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安徽中医药大学,安徽 合肥 230038;2.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安徽 合肥 230031
试析十四经经穴命名规律
朱睿1杨骏2*
1.安徽中医药大学,安徽 合肥 230038;2.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安徽 合肥 230031
凡诸孔穴,名不徒设。古今穴位研究,偏重定位、效用者多,追究穴名含义者少。通过对十四经经穴命名规律的探析,有助于进一步把握经穴的定位、功用和主治。而经穴命名,有因其在处而名之;有因其功能而名之;有因事物取象而名之,种种不一,特归纳之。
经穴;命名规律;因在其处;取其事功;喻以物象
穴位具有提示定位、诊断和治疗疾病的多重作用[1]。在《灵枢经》中有“节”、 “气府”、“骨空”等多种称谓。对于穴位的命名而言,并无确凿的起始时代,由最初的有位无名、按之快然、以痛为腧,到主动寻找体表反应点施行砭灸治疗疾病经历了漫长的实践过程。其命名首见于《黄帝内经》,共记载了148个腧穴,后晋代《针灸甲乙经》增至349穴,宋代《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增至354穴,明代《针灸大成》增至359穴,至清代《医宗金鉴》增至361穴[2-3]。现行国家标准《腧穴的名称与定位》中将“印堂”纳入十四经经穴,定为362穴[4]。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气穴所发,各有处名。”纵观穴位命名,过程漫长,非一人一时在某种特定的命名思想指导下完成,难以考订其具体的参考依据。且由于绝大多数经穴为晋代以前所陆续发现,在中医学独具特色的话语语境逐渐丧失,大约1600经穴穴名一一进行了阐释。其后周楣声的《针灸穴名释义》、张晟星的《经穴释义汇解》、柴铁劬的《针灸穴名解》、程玮的《经穴探源》等,大都按气血运行顺序和经络体系对穴位命名进行阐释,均可参阅。
综上所述,要想探究穴位命名的起始过程、推敲其选词用字的精准动机,并不现实。穴位的命名规律,更多的是基于传统哲学文化“天人合一”、“阴阳五行”和“气与神”的思想,通过揣古人之思、度先贤之义,来进行解读。其命名取义十分广泛,绝非随心所欲,本有深意在也。不仅结合了经穴的部位、功能、主治,且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上观天文,下察地理,中通人事,或因在其处,或取其事功,或喻以物象,等等不一[5]。笔者将尝试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解析。
十四经经穴中此类穴位不胜枚举,几近一半,根据穴位所在的位置而命名,用二三字义,标明其定位,言简而义赅。
1.1 根据局部解剖部位命名 如手腕骨处的“腕骨”穴;足京骨处的“京骨”穴;足束骨处的“束骨”穴;膝关节处的“膝关”穴;鬓发曲处的“曲鬓”穴;囟门处的“囟会”穴;耳后完骨处的“完骨”穴;玉枕骨处的“玉枕”穴;缺盆骨上缘凹陷处的“缺盆”穴;横骨上缘的“横骨”穴;耻骨上缘凹曲处的“曲骨”穴;颈背最大椎骨之下的“大椎”穴;第十一椎(为脊椎全数之折中)下的“脊中”穴;乳头正中的“乳中”穴;乳房下缘的“乳根”穴;腘窝正中委曲之处的“委中”穴;腘横纹外侧端的“委阳”穴;髀枢前下方的“髀关”穴等等;都是以经穴所在处的局部解剖来命名的。正如腧穴的局部作用规律所言:“腧穴所在,主治所能”,这些经穴的命名亦是在某种程度上暗示着其自身的作用范围。
1.2 根据内应的深部脏腑组织命名 如内应肺脏的“肺俞”穴;内应心脏的“心俞”穴;内应肝脏的“肝俞”穴;内应胆囊的“胆俞”穴;内应脾脏的“脾俞”穴;内应胃腑的“胃俞”穴;内应小肠的“小肠俞”穴;内应大肠的“大肠俞”穴;内应膀胱的“膀胱俞”穴;内应人体上中下各部脂膜的“三焦俞”穴;内应大小脑之间隙的“脑空”穴;内应贲门(即胃上口)的“上脘”穴;内应胃中(胃小弯处)的“中脘”穴;内应胃底大弯之处的“下脘”穴;内应横膈膜的“膈俞”穴;内应胞宫精室(为人体至中至极之处)的“中极”穴;内应大肠、小肠、膀胱、精室四夹之隙的“四满”穴;内景居于两肾之间的“命门”等等穴;皆是根据经穴表面所内应的深部脏腑组织来进行命名的。而此类经穴一般皆能治疗其内应的深部脏腑组织所发生的疾病。
