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慢性病患者睡眠障碍原因分析及护理干预

2017-03-13 02:19:33
中国老年保健医学 2017年1期
关键词:慢性病子女障碍

李 虹

作者单位:天津市退休职工养老院 300000

老年慢性病患者睡眠障碍原因分析及护理干预

李 虹

作者单位:天津市退休职工养老院 300000

目的 分析影响老年睡眠障碍的原因,并归纳总结对睡眠障碍的老年患者进行护理干预的措施。方法 选取自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在我养老院因“慢性疾病合并睡眠障碍”的老年患者90例,并将患者随机平行分为两组。试验组(45例)采用针对性、综合性的护理方式,对照组(45例)采用常规慢性病的护理模式。在对患者进行护理干预8周后观察患者睡眠状态是否发生改善。结果 老年患者的身体状况、经济状况、子女情况、性别、运动、居住环境等是影响老年患者睡眠障碍的因素。对老年患者进行针对性、综合性护理后老年患者的睡眠质量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并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通过对老年患者的睡眠障碍因素的分析,并采用针对性护理模式可以提高患者的睡眠质量。

老年 慢性病 睡眠障碍 护理干预

我国的老龄化是一个逐步加深的过程,老年患者的慢性病发生率也比较普遍,老年常见的慢性疾病有慢阻肺、老慢支、心血管疾病等。睡眠障碍是指睡眠时间不足或者睡眠质量不佳,它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精神疾病[1],老年人尤其是患有长期慢性病疾病的患者,易造成心理及生理的双重折磨,长期暴露在这样的环境中患者就会产生抑郁、焦虑等消极情绪,进而影响患者的睡眠情况,睡眠障碍与疾病的发生是恶性循环的,患者睡眠障碍导致疾病进一步加重,疾病加重又反过来导致患者心理及生理的痛苦,又影响睡眠。本次主要研究影响老年慢性患者睡眠障碍的因素,并对患者进行护理干预措施,使患者的睡眠质量得到改善。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自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在天津市退休职工养老院住院的老年患者90例,所有患者患有慢性疾病并且合并睡眠障碍。所有患者中女性有51例,年龄65~78岁,男性有39例,年龄67~82岁。患者的慢性病的构成为:21例患者患有慢阻肺,23例患者患有老慢支,32例患者患有冠心病,14例患者患有慢性肺心病。患者的年龄、所患慢性疾病对本次研究的内容影响不大。在本次研究中患者的排除标准为:排除具有恶性肿瘤疾病;排除有明显的精神障碍疾病;排除老年痴呆、帕金森患者;排除没有意识无自主行为的患者。

1.2 方法 先对这90例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由患者口述,工作人员进行记录。调查的主要内容为:平时睡眠几个小时,睡眠质量如何;家庭月收入,每月看病需要的花费;子女的状况,包括子女的婚姻、事业、子女生活,子女是否经常来看望;每天是否运动;患者对居住条件是否满意、是否感觉舒适。最后将问卷调查的结果进行汇总。为降低偏倚因素提高结果的可靠性在制定调查问卷及结果分析时需要采纳三个以上工作人员的意见,并且工作人员的工龄在10年以上。

将这90例患者按照平行随机分组的原则,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疾病护理模式的方法进行干预。试验组在对照组的护理基础上加用整体、针对性护理模式。整体、针对性的护理模式:①为患者提供舒适的居住环境包括周围环境,可以在房间里放些花草愉悦患者的心情,并为患者经常放一些舒缓的音乐,让患者感到生命力的存在[2]。经常换洗床单、被罩,打扫房间,为患者打造一个温馨的环境。②与患者家属进行沟通:通过问卷调查发现患者与家属的问题,并根据结果与患者家属进行沟通,让家属多次探望患者或者多与患者进行沟通消除患者的担忧,降低患者的焦虑,积极治疗疾病。③疾病护理:对患者的疾病采用针对性护理,采用最佳的治疗方式,降低由于病痛给患者带来的折磨,并时刻监测患者病情的变化。④患者的起居生活:为患者安排合理的饮食与运动,提高患者的抵抗力。并把患者放置在一个大生活中,融入到其他人的生活中,降低患者的孤独感,提高存在感。⑤心理辅导:护理人员对消极人员进行心理疏导,必要时安排专业人员进行心理辅导,燃起患者对生活的信心。⑥睡眠时间:对患者安排合理的睡眠时间,防止患者出现白天睡的多、晚上失眠的状况。

