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学慧 刘志浩 孙 丹 张 弛 毕 霞
作者单位:1.宁夏医科大学临床医学院 康复医学与理疗学专业 750003 2.上海市浦东新区公利医院 康复医学科 200135
强化本体感觉训练对踝关节功能障碍的影响
张学慧1刘志浩2孙 丹2张 弛2毕 霞2
作者单位:1.宁夏医科大学临床医学院 康复医学与理疗学专业 750003
2.上海市浦东新区公利医院 康复医学科 200135
目的 观察强化本体感觉训练对踝关节功能障碍恢复的影响。方法 将60例初次发病的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康复训练,包括躯体平衡、重心转移训练、关节活动范围训练、步行步态踝关节摆放位置训练等,每次训练时间为30分钟,每周治疗5次,共2个月。治疗组在常规康复治疗基础上增加BIODEX S4等速动静态平衡训练(姿势稳定性训练、稳定性范围训练、重心转移训练),连续治疗2个月,每周治疗5次。治疗前后分别采用6MWT对患者步行能力进行评估;运用Berg平衡量表评估患者平衡功能;利用改良Bathel指数评估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结果 患者6MWT,Berg平衡,MBI测试结果均提示两种治疗方式都可以改善患者步行能力、平衡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P<0.05),但治疗组改善更明显(P<0.05)。结论 强化本体感觉训练可以改善脑卒中患者踝关节功能障碍。
本体感觉训练 脑卒中 踝关节
平衡是一个由感觉输入、中枢整合、运动控制三环节参与的过程,是指身体所处的一种姿势状态。脑卒中后患者遗留各种功能障碍,其中踝关节的功能障碍会严重影响人体的平衡功能和步行能力[1]。研究证实康复治疗虽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踝关节功能障碍,但目前主要强调关节活动度的改善和肌力的恢复,往往忽视本体感觉功能的训练[2,3]。本研究采用BIODEX静态平衡训练仪对60例踝关节功能障碍患者进行强化本体感觉训练治疗,现报道如下。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5年8月至2016年11月我科收治的脑卒中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表1显示患者基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入选标准:①符合中华医学会制定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并经过CT或MRI确诊单侧受累;②生命体征平稳且无认知功能障碍并签署知情同意书者。排除标准:①生命体征不平稳或有严重并发症;②有其他非脑卒中引起踝关节障碍的情况。
组别性别男女年龄(岁)BMI(kg/m2)卒中类型患侧肢体脑梗死脑出血左右治疗组(30)161447.80±11.4622.63±1.8217131911对照组(30)141646.62±13.0123.01±2.3316141812
1.2 康复方法 对照组进行常规康复训练包括:躯体平衡、重心转移训练、踝关节肌力训练、步行步态踝关节控制训练等,每周治疗5次,共2个月。治疗组在常规康复训练基础上增加采用BIODEX动静态平衡训练仪系统,嘱患者在训练过程中尽量运用踝关节活动来控制,治疗时间为20分钟/次,1次/天,每周5次,共治疗2个月。具体包括:①姿势稳定性训练:患者保持姿势稳定,使屏幕上的光标稳定于指定位置;②稳定性范围训练:患者站立于不稳的平台上,尽量保持平衡,跟随屏幕显示改变平台的倾角,使光标移至闪光点;③重心转移训练:患者站立于平台上,进行前后左右及对角的重心转移,使屏幕上的光标在设定区域内转移并触及设定的线条,每个训练30秒,休息10秒,共训练5次。
1.3 康复评价指标 6MWT[4](6-Min Walk test)测试:标出30m距离两端做标记,让患者在其中往返行走,记录患者6分钟内行走的距离。利用Berg平衡量表测定患者的平衡功能[5];利用改良Bathel指数评估患者日常生活能力[6]。
患者6MWT,Berg平衡,MBI测试结果均提示两种治疗方式都可以改善患者步行能力、平衡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P<0.05),但治疗组改善更明显(P<0.05)。
组别时间Berg6MWTMBI治疗组治疗前32.82.±12.32139.93±87.9257.75±8.79(n=30)治疗后40.36±11.26ab160.07±90.26ab78.94±6.07ab对照组治疗前33.01±9.93140.34±67.9558.02±9.94(n=30)治疗后34.58±10.03a148.83±69.81a70.35±9.06a
注:与治疗前比较,aP<0.05;与对照组比较,bP<0.05。
在不同的环境和情况下维持身体直立姿势的能力统称为人体平衡能力,踝关节本体感觉与下肢平衡能力维持密切相关[7]。本体感觉的传导是通过肌肉、关节、肌腱等感受器经过传导至大脑皮质中央后回。脑卒中后本体感觉传导通路感受器受到损伤,从而造成姿势稳定性的下降,影响了患者的平衡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8]。Biodex平衡训练利用视觉反馈对人体平衡各组成部分进行的综合训练。患者双眼注视显示屏上光标通过踝关节控制身体随光标一起移动。患者通过姿势稳定性、稳定性范围、重心转移训练后,可以提高前庭系统的稳定性及本体感觉的敏感性及大脑皮质募集更多神经单元信号提高对刺激的反应能力,从而提高脑卒中患者的平衡和步行能力[9]。Biodex静态平衡模式训练时,患者下肢各肌群随着身体重心有目的地转移,某种程度进行等长收缩训练,利于提高下肢运动功能及控制能力。
综上所述,通过Biodex强化本体感觉训练促进了脑卒中患者的平衡功能和步行能力的恢复,通过踝关节控制训练患者日常生活能力也得到明显提高。
1 胡荣亮,陈卓铭,黎冠东,等.定量姿势平衡测定对脑卒中后平衡功能障碍康复疗效评价[C].第四届粤港澳台物理医学与康复学学术会议暨2013年广东省医学会物理医学与康复学学术会议论文集,2013:496-497.
2 翟宏伟,孙洁,巩尊科,等.本体感觉训练对踝关节功能障碍恢复的影响[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16,38(2):147-149.
3 宋利娜,张洪斌.脑卒中偏瘫患者平衡功能康复方法研究进展[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2,27(8):781-783.
4 索云峰,陈红霞,周元,等.等速躯干肌力训练在脑卒中偏瘫患者步行能力及平衡功能康复中的作用[J].广东医学,2013,34(24):3771-3773.
5 李桥军,华东,张斌,等.早期强化踝关节运动训练对偏瘫患者下肢功能恢复的影响[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4,17(22):63-64.
6 范天伦,童玉燕,李娇红,等.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量表在脑卒中患者中应用的对比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6,16(79).
7 林源,钮美娥,王丽.脑卒中患者平衡功能评定方法的应用进展[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6,22(6):667-671.
8 谢凌锋,黄晓琳,黄杰,等.本体感觉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12,34(8):592-595.
9 潘翠环,叶正茂,缪萍,等.Biodex Balance System平衡功能训练对脑卒中后步行功能恢复的影响[C].第五届粤港澳台物理医学与康复学学术会议暨2014年广东省医学会物理医学与康复学学术会议论文集,2014:354-356.
10.3969/j.issn.1672-4860.2017.01.013
2016-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