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旭
(沈阳市第二中医院神经外科,辽宁 沈阳110101)
微创穿刺术及小骨窗开颅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效果比对
张 旭
(沈阳市第二中医院神经外科,辽宁 沈阳110101)
目的 探究手术方案不同对于高血压性脑出血疗效的影响。方法 回顾分析本院2014年2月至2016年6月接诊的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选取106例以微创穿刺术治疗的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为微创手术组,选取以小骨窗开颅术治疗的105例高血压性脑出血者为小骨窗手术组,比较组间GOS评分、NIHSS评分的变化,对比手术评价指标、再出血率的不同。结果 1个月后的观测,两组神志、运动功能均有改善,微创手术组在NIHSS评分、GOS评分参数上,病患恢复状态均比小骨窗手术组更佳,微创手术组病患感官意识与肢体运动能力较小骨窗手术组更强,病患死亡状况与生活自立程度较小骨窗手术组更具优势(P<0.05)。由于微创穿刺术伤口定位精确,切口面积小,病患术后并发症与感染的概率显著低于小骨窗手术组,微创手术组危害较小骨窗手术组轻微(P<0.05)。结论 微创穿刺术、小骨窗开颅术虽然均能促进高血压性脑出血康复,但是在手术有效性、便捷性和安全性上,微创手术更胜一筹。
微创穿刺术;小骨窗;高血压性脑出血;开颅术
高血压是公认的脑血管意外时间的独立、常见的高危险因素,其和脑出血的发病息息相关,高血压性脑出血也是临床最常见的出血性脑血管事件。在有效止血的同时,利用手术及时清除血肿、防止神经功能恶化已经成为治疗中等量和大量出血患者的主要策略[1]。
1.1 一般对象:回顾分析本院2014年2月至2016年6月接诊的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手术方式,以微创穿刺术治疗的高血压性脑出血病患106例为微创手术组,以小骨窗开颅术治疗的高血压性脑出血者105例为小骨窗手术组。微创手术组女男比39∶67,均龄(51.6±7.3)岁;小骨窗手术组女男比42∶63,均龄(50.9±8.1)岁。入选病患皆达到下列标准[2]:①CT颅脑扫描,确诊为脑出血;②病患均有高血压史;③病患出血量30~60 mL。剔除有先天性重大疾病者,剔除有心肝、肾脏器变者,剔除资料不全者[3]。两组病患基线资料较为匹配(P>0.05)。
1.2 手术方法
1.2.1 小骨窗开颅手术。小骨窗开颅步骤:确诊并在CT检查下准确显示血肿位置和体积,以血肿所处区域为手术操作区,作长度相匹的直切口(一般为8 cm),通过撑开器将后颅窝完全撑开之后,在小骨窗处钻孔并将骨窗长度增至1/2血肿最长径(一般4 cm),穿刺抽吸装置安全到达血肿腔内后,抽吸除掉血肿,安装引流管,术毕。
1.2.2 微创穿刺手术。微创穿刺术步骤:手术区局部麻醉,手术选额部直行切口,在切口处通过颅骨钻穿刺钻孔,硬脑膜“十字”切开后,常规穿刺,放置引流管,并将其送于血肿腔之内,在引流管颅外部分连接注射器(通常规格为5 mL),不断抽吸至暗红色血流出后,固定引流装置并缝合创口,利用三通连接引流设施,根据术后CT复查指证给予尿激酶,待血肿消失或引流效果理想后撤除引流装置。手术操作在CT或显微镜等可视设备引导下进行。
1.3 观察指标:1个月后评测组间GOS评分、NIHSS评分分值的改变,比较手术评价指标、再出血率的区别。
1.4 疗效评定
1.4.1 GOS预后评分[4]。将病患分为:①死亡,计1分;②植物存活:病患长期无意识,只有睡眠与清醒期,计2分;③中重度残疾:认知较正常,不具备完全生活自理力,计3分;④轻微残疾:可自立存活,偶尔需照料,计4分;⑤基本康愈:仅有轻微缺陷,基本恢复常态,计5分。
1.4.2 NIHSS脑卒中评分[5]:根据病患视觉、言语、四肢运动、认知状态,测查病患综合意识水准,分值为0~42,病征与分值呈反比。
1.4.3 手术指标评价:高血压脑出血术后通常可见的并发症涵盖心衰、消化道出血、再出血、电解质紊乱、呼吸道感染。统计两组并发症指标,计算各自的并发症率。
1.5 统计学整理:操作SPSS22.0,带入患者相关数据,以t检验、χ2检验,当P<0.05,则区别显著。
2.1 组间GOS评分的比对:经GOS评测,干预前,微创手术组(3.17±0.98)分,小骨窗手术组(3.19±0.87)分;干预后,微创手术组(3.68±1.24)分,小骨窗手术组(3.42±1.05)分。干预前比对,两组病情较为相似(P>0.05);干预后比较,微创手术组在机体改善程度上突出强于小骨窗手术组,微创手术组病患呈良好恢复的数目较小骨窗手术组多(P<0.05)。
