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运涛
作者单位:天津市南开区三潭医院 内科 300193
浅谈糖尿病前期人群健康管理中“治未病”理论的实际应用
张运涛
作者单位:天津市南开区三潭医院 内科 300193
糖尿病在我国乃至全球范围内都有较高的发病率,是最常见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之一,并可随病情的发展累及机体其他重要结构和功能,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而疾病的控制与患者的日常生活习惯、生活方式以及其对疾病预防、治疗的认知与了解程度、是否能遵医嘱坚持治疗等息息相关。中医治未病健康管理理念一直是中医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在其指导下,对未病状态的糖尿病前期患者进行辨证干预,是实现有效健康管理,防患疾病于未然的重要途径,其在实践应用中也具有广泛的社区群众基础优势。本文就糖尿病前期人群健康管理中治未病理论的实际应用情况进行简单分析。
中医治未病 糖尿病前期 健康管理 应用价值
随着社会生活、工作节奏的加快,现代人的各方面压力都不断加大,加上经济发展带来的饮食、生活习惯改变,糖尿病的发生率呈显著升高的趋势,且发病年龄日趋年轻化,已经成为世界性公共健康问题。流行病学调查数据显示,在我国20岁以上成年人群体中糖尿病的发生率在10%左右,而每年的平均增速更是高达14.06%[1]。在所有糖尿病患者中,糖尿病前期群体所占比例可以达到15%左右[2],不仅具有潜在的巨大医疗压力,也隐藏着严峻的健康危机。同时,全国糖尿病流行病学调查报告还指出,老年群体中糖尿病的检出率超过20%,远高于其他年龄段的发病率。因此重视老年糖尿病前期的干预刻不容缓,对糖尿病患者的积极预防、控制,减缓其发生与发展速度是公共医疗的严峻课题。本文旨在分析传统医学中治未病理论在糖尿病防治中的应用价值,为缓解我国糖尿病疾病控制的压力提供一定的依据,简述如下。
目前,我国糖尿病的诊断和规范治疗过程中仍旧存在有一个普遍性误区,就是通过传统的阶段性药物治疗或者新兴特效药物治疗、饮食运动相结合的综合性治疗方法等虽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对疾病进行治疗,对疾病的发展进行控制,以达到缓解患者痛苦、改善患者生存质量、降低社会医疗负担的目的,但是对大多数糖尿病患者而言,其胰岛B细胞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且治愈的可能性非常小[3]。而糖尿病前期指的是机体糖调节受损的阶段,该阶段患者的血糖仍处在正常血糖调节与糖尿病之间,有糖耐量受损、空腹血糖受损两种表现,这两种表现可以单独出现或者同时出现。糖尿病前期的群体被认为是糖尿病的高发人群,此阶段的患者与正常糖调节人群相比,大血管、微血管并发症的发病率大大升高,糖尿病相关并发症已经开始发生。但该阶段的干预极有可能逆转患者代谢异常状态,也是避免其进展为糖尿病的最佳阶段[4],对于早期各种并发症的防治也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中医治未病是我国传统医学中的特色治疗理念,《内经》中关于治未病的注解认为:未病先防、欲病救萌、既病防变是其三层含义[5],将治未病理论作为指导糖尿病前期干预的指导思想,并结合中医综合手段对糖尿病前期人群进行综合干预具有简单易行、易于坚持的优点。同时,在糖尿病前期人群的防治过程中,还可以以治未病思想为指导,通过传统望、闻、问、切等手段对该类人群的面色、舌象、脉象以及体质特征等信息进行综合分析,结合王氏《中医9种基本体质分类量表》、《中医体质分类判定标准》等书籍对其体质类型进行辨证分析,从患者的体质状态入手,对其进行综合性、针对性干预。
3.1 糖尿病前期人群的健康管理研究 多年的糖尿病防治研究认为,机体的血糖调节受损与个体的年龄、先天遗传因素以及生活方式、工作状态、饮食习惯等都有十分密切的关系,特别是后天因素的影响,在糖尿病的发病中发挥重要作用。高脂饮食、少运动、巨大的工作压力、错误的生活方式都可能导致代谢血糖异常现象的出现。因而,在糖尿病前期人群中,往往可见其与高血压、高脂血症、肥胖以及高尿酸血症等一系列代谢异常性疾病相伴发生。西医临床实践认为,通过对糖尿病前期人群的生活方式进行积极干预,从控制体重、促进其血脂、血压的恢复等方面入手,对于调节患者的血糖状态,降低其心血管疾病、四肢病变、肾功能损伤、眼部疾病等的发生风险都有确定的效果,而结合药物干预则能进一步改善患者的生理状态。基于上述临床实践研究结果,引入健康管理理念,对糖尿病前期人群进行综合性健康管理对于逆转血糖调节异常,相关并发症的预防都十分关键。
3.2 中医治未病在糖尿病前期人群中的具体应用
3.2.1 未病先防:我国中医理论研究认为疾病治疗效果与患者对其的认识程度以及对治疗的依从性息息相关,做好患者的健康教育工作,提高其对疾病防治相关知识的了解程度,提高糖尿病前期人群对疾病防治的依从性是获得理想效果的关键所在。有调查结果显示,我国糖尿病患者的防治依从性水平不高,整体评定为“依从性差”的人群比例超过五成,时有不遵医嘱的行为出现。从影响糖尿病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因素入手,结合其年龄、职业、文化程度、经济状况、家庭及社会支持等多方面的因素,对糖尿病前期患者进行个性化的健康教育,促进患者合理饮食、保持规律运动、积极控制体重、维持情绪稳定,最终提高患者对治疗方案的依从性,帮助患者树立坚持长期治疗的信念,改善依从性,实现疾病的有效防治。3.2.2 欲病救萌:欲病救萌指的是通过日常生活、饮食习惯的改善实现糖尿病前期血糖控制、避免糖尿病恶化的途径与手段。