1.3 评价指标 所有患者在接受治疗8周后,使用匹斯堡睡眠质量指数比较患者之间的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困难、睡眠药使用这6个指标进行评分,每个指标有4个问题,每个问题的得分为0~3分,分数越低睡眠质量越好。

1.4 统计学方法 对老年患者睡眠影响因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对睡眠质量的改善情况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21.0进行分析,当P<0.05时表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影响因素 对老年慢性病患者的调查问卷进行分析发现患者的身体状况、经济状况、子女情况、性别、居住环境等是影响老年患者睡眠障碍的因素,其中子女、性别对患者的影响最大。详见表1。

表1 影响老年患者睡眠的影响Logistic回归分析

2.2 睡眠质量的影响 在对患者进行不同的护理干预前两组的睡眠质量差别不大,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患者进行8周治疗后发现,试验组的睡眠质量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的睡眠情况,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在行常规护理干预后,患者的睡眠质量并没有改善反而睡眠障碍更加严重。详见表2。

表2 试验组与对照组睡眠改善情况对比

3.讨论

3.1 睡眠障碍的影响因素 经过本次调查中发现患者的睡眠质量主要与性别、子女状况有关。老年女性患者想法普遍比男性患者多,这可能是受到雌激素的影响,女性患者长时间忧思就会导致情志受伤,患者就会表现为抑郁、焦虑、睡眠障碍情况。子女是父母最大的牵挂,尤其中国父母考虑孩子的方方面面,所以孩子的问题就是父母最大的问题。根据相关研究表明缺乏运动的人会导致睡眠质量下降,并且若患者在同时服用类固醇药物时会导致患者的睡眠障碍[3]。

3.2 护理干预 本文中试验组使用在综合针对性研究后睡眠障碍情况好转,针性的护理就是根据患者的问卷调查内容对患者进行的护理,解决患者最大的问题。整体性护理就是为患者打造科学的睡眠方案,改善患者的睡眠情况,保证患者的正常生活秩序[4],并且这种护理模式在试验组得到了比较满意的结果。

综上所述,对影响老年患者睡眠障碍的因素进行分析后,并对患者采用整体性、针对性的护理模式,患者的睡眠情况改善明显。

1 高喜珍,贺红玫.老年住院患者睡眠障碍原因分析及护理[J].全科护理,2011,9(17):1535-1536.

2 张洁,丁艳琼,冯锦茶.全机器人心脏手术术后早期ICU患者睡眠质量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0,16(24):2918-2919.

3 沙薇薇.传统综合护理干预对血液病老年睡眠障碍患者睡眠质量影响的观察[J].中国医药导报,2012,9(18):142-143.

4 肖丽萍,刘兰萍,吕少芸.影响老年高血压病患者睡眠障碍的因素分析及护理[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2,9(8):54-55.

10.3969/j.issn.1672-4860.2017.01.054

2016-11-14

猜你喜欢
慢性病子女障碍
肥胖是种慢性病,得治!
今日农业(2022年16期)2022-09-22 05:37:08
为子女无限付出,为何还受累不讨好?
与子女同住如何相处?
中老年保健(2021年2期)2021-08-22 07:29:54
睡眠障碍,远不是失眠那么简单
基层中医药(2020年5期)2020-09-11 06:32:02
农民工子女互助托管能走多远?
今日农业(2020年24期)2020-03-17 08:57:46
癌症只是慢性病
跨越障碍
居民慢性病患病率十年增一倍
逆转慢性病每个人都可能是潜在的慢性病候选人!
多导睡眠图在睡眠障碍诊断中的应用