1.3 根据经脉所属或与附近经脉的关系命名 如手少阴经的郄穴“阴郄”穴;足太阳经两支线相合处的“合阳”穴;胆经与带脉交会处的“带脉”穴;足太阳经与督脉交关处的“阳关”穴;穴在齿龈正中(为任督二脉交会处)的“龈交”穴;冲、任二阴脉交会处的“会阴”穴;足三阴经交近处的“三阴交”穴;手三阳经关通之处的“三阳络”穴;冲、任、肾三阴经之交会的“阴交”穴;督脉与六阳经交会处的“百会”穴;督脉与膀胱经交会通脑处的“脑户”穴等等;均是以所属经脉或交会经的关系来命名的。正如腧穴的远治作用规律所言:“经脉所过,主治所及”,此类经穴多能治疗一经或多经病。
1.4 根据特殊取穴手法而命名 如支手正臂时取穴的“支正”穴;垂手夹腋时白肉凸起处取穴的“夹白”穴;取穴时压之令患者呼“譩譆”的“譩譆”穴;取穴时由手背中指尖向上量起,一虎口加一飞的“飞虎”穴;取穴时足尖稍扬,下肢外侧形成一条口(大空隙)上端的“上巨虚”穴,下端的“下巨虚”穴,正中的 “条口”穴等等;盖以取穴姿势而得名也。
十四经经穴中此类穴位很多,难以一一叙述,多因穴位的效用特点而命名,可直接裨益于临床。
2.1 根据经穴的生理功能而命名 如抚之突突应手的“扶突”穴;其下有脉动促的“急脉”穴;啮禾之髎的“禾髎”穴;穴处俗称泪窝的“承泣”穴;痠楚临此,则涕泪乃下的“临泣”穴;正应口内承受浆液处的“承浆”穴;人事送迎之处的“人迎”穴;端坐时穴处凹隙的“居髎”穴;跳跃时穴处成半环形之凹隙的“环跳”穴;足关节屈伸着力处的“申脉”穴;促本经经气输之内府的“俞府”穴;心藏神、肾藏志,心肾交通之门户的“神阙”穴;腹部纳气之本,犹百川之汇海的“气海”穴等等。
2.2 根据经穴的病理而命名 如风邪入犯的门户“风门”穴;风邪中入之处的“风池”穴;风邪侵袭的翳处“翳风”穴;阴邪聚集之处的“阴都”穴;瘛疭抽搐时,耳后青络脉起处的“瘛脉穴”;形容胃部痞满不通病理状况的“不容”、“承满”、“梁门”穴等等。
2.3 根据经穴的功效而命名 如分解水湿的“水分”穴;通而理之的“通里”穴;温热通散、决溜疏导的“温溜”穴;刺之液立生的“液门”穴;开食饮之孔道的“食窦”穴;通彻水谷之道的“通谷”穴;疏解腰部郁滞之气的“腰俞”穴;针之以通藏阴之窍的“窍阴”穴;刺之俾使灵通顺适的“灵道”穴;有利于髌骨,犹筑之使其坚实的“筑宾”穴;引脾经气血荣布周身的“周荣”穴;刺以补之,灸以温之,犹奉养老人的“养老”穴等等。
2.4 根据经穴的主治病症而命名 如主治目疾的精明、瞳子髎、日月、光明、承光;主治耳疾的耳和髎、耳门、听会、听宫;主治鼻病的通天、迎香;治疗神志病的神门、神庭、神道、神堂、神封、神藏、神阙;治疗气病的气海、气舍、气冲、气穴、气海俞;治疗风疾的风市、风府、风门、风池、翳风、秉风;治疗水邪的水分、水道、水突、水沟、水泉;此外如主治喑症的“哑门”穴;治孔窍病最得用“孔最”穴;治腹中哀气之为病的“腹哀”穴;治诸般抽搐筋挛的“筋缩”穴;犹治诸阴病之市集的“阴市”穴;犹言治血证之渊海的“血海”穴;治病者宛如醉态,喻如曾浮大白者的“浮白”穴;治内关不通之症的“内关”穴;治上、中、下三部之病的“三里”穴;治五内病之关于外者的“五里”穴等等。
此类穴位在十四经经穴中比比皆是,均采用取类比象的方法进行命名。穴位的命名中带有明显的隐喻特色。
3.1 喻以动植物、器物 如喻掌桡侧丰肉际处形如鱼腹的“鱼际”穴;喻膝上6寸起肉之处如伏兔的“伏兔”穴;喻外膝眼处形如牛鼻的“犊鼻”穴;喻蔽骨处如鸠鸟之尾的“鸠尾”穴;喻眉头处如新竹攒生的“攒竹”穴;取喻于陶钧的“陶道”穴;取喻于橐龠前后之风门的“风门”穴;取喻于古剑名的“巨阙”穴;取喻于古雷电神的“列缺”穴等。
3.2 喻以日月星辰 如喻犹黑夜之明光的“上星”穴;喻如日月之明光的“日月”穴;取喻于太白星的“太白”穴;取喻于北斗第一星名的“天枢”穴;取喻于北斗第二星璇、第三星玑的“璇玑”穴;又如“天宗”、“曲垣”、“秉风”等穴,列如星象,皆仿取星象之意立名。
3.3 喻以天地方位
