其进行密切观察,查看气管是否连接通常,若患者出现烦躁症状,可适当给予其镇静药物,缓解患者的痛苦程度,使其安全度过麻醉期。护理人员应密切注意患者的血压、心率及脉搏等生命体征的变化,适当的调整呼吸机参数[2],维持呼吸道的通畅。患者清醒之后,注意定时清理其气道分泌物和痰液,防止肺不张,必要时患者进行吸痰处理,注意动作温柔,降低对患者的刺激。另外,尽量避免患者剧烈咳嗽,及时预防,防止血压升高或者伤口开裂,待患者病情基本稳定后拔管。
1.2.2 切口护理:颈动脉内膜剥脱术的患者通常血液黏稠度较高,容易发生血栓,因此应当在术后为其提供辅助药物,如阿司匹林、低分子肝素钠等,防止血液凝结。护理人员应密切观察患者的手术切口,查看有无肿胀和渗血情况,维持引流管的正常功能,同时,嘱咐患者尽量避免用力咳嗽、排便或者大幅度的动作,避免引流管脱落和伤口开裂等并发症。若患者出现了颈部血肿,且体积较大,应及时告知医师,采取紧急处理,消除血肿,帮助患者维持通常的呼吸。
1.2.3 体位护理:患者清醒后,护理人员应立即对其进行体位护理,拿掉枕头,使患者保持平卧位,将头部偏向一侧,这样能够防止气道和口腔分泌物堵塞气管,保持呼吸通畅。另外,一些患者会因为身体虚弱出现咳痰困难的情况,护理人员应及时对其进行肠内营养支持,缓解神经麻痹症状,使其自然恢复。待患者病情基本稳定后,可以帮助其保持半卧位的姿势,适当的进行一些娱乐活动,转移注意力,缓解患者的不适感。护理人员应根据自己的观察,结合以往经验,准确的判断患者的病情变化情况,鼓励患者下床活动,呼吸室外空气,保持愉悦的心情。在此过程中,护理人员应详细询问患者的身体感受,避免产生意外情况。
1.2.4 血压监测:患者术后48 h以内,由于影响因素较多,血压常常不稳定,护理人员应注意监测患者的血压变化,预防颅内并发症。护理人员应保持高度的耐心和责任心,保证患者的血压在120~140/80~90 mm Hg以下[3],若发生血压变化幅度较大,或者持续升高,应立即对其进行降压处理,防止血压升高导致的高灌注综合征。另外,患者应该注意夜间和凌晨的血压监测护理,这段时间极易引发血栓或者脑梗死。
1.2.5 生命体征护理:护理人员应密切观察患者的心率、血压、脉搏等生命体征的变化,通过有效的方法,帮助患者缓解疼痛,通过定期按摩、疼痛指导等方法,给予患者更加优质的护理。有条件的情况下,还可以为患者播放节奏舒缓的音乐和视频,帮助患者转移注意力,增加生活的乐趣,从而引导其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缩短患者的康复时间。一旦出现疼痛难忍或者其他异常情况,护理人员应立即报告给医师,采取紧急治疗,避免出现难以挽回的损失。护理人员应该主动与患者及家属进行沟通和交流,了解其思想状态,然后根据患者的年龄、受教育水平等特点选择合适的心理辅导方法,帮助患者树立起对抗疾病的信心。同时,护理人员应该主动关心患者,通过无微不至的照顾增加患者对护理人员的信任和认可,从而提高治疗的依从性。
1.2.6 预防感染:护理人员应保持干净、卫生的病房环境,选择适当的时间进行消毒,保持患者手术切口的干燥、清洁,根据实际情况更换辅料,避免细菌滋生产生。每天2次对患者进行口腔护理,保持口腔清洁,同时适当的擦洗患者四肢和背部,按摩肌肉,防止压迫性神经痛,清洗频率应该为1日1次。患者应谨遵医嘱,正确的用药和饮食,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为其提供营养支持,增强抵抗力和免疫力,预防感染。
1.2.7 饮食护理:患者术后各项指标稳定后,可以拔出引流管,注意4 h后再进行饮食、饮水活动。护理人员应为患者选择合适的食物,减少油、盐、糖分及辣椒等刺激性因素的摄入,选择一些大豆制品和粗纤维的食物[4],如豆腐、豆浆、玉米、苦瓜、豆芽、西红柿。瘦肉等,适当限制水果。另外,尽量不要使用动物油进行食物烹饪,多使用鱼油或者植物油,降低患者血液黏稠度,避免形成血栓。饭后,护理人员应对患者进行血糖监测,若血糖含量超过8mmol/L,应为其提供降糖口服液,或者结合胰岛素注射液等,将血糖含量控制在4.5~7.5 mmol/L。护理人员应注意夜间检查,避免血糖含量突然升高引发患者的不适反应。
1.2.8 出院指导:行颈动脉内膜剥脱术的患者均是老年人,体质特殊,一般伴随着高血压、糖尿病等终身性疾病,护理人员应注意对患者进行必要的健康教育,嘱咐其用药、作息和饮食上的注意事项,有些老人容易健忘,护理人员应反复叮嘱,同时加强与患者家属的沟通和交流,为患者出院后的生活质量提供保证。
1.3 统计学分析:本文使用SPSS19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得到的计数资料使用χ2进行相关检验,当P<0.05时,所得结果有统计学意义。
术后3 d内,观察组患者中1例出现了颈部血肿状况,1例出现脑过度灌注综合征,1例出现了血压升高、声音嘶哑症状,并发症发生率为20%(3/15);对照组患者中,颈部血肿2例,脑过度关注综合征1例,血压升高、声音嘶哑1例,暂时性脑缺血1例,伤口感染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40%(6/1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我院对出现并发症的患者进行了辅助治疗,包括清除血肿、稳定病情、用药护理等,患者术后恢复情况良好。
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是目前临床上治疗颈动脉狭窄等脑血管疾病的主要方法,能够帮助患者预防脑血管疾病,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但是从治疗效果来看,由于手术切口大,影响因素多,该项手术容易引发各类并发症,增加患者病情的危险性,引发死亡[5]。因此,应该在术后给予患者更加优质、综合的护理,制定更加完善的护理方案,注意各项细节的护理,密切注意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最大限度的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概率,这对提高手术成功率来说至关重要。本次研究中,采用综合护理的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和采用常规护理的对照组相比优势明显,综上所述,对行颈动脉内膜剥脱术的患者实施综合护理,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和应用。
[1] 邱卫红,彭立悦,孙建萍.92例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后患者的护理体会[J].心肺血管病杂志,2015,34(13):307-309.
[2] 翁艳敏,朱娴,傅巧美.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后患者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5,32(7):56-58.
[3] 韩月红,刘月,刘志英.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后的护理[J].现代临床护理,2007,7(22):17-18.
[4] 董剑,纪红.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进展[J].天津护理,2014,22(5):279-280.
[5] 汤之梅,张风霞.颈动脉狭窄患者行颈动脉内膜剥脱术的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10,16(14):77-79.
R473.6
B
1671-8194(2017)20-026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