早在魏晋时期,典籍《古今录验方》中就对“消渴”、“尿甜”疾病提出了对症治疗的方法,认为通过饮食调节与运动干预、不良生活习惯的改变来实现糖尿病自我管理教育具有重要意义。现代医学研究中也将起作为糖尿病医疗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3.2.3 既病防变:对已经出现比较明显病变,且饮食、运动控制等无法取得理想效果的情况下,考虑采用药物对血糖进行调节是“既病防变”的中心思想。西药中,磺脲类格列奈类等促胰岛素分泌剂,糖苷酶抑制剂类、双胍类等非促胰岛素分泌剂组成的口服降糖药物、注射类降糖药物胰岛素均比较常用,都有比较理想的临床效果[6~8]。中医典籍《金匮要略》中已经有通过肾气丸治疗消渴症的记载,随着现代中医药的传承与发展,中成药也获得广泛应用。刘晓辉[9]对金芪降糖片联合非药物干预老年糖尿病前期的效果进行分析,发现其对于改善、控制患者的血糖效果显著,处方组成中的黄连降糖,而黄芪和金银花可以发挥协同作用。更重要的是,其应用过程中有良好的安全性,加上老年人对传统中药治疗药物的认可程度较高,有利于用药依从性的提高。
在中医治未病理念的指导下,对糖尿病前期人群进行积极地辨证干预,可以达到防患疾病于未然的目的,对于改善国民健康,缓解医疗压力都有重要价值[10~12]。中医治未病健康管理理念在糖尿病前期人群中的应用也是对我国传统医学的继承,随着现代西医治疗理论与技术、互联网信息技术等的发展,我们也要借鉴西医防治实践中的精简,不断完善中医治未病的理论框架,并以信息化管理为依托实现资源共享,为预防保健框架体系的建立,具有中医特色健康管理服务的发展提供依据,最终实现人民健康水平的提高、生活质量的改善[13~15]。
1 乔伟,万龙珍,倪茂昌,等.中医“治未病”理论在糖尿病前期社区干预中的指导作用[J].中华全科医学,2013,11(9):1424-1425.
2 李艳伟.“治未病”在糖尿病前期人群健康管理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卫生产业,2015,12(6):143-145.
3 岑瑞深.中医“治未病”思想在身心疾病防治中的应用[J].亚太传统医药,2016,12(10):67-69.
4 李祎楠,张兰.从“治未病”理论浅谈糖尿病前期防治[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6,28(7):929-931.
5 刘树林,凌燕.“治未病”在糖尿病前期人群健康管理中的应用[J].吉林中医药,2013,33(6):550-554.
6 李琰华,杨佳琦,黄晓玲.体质辨识在社区糖尿病“治未病”健康管理中的应用[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14,38(4):484-486.
7 Thomashow MA,Shimbo D,Parikh MA, et al.Endothelial microparticles in mild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and emphysema: The multi-ethnic study of atherosclerosis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study[J].American journal of respiratory and critical care medicine,2013,188(1):60-68.
8 杨洪珍,乔蕾,任宁娟,等.中医“治未病”理念在社区2型糖尿病中的应用效果[J].陕西中医,2016,37(9):1153-1155.
9 刘晓辉.金芪降糖片联合非药物干预老年糖尿病前期115例[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10):2403-2405.
10 张天臣.运用仲景治未病理论防治糖尿病之探讨及彭万年教授相关学术经验总结[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5.
11 张宏信.中医治未病结合健康管理干预治疗糖尿病前期临床研究[J].亚太传统医药,2015,11(20):108-109.
12 张景辉.体质辨识在社区糖尿病“治未病”健康管理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实用医药,2016,11(24):268-269.
13 何章朵.用“治未病”理论指导防治糖尿病的临床思路[J].新疆中医药,2016,34(4):107-109.
14 Miranda EF, Leal-Junior EC,Marchetti PH,et al.Acute effects of light emitting diodes therapy (LEDT) in muscle function during isometric exercise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Preliminary results of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J].Lasers in medical science,2014,29(1):359-365.
15 王萍丽.“治未病”思想在糖尿病前期患者护理中的应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5,15(A0):175-176.
张运涛,本科学历,主治医师,研究方向:糖尿病、老年内科常见病。
10.3969/j.issn.1672-4860.2017.01.045
2016-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