3.3.1 以天、地、人来表示上、中、下 如头部,脑喜清凉而喻天,故有“天冲”、“通天”之类穴位;口喜温暖而喻地,故有“地仓”之类穴位;人居中部故有“人中”、“人迎”之类穴位。而在人体中部,胸廓喜清虚而称天,故有“天池”、“天溪”之类穴位;腹为秽浊之域,浊满充实而称地。在四肢,臂为上肢而称天,故有“天府”、“天泉”之类穴位;腿足为下肢而称地,故有“地机”、“地五会”之类穴位[4]。
3.3.2 以阴、阳来示别方位 如内侧为阴,外侧为阳;下部为阴,上部为阳;腹面为阴,背面为阳。故有肢体内侧面的“阴郄”、“阴谷”、“阴陵泉”、“三阴交”之类穴位,肢体外侧面“阳池”、“阳溪”、“阳谷”、“阳陵泉”、“三阳络”、“阳交”、“跗阳”之类穴位;身体下部的“会阴”、“阴包”、“阴市”之类穴位,身体上部的“太阳”、“阳白”、“至阳”之类穴位;胸腹部的“阴都”、“阴交”之类穴位,背侧面的“阳纲”、“会阳”之类穴位。
3.4 喻以山陵泉海类 凡气行至凹隙深处,多喻以泉、海、沟、泽、溪、谷、渊、池、渠、井、渎,故有“水泉”、“少海”、 “支沟”、“曲泽”、“太溪”、“合谷”、“渊腋”、“阳池”、“经渠”、“天井”、“中渎”之类穴位;凡气行至凸起高处,多喻以山、陵、丘、墟,故有“承山”、“大陵”、“梁丘”、“丘墟”之类穴位。
3.5 喻以楼阁建筑类 曰关、曰门、曰窗、曰牖、曰户、曰堂、曰阙,喻经气之进出开阖也,故有“下关”、“云门”、“天窗”、“天牖”、“气户”、“神堂”、“巨阙”之类穴位;曰房、曰屋、曰舍、曰府、曰仓、曰都、曰宫、曰封,喻经气容纳储积之处也,故有“库房”、“屋翳”、“气舍”、“中府”、“地仓”、“大都”、“紫宫”、“神封”之类穴位;曰枢、曰里、曰道、曰市,喻经气之经过转输也,故有“天枢”、“通里”、“水道”、“风市”之类穴位。
3.6 对“气”的隐喻 《灵枢·九针十二原》:“所言节者,神气之所游行出入也,非皮肉筋骨也。”经穴命名中存在大量对“气”的隐喻[6]。又按针灸治疗,多在调气,如行气、提气、导气、降气,均以理气为务。又针下有感谓之得气,捻转提插,谓之行气。下针之时,或在吸气,或在呼气,总不外调理其气。故于穴位命名,多取气、水、云、天、海、泉、溪、泽、谷,虽曰丘、陵、门、户、关、室,亦怀通、降、容、泻之意[7]。
3.7 对“阴阳五行”的转喻 阳经末穴多取名阴象,以示阳接于阴也。如足太阳经之“至阴”、足阳明经之“历兑”及足少阳经之“窍阴”,同此一义。而“五脏藏五神”,对应在穴位命名中就是与五脏相关的“神堂”、“魂门”、“意舍”、“魄户”、“志室”穴[8]。 另依据五行与五脏的对应关系, 以“商”(五音之一) 代肺,故有“少商”、“商阳”、“商曲”、“商丘”之类穴位;以“白”(五色之一)代肺,故有“隐白”、“太白”、“夹白”、“浮白”之类穴位;以“信”(五德之一)代脾,故有“交信”之类穴位;以“紫”(同赤,五色之一)代心,故有“紫宫”之类穴位。[9]
3.8 取喻于道家之言 高式国[7]认为古人对经穴之认识,当由气功养生静坐省察经络动静之妙,有得于心,而乃名之。如“紫宫、绛宫、明堂、玉房、洞房”等穴的名称,均为养生家所称,皆喻心也。又如紫宫、华盖、巨阙、玉堂诸多经穴称谓,俱是人体虚灵主要部位,乃道家寓意之言。
归纳上述,经穴的命名与古代社会文化、传统哲学思想、临床实践等有密切关系,是根据天文地理、活动场所、土木建筑、乐器音律、八封算数、物象形态、文字字形以及阴阳五行、经脉流注、脏腑气血、腧穴功能、解剖位置、骨度分寸、取穴方法等,用比拟、会意、象形、写实、假借、影射等方法来进行命名的[10]。通过经穴的命名规律去理解经穴名称背后的深刻内涵,有利于临床针刺取穴中的正确定位以及对腧穴主治功效的灵活运用。同时也方便了腧穴的识记、教学工作和对外传播交流。
尤其是在针灸国际化进程中,有些国家的针灸专业人士,因为弄不懂针穴名称含义,把穴名看成随意安排的,甚至提出穴名代号化的主张[11]。实际上,有关经脏关系的内外联系, 孔穴的功能作用以及孔穴的大体位置等,大多可以通过穴名予以显示[12]。故而,大多穴名都可 “望文生义”, 只是时代久远, 不容易为现代人所理解。
[1]吴焕淦.针灸疗效与穴位[J].中国中西医结合志,2012,32(11):1452.
[2]程凯.穴位名称与主治作用之间的关系(二)[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0,8(20):41.
