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英丽
作者单位:沈阳市市委市政府机关卫生所 110169
老年颅脑损伤的护理分析
吴英丽
作者单位:沈阳市市委市政府机关卫生所 110169
目的 探讨老年颅脑损伤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4年2月至2016年8月接诊的老年颅脑损伤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纳入研究对象临床资料完整,随机分为2组,每组40例,均实施手术治疗。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重点对术后并发症进行预防护理干预,观察记录两组患者术后死亡率、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患者家属对护理满意率,并对比分析。结果 研究组患者术后死亡率为15.00%,对照组为37.50%,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颅内血肿、肺部感染、高血糖及消化道出血等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家属对护理满意率高达92.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00%(P<0.05)。结论 老年颅脑损伤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针对术后并发症进行预防护理干预,可以明显降低死亡率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并提高患者家属对护理满意率,值得借鉴。
老年 颅脑损伤 并发症 预防性护理
颅脑损伤属于比较常见的脑部疾病,在老年人群中好发。近几年,我国人口老龄化加剧,老年人的身心健康也备受关注。但是,老年人身体机能不断衰退,代谢能力降低,器官功能也下降,容易生病,而且合并基础性疾病较多,一旦出现颅脑损伤,则其治疗难度较大[1]。为了进一步探讨老年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及效果,我院针对2014年2月至2016年8月接诊的老年颅脑损伤患者80例进行了研究,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1 临床资料 本次研究纳入对象共有80例,均属于来我院就诊的颅脑损伤老年患者,纳入研究时间在2014年2月至2016年8月之间。纳入对象临床资料完整,入院后均确诊符合颅脑损伤诊断标准[2],签署知情同意书,随机分为2组,每组40例。对照组男性27例,女性13例;年龄在61~82岁之间,均值71.4±1.4岁;伤因包括17例交通意外、16例坠落或跌倒、7例撞击;受伤至就诊时间0.6~12小时,均值6.6±1.2小时。研究组男性26例,女性14例;年龄在61~84岁之间,均值71.6±1.2岁;伤因包括18例交通意外、17例坠落或跌倒、5例撞击;受伤至就诊时间0.5~12小时,均值6.4±1.1小时。在前述一般资料上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入院后常规药物支持,予以吸痰与吸氧处理,患者取平卧位,将头偏于一侧,及时排除呕吐物,维持呼吸道畅通,避免舌后坠;有效建立静脉通道,快速输注地塞米松与甘露醇等药物,减轻脑水肿;对患者意识变化进行密切观察,根据病情轻重进行针对性处理,尤其是意识障碍加深者应及时抢救,甚至实施颅脑手术等;病情稳定后指导患者被动或主动功能康复锻炼,并做好健康教育与心理疏导。研究组除了前述护理方案,重点加强术后并发症预防护理,措施如下:①颅内血肿预防护理:患者有头痛、头晕目眩及呕吐,还有大小便失禁,局部偏瘫及血压升高等,甚至出现双目瞳孔大小不一、口不能言及呼吸困难等,则可能是颅内血肿[3]。为此,应高度重视患者病情变化,尽量减少这类并发症发生,比如术后略微抬高头部,改善颅内静脉回流,减轻脑水肿;密切监控颅内压,准确掌握颅内压改变规律。②肺部感染预防护理:老年人身体抵抗力下降,系统组织功能衰退,提高了肺部感染概率,加上部分患者服用抗生素,间接增加术后肺部感染概率。为此,要积极做好健康教育,提高患者及其家属对疾病的认识;做好心理疏导,观察患者的情绪变化,及时疏导不良情绪;严格控制院内人员出入,随时更换病房空气,定期以紫外线消毒,确保病房质量;少数昏迷或行动不便者则注意卧床体位变化与生理卫生护理。③高血糖预防护理:密切对患者病情进行观察与综合诊断,避免高血糖或低血糖;术后监测血糖值,实时掌握血糖变化,若有异常则隔日再检查;根据血糖检查结果合理用药,包括糖类溶液或胰岛素等。④消化道出血预防护理:消化道出血多由外伤所致,预防护理措施主要有采取甲氰咪胍+葡萄糖溶液静脉滴注处理,每天1次;术后尽早插管实施鼻饲管理,并观察胃液情况,有咖啡色液体或大便黑色则极有可能为消化道出血,为此要积极处理;此外,出血较大情况下要输血与补液。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与死亡率进行观察与记录,并统计患者家属对护理满意率情况,均实施比较分析。
1.4 评价标准[4]满意程度评价标准:护理完成后,对患者家属进行现场问卷调查,全部有效回收,总分100分,得分越高则表明满意度越高,其中满意为90~100分,基本满意为70~89分,不满意为<70分,满意率=(满意例数+基本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的所有数据采取统计学SPSS 18.0软件处理,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实施χ2检验,以P<0.05作为统计学有意义的标准。
2.1 组间术后死亡率比较 研究组患者术后死亡6例,死亡率为15.00%,对照组则死亡15例,死亡率为37.50%,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χ2=5.2300,P=0.0222<0.05)。
2.2 组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研究组术后颅内血肿、肺部感染、高血糖及消化道出血等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对比[n(%)]
2.3 组间患者家属对护理满意率比较 研究组患者家属对护理满意率高达92.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00%(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家属对护理满意率对比[n(%)]
老年颅脑损伤后自身的机体抵抗力较差,而且伴有基础性疾病,若继发多脏器功能衰竭,则极易死亡,为此老年颅脑损伤患者死亡率普遍较高。临床除了要积极做好治疗,还应重视其护理干预。我院针对接诊的老年颅脑损伤患者80例进行对照研究,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患者按照常规护理措施处理,而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积极做好术后并发症的预防与护理,结果显示研究组死亡率为15.0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2.50%(P<0.05),说明加强并发症预防护理可以减少死亡。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在颅内血肿、肺部感染、高血糖及消化道出血等方面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说明加强并发症预防护理后可以更好地控制并发症发生。此外,从患者家属对护理满意率来看,加强并发症护理后提高了生存率,从而患者家属也更满意。老年颅脑损伤患者病情变化多端、长时间昏迷,救治难度较大,尤其是术后并发症发生,其护理更复杂,病死率更高。为了提高预防与护理效果,就要对并发症特征进行观察,比如意识障碍、头痛与呕吐、眼底改变、瞳孔变化、锥体束征、脑疝、全身性改变等情况[5],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后采取处理措施,才能提高护理效果。综上所述,老年颅脑损伤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针对术后并发症进行预防护理干预,可以明显降低死亡率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并提高患者家属对护理满意率,值得借鉴。
1 罗前颖,邓元央,卢东文,等.规范三级康复护理对老年颅脑损伤患者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4,33(8):2123-2125.
2 刘莎,安瑞,陈慧,等.老年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术后的气道护理方法探讨[J].辽宁医学院学报,2013,34(6):78-80.
3 李友良.老年颅脑损伤昏迷患者的急救护理措施[J].中外医学研究,2014,15(13):98-99.
4 王先玲.重症老年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术后的护理[J].中国伤残医学,2013,18(12):48-49.
5 唐娟,谢丽群.重症老年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术后的护理措施[J].现代养生B,2015,11(4):214-214,215.
10.3969/j.issn.1672-4860.2017.01.061
2016-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