2.2 组间NIHSS评分的比对:经过NIHSS评分,干预前,微创手术组(17.23±3.41)分,小骨窗手术组17.15±3.28)分;干预后,微创手术组(10.64±2.07)分,小骨窗手术组(13.56±2.78)分。干预前比较,两组基线信息匹配(P>0.05);干预后相比,微创手术组四肢及感官恢复程度优于小骨窗手术组,意志模糊不清者较少(P<0.05)。
2.3 组间并发症等指标的评测:术后,两组均有不良影响,微创手术组17例16.04%(电解质紊乱8例,心衰2例,消化道出血7例);小骨窗手术组34例32.38%(再出血9例,呼吸道感染16例,心衰9例)。微创手术组造成的并发症较小骨窗手术组危害较轻,数目少(P<0.05)。
高血压性脑出血为老年群体里多发的出血性卒中重症之一,也是高血压多发并发症,且逐年发病呈年轻化,有43%~51%的病死率[6]。存活者中部分已丧失自立能力,部分生活水平也受到波及,脑出血病情凶险,致残率极高。该病发病机制是颅内大量出血的同时,促使颅内压显著飙升,导致脑疝,或由部分微血管压迫,致使缺血性坏死、痉挛梗阻,对病患造成肢体障碍,感官失调,思维受损等无法弥补的脑组织损伤。目前,临床医学一般采取保守医治(出血量低于30 mL者)、外科术式(出血量高于30 mL者)等手段医治高血压性脑出血。常规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外科手术为小骨窗开颅术,该术采取机械操作时,常造成较大的伤口范围,有容易感染,较难恢复的缺点,严重者可致死或致残,病患术后生活能力得不到保障。
而微创穿刺术一经研发,即成为医学界热门技术。微创穿刺术汇集伤口小,定位精准,器械伤损害程度低,并发症与感染少,病患术后自理能力恢复较好等诸多优势,逐渐成为医治高血压脑出血的主流术式。
本研究依据本院病患自主选择的术式,结合实际情况,以1个月后为观测期,评测两组NIHSS评分、GOS评分,通过具体数据得出,微创手术组的病患感官认知恢复、体力劳动能力、大脑运作水平均比小骨窗手术组更理想,微创手术组病患的生存自理能力显著强于小骨窗手术组,再评测并发症率,微创手术组16.04%,小骨窗手术组32.38%,印证了微创穿刺术在医治高血压脑出血疾病并发症率低的优势。基于上述具体数据,对微创穿刺术的优势进行揣摩分析,大概是由于微创穿刺术封闭性好,切口小,减压过程缓慢稳定,预防了脑中线的晃荡,改善了压力差对颅腔的损伤。在手术用时方面,微创穿刺术定位精准,可快速消解脑疝症状,降低颅腔内的恶性循环,对脑组织的修复,脑干的保护有积极意义。不过微创穿刺术也存在一定的改进空间,随着科技发展,我们的愿景是进一步提高治愈效果,改良并发症的发生。
综上所述,微创穿刺术是现阶段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成效较高,并发症率较低,病患机体功能与感官认知恢复较好的术式之一,微创穿刺术还会迎来进一步提升。
[1] 张俊,宣宏飞,谢仁龙.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不同手术时机治疗与术后发生再出血及近期疗效的关系研究[J].中华全科医学,2014,12(4):551-553.
[2] 魏海亮,李翠君,李建华,等.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老年高血压脑出血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4,17(11):112-113.
[3] 张俊,谢仁龙.颅内血肿微创穿刺清除术加亚低温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研究[J].中华全科医学,2014,12(2):225-227.
[4] 党伟,李明,陈雪江,等.颞部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4,9(11):131-132.
[5] 郝丽娜,冉晨光,王利春,等.经颅多普勒与闪光视觉诱发电位对脑出血微创术疗效的评估价值[J].中国医药科学,2015,5(6):11-13.
[6] 杨世峰,刘跃亭,葛晓静.高血压脑出血微创手术治疗定位新方法——两点一线定位法[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4,12(2):254-254.
R743.34
B
1671-8194(2017)26-016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