[3]方剑乔,蒋永亮.从中医针灸经典文献溯源穴位的本态[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15,39(8):586.
[4]王波,杨华元.从印堂穴归入督脉看经穴研究的发展[J].江苏中医药,2011,43(11):10.
[5]胡玲.经络腧穴学[M].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2009:23.
[6]董誉霞.中医穴位术语命名认知研究[D].四川:西南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2015:36-37.
[7]高式国.针灸穴名解[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2:32.
[8]马新平.针灸甲乙经穴位名称中的五行思想探析[J]. 医学与哲学,2009,30(12):54.
[9]林贵夫.传统穴位名称与新穴名称的造词对比[J].汉语学习,1992,72(6):23.
[10]张晟星,戚淦.经穴释义汇解[M].上海:上海出版社,1984:5-9.
[11]裴迁辅.《针灸穴名解》评介[J].中国针灸,1983(04):40.
[12]周楣声.针灸穴名释义[M].合肥:安徽科技出版社, 1985:15.
AnalysetheNamingRulesoftheFourteenMeridianAcupoint
ZHU Rui1YANGJun2*
1. Anhui University of Chinese Traditional Medicine, Hefei 230038, China; 2. 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Anhui University of Chinese Traditional Medicine, Hefei 230031, China
Where the hole, the name is not only set.Ancient and modern points of the study, emphasis on positioning, utility and more, and the lack of the meaning of the cave name.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naming rules of the fourteen meridian points, it is helpful to further grasp the location, function and main treatment of the acupoints. And the name of the meridian, because at its place and name; owing to its function and name; on account of extended metaphor and name, all kinds of different.
Acupoint;Naming rules;Because at its place; Owing to its function; On account of extended metaphor
“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冬病夏治穴位贴敷预防支气管哮喘发作的临床评价及技术操作规范研究(2015BAI04B11)。
朱睿(1993-),女,汉族,硕士研究生在读,医师,研究方向为针灸推拿学。E-mail:601319983@qq.com
杨骏(1958-),男,汉族,博士研究生导师,主任医师,研究方向为针灸治疗及其作用机理。E-mail:yangjunacup@126.com
R229
A
1007-8517(2017)21-0007-03
2017-09-25 编辑:邓佳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